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碳水化合物

合集下载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营养物质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生命活动必需特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4大类。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分解后,在
体内会被代谢转化成氨基酸,经过生物糖、脂肪和其它生物体的代谢,它能被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也能被消化分解后,通过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变成蛋白质。

2、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脂肪可以通过氧化和分解,把三
酸甘油脂转变成三酰甘油和水,而从三酰甘油又能转变成乙酰辅酶
A和乙醛,而乙酰辅酶A也能被转变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转变过程通常称为Beta酸氧化反应。

3、蛋白质和脂肪的转换:蛋白质可以分解出氨基酸,而氨基酸
又可以在体内利用葡萄糖或脂肪进行二次氧化,把氨基酸转换成脂肪,而脂肪也可以被氨基酸氧化分解,转换为蛋白质。

- 1 -。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公式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公式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公式咱们平时吃东西,身体从这些食物里获取能量来维持各种活动。

这里面就有个挺重要的概念,叫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啥是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呢?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在人体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

要算出这个比例,就得先搞清楚它们各自能提供多少能量。

每克碳水化合物能提供 4 千卡的能量,每克脂肪能提供 9 千卡的能量,每克蛋白质能提供 4 千卡的能量。

那计算公式是啥呢?比如说,咱们先得知道一个人一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量(单位都是克),分别记为C、F、P。

然后呢,用碳水化合物的量乘以 4,脂肪的量乘以 9,蛋白质的量乘以 4,得到它们各自提供的能量,分别记为 E_C、E_F、E_P。

接下来,总能量就是 E = E_C + E_F + E_P 。

最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 E_C / E × 100% ,脂肪供能比 = E_F / E × 100% ,蛋白质供能比 = E_P / E × 100% 。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个人,一天吃了 300 克碳水化合物,80 克脂肪,100 克蛋白质。

那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 E_C = 300×4 = 1200 千卡,脂肪提供的能量 E_F = 80×9 = 720 千卡,蛋白质提供的能量 E_P = 100×4 = 400 千卡。

总能量 E = 1200 + 720 + 400 = 2320 千卡。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1200 / 2320 × 100% ≈ 51.7% ,脂肪供能比 = 720 / 2320 × 100% ≈ 31.0% ,蛋白质供能比 = 400 / 2320 × 100% ≈17.3% 。

您看,通过这样的计算,就能清楚知道这个人从三大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的比例了。

为啥要算这个供能比呢?这可太重要啦!要是比例不合适,身体可能就会出问题。

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运(胆固醇亚油酸形成亚油酸胆固醇酯,然后被转运 和代谢,如HDL将胆固醇运往肝脏而被代谢分解)。
➢ 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亚油酸是前列腺素合成的
原料。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与生育有关:动物精子形成与EFA有关。 ➢ 对x射线引起的皮肤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促
进损伤组织修复。 总之,EFA缺乏可引起生长反应迟缓、生殖障
类脂:是组成细胞质膜、核膜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也是机体各器
官组织,尤其是大脑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称“基本脂”,其含 量一般不随机体营养状况变动,因此又称为“固定脂”。
脂类生理功能
储存和提供能量
一般合理膳食的总能量有20%~30%由脂肪提供。
支持和保护内脏、维持体温恒定 机体组织和细胞的构成成分 提供机体必需脂肪酸
橄榄油被称为“植物油皇后”
茶油中MUFA含量也达80%以上,棕榈油中含量约40% 以上。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
MUFA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作用与PUFA相近,但大量摄入亚油酸在降低 LDL-C 的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降低, 而大量摄入油酸不会有这种情况。 MUFA不具有PUFA潜在的不良作用,如促进机体脂质 过氧化、促进化学致癌作用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所 以在膳食中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前提下,以MUFA取代部 分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建议: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 肪酸=1 :1 :1
酥打饼、微波加热爆米花、土豆片及糕点面包、甚至
沙拉酱中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氢化
植物油
氢化油
人造奶 油或人 造黄油
固体或半固体的油脂, 防止油脂变性,增加 其口感及美味。
麦当劳在每份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 8g,脂肪酸总含量为30g

人体必需的三大热能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三大热能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三大热能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提供4千卡/克的能量。

主要存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中。

碳水化合物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

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能够快速被身体吸收,提供快速能量;复杂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提供持久的能量。

2. 脂肪:脂肪是另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提供9千卡/克的能量。

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产品(如肉类、乳制品)和植物性油脂(如橄榄油、花生油)中。

脂肪在体内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供给能量、维护皮肤和器官功能,并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可以提供4千卡/克的能量。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奶类、豆类等食物中。

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参与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还可以作为能量来源,但通常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之后才被利用。

虽然热能营养素是人体获得能量所必需的,但在日常饮食中,还应该摄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其他营养素,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的营养摄入。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氨基酸 糖类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氨基酸 糖类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糖类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有7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维生素、无机盐、水与膳食纤维,其中糖、脂肪、蛋白质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称为功能营养素。

摄入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应该占总热量的45%-65%;摄入蛋白质的热量应该占总热量的10%-15%;摄入脂肪的热量应该占总热量的20%-35%。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它构建和修复组织。

人体生长发育就是蛋白质不断积累的过程。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有20多种。

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

如果一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恰当、数量充足。

我们就称它为完全蛋白或者优质蛋白。

其中肉、蛋、奶、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

健美爱好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推荐摄入2克蛋白质。

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过量的蛋白质有利于保持肌肉。

所以保肌减脂可以考虑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供能,1克蛋白质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

蛋白质也是糖异生的重要原料。

一旦糖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蛋白质分解会加速。

比如空腹训练、长时间训练、低碳饮食。

蛋白质有助于减肥,食用蛋白质能增加饱腹感,且食物生热效应高。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一般俗称糖类,其中包括单糖、双糖、多糖。

葡萄糖属于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果糖甜度最高,水果蜂蜜中有不少。

而我们经常食用的白糖,它的成分是蔗糖,属于双糖。

米饭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

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1克碳水能提供4千卡能量。

糖是中高强度运动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另外大脑和血红细胞几乎只能用糖来供能。

人体的糖原储备很少,不足以维持一日之需,所以需要一日数次补充主食类食物。

糖原主要存在肌肉中,称之为肌糖原,约350克。

还有90克左右存在肝脏中,叫肝糖原。

血液中约有5克左右的糖。

肌糖原只供肌肉使用。

一般而言,强度越大,糖的供能比例越高,肌糖原不足时,血糖会参与供能。

稳定血糖的是肝脏。

肝脏会释放肝糖原到血液中去维持稳定。

肝糖原不够时,会通过饮食或者糖异生(分解肌肉)的形式进行补充。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来源于植物的细胞壁、核室的多糖核苷酸,以及有机物中的糖类、蔗糖和淀粉等,例如:米饭、面包、甜瓜、蜂蜜、果糖等。

主要成分有单糖(胞浆/果糖)、双糖(葡萄糖/果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等)。

碳水
化合物可以经过人体消化吸收成单糖,进入肝脏循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胰岛素调节,最终被细胞摄取,用于细胞合成、消耗和储存能量,也可以平衡体内液
原形成水分子,从而起到水平衡和能量补充作用。

脂肪:
2、脂肪(Fat)类型多种多样,从植物和动物身上都可以提取,如棕榈油、橄榄油、鱼油、植物油和动物的脂肪等,它们的结构差异大、营养特性也大不相同。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乙酸两个脂肪、解水极性脂质以及二元脂肪,是人体构成组成物之一,它有助于人体正常机能的正常运行,使脂肪被消耗掉,同时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能够给人体供给能量,保暖。

蛋白质:
3、蛋白质(Protein)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复杂结构,具有多种形式,最大特点是承
载了许多物质的功能活性。

易于消化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的鱼、肉、禽、奶类等,而不易消化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杂粮、脱脂奶粉等。

蛋白质作为人体
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修复细胞,调节酵素和激素等活性物质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器官的增生更新,同时也可以调节机体内环境,使肝脏功能更强,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营养不良。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它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并参与到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中。

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的主要燃料,并为大脑、肌肉和身体其他部分提供能量。

根据其水解程度,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结合而成的,如蔗糖和乳糖;多糖则是由多个单糖连接而成的,如淀粉和纤维素。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物质,包括肌肉、骨骼、血液、内脏器官等。

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参与到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中,如酶的合成、激素的分泌、免疫系统的运作等。

蛋白质对于生长发育、伤口愈合、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来源,蛋白质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和奶制品,而植物性蛋白质则主要来源于豆类、坚果和种子等。

三、脂肪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提供能量,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脂肪对于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脂肪可以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主要来源于肉类和乳制品,而植物性脂肪则主要来源于坚果、种子和植物油。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主要作用是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维生素不能由身体自行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根据其溶解性,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和K,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维生素对于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可能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等。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主要作用是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减肥碳水脂肪计算公式

减肥碳水脂肪计算公式

减肥碳水脂肪计算公式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体型。

而减肥成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减肥的过程中,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在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我们日常摄入的主要营养素。

因此,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对于减肥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计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呢?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减肥碳水脂肪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减肥中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而脂肪则是人体储备能量的主要形式。

在减肥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一般来说,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应该少于我们的消耗量,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因此,计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减肥碳水脂肪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克)= 总热量(千卡)×碳水化合物百分比 / 4。

脂肪摄入量(克)= 总热量(千卡)×脂肪百分比 / 9。

其中,总热量是指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碳水化合物百分比和脂肪百分比分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在一般情况下,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0%~60%,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需要摄入2000千卡的热量,而他希望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脂肪占总热量的25%。

那么他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克)= 2000 × 50% / 4 = 250克。

同样的道理,他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脂肪摄入量(克)= 2000 × 25% / 9 = 56克。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这个人每天应该摄入250克的碳水化合物和56克的脂肪,才能达到每天摄入2000千卡的热量,并且保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
5 .1 标签
5.1.1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3432的规定,营养素和可选择成 分含量标识应增加“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示。
5.1.2 标签中应注明产品的类别、婴儿配方食品属性(如乳 基或豆基产品以及产品状态)和适用年龄。可供6月龄以 上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应标明“6个月龄以上婴儿食用 本产品时,应配合添加辅助食品”。 5.1.3 婴儿配方食品应标明:“对于0~6月的婴儿最理想的 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 5.1.4 标签上不能有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不能使用“人乳 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
*(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
一、乳品标签的相关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
4.3.3 婴儿配方食品每100kJ(100kcal)所含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的注解:a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 ≥60%;…d乳糖当碳水化合物总量应≥90%;… 4.3.4 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 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淀粉才可以加入 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4.4 可选择性成分
1、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的食品安 全标准的规定。 2、真实、准确、有科学依据,不得虚假、夸大宣传, 使消费者误解。 3、不应标注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 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4、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但不包括商标。 5、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 于1.8mm。 ……
《灭菌乳》GB 25190-2010
《调制乳》GB 25191-2010
《发酵乳》 GB 19302-2010 《炼乳》GB 13102-2010 《乳粉》GB 19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1674-2010
《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GB 19645-2010

三、标签图例分析和
注意事项
(一) 婴儿配方奶粉
的标签图例
15
适用标准:
该产品为婴儿配方食 品,是特殊膳食食品,适用 标准为:GB13432-2004《预 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 则》、 GB7718-2011《预包 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 品》、GB2760-2011《食品 添加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 化剂使用标准》
品名: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名称命名。 如:本产品采用 GB10765中 标准名称命名
16
配料表:
1、“以配料”、“配料表”为引导 词。 错误:“成分”、“成分表”、“原 料”、“原料与辅料”等 2、配料名称应规范,应按国家标准 或行业标准名称命名,可按GB2760表 F.1《食品分类系统》、GB2760中食品 添加剂名称、GB14880附录C中营养强 化剂名称、产品标准中的名称等等核 查标示名称是否规范,是否可添加。 3、应标示全部配料,不得标“等” 字,还要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 列 ,加入量不超过2%除外。 4、配料表中在使用代号或英文字 母缩写时,应同时标示具体中文名。 5、强调添加了某种有价值的配料 或成分时,应按GB7718第4.1.4.1条标 示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17
净含量:
1、净含量字符最小高度按 GB7718第4.1.5.4条要求标示。 如:200g<Q ≤1kg 字体高度 为4毫米。 2、例举错误的单位: 公克、G、公斤、Kg、KG、kG、 Ml (毫升),ML(毫升) 正确为:克、g、 ml、mL, 且≥1000g 时应标标为“千克” 或“ kg”, ≥1000ml 时应 标标为“升”或“L”。
标签相关术语和定义

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 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 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 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
切说明物。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交货的最小 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标签的基本要求
二、进口预包装乳品标签强制性标示的
内容:

品名 配料表 净含量和规格 品,如:婴幼儿配方奶粉)
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适用于特殊膳食食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二、进口预包装乳品标签强制性标示的 内容:

原产国 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 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贮存条件 营养标签 产品标准对标签的要求
《干酪》GB 5420-2010
《再制干酪》GB 25192-2010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GB 10767-2010
*以上标准可在食品伙伴网()下载
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
1 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3.1 婴儿:指0~12月龄的人。 3.2.1 乳基配方食品: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 加入适量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能够满足0~6 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
4.1 原料要求:产品中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和相关规定,应保证婴儿的安全、满足营养需要,不应使 用危害婴儿营养与健康的物质。所使用的原料和食品添加 剂不应含有谷蛋白。不应使用氢化油脂。不应使用经辐照 处理过的原料。
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
4.3 必需成分
4.3.2 产品在即食状态下每100mL所含的能量应在 250kJ(60kcal) ~295 kJ(70kcal) 范围。……
进口预包装乳品标签讲义
仅供参考
主要内容
一、乳品标签的相关标准 二、进口乳品标签强制性标示内容 三、标签图例分析和注意事项
四、标签检验需提供的报检资料
一、乳品标签的相关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适用于除婴幼儿配方乳粉外的营养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