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陋室铭》
陋室铭字词解释

词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 陋室铭(刘锡 注释 题⽬:选⾃《全唐⽂》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来警戒⾃⼰或称述功德的⽂字,多⽤韵。
后来发展成⼀种⽂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指因...⽽著名,名词⽤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作动词,有灵⽓。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间简陋的屋⼦。
斯:这。
是:表⽰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这⾥指作者⾃⼰的屋⼦。
5.惟吾德:好在我(室主⼈)的品德⾼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是指住屋的⼈⾃⼰。
德:德⾏⾹。
《尚书君陈》:“⿉稷⾮,明德惟。
”:⾹⽓,这⾥指品德⾼尚。
6.苔痕上阶绿,草⾊⼊帘青:苔藓的痕迹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映⼊⽵帘,⼀⽚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指博学的⼈。
鸿:⼤。
8. ⽩丁:百姓,这⾥指没有什么学问的⼈。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经:这⾥指佛经。
11.丝⽵: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指奏乐的声⾳。
“丝”指弦乐器,“⽵”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在主谓间,取消句⼦的独⽴性。
13.乱⽿:扰乱双⽿。
乱:形容词的使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书。
15.劳形:使⾝体劳累(使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法,使……劳累。
形:形体、⾝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云的亭⼦。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很有名,所以受到⼈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中。
《陋室铭》词语、句子翻译

6、鸿儒 博学的人 13、劳 使……劳累
7、白丁 平民,
14、形 身体
没有什么 15、上
长到
学问的人
翻译以下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何陋之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的品德高尚(就 不觉得简陋了)。
翻译以下词语:
8、调
1、名 2、灵 3、斯 4、惟 5、德馨
9、金经 10、丝竹 11、乱 12、案牍
6、鸿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劳
7、白丁
14、形
15、上
8、调 弹
1、名 2、灵 3、斯 4、惟
出名、闻名 灵异,有灵气 这
只
9、金经 10、丝竹 11、乱
佛经 指奏乐的声音 扰乱
5、德馨 品德高尚 12、案牍 公事文书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奏乐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注释翻译及背景

陋室铭——1.陋室:简陋的屋子。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3.在:在于。
4.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5.灵:神奇;灵异。
6.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7.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吾:我;8.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10.长到;入:映入。
11.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12.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3.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4.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
金:珍贵的。
15.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6.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7.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8.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9.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2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子云:即扬雄,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21.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陋室铭字词翻译

陋室铭字词翻译陋室铭字词翻译《陋室铭》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的原文以及字词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陋室铭》原文: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的字词翻译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篇1: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一、原文、译文【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二、文学常识积累1、刘禹锡(772——842),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生字读音。
馨(xi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案牍(dú)四、重点字词解释。
1、①有仙则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②有龙则灵(显灵)(形容词作动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德馨】香气。
这里指品德高尚3、鸿儒【鸿儒(rú)】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调】调弄、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金经】指佛经。
7、【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8、【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9、【何陋之有?】何:什么。
五、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无实义)③水陆草木之花(的)六、古今异义。
1、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①可以调素琴(调弄、弹奏)②宜乎众矣(应当)七、课文理解内容梳理、内容及写法理解一、【内容梳理】1、用“//”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陋室铭翻译及文意理解

陋室铭唐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指示代词,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上,长到,蔓到。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8、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句子翻译考试版唐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文: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8、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陋室铭字词考试版唐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 名,。
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 . 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重点及考点

《陋室铭》重点及考点《陋室铭》重点及考点引导语:《陋室铭》一文简短精悍,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重点及考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二、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四、解释下列加点字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公文、文书)(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五、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六、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七、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