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课件(郑君里版)第六章
合集下载
经典课件: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郑君里

… 5 6 78
01 2 3 4
k
f2 (k ) 2 1
-A (a )
f3 (k ) A
- 3 - 1 01 23 4
k
-1
- 3 - 1 01 2 3 4 5 6 k
(b )
(c )
Discrete-time Signal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1.1 Signals
Signals are function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carry informatio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an be continuous or discret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an be 1-D, 2-D, ••• , n-D. For this course: Focus on a single (1-D) independent variable which we call “time”. Continuous-Time signals: x(t), t-continuous values. Discrete-Time signals: x(n), n-integer values onl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xample
RLC circuit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By interconnecting simpler subsystems. We can build more complex systems.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PPT

则系统 H 是线性系统,否则是非线性系统. 注意:外加激励与系统非零状态单独处理
X
第
二.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
1.定义
一个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其输出响应与输入信号 施加于系统的时间起点无关,称为非时变系统,否则 称为时变系统。
22 页
认识:
•电路分析上看:元件的参数值是否随时间而变 • 从方程看:系数是否随时间而变 •从输入输出关系看:
第 9 页
X
六.利用分形(fractal)理论描述信号
• • • •
第
10 页
分形几何理论简称分形理论或分数维理论; 示例 创始人为B.B.Mabdelbrot; 分形是“其部分与整体有形似性的体系”; 在信号传输与处理领域应用分形技术的实例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图像数据压缩、语音合成、地震信 号或石油探井信号分析、声纳或雷达信号检测、通 信网业务流量描述等。这些信号的共同特点都是具 有一定的自相似性,借助分性理论可提取信号特征, 并利用一定的数学迭代方法大大简化信号的描述, 或自动生成某些具有自相似特征的信号。
3.标量乘法器(数乘器,比例器)
et
A
r t
A
r ( t ) Ae( t )
X
第
基本元件2
4.微分器 5.积分器 6.延时器
e t
d
14 页
r t
dt
de ( t ) r t dt
et
T
r t
r ( t ) e( t )dt
t
et
dt
பைடு நூலகம்
f ( ) ( t ) d
信号与系统课件 郑君里版 §6.6 能量谱和功率谱

有下列关系
2
R(0) = f (t) dt
2
F R(0) = f (t) dt= 2 F() d= ( f ) d f
2
1
2
X
2 1 2 F R(0) = f (t) dt= 2 F() d= ( f ) d f
X
2.功率谱
f (t)是功率有限信号 T f (t) t 2 F[fT(t)]= FT() 令 fT(t) = T 0 t > 2 则 f (t) 的平均功率为:
T 2 T 2
第 4 页
2
f(t)的功率密度函数(功率谱)
X
2 1 利用相关定理有:R() = F( 2 ) e j d
e j d 2
1 两端乘以T
并取T 以得到: 可
1 R() = S()e j d 2 S() = )ej d R(
& 6.7
§6.6 能量谱与功率谱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2002.3
能量谱与功率谱
1.能量谱
由相关定理知
第 2 页
F[R()]= F()
2
1 2 所以 F() e j d R() = 2 1 2 2 又能量有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
R() = f (t) f *(t )dt
2
第 3 页
若f (t)为实数,上式可写成
1 2 R(0) =f (t)dt = 2 F() d
2
=F( f ) d f
2
……帕塞瓦尔方程
定义
() = F()
所以有
2
……能量谱密度(能谱)
2
R(0) = f (t) dt
2
F R(0) = f (t) dt= 2 F() d= ( f ) d f
2
1
2
X
2 1 2 F R(0) = f (t) dt= 2 F() d= ( f ) d f
X
2.功率谱
f (t)是功率有限信号 T f (t) t 2 F[fT(t)]= FT() 令 fT(t) = T 0 t > 2 则 f (t) 的平均功率为:
T 2 T 2
第 4 页
2
f(t)的功率密度函数(功率谱)
X
2 1 利用相关定理有:R() = F( 2 ) e j d
e j d 2
1 两端乘以T
并取T 以得到: 可
1 R() = S()e j d 2 S() = )ej d R(
& 6.7
§6.6 能量谱与功率谱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2002.3
能量谱与功率谱
1.能量谱
由相关定理知
第 2 页
F[R()]= F()
2
1 2 所以 F() e j d R() = 2 1 2 2 又能量有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
R() = f (t) f *(t )dt
2
第 3 页
若f (t)为实数,上式可写成
1 2 R(0) =f (t)dt = 2 F() d
2
=F( f ) d f
2
……帕塞瓦尔方程
定义
() = F()
所以有
2
……能量谱密度(能谱)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课件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与性质
要点一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
要点二
离散时间信号的性质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由离散的数值序列表示,这些数值在时 间上离散分布。常见的离散时间信号有单位阶跃信号、单 位冲激信号、正弦信号等。
离散时间信号具有周期性、稳定性、可重复性等性质。这 些性质对于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与性质
离散时间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表 示
当一个离散时间信号通过一个离散时间系统时,系统的 输出可以通过将输入信号与系统冲激响应相卷积得到。
离散时间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性 质
系统的输出响应具有与输入信号相同的周期性和稳定性 ,但可能发生幅度和相位的变化。此外,系统的输出响 应还受到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PART 05
信号的变换域表示法
傅立叶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将时间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域信号的数学工具,通过将 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和余弦波来描述信号的 频率特性。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线性性、时移性、频移性、对称性、周期性和收敛性等 ,这些性质在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极点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了系统是否稳定以及系统的响应速度。
通过零极点分析系统稳定性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如果所有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则系统是稳 定的。
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
通过求解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 数。
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通过分析零极点的分布和位置,可以进一步分析系统 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信号可以根据其连续性与离散性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根据确定 性可以分为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根据周期性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根据能量与功率可以分为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版)第六章ppt课件

k
k
-1 0 1 2 3 4 5
(b)
图 7- 8
f (k )
E
345
(7-14)
k
01 2
图 7-9
Eg:
若离散信号f(k)满足
f (k) f (k N) (N 为大于零的整数)
则f(k)为周期离散时间信号,其重复周期T=N,重复
角频率为
三、离散系统及其数学描述 1、线性时不变系统
(1
当系统 T{af(k)}=aT{f(k)}
m
m
(2)结合律
x 1 [ n ] x 2 [ n ] x 3 [ n ] x 1 [ n ] x 2 [ n ] x 3 [ n ]
(3)分配律
x 1 [ n ] x 2 [ n ] x 3 [ n ] x 1 [ n ] x 2 [ n ] x 1 [ n ] x 3 [ n ]
y(k)y(k1 )1y(k2)f(k) 2
f(k)(k)
h(k)h(k1 )1h(k2)(k)
2
h(k) 0 k 0
由迭代法可知等效初始值为
当k>1时,有
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2 1 0
2
单位序列响应的形式与
零输入响应形式相同
h(k)C 11 KC 2 2 K
h(k) (
2 ) k 1[e j(k 1) 4
h (k)(k)a 0h (k 1 )
h(k)(a0)kU(k)
二、等效初值法
当k>0时,系统等效为一个零输入系统。求系统
单位序列响应转化为求系统等效零输入响应。
〔例6.3.1 〕 某离散时间系统如图所示。求系统单位 序列响应。
y(k)
f(k)
1/E
信号与系统-课件-郑君里-homework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olution :
h1 (t )
u(t)
H1(s)
1 s
h(t) (2 t)u(t 1) (t 1)u(t 1) u(t 1)
H (s) (
1 s2
1 ) e s s
(
s1 s2
)
e
s
H ( s ) [ H 1 ( s ) H 2 ( s )] H 3 ( s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olution :
pole p 2 ; zero q 0 H ( s ) B s s 2
H ( ) 1 B 1 H (s) s s 2
Define s j then H ( j ) j j 2
3 y2(t)
df 2 ( t ) dt
f2(t)
s 2Y 2 ( s ) 4 sY 2 ( s ) 3Y 2 ( s ) sF 2 ( s ) F 2 ( s )
H 2(s)
Y2(s) F2(s)
s1 s2 4s 3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ifferentai lequation:
y(t)5y(t)6y(t) x(t) 3x(t) 2x(t)
Whenx(t) (et 1)u(t), theentireresponse
y(t) (4e2t 4 e3t 1)u(t). Todeterminethe
3
3
zero- inputresponseandzero- stateresponse.
Solution :
h1 (t )
u(t)
H1(s)
1 s
h(t) (2 t)u(t 1) (t 1)u(t 1) u(t 1)
H (s) (
1 s2
1 ) e s s
(
s1 s2
)
e
s
H ( s ) [ H 1 ( s ) H 2 ( s )] H 3 ( s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olution :
pole p 2 ; zero q 0 H ( s ) B s s 2
H ( ) 1 B 1 H (s) s s 2
Define s j then H ( j ) j j 2
3 y2(t)
df 2 ( t ) dt
f2(t)
s 2Y 2 ( s ) 4 sY 2 ( s ) 3Y 2 ( s ) sF 2 ( s ) F 2 ( s )
H 2(s)
Y2(s) F2(s)
s1 s2 4s 3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ifferentai lequation:
y(t)5y(t)6y(t) x(t) 3x(t) 2x(t)
Whenx(t) (et 1)u(t), theentireresponse
y(t) (4e2t 4 e3t 1)u(t). Todeterminethe
3
3
zero- inputresponseandzero- stateresponse.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ppt

t
f(t)
t/2
f(t/2)
0
1
0
1
T
2
T
2
时间尺度压缩:t t 2 ,波形扩展
求新坐标
t
f(t/2)
0
1
2T
2
f(t)f(2t)
f t
2 1
O
Tt
宗量相同,函数值相同
t
f(t)
2t
f(2t)
0
1
0
1
T
2
T
2
求新坐标
t
f(2t)
0
1
T/2
2
t2t,时间尺度增加,波形压缩。
比较
f t
2 1
O
Tt
•三个波形相似,都是t 的一次 函数。 •但由于自变量t 的系数不同, 则达到同样函数值2的时间不同。 •时间变量乘以一个系数等于改 变观察时间的标度。
a 1 压缩,保持信号的时间缩短 f (t) f (at)0 a 1 扩展,保持信号的时间增长
4.一般情况
f t f at b f at b a 设a 0
f (t) K sin(t )
f
t
T
K
2π
O
2π
衰减正弦信号:
K et sint
f (t) 0
振幅:K 周期:T
2π
1
f
频率:f
角频率: 2 π f t 初相:
t0 0
t0
欧拉(Euler)公式
sin t 1 ejt ejt 2j
cos t 1 ejt ejt 2
t
间为,t0时函数有断点,跳变点
宗量>0 函数值为1 宗量<0 函数值为0
信号与系统-课件-(第三版)郑君里-PPT课件

Example
f( t) f( t)
A … … 2 4 6 k
- T
T 2
o
T 2 - A
T
t
- 4 - 2 0
Periodic Signal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3. Continuous-time Signal and Discrete-time Signal
Example
Noise Signal and Interfere Signal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2. Periodic Signal and Aperiodic Signal
Periodic Signal — Has the property that it is
Random Signal — Can’t be represented mathematically as a function of certain time. We only know the probability of certain valu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Vertical Wind Profil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1.2 Systems
For the most part, our view of systems will be from an input-output perspective. A system responds to applied input signals, and its response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one or more output signa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x
(k
1)
0
yx (k) C(0.9)k
得C=0.9,故 yx (k ) (0.9)k1
(2) 求单位序列响应。
h(k) 0.9h(k 1) 0.05 (k)
h(k) 0 k 0
利用等效初值法,可求得 h(k) 0.05(0.9)k U (k)
(7-32)
卷积和的性质:
1、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x11[n)]交x2换[n律] m x1[m]x2[n m]
x2[xm1[n]x]1[nx2[nm]] x2[nx]1[mx1][xn2][n m]
m
m
(2)结合律
x1[n]x2[n] x3[n] x1[n] x2[n] x3[n]
f (k) (k m) f (m) (k m)
2. 单位阶跃序列
U(k)
U
(k)
1 0
k 0 k 0
1
(7-10)
k -1 0 1 2 3 4
图 7-6
单位阶跃序列和单位序列的关系
U
(k)
(k
)
n
U
k
(k) (n)
U (k
m0
1) (k
m)
(7-11)
3. 单位矩形序列(门序列)
第六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 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以及典型的离散信号; ◆ 差分方程的建立与经典解法; ◆ 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 如何求零输入响应; ◆ 如何利用卷积的方法求零状态响应
6.1 离散信号 一、离散时间信号 1、定义:
如果信号仅在一些离散的瞬间具有确定的数值, 则称之为离散时间信号。
试判断这三个系统各为哪类系统。
解: (1) 因激励与响应之间满足齐次性和叠加性,即 T{af (k)} akf (k) aT{ f (k)} ay(k)
T{ f1(k) f2 (k)} kf1(k) kf2 (k) y1(k) y2 (k) 但激励与响应之间不满足时不变性,即
T{ f (k)} kf (k) y(k)
4
f(k) 1/E
1/E
1/E
1/E
2 -2 2 -1
图 7 - 19
1 y(k)
2.非齐次差分方程
自由项 C(常数)
n nk
en (为实数)
e jn
特解形式 B(常数)
C0 C1n C0 C1n C2n2 ... Ck1nk1 Ck nk
Ce n
Ae jn ( A为复数)
sin n(或cosn)
y(k) yx (k) y f (k)
解得:
y(k) 2 fx (k) 2y f (k) 12(2)k 10(3)k
〔例6.1.5〕:电阻梯形网络
v[0] v[1] v[2]
R R R
E
RR
v[N-2] v[N-1] v[N]
RR R
v[0]=E,v[N]=0,试写出节点电压的差分方程。
y(k)
f(k)
1/E
1
1/E
1/2
解: 由图可得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k) y(k 1) 1 y(k 2) f (k) 2
f (k) (k)
h(k) h(k 1) 1 h(k 2) (k)
2
h(k) 0 k 0
由迭代法可知等效初始值为
当k>1时,有
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2 1 0
(a)
f(k) 6
5 4 3 2 1
k -1 0 1 2 3 4 5
(b)
2、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
(1
: f(k)=f1(k)+f2(k)
(2) 相乘 : f(k)=f1(k)f2(k)
(3
:
y(k) af (k) (7-3)
k
(4
y(k) f (i) (7-4)
i
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变换
或: 6E 1 17 E 2 19 E 3
H (E) 1 8E 1 17 E 2 10 E 3
f(k)
6 17
1/E
1/E
1/E
-8 -17 -10
图 7 - 18
19
y(k)
6.2 离散系统时域分析经典法 一、差分方程时域经典求解
1.齐次差分方程
an y(k) an1 y(k 1) a1 y(k n 1) a0 y(k n) bm f (k) bm1 f (k 1) b0 f (k m)
n
x[n]u[n] x[m]u[n m] x[m]
m
m
4、卷积和的计算:
(1)图解法 y[n] x[m]h[n m] m
反褶、平移、相乘、求和四个步骤:
列表法
三、离散卷积和分析
对于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若激励为单位序列, 单位序列响应为,则激励与系统零状态响应之间有如下关系:
不满足叠加性。
y(k m) T{ f (k m)} f (k m)
激励和响应之间满足时不变性, 故此系统为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3) 由给出的输入输出关系可知此系统是一个线性时 不变离散时间系统。
解 :设系统零输入响应为yx(k),零状态响应为yf(k),则根 据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响应
(1
y(k) f (k m) m为大(于7-零5)的整数。
y(k)=f(k-2)
f(k)
1.5
1
0.5
0.5
-1 0 1 2 3 4 5 (a)
k y(k)=f(k+2)
1.5
11
0.5
0.5
-1 0 1 2 3 4 5 (b)
1.5
1
1
0.5
0.5
k
k
-5 -4 -3 -2 -1 0 1 2
(c)
an(a不是特征根)
C1 cosn C2 sin n
C n
an(a是r重特征根)
(C0 C1n C2n2 L Cr 1nr 1 Cr nr )an
y(k) 2 (1)k (2)k 1 (2)k , k 0
3
3
二、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的分解方式 1 2、 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3
y f (k) f (i)h(k i) f (k) h(k) i
(7-37)
〔例6.4.2〕 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k) 0.9y(k 1) 0.05U (k)
已知y(-1)=1,求系统全响应y(k)。
解:(1) 求零输入响应yx(k)。
yx yx
(k) 0.9 (1) 1
(3
若 y(k) T{ f (k)}
y(k m) T{ f (k m)} (7-18)
(4 如果系统响应总是出现在激励施加之后,则该
系统称 若已知k≥0时三个系统的响应分别为:
(1) y(k)=kf(k);
(2) y(k)=|f(k)|;
(3) y(k)=2f(k)+3f(k-1)。
图 7- 3
(2)折叠 (3)倒相 (4)展缩
y(k) f (k)
y(k) f (k) y(k) f (ak)
(7-6)
(7-7) (7-8)
需要注意的是,对f(k)进行展缩变换后所得序列 y(k)可能会出现k为非整数情况,在此情况下舍去这些 非整数的k及其值。
〔例6.1.1〕:若x(n)的波形如图所示,求x(2n) x(n/2)的波形。
6.3 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对于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若激励为单位序列 δ(k)时,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h(k)称为单位序列响应。 一、迭代法: 是一种递推法,一个不断迭代过程,称之为迭代法
对于一阶系统
y(k) a0 y(k 1) y(k) 0 k 0
f (k)
f (k) (k)
an y(k) an1 y(k 1) a1 y(k n 1) a0 y(k n) 0 称之为齐次差分方程
y(k) [(2)k 2(3)k ]u(k)
〔例6.2.2〕 图所示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框图。当 f(k)=0, y(1)=1, y(2)=0, y(3)=1, y(5)=1时,求 y(k)。
解:
根据KCL,对于节点k,有:
u(k 1) u(k) u(k) u(k) u(k 1)
R1
R2
R1
整理后可得: u(k 1) (2 R1 )u(k) u(k 1) 0
R2
或:
u( k ) ( 2 R1 )u( k 1 ) u( k 2 ) 0 R2
五、 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 1、基本运算单元
1 0 k N 1 GN (k) 0 其他
4. 单边实指数序列
GN(k)
1
k -1 0 1 2 3 N-1 N
图 7-7
ak k 0 f (k)
0 k 0
( a为实数) (7-13)
f(k)=ak U(k) |a|>1
f(k)=ak U(k) |a|<1 1
1
k -1 0 1 2 3 4 5
2
2
k -1 0 1 2 3 4 5 6 7
图 7 - 21
f (k) 2 (k 1) 4 (k 2) 6 (k 3) 4 (k 4) 2 (k 5)
二、 卷积和 设两个离散时间信号为f1(k)和f2(k) ,定义
f1(k)与f2(k)的卷积和运算为
f1 (k ) f 2 (k ) f1 (i) f 2 (k i) i
k -1 0 1 2 3 4 5
(a)
(b)
图 7-8
5. 正弦序列
f(k)
f (k) Asin(k0 )
E
345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