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理论与模型分析
开放经济的西方理论

开放经济的西方理论开放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劳务流动以及技术交流等方面采取开放政策的经济形态。
西方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来解析开放经济现象,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西方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重心转移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该专门从事各自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产业,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行互补合作,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贸易互利的潜力,使得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家应该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绝对优势理论侧重于产能、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强调国际贸易的多样性和互利效果。
三、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相对于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更加关注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等因素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以波兹·卡魯斯特拉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派认为,在某些产业中,企业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可以成为贸易的决定性因素。
新贸易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技术差异、产业集聚和国际垂直分工。
四、重心转移理论重心转移理论是由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
该理论指出,开放经济确实可以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资源重心的转移。
克鲁格曼运用国际贸易模型解释了由于经济开放而引发的产业重心转移现象,即国家或地区产业从本国向外国转移的趋势。
重心转移理论对于解释产业转移以及相关的经济调整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开放经济的西方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重心转移理论等。
每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开放经济现象,并且对贸易、产业、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见解。
宏观经济学_第十九章_开放经济

(三)C-D生产函数时的增长
人均产出
y
Y N
K N1 N
K N
k
y即 k
稳态时 sk (n )k
,人均资本k* (
·
Y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周期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周期
y
增长 周期
t
第二节 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 1、概念:一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国民 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 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X
M
f 0
Y
f
x
eP Pf
NX
X
M
M
f 0
Y
f
M0
Y
x
eP Pf
m eP Pf
NX a Y n eP a
Pf
a
M
f 0
Y
f
M0
n xm
五、资本跨国流动
(一)利率r与资本流动 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利率差异。外国利 率rw不变时,本国资本净流出是本国利率r的减函 数。利率r越低,净资本流出越多。 (二)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其他不变时,资本流入使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三)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本币趋于升值,反之趋于贬值。
1、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
贷方
商品项目
出口X
资本项目
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到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两种渠道;●明确货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了解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原因。
开放经济理论目前,世界上除朝鲜、古巴等极少数国家外,各国经济都已处于对外开放状态,在全球大市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早在1848年,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全球化,并且随着商品贸易的全球化,资本与文化也都将全球化。
现在看来,马克思的这一预言相当准确。
当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目前存在很多争论。
反对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过程。
而支持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可以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虽然各国获利程度不同,存在相对差距,但绝对水平都能够获得提高。
无论争论多么激烈,都无法阻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渠道国际贸易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互通有无。
就是将国内的东西运出去,国外的东西运进来。
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最早的国际贸易。
第二,以比较成本为基础。
一种商品,哪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低就由哪个国家来生产,而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则采用进口的方式获得该商品。
第三,相同的产品互相交换。
比如,两国都生产汽车,你卖给我,我也卖给你。
这种贸易的结果是降低垄断,扩大经营规模。
该阶段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
第四,各国产品零部件的相互贸易。
某产品生产所使用的部分甚至全部零部件都是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如果此时国际贸易终止,则该产品无法进行生产。
比如,苹果iPAD,虽为美国设计、研发,但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中国生产。
要点提示国际贸易的四个发展阶段:①互通有无;②以比较成本为基础;③相同的产品互相交换;④各国产品零部件的相互贸易。
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的第四阶段,各国间的经济依赖进一步加深,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交易,而是通过贸易把连生产联系在了一起。
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二)相对优势理论
为了解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产生原因,英国 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引入 了机会成本的概念。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 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 差别,就会出现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或机会成本和另一 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从而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 可能。李嘉图在进行说明的时候,举了一个已经成为经典 的例子,假定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其成本如表 14-1所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BP
曲线
而且,由式(14-5)中还看出,当本币贬 值汇率提高时,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汇 率降低时,曲线则向左移动。 图14-1 国际收支曲线
第三节 汇率理论概述 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总称。它指一国对外结算时所使用的外国货币、 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凭证和信用凭证。其内容包括外国货币、 各种长期外国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但是,并非一切外国货币都 是外汇。只有那些为国际间所共同接受的可以在国际货币市场上自 由兑换的外国货币才是外汇。如美元、日元、欧元等。 (二)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法 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所谓直接标价法,指用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即以一定 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这种标价 方法又称为付出报价。 所谓间接标价法,指用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即用一顶 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这种标价 方法,又称收进报价。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概论 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就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任何 一国的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所谓的开放经济。由 于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所以开 放经济也可以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在国 际经济活动中,不仅有商品的往来,还有资本与劳 务的往来。所以,开放经济也可以说是与各国之间 存在着物品、劳务、资本等往来的经济。
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浅析

点。
上 述 政 策 搭 配 原 理 同样 可 以推 广 到 前 图 中 的 Ⅱ , , , Ⅲ Ⅳ 如
下 表所 示 : 政 政 策 与货 币政 策 的搭 配 财
标 , 现 内外 部 平 衡 才 是 。从 政 策 搭 配 这 一 思 想 出 发 , 方 经 济 实 西
右 上方 为 通 货 膨 胀 差 ,其 左 下 方 为 经 济 衰 退 。沿 利 率 轴 线 向右 移 , 示货 币政策扩张 , 根 放松 ; 表 银 向左 移 , 示 货 币 政 策 紧 缩 , 表 银 根 收缩 。沿 预算 轴 线 向上 移 , 示财 政 政 策 扩 张 , 表 预算 增 加 ; 向 下 移 , 示财政政策 紧缩 , 表 预算 减 少 。 I B曲 线 和 F 曲线 的斜 率 B
指 出 , 没 有 资 本 流 动 的 情 况 下 , 币 政 策 在 固 定 汇 率 下 在 影 响 在 货
为 它倾 向刺 激 , 制 企业 投资 , 抑 个人 消 费 。另 一 方 面 货 币政 策 ( 利 率 ) 对 国 际 收支 的作 用较 大 , 为在 假 设 ② 中 资本 移 动对 各 国 则 因 利 率 是 存 在 弹性 的 。 中 G点 为 两 条 曲线 的 交 点 , 国内 外 均衡 图 即
些 经 济 学专 家对 其 的 发展 趋 势 给 予 重现 。 由 于 对 M— F模 型 的 理 解 还 不 够 深入 , 此 仅 希 望 通 过 该 文 能较 完整 地 再 现 M — F模 型 。 在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分析-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7.1.3 IS曲线的位移
IS曲线整体位置移动取决于收入Y和利率R以外的因素,我们主要研究政策 变量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
就政策因素而言,其导致IS曲线的位移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政府支出、非 比例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引起IS曲线平移;税率政策导致IS曲线转动。
图7-3 LM曲线: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
7.2.2 LM曲线右上倾斜的理论含义与解释
LM曲线的斜率代表均衡利率关于收入的偏导数: =
(7.8)
其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利率弹性之比。LM曲线右上倾斜,即具有正 斜率,说明货币均衡利率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用符号可简洁地表示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Y↑⇒Md↑⇒Md>Ms⇒R↑ 但是,在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 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h=∞),LM曲线表现为水平线,斜率 为0。
1. 平移 在单一或多项政策组合意义上,G↑、 T0↓、 F↑、 τ↑、 E↑⇒IS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2. 转动 t↑/↓⇒IS曲线左/右转。
图7-2 IS曲线的位移:平移与旋转
7.2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表示收入与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7.2.1 LM曲线的数学表达
学习目标
熟悉ISLM模型的基本架构和特殊形式 理解ISLM模型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7.1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其反 映了利率对均衡收入(有效需求)的影响作用。
7.1.1 IS曲线的数学表达
货币市场均衡的表达式公式(5.12),就是LM曲线的方程。该式还可改写为斜截 式:
经济学讲义--第21节开放经济

• C.+24%
• D.+15%
• 分析:A。本体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商品市场上的应用,是一种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因此在明白购买力平价理论之前, 应当对一价定律有所了解。一价定律是宏观经济学汇率决 定理论中的一个分析起点和基础。一价定律的内容是:同 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该定律的实现是通过商品套购(国际套利交易)机制来实 现的。所谓的商品套购是指利用两国货币汇率与某一商品 在两国的价格之比不一致时,通过在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 买入一定数额该商品,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国家售出以 获得差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国家的 商品差价将逐渐缩小直到消失,此时套利行为才会停止, 因为这时两国间的商品套购已经无利可图了。
也就是说,小型开放经济主要是指这种经济体本 身太小,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不会影 响世界金融市场的利率。它可以按世界利率无限 量地借款或贷款。
• 10.(选择题)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经济 中,消费只依赖于可支配收入,投资只依 赖于实际利率水平,政府试图通过提高税 收和进口商品的关税来增加收入。这两种 措施将( )。
• 11.(选择题)下列哪一项能引起我国人民币升 值( )。
• A.出口需求上升 • B.进口需求上升 • C.扩张的货币政策 • D.紧缩的财政政策 • 分析:A。出口需求上升说明国外对我国国内产
品的需求上升,这样会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 提高了人民币的汇率,人民币升值。而B选项的 进口需求的增加减少了人民币的净出口,净出口 曲线向左移动,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 C选项的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率 大于国外,人民币贬值。D选项的紧缩的财政政 策使得国民储蓄增加,从而资本净流出增加,汇 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并对经济政策和决策进行评估。
它是一种抽象和理论化的工具,可以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描述和预测经济行为、市场变化和经济政策的效果。
经济模型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并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决策的动因、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经济政策的潜在影响。
在经济模型中,经济系统通常被抽象为一组关联的变量和方程。
这些变量可以是社会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也可以是个体行为变量,如消费支出、投资、产出等。
方程则用来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需求方程、供应方程以及投资决策方程等。
经济模型的建立通常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
这些假设和前提条件是为了简化现实的复杂性,并使模型具有分析和预测的能力。
例如,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可能基于假设个人理性行为,市场竞争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旦经济模型建立完成,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模拟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模型的解析解或数值解。
我们还可以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来估计和验证模型的参数。
此外,计算机模拟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大量的经济行为和交互,来预测市场变化和政策效果。
经济模型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动向。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隐藏的关系和机制。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经济行为和市场的运作,揭示背后的经济规律和逻辑。
其次,经济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经济变化和政策效果。
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来预测不同政策和经济环境下的结果,并提供决策者制定政策的依据。
然而,经济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经济模型往往基于一些假设和简化,这些假设和简化可能会导致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 净误差和遗漏项目 • 这是一个人为设置的项目。 • 目的是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借方和贷方
达到平衡。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 “净误差和遗漏” 计入借方,在差额中用 -表示;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 “净误差和遗漏”计入贷方,在差额中用+ 表示。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按FOB计价)
2、收益 3、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1、资本项目 2、金融项目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三)储备资产项目 (四)净误差和遗漏项 目
(经常项目收入) (经常项目支出)
(资本流入)
(资本流出)
减少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增加
•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
• 包括:1、资本项目
•
(1)资本转移。主要是投资捐赠和
债务注销 。
•
(2)非生产、非金融产品的收买或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售。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
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2、金融项目 • (1)直接投资:通过创办经济实体而形成的
国际间资本流动(投资建企业、投资利润再投 资) • (2)证券投资:通过购买国外债券、股票等 形式而形成的资本流动 • (3)其他投资:通过国际间的短期借款而形 成的资本流动(贸易信贷 、贷款 、货币和存 款 、负债等 )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三) 储备资产项目
• 是指官方储备(或称国际储备),是一 国货币当局(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所拥 有的,可用于满足国际收支平衡需要的 对外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 在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等官方 对外资产。
• 当一国贷方大于借方时,官方储备项目 就会增加,官方储备的增加额记入借方 方;当一国借方大于贷方时,官方储备 项目就会减少,官方储备的减少额被记 入贷方。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3.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 汇率下降会提高国内的物价水平,汇率上升会
(1)只有国内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交 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计账原理 编制的。有借方和贷方,最后借贷相等。 ➢ (3)要区分贷方和借方两类不同的交易。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 (一) 经常项目
• 是指在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反映一国与他 国之间实际资产转移的项目。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贷方之和大于借 方之和。 • (2)国际收支逆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中,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贷方之和小于借 方之和。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第二节 汇率理论
• 一、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法 • (一)含义 •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之间兑换
的比率。也就是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 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种情况: • 法定贬值是指政府通过降低货币含金量
或明文宣布的方式,降低本国货币对外 的汇价; • 市场贬值是指由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 变化造成的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 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
资本流动、国内物价、官方储备、就业、旅游 等方面。 • 1、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 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反之,汇 率下降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 汇率上升会使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本国货币, 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也会使本国投资者愿意持 有本币而不愿意持有外币,资本流入将会减少; 反之亦然。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国际收支平衡表 • 汇率理论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和不平衡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一、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 衡表的含义
• 3、美元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 位)美元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他国 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 在习惯上,人们将各种标价方法下数量 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把数量 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二 汇率的变动 • (一)汇率的变动的表现 • 有两种情况:汇率的升值和汇率的贬值。不管
• 1、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 国外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入和支 出总额。
• 2、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计账原 理编制的,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 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统计报表。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项
目
差额 贷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货物和服务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 汇率有三种基本的标价方法 • 1、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外
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 示汇率的方法。 • 2、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本 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 示汇率的方法。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三、 国际收支平衡和不平衡 •
1、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在国际收支中,经常
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借方之和与贷方之和 相等。 • 2、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指在国际收支中,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借方之和与贷方 之和不相等。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它包括: • (1)国际收支顺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中,
• 包括:1、货物和服务(商品的进出口、运输、 旅游、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建筑服务、保险
服务的进出口)…..
•
2、收益项目(职工报酬、投资收益)
•
3、经常转移(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二) 资本和金融项目
• 是指反映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项目。包括 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是升值或贬值都是对本币而言的。 • 1、汇率的升值(上升) • 汇率的升值包括法定升值和市场升值两种情况: • 法定升值是指政府通过提高货币含金量或明文
宣布的方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的汇价; • 市场升值是指由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造
成的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上升。
开放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
• 2、汇率的贬值(下降) • 汇率的贬值包括法定贬值和市场贬值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