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配套K12】2016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1

河南省安阳市二中2016届高三十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文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120分钟 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 ={x |x <3},N ={x |log 2x >1},则M ∩N =( )A .∅B .{x |0<x <3}C .{x |1<x <3}D .{x |2<x <3} 2. 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3.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1y x =4.若a 为实数,且2+ai=(1+i)(3+i),则a=( )A . -4B . 一3C . 3D . 4 5.己知tan θ=,则sin θcos θ一cos 2θ=( )A .12 B .- 12 CD6.已知向量a ,b满足a b +==,则向量a 与a b + 夹角的余弦值为( )A.2 B.2-C .0D .17.在C ∆AB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c =且满足()cosC cos cos 0+A A B =,则C ∆AB 是( )A .钝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 8.已知函数f(x)=(1+cos2x)sin 2x,x ∈R,则f(x)是 ( ) (A)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偶函数9.函数2cos ()22y x x x ππ=-≤≤的图象是( )(C) (D )10.记直线310x y --=的倾斜角为α,曲线ln y x =在()2,ln 2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β则αβ+=( )A.4π B. 2πC.34πD.54π11. 设{a n }是有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永年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015.10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2.《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
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A. “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库思想C. 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3.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5.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试题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论述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
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
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
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
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
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
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
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
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
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
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
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
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
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重要试题(A卷,扫描版)

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答案A卷1、D(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2、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3、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4、选C结构助词,取独。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介词,表比较; D表揣测语气,大概/表感叹语气。
)5、选D(A介词短语(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 C被动句,D ⑤定语后置/⑥宾语前置)6、选C学习/以……为师(A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为王;B名词作状语,向南/像响声一样;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以……为羞。
)7、选B(A是,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C夺,耽误;D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8.D(原文标点为“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9.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10.C(“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完)11.(1)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得分点:“识”、宾语前置、“诸”“器”“见”各1分,共5分)(2) 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
(得分点:“振恤”“实”“流移”“仗”“市”各1分,共5分)【参考译文】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地巡抚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学颜,有入怀疑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学曾思考很久,说:“学颜可以。
2016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6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2016年高考摸底语文试题答案1.B(表述绝对。
从原文“利有其合理性”与“凡是符合道义的正当的利益”中可以明确,利还有其非合理性。
因此,“肯定利的合理性”错。
)2.D(逻辑错误。
“……从而形成……”无必然的先后关系。
)3.C(偷换概念。
“传统文化”应为“以义导利的义利观”。
)4.C(正确断句为:“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
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5.B(“左迁”为贬官。
)6.A(“从今昔逐一”分析错误,应为“从古今逐一”。
)7.(1)有人对他说:“万一有错误的举荐,将要招惹罪过,因为什么多举荐呢?”(“或”“谬举”“且”“何以”各1分,句意1分。
)(2)蒋堂就扩展其屋舍作为学宫,挑选所属官吏来教导生员们,士人一致地称颂他。
(“广”“舍”“属官”“翕然”各1分,句意1分。
)8.相同点:都是秋月。
(1分)不同点:①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2分)②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
(2分)9.①以动衬静,颔联写静境,颈联写动境,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2分)②侧面衬托,两联从“重门静”“鹊惊”“叶散”飞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2分)③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清愁。
(2分)10.(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参考译文:蒋堂,字希鲁,是宜兴人。
蒋堂考中进士,担任楚州团练推官。
满一年后,被吏部引见问答,真宗浏览试判的内容,认为他很好,特旨授予大理寺丞、临川知县。
县里富人李甲多做不法之事,以前的县令不能制止他,蒋堂告诫训谕,他也不悔改,就告诉州里用兵士搜索他的家,搜得超越皇帝用的器物,弃置他于死地。
皇帝下召任命他做了监察御史。
禁中失火,有司请求追究引起火灾的原因,牵连出许多宫人,把这些宫人交给执法官吏处理。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解析版)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 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 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选择题 共9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6:30. B. 7:00. C. 7:30. 2.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Today. B. Yesterday. C. Two days ago.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is likely to call. B. He’s talked to the doctor. C. He’s lost weight. 4.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Doctor and patient.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Policeman and driver.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On a farm. B. In a market. C. In a restaurant. 第二节 (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didn’t the man go to the concert? A. He failed to get a ticket. B. 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it. C. He was not free. 7. How did the man feel about missing the concert? A. He felt it a pity. B. He didn’t care. C. He regretted it. 8. How did the woman like the concert? A. She liked it a little. B. She enjoyed it very much. C. She thought it was O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ose keys are these? A. They are Jack’s. B. They are Betty’s. C. The owner hasn’t been found yet. 10. Why hasn’t Joe come to school? A. He had a headache. B. He hurt his arm and had to see the doctor. C. He didn’t like school at all. 11. When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early morning. B. Afte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C. In the even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is the Korean restaurant? A. In Green Street. B. In North Street. C. In Winter Street.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never refuses the man’s invitation. B. She likes Korean food. C. She will have dinner with the man this evening. 14.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 At 6:30. B. At 7:10. C. At 7:30.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is the man’s friend’s problem? A. He lost his friend. B. He has no telephone. C. 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16. Where is the man probably? A. At a bar. B. In a hotel. C. In the street. 17. What is the woman? A. A policewoman. B. A waitress. C. A passer-b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do Americans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a stranger? A. They hug him or her. B. They kiss his or her cheeks. C. They call his or her name directly. 19. What do Americans often do when they are about to leave? A. They shake hands with everyone. B. They say “goodbye” to everyone. C. They say “goodbye” to the whole group.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Americans’ putting their feet up on the office desk? A. Impolite. B. Not rude. C. Fashionable.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
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
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1. 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图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B、闻一多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C、有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D、龙图腾说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认为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中虚拟的生物,龙图腾是在蛇等图腾基础上糅合而形成的。
B、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C、迄今为止,没有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D、一些学者认为,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他弱小的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是出于臆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故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B、有的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C、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文化与社会学中的某一氏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可能是错误的。
D、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这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相悖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
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
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
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太平兴国五年,太常丞,充陕西运副使,赐绯,再迁殿中侍御史。
八年,与供奉官葛彦恭使河南,案行遥堤。
历知果、苏二州,就为两浙运使,改户部员外郎、直史馆,赐金紫。
入为户部判官、迁本曹郎中。
太宗选郎官为少卿监,以成务为光禄少卿。
俄奉使高丽,远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
成务贻书,往反开谕大体,国人信服,事具《高丽传》。
淳化二年,为京东运使。
会宋州河决,成务上言:河水所经地肥淀,愿免其租税,劝民种艺。
从之。
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赐钱三十万。
时吕蒙正为宰相,尝与之联外姻,避嫌辞职,不许。
俄与魏庠同知京朝官考课。
四年,又与庠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许封驳以闻。
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
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
府城街陌颇隘狭,成务曰:国家承平已久,如车驾临幸,何以驻千乘万骑邪?乃奏撤民庐以广之。
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
真宗即位,迁给事中、知梓州。
未几代还,又遣知青州,表求俟永熙陵复土毕之任。
旋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书成,知扬州。
入判尚书刑部,本司小吏倨慢,成务怒而笞之,吏击登闻鼓诉冤,有诏问状。
成务叹曰:忝为长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据堂决事邪!乃求解职。
景德初,卒,年七十一。
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文集二十卷。
成务年六十六始有子,比卒,裁六岁,授奉礼郎,名贻范,后为国子博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五)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C.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B.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C.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杵/时论惜之D.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柴成务出使高丽,不辱使命。
高丽国的习俗讲究禁忌,以月日不利接待为由,高丽国稽留宋朝使者;柴成务写信给他们,反复进行开导,终使国人信服,此事记载在《高丽传》中。
B.柴成务心系百姓,富有远见。
黄河在宋州决口时,他上奏请求免除河水所经地百姓的租税;他认为河中府城街道狭窄,如果皇帝亲临,将无法驻扎下千车万马,于是上奏请求拓宽道路。
C.柴成务严于自律,一身正气。
吕蒙正做宰相时,柴成务因与其有姻亲关系,为避嫌自请辞职;因杖责傲慢的小吏被诬告,皇帝下诏令调查处理此事,他一怒之下,辞官而去。
D.柴成务博学多才,晚有儿息。
曾经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并有文集二十卷;他六十六才得子,等到他去世时,孩子才六岁,被授奉礼郎,后来成为国子博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与庠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许封驳以闻。
(2)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1分)途中赵汝鐩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睛。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8.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6分)9.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
(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云作比喻,形象地表述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周瑜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笛声化作民族魂乔忠延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
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
聂耳就出生于这里。
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
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
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
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
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
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甚至有些刺耳。
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
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
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
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
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
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
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
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
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