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系课题组汇总

合集下载

汽车社会背景下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评价

汽车社会背景下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评价

汽车社会背景下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评价作者:高玉根张力梁晓娟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11期摘要:我国已整体步入汽车社会,庞大的汽车市场给汽车行业中的人才培养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当前时期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

根据当前时期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明确了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容,构建了综合素质指标体系。

为了使综合素质评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值,给出了主要观测要素以及综合素质测评等级标准,最后建立了汽车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关键词:汽车社会;汽车类专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1-0075-05Abstract: China has been into the auto society as a whole. The huge car market will bring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o talent training, and our focus is on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for auto majors at the current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auto industry for talents and the employer's requirement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automobile major is clarified, and the index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mak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ith scientific rationality and operability, each weight value in the index system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empirical method.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observation elements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major has been established at last.Keywords: auto society; automobile maj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2009年至今,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2012年我国已整体步入汽车社会[1]。

物理研究性学习——汽车尾气与环境

物理研究性学习——汽车尾气与环境
2、教材中“背景资料”;
3、学生查报纸、科技书籍和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2、讨论研究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提供汽车排放尾气和城市空气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物理研究性学习——汽车尾气与环境
研究课题名称:
汽车尾气与环境
研究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初三
研究学科
物理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设计日期
指导教师
课题组其他成员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现代热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条件,但是,所有热机工作时都要排放废气,热机排出的废气不仅温度高,而且还含有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严重污染空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存。
2、按老师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去讨论研究实验步骤、方法。
2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课题
指导学生选好研究的课题。
2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自己选定研究课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
2、选定课题组长,学习讨论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进行小组分工,可以分为收集资料小队、资料整理小队、数据整理分析小队。
3、课题介绍
学生刚学习完热机,仅仅了解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还不清楚,因此通过这项研究性学习,可以详细了解汽车尾车中含有的成份,以及它们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的影响,了解改善汽车尾气的措施和新能源的使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题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

课题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

课题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一、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xxxxxx•课题编号:xxxxxx•课题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二、课题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将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当前的研究状况。

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问题一的研究目标;2.问题二的研究目标;3.问题三的研究目标。

四、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方面一:对xxxxxx进行xxxxxx的研究;2.方面二:对xxxxxx进行xxxxxx的研究;3.方面三:对xxxxxx进行xxxxxx的研究。

五、课题方法与技术路线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方法一:采用xxxxxx方法对xxxxxx进行xxxxxx;2.方法二:采用xxxxxx方法对xxxxxx进行xxxxxx;3.方法三:采用xxxxxx方法对xxxxxx进行xxxxxx。

六、课题研究进展在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

七、课题创新点在这一部分,将阐述本课题的创新点,以及相对于现有研究的差异和优势。

八、课题成果与应用前景在这一部分,将阐述本课题的主要成果和应用前景。

九、结题评价在这一部分,将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包括课题的创新性、实际应用价值、科学性等方面。

十、课题总结与展望在这一部分,将对本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展望进行阐述。

十一、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将列举参考的文献,并按照规范格式进行引用。

十二、附录在这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与课题相关的附加信息,例如原始数据、图表等。

平顺性评价标准

平顺性评价标准

汽车动力与控制课题组
汽车动力与控制课题组
1 rmq = ( T
a 4 ( t ) dt ) ∫
1 4
汽车动力与控制课题组
BS 6841:1987 6841:
多方向的振动:用各方向r.m.s值的平方和根值计算点的振动总值,
a = (a xw + a yw + a zw )
2 2
2
1 2
注:任一方向的加权值不足其他方向最大值的25%,则略去不计。 多点的振动:不同的点单独评价。 注:对于坐姿人体,振动总值可以由4个向量的平方和根值来计算。 (座椅上的平移和旋转,靠背和放脚处的平移) 振动值对舒适的影响程度同ISO 2631-1:1997 。 ISO 2631-
附加加权值的频率加权曲线
汽车动力与控制课题组
ISO 2631-1:1997 26311.健康 在0.5Hz~80Hz的频率范围内通过座椅底板上任一坐标轴上所确定 的最大频率加权加速度进行振动评估。 坐姿人体的频率加权及方向因数k: x、y轴:Wd,k=1.4 z轴: Wd,k=1
注:当两个或更多坐标轴上的振动是可比的时候,有时可以用矢量和 评估健康风险。
汽车动力与控制课题组
2631ISO 2631-1:1997
一、振动测量
1.测量方向:以振动输入人体 的点为坐标原点测量振动,主要 相关基本中心坐标系如图。必要 时传感器灵敏轴可与这个优选的 中心坐标轴偏移15°。对于坐在 斜靠背椅子上的人,相对坐标原 点应由人体坐标轴来决定。 2.测量位置:在人体和支撑面 的界面上进行测量。
MTVV = ma x[ a w (t 0 )]
四次方振动剂量法
VDV = {∫ [aw (t )]4 dt}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作者:王素英王志欣李淑敏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06期【摘要】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成立了“汽车服务工程课程建设课题组”。

本文主要阐述河北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课程建设河北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立足河北辐射京津,为地方的汽车后市场服务。

我院“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于2011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虽然经过5年的发展,该专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这样一个本科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突出“应用型”、“创新型”的特点,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改进课程体系以“基于学生学习产出”(OBE)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整合课程体系,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办学实际,科学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

建立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环节之间的实现矩阵,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要围绕“面向地方经济,凝练专业特色,突出能力培养”的专业建设思想,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模式。

主动争取了大正人、五洲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我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部门实际需求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夯实专业基础,融通核心课程,拓展方向训练,强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以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为目标,理论知识以够用为标准,适度强化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整合和更新课程内容,构建与职业标准相匹配的、模块化的课程内容。

二、师资培养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师资水平,学科和师生结构更趋合理。

基于OBE教学法联合PDCA在汽车类课程改革与实践应用

基于OBE教学法联合PDCA在汽车类课程改革与实践应用

110AUTO TIME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基于OBE 教学法联合PDCA 在汽车类课程改革与实践应用冯艺 吴丽萍 刘文龙 朱瑞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广西柳州市 545006摘 要: 针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导致学生厌学,课堂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PDCA 循环联合OBE 的教学法来组织课堂学习。

以汽车类专业课程《车辆零部件拆装与修配》课程教学为例,设计了基于OBE 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组织课堂教学,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利用现场教学对比,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高,专业知识加强,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整体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PDCA 循环 OBE 教学法 专业课程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高职院校推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育体系改革,如示范院校、优质校,最新提出了“双高”高职院校建设,以及高职类学生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往以理论学习型为主的高考学生,变为以动手能力较强的中职对口、单招类的学生居多)[1-2]。

意味着教师的传授方法及思路需要进行转变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

以理论传授知识为主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从事特殊职业能力所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3]。

因此,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汽车类专业课程以《车辆零部件拆装与修配》为例,该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

以往的教学授课模式,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即带教老师先把理论内容复习一遍,然后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4]。

这种教学方式多以老师为主导,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本文的研究通过引入企业的工程制图案例,设计基于成果产出(Outcome basededucation, 简称OBE)的课程教学内容,联合PDCA 循环组织专业课程教学,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基于OBE 在《车辆零部件拆装与修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2.1 设计理念根据《车辆零部件拆装与修配》的课程性质定位,该门课程融合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加工与装配》等多门传统课程的知识。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比较好的课题组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比较好的课题组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比较好的课题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是当今科技领域备受关注的两大热门课题,它们都涉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课题组对于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从多个角度对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课题组的比较:1. 研究方向:机器人课题组通常关注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控制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

而自动驾驶课题组则更专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决策、路径规划等技术,涉及到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车辆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2. 应用领域:机器人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辅助、日常服务等领域,例如工厂自动化、手术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

而自动驾驶课题组的成果则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汽车等。

3. 技术挑战:机器人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和决策、机器人与人类的安全交互等问题。

而自动驾驶则需要解决高速行驶下的感知与决策、交通法规遵从等挑战。

4. 国际研究热点:在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人机协作、柔性机器人、智能制造等,而自动驾驶领域则关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城市交通智能化等方面。

5. 学术交流与合作: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自动驾驶课题组,都需要与相关领域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展开合作与交流。

机器人课题组可能更多地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合作,而自动驾驶课题组则更多地与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展开合作。

综上所述,选择哪个课题组更好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融入OBE理念的汽车CAD课程教学改革

融入OBE理念的汽车CAD课程教学改革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系统软件辅助人们对产品进行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CAD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成为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1]。

汽车是一种包括多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多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以及多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机械产品。

现在汽车工业大发展,对CAD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毕业生的CAD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高校进行CAD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CAD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2013年开始开设汽车CAD课程,根据教学计划,该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学时,上机学时32学时。

理论课主要讲授CAD的基础知识。

根据CAD技术的内涵,CAD概念分为广义的CAD概念和狭义的CAD概念。

广义的CAD主要包括设计和分析两个方面。

设计是指构造零件的几何形状、选择零件的材料,以及为保证整个设计的统一性而对零件提出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等。

分析是指运用数学建模技术,如有限元、优化设计技术等,从理论上对于产品的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和测试,以保证产品设计的可靠性。

狭义的CAD概念,主要是指产品的几何建模及其相关技术,即如何在计算机中描述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因课时有限,为突出重点,本课程内容仅局限于狭义CAD的相关内容。

CAD技术在汽车业中的应用领域包括①汽车底盘设计CAD技术,②汽车车身设计CAD技术,③汽车零部件CAD技术,④汽车轻量化设计CAD技术,⑤汽车模具CAD技术。

现有的集成软件分为I-DEAS、SolidWorks、UG、Pro/E、CATIA等。

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的一款非常优秀的工业设计软件,于1988年问世,30多年来,经历20余次的改版,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3D CAD/CAM/CAE系统的标准软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兴华 博士生 laixh06@ 黄俊
博士生 huangjun06@ 138-1080-5614 135-8180-3403
聂冰冰 博士生 nbb03@ 张帆 汪凯 王琮
博士生 zhangfan09@ 158-0131-3007 硕士生 hongk03@ 138-1179-0491
5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研究特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相结合
招生要求
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主动 学习成绩系排名靠前——一般前 20 2011 年计划招生: 博士生: 1 人; 硕士生: 3+1 人 ;
联系方式
• 宋健:电话: 62772514;13501164199 email: daesj@ • 于良耀:电话: 62773419; email: yly@ • 李亮:电话: 62797118; email: liangl@ • 杜永昌:电话: 13701103518 email: duyc@
6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课题组名:汽车产业系统工程课题组
老师介绍:李显君 ——副研,博士生导师 汽车产业系统工程学科主任 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国家、省市及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项目近 20 项。
研究介绍 研究方向
1) 2) 3) 4) 5) 技术创新 新产品开发 产业创新系统 创新战略 竞争战略
研究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汽车结构耐撞性
结构和材料碰撞失效 车身轻量化 行人碰撞保护 乘员约束系统
2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其他研究项目:儿童碰撞安全
主动安全和乘员保护 低速尾撞下针对乘员颈部保护的汽车座椅设计
高效率预紧式汽车座椅安全带装置设计 基于保险杠压力变化的汽车前碰撞感应系统研究 车用材料和构件力学行为测试方法研究 汽车用泡沫材料冲击压缩试验设计与研究 点焊接头动态拉拔失效测试与仿真
林少挺 本科生 linst06@ 罗鑫 本科生 luo-x06@4Biblioteka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课题组名:汽车动力学与控制课题组
老师介绍:宋健—— 教授、博导、学科责任教授; 研究方向: 汽车动力学与控制。 1、 ABS /TCS/ESP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2、 AMT /DCT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电动汽车的整 车一体化控制
杜永昌——博士、副研
研究方向: 1) 汽车轮胎力学 2) 汽车 EMB 3) 电动汽车的控制
研究介绍 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与控制
ABS/TCS/ESP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AMT/DCT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整车一体化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身控制器研发和产业化
政府部门
中央及地方政府,主要是汽车及相关产业管理部门:2009 年 7 月毕业的硕士生进入福建省政府 适应职位:产业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制定、行业管理等
大学及研究机构
博士毕业生可选择汽车系、商学院、经济学院或政府管理 学院 负责创新战略、技术管理、竞争战略等教学及科研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负责汽车行业分析
8
证券行业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课题组名:发动机设计课题组 研究介绍 发动机新结构设计
电磁气门驱动-用电磁铁代替凸轮轴驱动气门 设计、控制 将基于精确线性化的控制方法用于电磁气门驱动控制-创新
发动机 CAE
主要零部件结构分析 缸体、缸盖、排气歧管 有限元分析、应力动态测量 发动机的 NVH 实验模态分析
科研项目 国家层次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中 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突破机制研究” 2) 国家社科基金“自主创新政策及激励机制研究” 3) 国家教育部“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4) 国家科技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研究”
省市层次
1) 2) 3) 4) 5) 上海市“上海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战略研究” 北京市“区域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北京市“顺义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研究” 北京市“北汽控股动力总成项目布局研究” 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 研究” 6) 西安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7) 西安市“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战略研究”
企业层次
1) 2) 3) 4) 5) 6) 7) 上汽集团“世界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管理体制研究” 上汽集团“汽车工业循环经济研究” 上汽集团“跨地域经营及跨文管理战略咨询” 上汽集团“环境友好汽车企业战略研究” 一汽集团客车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 天津一汽“体系能力建设与管理再造咨询”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汽车股份公司“重型车市场战略 及技术战略咨询”
博士后 hanfei@
武雪原 博士生 xy-wu04@ 杨辛 黄毅
博士生 xin-yang05@ 134-6633-8394 博士生 y-huang@ 138-1009-0436 138-1075-6710
7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辅助-高级研修项目
课题组及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自身的研究体系和能力, 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商学院经验,建立了汽车行业的 “高级研修项目”( Executive Education Program) 已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汽车企业中高阶管理者提供了 总计 8 期课程。 特别是本项目可以为课题组内研究生提供和汽车企业各类 高级管理人员和授课专家接触的平台。
招生要求
对本课题组研究领域,具有浓厚兴趣 具有研究潜质 治学严谨,勤勉励志 擅于团队合作 年级排名一般在前 20 名 符合我校研究生规定之标准
联系方式 李显君,62782100; leexj@ 备注 毕业生去向 汽车行业
国内外汽车企业:2009 年 1 月毕业的硕士生受聘于宝马中 国公司 适应职位:战略管理、综合管理、研发管理、营销管理 汽车行业协会
汽车系各课题组情况汇总
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联系电话 15210560438 孟东晖
2010-11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周青课题组…………………………………………………………… 2 汽车动力学与控制课题组…………………………………………… 5 汽车产业系统工程课题组…………………………………………… 7 发动机设计课题组…………………………………………………… 9 汽车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 10 发动机流体研究室…………………………………………………… 12 混合动力课题组……………………………………………………… 15 动力系统测试与集成课题组………………………………………… 17 汽油机控制与车身电子……………………………………………… 19 代用燃料课题组……………………………………………………… 21 发动机控制课题组…………………………………………………… 23 “燃烧与排放”课题组……………………………………………… 25 汽车碰撞试验室……………………………………………………… 27 汽车结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课题组………………………………… 31 发动机设计课题组…………………………………………………… 32 交通安全与事故再现课题组………………………………………… 33 轮胎与复合材料课题组……………………………………………… 34 主动安全与平顺性研究室…………………………………………… 35 智能安全与人机交互课题组………………………………………… 36 燃料电池与发动机优化课题组……………………………………… 37 转向系统技术科研组—暨清华大学-恒隆转向系统研究所………38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研究室…………………39
于良耀——博士、副研
2007 年获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05 年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二) 研究方向: 1) ABS /TCS/ESP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究开发; 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身控制器研发和产业化。
李亮—— 博士、助研
研究方向: 1) ABS /TCS/ESP 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2)汽车动力学 CAE。
招生要求
对科研有兴趣,自我驱动意识强,有创新意愿 勤奋用功 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力学知识,实验动手能力,计算仿真 英语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
联系方式
周青 夏勇 韩飞 教授 助研 zhouqing@ xiayong@ 139-1186-4787 138-1180-2309 131-4628-0581 136-9149-7820 汽研所 204 11 号楼 103 11 号楼 112 11 号楼 114 11 号楼 112 11 号楼 110 11 号楼 110
1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会学习部
课题组名:周青课题组 老师介绍: 周青——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 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学士 1988, 北京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 1992,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 1993, 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力学专业博士 1988-1990,北京大学力学系,助教 1994-1999,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发中心,Staff Research Engineer 1999-2003,美国联邦政府交通部,Technical Specialist 2003-,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百人计划”引进教授 获得清华大学第七届(2004)和第十届(2007)“良师益友”荣 誉称号 主讲课程《汽车耐撞性及乘员保护》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称号 夏勇——助研,硕士生导师 199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专业学士 2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 2004-2006,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 2006-,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助研 研究方向 1. 行人碰撞保护 2. 车身结构连接(如点焊、胶接、胶焊等)试验与模拟 3. 车身材料测试、表征与模拟 负责项目 ∆ 多种人车碰撞工况下的汽车保险杠行人下肢保护优化设 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汽车保险杠碰撞性能及缓冲泡沫塑料力学行为 ∆ 面向行人碰撞保护的汽车前端结构前期设计方法 参与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