中考修改病句精讲共7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考修改病句课件

中考修改病句课件

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歧义)
分析:是“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歧义)
分析:是“15日前/去汇报”,还是“15日/前去汇报”?
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张,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 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分析:谁陪谁?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分析:“连滚带爬” 不能形容声音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伊犁的七月份万亩薰衣草盛开,真是一个能让慕名
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分析:提取主干后,句意成了“七月份是一个好地方”,
主宾不能对应。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2、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 之一。 分析: “能否”找不到对应的词。(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分析: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分析: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昨天(时间词) 在电视台(地方词)又诚挚地(情态动词或形容词)为小赵(表 对象的介宾短语)点了一首歌。
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二是多就少改。
经典病句分析
•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病主要有: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前后矛盾Biblioteka 一、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除特殊句子外,一般不能缺少必要
的成分,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

中考修改病句PPT教学课件

中考修改病句PPT教学课件

(淮安市2003)
2020/12/09
15
5、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们找出 来,并加以改正。
目前,(a)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
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b)就要求我们发扬和
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c)激发广大生物、
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d)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
修改病句
2020/12/09
1
学习目标:
1、辨析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使句子表情达意,词通句顺。
2020/12/09
2
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因为不符 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 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 “不通顺的语句”。
2020/12/09
3
一、成分残缺:
缺少主语
1、从李老师这段话里,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020/12/09
10
归纳总结
1、成分残缺 3、语序不当 5、用词不当
7、文白夹杂
2、句子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4、不合逻辑、事理 6、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8、句式杂糅
2020/12/09
11
中考链接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C )
A、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 育。
B、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 之一。
4
二、句子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主谓搭配不当
1、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 的耳边。 2、秋季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动宾搭配不当
3、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4、他参加了这一届运动会之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初中语文中考病句修改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中考病句修改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中考病句修改专题讲解初中语文中考病句修改专题讲座初中语病的修改(一)、修改病句的原则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三)、病句的类型1、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惯。

(1)、主谓搭配不当:a、三年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张疃使用外,还向林头、东关等地输送。

(2)、动宾搭配不当:他主动为这个系工程力学专业的两届船舶结构力学研究班挑起了薄壳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

(3)、主宾搭配不当:秋季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 1 -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1)、缺少主语:经由过程大家的努力,使“非典”的疫情被控制了。

(2)、缺少宾语: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3、用词不当: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分歧而酿成的病句,或联系关系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a、我们不能辜负教师们周到地盼望。

b、在形势危急关头,队长武断的作出撤退决定。

c、XXX在提高研究效率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4、用词重复:是句子身分余外,造成重复累赘。

a、福建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紧张交通要道。

b、奥运会上立功的健儿们终于凯旋胜利归来了!5、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a、大家在会上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

b、要教会学生如何研究,如何创造,如何研究。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6、否定不当:a、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研究得来的。

b、观看日出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 2 -c、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出交通事故。

7、语句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中考复习:修改病句课件

中考复习:修改病句课件
B.学生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关键。
C.桂剧演员伍思婷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D.今年桂林市“3•15”行动集中销毁了大约3000件左右的伪劣产品。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使”;
B.有误,遇到“能否”,看1 Vs1 或 2Vs2 ,删去“能否”; C.正确; D.有误,出现“约”字看“左右”,重复多余,删去“大约”或“左右”。
”)
4.关注双面词
是否,能否,胜负,好坏,优劣,强弱等等词语的出现,必须符合前后句子1 VS 1 或2 VS 2,即 单面对单面,“好”对“好的原因”,“好与不好”对“好与不好的原因”。
例:这次二模语文成绩是否能提高,就要看他平时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
(正确,两面对两面)
5.关注并列短语和顿号(关注“和”“并”“与”)
一、病句记忆点 1.关注动词(特别是提高,培养,扩大,提升,发扬,改良等词语搭配)
例①: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缓解”后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现象”)
例②: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良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 游产业。 (“发扬”与宾语“产业”不能搭配,应把“发扬”改为“发展”)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产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解答】A.正确; B.有误,出现“约”字看“左右”,语义重复,应删去“约”; C.有误,遇到并列短语或顿号时,关注语序,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 D.有误,无语病关键词,关注搭配和成分残缺,应将“激化”改为“激发”。

中考修改病句技巧及练习(精编课件).ppt

中考修改病句技巧及练习(精编课件).ppt

❖D.看到同学们的进步, 止了电流通过。多使用 老师从内心感到高兴。 了“不再”,变成了关
电门,电流通过了。还
精品课件有“避免”、“忌”等
词本身已有否定之意,
实 战 演 练(一)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B )
A.全
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
脚步声。
精品课件
练习
1、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 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修改: (“笑容”改为“笑声”) 2、清明节前后,我校派800多人次,参加郊区 的植树活动。
修改:(“人次”改为“人”) 3、他的感情表现得很丰满。
3、检查句子是否合乎逻 辑,是否有语序不当,前 后矛盾,句式杂糅现象。
4、检查句子,看句子表 达的意义有没有歧义。
精品课件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以改通顺、
改正确为原则,尽量不改
变原意,多就少改,一般
不从修辞角度对句子润色

精品课件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 增(增加词语) 删 (删去多余字词) 调(调整字词顺序) 换(更换字词)
心”。 【点拨】 造成“成分多 余”的原因之一是语意 重复,定语、状语与中
❖B.电门一关,就可以 阻止电流不再通过。
心词之间常犯重复毛病, “考虑”必然是在思想 上,因此删去“在思想
上”。造成“成分多余”
❖C.谁也不能否认地球 的另一种原因,是多用
不是围着太阳转。
否定词,造成语意相反。

中考复习之修改病句 课件(共28张PPT)

中考复习之修改病句 课件(共28张PPT)

随堂练习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B.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C.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粉。 D.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改正了缺点,经常做好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A“缓解”缺少宾语,应在“缓解”后加“压力”。 B“能否”的两面表达与后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搭配。 D“羞辱不满”动宾搭配不当。可以在“羞辱”的后面加上“商家”之类的 词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 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A利用与“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不搭配 B搭配不当,应“在……上” D解决困境不搭配,改为“摆脱困境”或“解决矛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 大的意义。
C、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 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 新的审美体验。
(析: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 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 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析: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 的"作者之手")

中考复习修改病句讲解

中考复习修改病句讲解

请指出该句的错误之处。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 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例句引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 美。 B.中国自行研发的歼-15“飞鲨”舰载机 在“辽宁舰”上顺利完成首次起降,标志 着中国航母即将作战能力。 C.在学校西门口,停着一辆车。 D.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 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
㈣成分残缺 1、套用介宾结构,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宣传教育活动,使我的思想 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动词后缺乏宾语呼应 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 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
㈤成分多余 1、复指性代词的出现,造成成分多余 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 们抛头颅,洒热血,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 命。 2、重复性的形容词、动词、副词叠加使用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 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旋律”、“电脑音乐 制作”等新鲜有趣的课程。
请认真阅读下列病句,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 中老年人感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 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例句引路
请认真阅读下列病句,并提出修改意见。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 式多样造成的。
认真阅读下列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表述出来。 1.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 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例句引路
请认真阅读下列病句,并提出修改意见。 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 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修改意见:删去“约”或者“余”。
请认真阅读下列病句,并提出修改意见。
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今年年初广西姑娘石 芳丽撞倒老人后积极救治的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