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利辛县小麦施用有机肥效果试验

合集下载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作者:徐标范菊云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3期摘要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可以使小麦增产稳产,有机肥处理与空白对照小麦相比,产量差异极显著。

说明小麦施用此有机肥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料;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020-01为验证江苏丰源生物化工有限工司生产的有机肥产品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试验,为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选择在淮安市淮安区朱桥镇闸北村四组一农户家责任田中,试验田土壤为潮土中的的两合土。

土壤理化性质:pH值7.7,有机质含量29.3 g/kg,全氮含量1.58 g/kg,有效磷含量39.6 mg/kg,速效钾含量232.4 mg/kg,缓效钾含量965.1 mg/kg。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常规水稻。

1.2 试验材料供试有机肥料为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有效成分N+P2O5+K2O≥5%,有机质≥50%,25 kg装的以阿维菌渣为主的粉状产品。

供试小麦品种为当地主推的偃展4110。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即空白对照(CK1,作物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常规对照(CK2,基肥为每小区45%复合肥2.0 kg+尿素0.500 kg,追肥为每小区施尿素1.000 kg)、有机肥处理(基肥为每小区施苏源有机肥7.5 kg+45%复合肥1.5 kg+尿素0.665 kg,追肥为每小区尿素1.000 kg)[1-2]。

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排列,小区面积为30 m2,小区间以开沟为界。

1.4 试验方法试验在2011年10月30日至2012年6月8日进行。

10月30日旋耕、整地,按小区施肥、播种,播种量为每小区1 kg,然后用耧耙耧平,整理好沟渠[3-4]。

生物有机肥在小麦应用上的试验效果初报

生物有机肥在小麦应用上的试验效果初报

生物有机肥在小麦应用上的试验效果初报作者:范合琴韩秋香卢慧敏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6期摘要以宗源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生物有机肥料为供试材料,2017年10月在小麦品种郑麦583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在小麦增产中的影响。

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加亩施生物有机肥40kg,其它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增产7.3%。

本文笔者范合琴等以试验研究的方式,为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增产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并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回馈社会,从而推进生物有机肥产业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产量;郑麦583;增产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2017年10月安排在焦作市示范区苏家作南石涧村。

土类为潮土,质地为轻壤,肥力中上等,肥力均匀。

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9.9g/kg,全氮1.605g/kg,有效磷(P2O5)21.2mg/kg,速效钾(K2O)269mg/ kg,缓效钾是443mg/kg。

前茬作物玉米,亩产505kg。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郑麦583。

供试“生物有机肥料”(有效活菌数≥3亿/克,有机质≥55.0%)由宗源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40m2。

处理1:常规施肥+供试生物有机肥40kg于小麦播种前底施;处理2:常规施肥+供试生物有机肥基质40kg于小麦播种前底施;处理3:常规施肥+沙土40kg于小麦播种前底施;处理4:常规施肥。

2 结果与分析2.1 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和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播种出苗期: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降水创新纪录,平均达到117.5mm,比常年多1.3倍,小麦播种期严重推迟,试验推迟到10月底才播种,播期均推迟10天,但播量适宜,墒情较好,出苗均匀。

越冬期:气温略低,日照充足,冬季冻害不明显。

返青期:降水略多,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

良好的光热条件使小麦生育进程加快,小麦拔节较往年提前,但茎秆充实度不好,后期处理4有倒伏现象。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的主要食用粮食之一,也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饲料来源。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利用率对于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对小麦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了解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情况,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择适宜小麦生长的试验田地。

2. 试验材料:小麦种子、氮磷钾复合肥。

3. 试验设计:随机分组设计,设立5个处理组,分别为不施肥组、低水平施肥组、中水平施肥组、高水平施肥组和超高水平施肥组。

4. 试验过程:在播种前对试验田地进行基础施肥,并按照设定的施肥水平进行添加氮磷钾复合肥。

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定期的生长观测以及产量统计。

5. 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的观测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 小麦生长情况:在给定的施肥水平下,小麦的生长情况呈现出明显差异。

施肥水平较低的组别小麦生长缓慢,高耗肥现象更加明显;而施肥水平较高的组别小麦生长旺盛,叶绿色泽鲜艳。

3. 肥料利用率:通过对小麦的产量和施肥量进行对比,计算出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

结论显示,施肥水平较低的组别小麦对肥料利用率较低,而施肥水平较高的组别小麦对肥料利用率较高。

1. 适量施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过低的施肥水平会降低小麦的产量,而适宜的施肥水平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2. 高效利用肥料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降低成本。

小麦在较高的施肥水平下,对肥料的利用率更高,从而提高了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肥料成本。

3. 施肥水平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条件下,施肥水平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五、试验意义本次试验的结果为小麦的肥料利用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探究小麦的肥料利用率情况,可以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帮助他们更加合理地利用肥料,提高小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而肥料的使用是提高农
作物产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小麦肥料的利用率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来说都是非常
重要的。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是一项科学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肥料利用
率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施肥方式。

本试验选取了一片具有相似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的小
麦田作为实验基地,并在不同试验区域设置了不同的施肥方案。

我们设立了化肥组。

这个组别只施用化学肥料,根据小麦的需肥量进行科学施肥。


肥组可以体现化学肥料的作用效果,评估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在试验进行期间,我们定期对小麦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生长情况和产量数据。

通过
对比不同试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预计在试验结束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化肥组是否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有机肥组是否能够提高小麦的品质,混合肥组是否能够兼具两者的优点。

根据这些结论,
我们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这项试验,能够为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而小麦的养分利用率则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小麦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深入研究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小麦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地点选择在我国主要小麦产区之一的河北省,试验用地为同一块小麦田地,试验时间为一年。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施肥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了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小麦生长期需求量进行合理施肥的方法。

具体试验设计如下:实验组:1.土壤养分测定:在小麦生长前,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养分测定,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检测。

2.养分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测定结果和小麦生长期的需求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养分的均衡供给。

3.施肥方式:采用分次施肥的方式,分别在播种前、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施肥。

对照组:1.普通施肥:使用当地常规的施肥方式,按照固定比例和时间进行施肥。

2.施肥方式:一次性施肥,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混合施用。

试验过程:1.生长情况观察:在小麦生长期间,定期对两组的小麦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株高、叶绿素含量、坐穗数、千粒重等指标的测定。

2.土壤养分监测:定期对试验地的土壤养分进行监测,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检测。

3.产量和质量测定:小麦成熟后,对两组的小麦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包括小麦的单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等指标的检测。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实验组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数据如下:1.产量:实验组小麦的平均产量为每亩550公斤,而对照组小麦的平均产量为每亩480公斤,实验组的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4.5%。

2.质量:实验组小麦的千粒重为35克,而对照组小麦的千粒重为32克,实验组的千粒重较对照组提高了8.3%。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引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而肥料利用率则是衡量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提高小麦的肥料利用率,可以有效节约肥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地点:选择河北省的一个小麦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 实验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并选取适宜的肥料。

3.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组合,每个处理组合设置3个重复。

4. 实验步骤:(1)土壤准备:对试验地点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确保土壤肥力良好。

(2)试验处理:设置5个施肥处理组合,包括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有机肥施用(OM)、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尿素肥配施有机肥(UR+OM)。

(3)播种管理:选取相同的小麦品种进行播种,做好灌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4)收获与样品分析:在小麦成熟后,对各处理组合进行收获,采集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产量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产量最低。

说明有机肥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养分吸收量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养分吸收量最低。

说明有机肥可以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肥料利用率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肥料利用率最低。

说明有机肥可以提高小麦对施肥养分的利用效率。

三、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上海农业科技高伯行,等: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2021(1): 101-102•土壤肥料•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高伯行1蒋贤权2林百全2(1新沂市农业农村局,徐州221400;2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436)摘要:为了减少和控制小麦生产上的化肥施用量,通过设定不同有机氮和无机氨的施用比例,进行 了小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用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当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在20%〜40%范围内时,小麦的产量与配方施肥的产量相当,其屮,以有机氮替代无机氮40%处理的小麦产量与配方施肥处理更为接近。

关键词:有机氮;无机氮;小麦;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143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因化肥过量使用和不合理 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_4]。

同时,国家提倡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从而达到化 肥和农药双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且釆用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可实现粮食高产和 X才环境友好,这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 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74]。

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商品 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有机氮和无机氮施用 比例)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研究,以期为减少和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 考。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地点1. 2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百农207”。

供试有机肥为尔 康商品有机肥,化肥为尿素(含N 46%)、12%过磷 酸钙、60%氯化钾。

1. 3试验设计及实施常规施肥处理参照当地农民习惯施肥量,每 667 m2施用纯N25.15 k g、P2057.5 k g、K20 7.5 k g,其他试验处理均以配方施肥处理的肥料 运筹为标准,即每667 m2施用纯N 20 k g、P2〇5 6 k g、K2〇6 k g。

在氮、磷、钾用量相等的条件 下,以施有机肥的氮素用量占配方施肥氮素总用量 的比例为依据,共设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有机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田间试验报告

有机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田间试验报告

有机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田间试验报告摘要:为了探索和研究有机水溶肥料应用于小麦种植过程的作用及效果,本次研究特在小麦上开展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水溶肥料的田间试验,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有机水溶肥提供依据。

以川育25号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施肥+有机水溶肥料(每次用原液56ml/亩,原液稀释800倍)、常规施肥+与有机水溶肥料等量清水、常规施肥3个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3次重复。

喷有机水溶肥料对小麦农艺性状有影响,其中增加株高、穗长达显著水平,喷清水对小麦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

小麦在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有机水溶肥料(800倍)对改善小麦农艺性状,促进灌浆结实,增加籽粒饱满度和出粉率,增产、增收作用显著。

关键词:有机水溶肥料;小麦;田间试验1 试验来源及目的1.1试验来源该试验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和资助。

1.2试验目的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497-2002)和《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NY/2544-2014)的要求,为验证“有机水溶肥料”在云南省小麦上应用效果,特安排本试验。

2试验时间和地点2.1试验时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

2.2试验地点云南省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鱼龙坝村。

3材料与方法3.1供试土壤试验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排方便。

供试土壤为水稻土,质地粘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前耕作层(0-20cm)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41.26g/kg、全氮1.38g/kg、水解性氮118.13mg/kg、有效磷(P2O5)25.39mg/kg、速效钾(K2O)188.27mg/kg、pH值6.53。

3.2供试肥料供试肥料为有机水溶肥料。

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技术指标:有机质含量≥125g/L,大量元素(N+P+K)含量≥170g/L,Mn+Zn+B ≥30-50g/L,其中有机质来源于豆粕、禽类羽毛、菜籽粕,剂型,水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年度利辛县小麦施用有机肥效果试验
作者:王殿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4期
摘要为探索适合利辛县本地小麦生产的施肥方式,在利辛县进行了不同类型有机肥和不同施肥量的无机肥试验。

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都较不施肥对照增产,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在增施有机肥再施复合肥的情况下,增产不明显或无增产效果。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产量;安徽利辛;2016—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S143.6;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21-01
为了达到合理施肥科学增效的目的,通过不同商品肥有机肥品种和不同无机肥施肥量的田间对比试验,验证和评价商品有机肥的应用效果,以探索有机肥适宜施用方法,从而为推广商品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1-3]。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交通便利、管理方便的城关镇楚寨村一农户承包的土地上,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肥力均匀,田面平整,种植水平中等偏上,前茬玉米产量8 250 kg/hm2,土壤基础肥力取土化验结果,含有机质1.33%、全氮0.102%、速效磷21 mg/kg、速效钾163 mg/kg。

1.2 供试材料
商品有机肥为当地中标的商品有机肥产品(有机质40%,氮磷钾5%)、16%草原情、20%金华丰。

复合肥为云河牌复合肥(24-11-10)。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施用云河复合肥750 kg/hm2(折合每小区用量2.25 kg)+当地中标有机肥1 500 kg/hm2(折合每小区用量4.5 kg)。

处理2:施用云河复合肥750 kg/hm2+草原情有机肥1 500 kg/hm2。

处理3:施用云河复合肥750 kg/hm2+金华丰有机肥1 500 kg/hm2。

处理4:施用云河复合肥675 kg/hm2(折合每小区用量2 kg)+当地中标复合肥1 500 kg/hm2(折合每小区用量4.5 kg)。

处理5:施用云河复合肥750 kg/hm2,不施有机肥。

CK: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

3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4-6],小区面积30 m2,小区间设置1 m高隔离行,四周设5 m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试验田落实在一农户承包地南地,试验田块面积0.2 hm2,小区和保护行占地1 333.33
m2,试验地在前茬玉米收获后,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进行秸秆清理,然后按小区面积设计,划小区及隔离行,进行分区称重施肥,旋耕掩埋,试验于2015年10月13日,统一旋耕后机播,小麦品种为淮麦35,播种量195 kg/hm2,土壤墒情较好,出苗均匀。

试验小区于2017年2月18日用除草剂麦喜150 g/hm2和井冈霉素2 250 mL/hm2除草和防治纹枯病,4月21日用吡虫啉和戊唑醇喷药防治小麦蚜虫和赤霉病,其他管理均与大田保持一致,没有特殊管理。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于2017年6月1日,采取人工收割办法,每小区选择均匀有代表性的地点收获3
m2,进行考种、测产、脱粒,为尽量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全部采取人工脱粒办法,单收、单脱、称实重,折算单位面积产量[7]。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施肥小区均较CK增产、增收幅度在12.74%~36.36%之间。

从施用有机肥区组看,以处理3产量最高,说明全量施用复合肥+当地常用有机肥金华丰含量20%的肥效较好,但差异不明显。

从所有施肥小区对比,以处理5(全量施复合肥,不施有机肥)产量最高,可能于参试土地肥力不均,存在区间差异有关,但也说明增施有机肥效果不明显,增产作用以复合肥为主。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小区处理,较CK均增产显著,以处理5全量单施复合肥效果极为显著,其次是处理3、1显著,处理2、4较显著,可能因土地不均匀或收获考种差异导致了试验结果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监测试验,但从所有施用有机肥区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差异均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都较不施肥对照增产,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在增施有机肥再施复合肥的情况下,增产不明显或无增产效果。

增施肥料和增施有机肥的产投比一般在1.6或2左右。

通过取土化验分析,增施有机肥可
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其对土壤性质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监测。

4 参考文献
[1] 李燕青,林治安,温延臣,等.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6):1513-1522.
[2] 石杰,李博.小麦施用商品有机肥肥效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4(4):18-19.
[3] 秦永美,刘天仪.小麦施用有机肥料的肥效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24-125.
[4] 谭文涛.小麦施用有机肥增产效应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6):49-51.
[5] 李燕青,林治安,温延臣,等.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6):1513-1522.
[6] 陈志龙,陈杰,许建平,等.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55-57.
[7] 茅锦国.有机肥在小麦上应用肥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5(5):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