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脑出血急性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1]
病人躁动应急预案

一、背景病人躁动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情绪激动、行为异常等现象。
病人躁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带来安全隐患。
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生、护士、保安等人员为成员。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病人躁动(1)医护人员发现病人躁动时,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2. 初步评估(1)了解病人躁动的原因,如疼痛、不适、心理因素等。
(2)评估病人躁动的程度,如轻度、中度、重度。
3. 初步处置(1)轻度躁动: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用温和的语言安抚病人,避免刺激性语言和行为。
(2)中度躁动: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必要时进行保护性约束。
(3)重度躁动: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进行保护性约束,并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避免病人自伤或伤及他人。
2)通知保卫科,请求协助处理。
3)必要时,通知家属或相关人员。
4.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做好病情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
5. 恢复期处置(1)病人躁动症状消失后,医护人员应继续观察病人病情,确保病情稳定。
(2)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恢复情绪。
(3)必要时,请心理科医生会诊。
四、后期处置1. 总结经验教训,对本次病人躁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病人躁动的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重大调整,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重新发布。
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患者在精神疾病发作或恶化时,常常会出现躁动或激动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及时采取应急预案来控制和处理患者的行为,保证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在处理患者躁动的情况之前,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自己的安全,穿着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组织好应急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社工等相关人员。
-准备好应急工具,如安全带、约束带、安抚药物等。
2.观察与沟通当患者开始表现出躁动的迹象时,应该立即观察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尽量以平和、理解的态度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激烈或贬低的语言。
在观察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地了解患者此次躁动发作的原因,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干预。
3.提供安全环境为了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
关闭可能引起患者危险的物品或设备,并确保环境没有尖锐的边角或其他潜在伤害物。
在患者躁动程度较高时,可以尝试将其引导到安全的区域,如空旷的走廊或安静的室外空间,以减少周围的刺激。
4.使用非药物方法控制与安抚在躁动发作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非药物的控制与安抚方法,如:-与患者进行身体接触,如握手、抚摸等,以提供安慰感。
-尝试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帮助患者减少紧张情绪。
-提供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音乐、体育运动等,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5.药物控制如果患者躁动的情况无法通过非药物方法控制,或者情况非常紧急,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应该由医生或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决策和给药。
在给药之前,应对患者的体格指标进行评估,以确保给予适当的剂量,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6.防范意外事件在处理患者躁动的情况时,应时刻注意意外事件的发生。
应争取将患者安抚并控制住,避免其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如果患者在控制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或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的医生或急救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策

者对 医院工作 的整体认可度 , 促进 了医患关 系的改善 , 医生 为
开展工作创造 了和谐的环境。
4 小 结
实施 A N连续 性排 班 , 证 了护理工 作 的安全 与优 质 , P 保
脑 出血 急 性期 的病 情 观 察 与 护 理对 策
陆红珍 [ 摘 (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 , 江苏 如皋 2 6 0 ) 25 0
1 临 床 资 料
其他检查 。
1 1 一般资料 : . 我院神经 内科 2 0 0 8年 1 2月 ~ 0 0年 1 21 2月 收治 的脑 出血患者 17例 , 中男 6 0 其 1例 , 4 女 6例 , 年龄 4 0~
8 2岁 , 平均 5 9岁 。人 院 时清醒 者 1 , 睡 l 9例 嗜 3例 , 昏迷 浅 5 9例 , 昏迷 1 深 6例。完全性瘫痪 1 , 8例 不完全性瘫 痪 8 。 9例
动态观察 以及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 , 可有效 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 降低再 出血 的危险 。 [ 关键词 ] 脑 出血 ; 急性期 ; 病情观察 ; 护理对策 脑 出血 系指原 发性非 外伤性脑 实质 内 出血 , 占急性脑 血 管病 的 2 % ~3 %。高血压 性脑 出血 是脑 出血最 常 见的 病 0 0 因 j其 特点为发病 突然 、 , 变化快 、 病情 重 、 病死率 高 、 并发症 入院 2 h死亡 1 ,4~ 8h死亡 1例 ,d后死亡 1 。护理 4 例 2 4 5 例 过程中 , 患者均未出现压疮 、 肺部感染 等并 发症 。 2 整体护理措施 2 1 急性期的抢救配合 : . 保持 呼 吸道通 畅 , 防止舌根后 坠和
窒息 , 及时清除呕吐物和 口鼻分泌 物 , 迅速输 氧。建立 静脉通 路, 遵医嘱 给予 快 速脱 水 、 颅压 药 物 , 露 醇 注 射液 应 在 降 甘 1 3 i内滴完。备好气管切 开包 , 5— 0rn a 脑室 穿刺 引流包 、 护 监 仪、 呼吸机和抢救药物 … 。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作者:伍晓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就治率。
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我科ICU的86例躁动患者,分析躁动原因,并予以及时处理,结果:56例为颅内因素,如颅内血肿增大,术后并发出血,脑水肿加重等,早期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后,予手术或脱水治疗后好转。
30例为颅外因素,如呼吸道不畅,尿潴留,尿管刺激,疼痛,便秘,电解质紊乱等,采取相应处理后,躁动消失。
结论: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躁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
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躁动;原因分析;护理体会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躁动是临床上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复杂,包括疼痛本身,创伤性导管所引起的不适,病房环境的刺激等,躁动不仅加重了颅内出血,增高颅内压,而且它可作为早期病情变化的一个信号灯,固此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与警惕,我科自2009年监护室成立后,加强了对躁动患者的监护,早期发现及去除了病因,减少了并发症,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25例,年龄13—72岁,其中颅脑外伤46例脑血管病23例,颅内肿瘤17例。
1.2临床表现:患者躁动,企图拔除身上的导管,定时,定向能力差,能够交流的患者,可能说出一些正确的语言,但多数不理智,该类患者通常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听从指令则更为困难,可同时伴有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增快,机械通气患者与呼吸机不同步,产生明显的人机对抗。
严重时可产生气压伤。
2躁动原因分析2.1颅内因素:颅内损伤后和手术清除血肿后的因素:病人因脑水肿,脑组织缺氧,颅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躁动,病人由清醒状态,进入昏迷时也可出现躁动。
2.2颅外因素:2.2.1 呼吸道梗阻,气道阻塞后,造成脑缺血,引起躁动。
医院患者发生躁动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发生躁动应急预案(一)躁动躁动是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因病情变化引起非主观意识性反常行为。
在疾病进展中是一种中继状态,当患者原来处于昏迷向清楚发展或原来是清楚向昏迷发展,都可能有躁动的表现。
(二)临床表现发生躁动的患者,表现为兴奋,高度烦躁,强烈挣扎,坐卧不安,撕扯衣服和床单,企图拔除气管导管、输液管、胃管和伤口的引流管,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三)常见因素(1)颅内因素:常见于脑出血、脑外伤、脑组织受损、神经调节紊乱。
绝大多数患者行为自控能力丧失;在昏迷期过渡到清醒期或发生继发性颅内出血、脑水肿、脑疝等颅内压增高,容易出现烦躁,继之躁动不安。
(2)各种有害刺激;如气管导管,疼痛,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各种弓流管的刺激等。
(3)麻醉作用;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但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不一,因此恢复时间也不一样。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意识恢复后,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全面恢复,影响患者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已被证实,术前应用东莨菪碱可致术后定向力障碍及躁动不安;术前使用阿托品可致术后谵妄;吸入麻醉剂对气管的刺激作用,以及全麻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麻醉药残余作用可导致患者严重的焦虑和躁动。
(4)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烦躁各因素中最危险的一个,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脑疝,危及患者生命。
(四)应急程序(1)当患者突然发生躁动时,应立即说服并制动约束患者,防止发生意外,并通知医生。
(2)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通知患者家属,向患者家属交代患者病情。
(4)必要时遵医嘱开放静脉通道,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5)做好各项记录。
(五)质量标准(1)患者一旦发生躁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及时有效。
(3)患者无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4)相关记录客观、真实。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2024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和高死亡率。
针对脑出血的治疗非常关键,早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继续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指南,并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建议。
我们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一、急性期治疗1. 早期诊断: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如CT或MRI,迅速诊断脑出血,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降低颅内压力:通过脱水治疗、保持头部正位、控制高血压等手段降低颅内压力,减少额外的损伤。
3. 减少脑损伤:采用良好的血压控制、降低体温、保持血氧饱和度等措施,减少脑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4. 神经保护治疗:通过给予适当的脑保护药物、脑细胞活性剂等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5. 治疗并发症:在急性期治疗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1. 开颅手术:适用于一些合并血肿或造成严重脑组织压迫的脑出血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2. 血管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修复或阻塞导致脑出血的血管,减少出血的范围和程度。
3. 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力,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脑细胞保护:应用脑细胞保护药物或技术,促进受损脑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5. 手术并发症管理:对于手术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出血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三、药物治疗1. 血压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2. 抗凝治疗:对于有明确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合适的抗凝治疗。
3. 治疗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对于脑出血的病因明确的患者,可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或血管畸形切除术等。
4.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无抗凝适应症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 镇痛和抗惊厥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和惊厥症状,选用适当的镇痛和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
脑出血急性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C iee o ra f rci l ro sDi ae e . 0 9 Vo. 2No 4 hn s un l at a v u s ssF b 2 0 , 11 . J oP c Ne e
・ 83 ・
肾衰竭 2例 , 吸人性肺 炎 3 1例 , 激 性 血 压过 高 3 应 6
例 , 心综 合征 2 例 。 脑 1
1 5 结 果 6 . 2例脑 出血 躁 动 患者 , 临 床 综 合 治 经 疗 血肿 完 全吸 收出 院者 4 8例 , 死亡 l 例 ( 中脑 疝 1 其 2例 , 出血 5例 , 性 肾衰 竭 2例 , 化 道 出血 及 再 急 消 心脏骤 停 各 1 ) 病 情恶 化 自动 出院 3例 。好转 率 例 , 7 . 2 , 死率 2 . 8 。 74 病 2 5
经系统 功 能失 常 , 而 导 致躁 动[ 。而躁 动 出现 的 从 2 ]
1 2 躁 动初发 时 间 6 . 2例 脑 出血 躁 动 患者 大部 分 初 发 于 发 病 后 4 h 内。 其 中 < 6 8 h发 病 3 例 2
( 1 6 ) 6 3 5 . 1 , ~2 h发 病 2 6例 ( 1 9 ) 2 ~ 4 h 4 .4 ,4 8
脑疝 患者 2例经 双侧 侧脑 室穿 刺引 流使脑 脊 液通道
贯通 , 情迅速 好转 后神 志 清醒 。3 病 1例铸 型 及 梗阻 性脑 积水 者均进 行侧 脑室 引流后 , 动缓解 。 躁 2 1 3 水 肿波 及颞 叶与 躁动 的关 系 : .. 本组 5例颞 叶 病变 导致定 向力 障 碍 , 间歇性 攻击 行为 , 有 逆行 性遗 忘及 癫痫 发作是 一 组神经 元异 常放 电所致 的 中枢神
急性期脑出血的护理要点

急性期脑出血的护理要点摘要急性期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产生着重要影响。
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脑出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急性期脑出血的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评估、监护、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
1. 病情评估在护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神经系统的评估,如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感觉觉察等。
对于决策性颅脑损伤患者,还需要进行颅内压监测和脑干反射评估。
2. 监护在监护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患者的血压控制,通常通过输液、药物等方式控制高血压,但也要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另外,护士还应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
3. 药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抗凝治疗等。
对于高颅压患者,可以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控制颅内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来控制血压;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
此外,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饮食护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要保证患者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同时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等食物,以防止血压升高和血管壁破裂。
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排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康复护理在急性期脑出血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康复训练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除了专业的康复技术,护士还应细心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温暖的关怀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急性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刘宏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Analysis on C auses of Acute I ntracerebral H emorrhage Mania and Countermeasures∥L IU Hong y u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躁动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
方法对62例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躁动与出血量、脑室梗阻铸型、水肿波及颞叶、意识障碍伴失语、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有关。
躁动可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血肿扩大。
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需及早查清原因,处理诱因及病因,加强监护。
关键词:脑出血; 躁动; 原因;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5)09002902 脑出血急性期因种种原因出现躁动,严重影响血肿的吸收,且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引起持续出血或再出血,使各种并发症增多,预后差。
笔者对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进行观察及分析,对其原因进行探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经头颅C T证实为脑出血,于急性期出现躁动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9~81(52101±9148)岁。
幕上出血53例,幕下出血9例(其中幕上出血后躁动合并小脑出血1例,幕上出血躁动致再出血6例)。
壳核出血42例,丘脑出血11例,脑叶出血4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3例。
1.2 躁动初发时间62例脑出血躁动患者大部分初发于发病后48h内。
其中<6h发病32例(51.61%),6~23h发病26例(41.94%),24~48h发病2例(3123%),>48h发病2例(3.23%)。
1.3 躁动原因血肿破入脑室形成铸型或梗阻31例,剧烈头痛(反复拍打头部)呕吐33例,持续出血(24h内复查头颅CT血肿体积增大>33100%)16例,低钠血症7例,脑出血波及颞叶导致癫5例,前列腺肥大及尿潴留31例,小便失禁11例,失语、床褥不平整19例,不明原因8例。
1.4 躁动患者近期并发症因躁动致再出血7例,脑疝4例,消化道出血2例,电解质紊乱16例,急性肾衰竭2例,吸入性肺炎31例,应激性血压过高36例,脑心综合征21例。
1.5 结果62例脑出血躁动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血肿完全吸收出院者48例,死亡11例(其中脑疝2例,再出血5例,急性肾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及心脏骤停各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
好转率77142%,病死率22158%。
2 分析与对策2.1 躁动原因分析2.1.1 出血量与躁动的关系:幕上出血躁动者中,壳核出血42例,出血量平均(41136±9137)ml。
其中出血量<29ml者3例;30~39ml13例;40~49ml,26例。
随着出血量加大或破入脑室,躁动的发生率增加。
多因出血后脑水肿压迫脑干使脑干扭曲,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呈谵妄状态而产生。
2.1.2 出血破入脑室形成铸型及梗阻性脑积水与躁动的关系:丘脑及小脑出血,多于6~48h出现躁动状态,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快速增高,诱发脑疝所致[1],必须迅速行脑室引流。
本组4例脑疝患者2例经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使脑脊液通道贯通,病情迅速好转后神志清醒。
31例铸型及梗阻性脑积水者均进行侧脑室引流后,躁动缓解。
2.1.3 水肿波及颞叶与躁动的关系:本组5例颞叶病变导致定向力障碍,有间歇性攻击行为,逆行性遗忘及癫发作,是一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躁动[2]。
而躁动出现的最高峰多在24~48h左右,随着脱水、降颅压药物的应用躁动缓解。
2.1.4 持续出血及血压升高与躁动的关系:本组16例躁动为持续出血所致,而危重型脑出血导致的颅内高压使血压应激性升高,导致持续出血,从而加重高颅压,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血压是反映预后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血压急剧增高的患者,降低血压对控制活动性出血有重要作用[3],且最高收缩压与血肿扩大独立相关[4],将收缩压降至150mm Hg・92・护理学杂志2005年5月第20卷第9期(综合版)以下,有助于降低血肿扩大的危险性[4]。
本组常规将收缩压降至180mm Hg 左右,以免脑局部血流量下降,使脑水肿加重,从而防止加重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缺血性损害[5]。
2.1.5 优势半球出血造成的失语与躁动的关系:优势半球出血造成的失语与躁动有关,尤其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
本组意识清楚伴失语者6例出现躁动,其中混合性失语4例,感觉性失语2例。
此系患者有明显的感觉不适(如尿潴留,大、小便失禁,床褥不平整等),而苦于不能表达而出现焦虑、烦躁,致躁动[6]。
2.2 护理对策2.2.1 生命体征观察:脑出血患者观察生命体征尤为重要,特别是瞳孔、意识、血压的改变预示着病情变化。
瞳孔突然两侧不等大、躁动、意识障碍加重、呼吸减慢、血压升高,常为出血量增加及再出血脑疝形成所致。
本组患者入院时曾有4例出现此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血肿微创手术或侧脑室引流及脱水降颅压治疗,症状缓解。
2.2.2 电解质紊乱监测:应用高渗脱水剂时应严密观察尿量,尤其是使用甘露醇及呋塞米脱水者。
注意①甘露醇与呋塞米交替应用时易出现低钠,单独应用甘露醇易出现高钠,脑出血水肿波及间脑可出现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而血钠的突然高低变化易导致谵妄状态、躁动。
②大量应用甘露醇且日尿量<500ml 时要注意鉴别是肾功能不全还是血容量不足所致,并注意观察电解质尤其是血钠的变化,应及时、准确记录尿量,观察患者脱水状态。
2.2.3 保持排便通畅: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通便药,护士每日巡视时,注意排便情况。
因腹胀、便秘或大便失禁均可引起躁动[7],对患者3日无排便时应采取通便措施,我们通常给予开塞露纳肛,无效时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对于腹泻者,局部垫一次性中单,出现大便污染及时用温水清洗肛周,出现肛周红肿时可给予红霉素软膏外涂。
2.2.4 加强基础护理:每日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并用手轻抚患者背部,以了解患者受压情况,及时清除渣屑保持床褥平整以防躁动;为防止因躁动致患者发生或加重脑出血,入院时即给予保留导尿,同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1] 王新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6.[2] 王笑中,焦守恕.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512.[3] Fujitsu K ,Muramoto M ,Ikeda Y ,et al ,Indications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putaminal 2parative study based on serial CT and time 2course anal 2ysis[J ].J Neurosurg ,1990,73(4):518.[4] Ohwaki K ,Yano E ,Nagashima H ,et al.Blood pres 2sure management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he 2matoma enlargement [J ].Stroke ,2004,35(6):1364.[5] Mayer S A ,Lignelli A ,Fink M E ,et al.Perilesionalblood flow and edema formation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SPECT study[J ].Stroke ,1998,29(9):1791.[6] 李燕玲,刁利华,刘方,等.老年脑梗死病人抑郁症状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J ].护理学杂志,2004,19(9):12.[7] 张立.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术后护理[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3,16(3):186.作者简介:刘宏雨(19632),女,大专,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041213;修回日期:20050218(本文编辑 杨志纯)・护理点滴・吞咽温开水在胃管置入中的应用 胃管置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见,主要用于腹部大手术、肠梗阻、药物中毒等患者。
常用方法是胃管插入10~15cm 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便胃管插入。
临床工作中患者往往因胃管刺激和精神紧张等配合不好,这样即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置管过程中我们采用让患者吞咽温开水的方法,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方法:①向患者讲解口含温开水的目的及配合胃管置入的方法。
②患者口含5ml 温开水,当胃管插入10~15cm 时,嘱其吞咽口中所含温水,助胃管插入。
优点:①材料易取,使用方便,经济实惠。
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③吞下的温开水会从胃管内引出,方便了观察胃管是否在胃内。
(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山东威海264200,赵霞,唐翠卿)(本文编辑杨志纯)・03・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y 2005 Vol 120 No 19(General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