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为名----吕玉惠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古汇今》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古汇今》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
(第三辑):融古汇今》
口述史是人人记忆中的历史,它记录了人们
的亲身经历,也是人人都可以作出贡献的历史。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旨在保存人们记忆中有
关中国建筑的历史。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此前已出版两辑, 汇集了许多不同地区和不同院校有志于参与口述 史工作的同道,围绕传统匠作技艺、名师名作、 建筑行政、建筑教育、建筑和规划设计实践、历 史与理论研究、遗产调查与保护实践等展开广泛 探讨。

本次推出的第三辑聚焦近现代建筑教育、
当代建筑设计实践、遗产保护与传统匠作、口述 史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历史照片识读五个专题, 被访者包括伍子昂、高亦兰、黄承元、来增祥、 董黎、王福义、费麟、马国馨、赵立瀛、魏启山 等,还收录了夹泥匠人、磁州窑艺术大师、文思 古建修复团队的详实口述。

林源岳岩敏主编
ISBN : 9787560892207 同济大学出版社目«
ttSRMJUHr H 敬请关注
口劇£H 林砂its 财2M
BriMAiAt* 3J1
附* Ml
同济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出版社 天雄旗舰店«« 1»¥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行走公众号同济大学出版社 德语APP U U
筑史库T 建述文r 国口中 。

融古汇今主编林源岳岩敏EJ
■KtM (1952-1954)同济大学出版社
微店。

力与美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_刘玉惠

力与美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_刘玉惠
建筑是综合技术与艺术的艺术,只有当技术与艺术处于 平衡状态,即力与美完美结合时,才能显现出勃勃生机,成为 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作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75
MAIN CONTENTS 英 文 要 目
06 Kingkey 100 High Tech Create “Peak of Shenzhen” At 10 o’clock of April 23, 2011, in the shouts of joy, Shenzhen Kingkey 100 building located at Caiwuwei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successfully capped. The project refreshs the height record of Shenzhen Shun Hing Square and becomes the new “peak of Shenzhen”. As a “new aristocrat” in the building field, Kingkey 100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or even admiration from people outside the industry since its commencement, news about Kingkey 100 are usually can be seen in newspapers, televisions and on the internet. As a typical “high, huge, complicated” project, Kingkey 100 assembles a mass of new techniques, new materials and new equipments, the general contractor,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created a model in the industr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河南建筑工程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河南建筑工程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河南建筑工程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年(卷),期】2011()1
【摘要】12月1日.河南建筑工程学校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老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

闭幕式上。

学校对获奖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了表彰。

该院刘存龙副书记说.校园文化艺术节涌现出很多创意新、水平高的艺术作品和文艺节目.【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文化艺术;建筑工程;校园;学校;河南;颁奖典礼;文艺节目;艺术作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3
【相关文献】
1.开启中餐厨房的新时代首届世界厨师艺术节重点项目 2016首届中餐厨房设计
规划展成功举办 [J], ;
2.全国首届“玉星奖”评选活动暨中国岫岩首届玉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J],
3.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教育效应探析——以惠州市首届“春蕾杯”文化艺术节为例 [J], 容莲;
4.首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
"践行师德铸就师魂"师德师风演讲竞赛成功举办 [J], 李亚婷
5.校园文化观念导向怡乐身心开发智力——广州市5中举办首届欢乐艺术节 [J], 陈孟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里,一批才华横溢、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建筑师涌现出来。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和风格,为中国城市的变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是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

1. 王澍: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富阳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

他注重结合自然与环境,致力于打造独特且有机的建筑形式。

2.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建筑学的鼻祖”。

他主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代表作品有北京门头沟万佛禅寺、上海胜利门等。

3. 邵国理:他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在将西方建筑理念引入中国的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作品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等。

4. 褚冠军:以简约的设计语言和对空间的独特驾驭能力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广州大剧院等。

5. 毛岳群:他是中国最具实验性的建筑师之一,善于将当代艺术融入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宁波博物馆等。

6. 周德华: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在设计中体现出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代表作品有广州塔、深圳华为研发中心等。

7. 孟凡利:他以精湛的空间创造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著名,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O-Tower等。

8. 余德耕:他注重建筑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以创新的设计语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表作品有北京电视塔、北京建国门广场等。

9. 欧阳山:以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对空间的精准把控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广州比华利大厦、哈尔滨市音乐厅等。

10. 朱锋:他以对城市设计的独到见解和对建筑形态的创新演绎而受到广泛赞誉,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机场商务区、上海中环国际广场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建筑师外,当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建筑师,如李兴钢、张纪中、阿尔托、冯·裴析德等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7(0)5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拍摄好《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5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王强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文化司代表参加了会议,傅熹年、孙大章、朱光亚、朱良文等30位著名建筑专家学者为拍摄纪录片建言献策。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智慧;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家学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2
【相关文献】
1.2017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暨绿色建筑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J], ;
2.集思广益梳理智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 [J], 郝莹;吕俐
3.凝聚合力力促智能建筑运维规范化——《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调研座谈会在苏州、北京两地召开 [J], 马素玲
4.《装配式建筑评标办法》座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J], 杨桂珍;
5.《北京市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18年版)》反馈意见“墙体材料”专项座谈会在京召开 [J],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处秘书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繁荣建筑文化 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纪念会

繁荣建筑文化 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纪念会

繁荣建筑文化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纪念会林汀【期刊名称】《中外建筑》【年(卷),期】2013()12【摘要】2013年10月21日,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本次到会的嘉宾有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阿尔伯特·杜伯乐先生、原建设部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魏敦山先生、两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等。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主持。

【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年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副部长;建设部【作者】林汀【作者单位】《中外建筑》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6【相关文献】1.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主旨报告) [J], 吴良镛2.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6(嘉俊)广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成功闭幕——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大会总结——暨第二届IFI国际室内设计大赛暨2006年“华耐杯”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大型颁奖晚会——暨“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颁奖典礼 [J],3.发展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建筑我们的和谐家园——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在京隆重举行 [J],4.发展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建筑我们的和谐家园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J],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纪念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报道 [J], 李亚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地域传统石头民居石材建构方式对比研究

四地域传统石头民居石材建构方式对比研究

四地域传统石头民居石材建构方式对比研究
顾洁;隋杰礼;吕如茹;侯荣婧
【期刊名称】《中外建筑》
【年(卷),期】2024()1
【摘要】石头是传统民居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许多地方的传统民居因主要建材是石材而得名石头房。

选取四地域代表性的石头民居,从石材类型、石材特性,以及由石材建造的地基、墙体、屋顶和门窗洞口处的建构方式入手,并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环境、气候条件、人文习俗方面揭示这四类石头民居在建构方式方面的异同点,从而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资料。

【总页数】8页(P95-102)
【作者】顾洁;隋杰礼;吕如茹;侯荣婧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5
【相关文献】
1.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以西南民居与西北民居的对比为例
2.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乡土建筑研究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3.基于“抽象—隐喻”模式下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研究——《关中传统民居及其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评介
4.传统地域特色民居建筑"共生型"保护利用设计策略——以沈阳市北中街传统民居为例
5.地域视角下湘黔苗族传统民居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新城建设的历史回顾

国外新城建设的历史回顾
市政府与学术界都在探讨适合中国的新城发展途径。纵观国外新城
的发展历程, 其经验在于: 如何吸引人口; 如何建立自己的产业基础; 如何阻止母城的过度发展。 关键词: 新城建设; 新城运动; 历史回顾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但它毕竟已经揭幕” 。
, 最初的书名就表明了雄心勃勃的
社会目标。根据他的最初构想, 田园城市拥有 * ))) 英亩土 地, 其中 ’ ))) 英亩的城镇用地由 % ))) 英亩的永久绿带 (多 为农业用地) 所环绕, 可容纳 +( ))) 人。土地为集体所有, 购 地后的土地增值为城市所有, 市政收入用于支付地主地租或 购地贷款的利息、 偿债基金、 公共用途的公共基金等项目, 因 而田园城市能提供完整的市政服务和设施, 包括城乡道路、 环形铁路和桥梁、 学校、 市政厅、 图书馆、 展览馆、 公园、 污水 处理等, 并有自己的工厂与作坊。多个经济上完备且风格各 异的田园城市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由铁路与运河连结的 “社 会城市” 体系。可以说, “新城的起源主要来自于霍华德的田 园城市思想” 人”
万方数据
==
的构想, ! 并把它作为改造伦敦等大城市的核心内容。 !"#$) 他认为, 只有在田园城市中, 才能远离与工业化进程如影相 随的城市问题, 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应该指出, 霍氏的田园 城市 “不仅试图通过清除城内的贫民窟而同时解决城乡的就 业与住房问题, 并且, 他还把各种理想, 比如土地改革与合作 社运动, 结合起来”
面对国内的新城建设热, 城市政府与学术界都在探讨适 合中国的新城发展途径。回顾国外新城的发展历程, 总结其 中的经验教训, 或许对目前的探讨有所助益。 一、新城的概念与渊源 对新城的概念, 国际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说法。有的直接 把它与规划城市或社区等同起来, 认为它是一个从开始就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在这个烟囱形的中庭上方添加了长75英尺的
指针,从而使阳光下针尖的受光轨迹立体地充满 了整个中庭,形成了自然赋予的太阳钟。因此, “时间”便被确定为整个大楼设计的主题。
4
这栋大楼的主要部分是4层办公楼,普普通通,但中间入口部分做得很特别,有一 个大圆桶似的体量,又穿插几块歪斜的较小的体。它们的外表色彩绮丽斑驳,有粉色 、黄色、橘色、紫色、蓝色,又有正的或斜的方格或斑点,五花八门,拼接在一起, 和迪斯尼的童趣题配合的极为默契。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个由五个主要 元素构成建筑形体的文化中心竞赛方案 终于出炉。建筑的正面被设计成像竖琴 琴弦一样的玻璃幕墙,相对的背立面被 处理成为对应城市尺度的黑墙。
8
其中有特色的造型还包括入口大厅的 黄金树造型,峡谷梯田式的音乐大厅以及 作为图书馆形象的“三本书”造型。
9
2002年,西班牙《世界报》发表评论,宣称中国的上海是全球建造摩天楼最多的城市
13
这是一项大型综合性工程,造价高达18亿,其主体部分为电影宫,此外还包 括亚洲最大的当代艺术馆、超五星级艺术大酒店以及高端创意商业、创意写字 楼等、该中心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矾崎新担纲设计。电影宫的主会场可容纳 2400~3000名观众,另循例设置了一条长约150M的明星大道,其两侧将设留 有国际著名影人手印的地砖。电影宫于2009年竣工,并成为未来上海国际电影 节举办开、闭幕式的场地
16
水户艺术馆(ArtTowerMito)是 一个集剧场、音乐厅、现代美术馆 和会议厅为—体的低层连续的建筑 群。这座艺术馆的设计在日本的注 册建筑师试题中也经常作为综合性 文化艺术设施的典范出现。在这个 项目中,矶崎新受到柏拉图在《泰 米亚斯》(Timaeus)中记述的组 成自然界的四大要素———火、土 、气、水的启发,从而设计了由不 同几何体构成的各功能设施以及周 围的景观。突出的那座100米高的 水户市百年纪念塔好比“火”垂直 而上;现代美术馆具有灵活性和流 动性的展示空间是“气”的象征, 而正方形的广场代表了“土”,“ 水”则在广场一侧悬吊有重20吨天 然石材的喷水池处得到完美体现
3
作品欣赏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总部大楼
(TeamDisneyBuilding)是矶崎新在1987年至
1991年期间设计的项目。由于这栋大楼紧贴着 佛罗里达美丽的海岸线,矶崎新设计了贴水设置使整个Leabharlann 筑外形轮廓的实像与水中的虚像连成一
体,从而形成了一道优美的海岸景观。他在向两 侧伸展的办公大楼中央设置了用来采光的中庭,
以建筑为名
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这对人类 是很重要的。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 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路易斯· 巴拉干
讲师 :吕玉惠 课程 :环境规划
以建筑为名
————矶崎新的简介
矶崎新,日本建筑大师。1931年,矶 崎新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日 本建筑师。自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 以后矶崎新在丹下三(KenzoTange)的带领 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63年,他创立了矶崎 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作品 众多,获奖无数。 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践,以新陈代谢 主义的设计成名。此后他的建筑里融合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 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的设计思想,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 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其作品多为大型公共 建筑,设计风格尤以创新、有气魄著称。 2
15
水户艺术馆-----几何体的性感
水户艺术馆,矶崎新尽情施展出自 己的设计天才,内部设计和气氛各异 ,突出内部空间的封闭性,而外观则 是强烈几何状的立体形象,借用西方 古典主义的建筑手法,以硬质的石材 进行表现。立方体、圆筒形、拱形、 拱顶、金字塔形等有重量感的安定形 志组成了低层部,与之相对是塔的设 计。低层部外部设计中表现出的古典 主义的建筑特性与塔设计中展示出的 非历史的形态及新素材的表现作为艺 术馆象征的塔,其向天空无限延伸的 可能性的脸力让人倾倒,它一方面扎 根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带给人们理 想、希望、憧憬和未来。所以它被取 名为“艺术之塔”。
14
喜玛拉雅中心分为酒店、当代艺术馆、剧场、商场与办公楼这五项业态,其中酒店 部分是设计的重点之所在。由此来说,喜玛拉雅显得更为珍贵。建筑整体被分成上下 两部分,上方部分为由立面体构成的艺术线条围绕着的纯粹的立方体构成,下方部分 刚由表面蜿蜒曲折的有机形体的“林”构成。 把主题锁定为“中国文化”的五星级酒店,卓美亚喜玛拉雅意在成就“创意演绎当 代中国优雅生活的精致样貌,示范推崇亚洲文化价值的优异作为,树立新时代文化创 意产业的卓越指标”。其酒店内部的中国风元素尤其明显,酒店内部房间的古典元素 设计,将“千字文”篆刻于墙壁的大堂,金壁辉煌的会议室,祥云笼罩的宴会大厅 ……所有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无不表达着卓美亚的气质。
17
18
其 他 作 品
洛杉矶当代艺术中心
Gunma 美术馆
19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玛丽莲”椅子
20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5
奈良百年会馆:1998年建成的奈良 百年会馆是由一个椭圆平面的形体和 一面弧形弯墙形成的空间组成,内有 能容纳1800人的会议厅和500人的透 明玻璃音乐厅。椭圆平面的形体的长 轴以奈良古城的城市南北轴为基准, 而弧形弯墙则与附件新建的铁路线平 行,椭圆体与墙之间的空间是入口大 厅。外墙为深灰色陶瓦板装修的回旋 曲面,体现出建筑雍容大方的表面, 且与古城寺院之间也形成了视线上和 规模上的连续。
。正当上海市民为此自豪的时候,一位年逾7旬的老人却针对这些高耸如云的摩登建筑发表 了激烈的言辞,他就是著名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2002年的上海艺术双年展上,矶崎
新在中国国际媒体面前,公开批评了上海的当代建筑。他认为上海有建筑但没有艺术○他直
率地批评上海有建筑但没有艺术,声称珠三角是一个无趣的地方……。在造型设计方面,上 海只是个胆小的巨人。同时他还表示,上海建筑的现状是出于人们对曼哈顿和拉斯维加斯这 些大都市过于钟爱,因为有这样的趣味,所以造成中国目 前以固定的几种模式建造城市, 只有除去这些趣味,中国建筑才有希望。 2005年4月8日,500名身份各异的普通市民登上了位于浦东方甸路口的一座特殊的脚 手架。其实,这个被媒体描述为十分火爆的活动并不是一次行为艺术,而是一座被命名为喜 马拉雅中心的建筑的奠基仪式。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就是那个曾激烈批评过上海的矶崎新。让 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素以未建成而著名的建筑师,这次真的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三 年前他的那些言行不是纸上谈兵。
11
在矶崎新的思想中,他一直认
为建筑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古代 工匠们发明的榫卯、三角以及梯形
上海喜马拉雅艺术中 心
结构,是当时的人们所发现的最符
合自然规律的建筑结构方式。因此 有些古建筑能够屹立数千年之久。
而今天的人们凭借强大的科学技术
,虽然造出了更多的建筑奇观,但 这些高科技却让一些人开始淡忘自
以建筑为名
————矶崎新的设计特征
矶崎新运用简单的几何模式营造出结构清晰的系统和高水准的建 筑技术,他常将立方体和格子体融入矶崎新现代时尚之中。其作品通 常简洁、粗犷却不显自大,圆拱状的屋顶是他设计的主要特点。他能 利用不同的结构和造型创造出大量的空间,并努力使边缘看起来更为 柔和。在设计时,矶崎新一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图形,然后将其 转换为一种清新、多彩、纯粹和深刻的几何模式。 矶崎新所设计的建筑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效果,尤其对比和着重 之处更显鲜明。他曾经说过,建筑学就是由建筑师所操控的建筑形式 和结构。对光、格局、空间体积等的充分利用是矶崎新的建筑备受人 们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作品不但有其内在意义而且更显额外活 泼和动人心弦。他设计的室内空间简洁明了,单纯的合成结构提供了 较为中性的合成空间。
对于人体本身的思考:人体的肌肤也正如屏障一 样,遮蔽着神秘的内部器官,同时也散发着自
身的魅力。
7
深圳文化中心(ShenzhenCulturalCentre )是矶崎新在中国竞标获得的第一个实施项 目。文化中心是由深圳音乐厅和中央图书馆 两部分组成的复合设施,矶崎新认为,只有 赋予它完全创新的形象才能满足深圳这个新 兴城市的需要,才能满足提高其文化教育层 次的需要。
10
从空中鸟瞰喜马拉雅中心的酒店部分是个正方体,矶崎新在其中巧妙地加入了中
国史前文化中古老而神奇的玉琮造型,而与它相对应的商务写字楼则按照中国传统 的风车造型错落排列。如同天书一样的符号巧妙地表达了世界文字相通的独特思想
,而整个设计中最让矶崎新感到自豪的部分就是外形类似树干的异型结构,那就像
生生不息、自然生长的林木。
6
拉科鲁尼亚人间科学馆是矶崎新在1993年至
1995年期间完成的作品。坐落在风大浪大的加
利西亚地区的海岸,科学馆建筑的正面设计了 一面覆盖着绿色板岩的弧形墙体作为屏障,从
而能够和天气抗衡,而面向住宅区的背面则采
用了犹如日本屏风的曲折墙连结而成。这座稳 重大方的绿色屏障让它背后的内部空间难以猜
测,而矶崎新采取这样的设计理念也是来自于
然界的那些恒定规律。他怀疑这些
建筑是否也能屹立上千年。
12
因此,矶崎新在设计喜马拉雅中心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设计林的时候,矶崎
新只告诉计算机,林的面积有多大,林需要支撑的重量是多少,以及林与地面有33个支点。 然后关于林的造型,都是由计算机根据自然力学的规律衍生出来的。在方案中,林被设计成 公共文化广场,矶崎新想用巨大的金属树枝以及那些自然蜿蜒的枝干来提醒人们,你正在享 受建筑给你带来的快乐。他希望高桐院中那些独特的建筑语言,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诠释。 同时,矶崎新也希望喜马拉雅中心的林可以屹立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