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合集下载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绞痛;治疗效果;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其主要特点为病情发展迅速、诱发因素复杂。

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1]。

本研究主要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具体报道陈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范围在61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6±2.47)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范围在61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4±2.3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甘油、利尿剂等治疗,以起到加压、镇痛等作用。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mg,每天一次,睡前服用。

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剂量与方法与常规组相同,同时对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予以拜阿司匹林每次0.1g/每天。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2016.06论著·论述59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胡生梅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 青海省湟中县 811601【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了越来越高,并且成为导致人们非正常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对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成为行业中的热点。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心肌肥厚、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所以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中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对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川应用与进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展在心血管临床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其在降脂方面的作用得到极大的肯定,并且还具有心血管内保护作用,甚至可以对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所以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他汀类药物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状况与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他汀类药物所谓他汀类药物,就是一大类英文词尾为statin 的药物的统称,最初在临床治疗中主要被作为降脂药物,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但根据近年来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表明,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脂,从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了和死亡率,还存在很多与降脂作用没有直接联系的其它作用。

其中主要是改善心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心肌肥厚、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和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2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2.1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于血管内皮组织而言,其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器官,能够在人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产生多种能够调节血管舒缓状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内皮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将会导致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而通过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能够让内皮功能的损伤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并且能够在逐渐用药的过程中,能有效促进某些酶的合成,从而实现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修复,改变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的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从而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基于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通过不同机制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防治。

常用的联合心血管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阻断病理反应等,进而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表明,与单独应用药物相比,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血压水平和症状等指标。

一项研究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他汀类联合ACEI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组。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无力、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ACEI可能导致干咳、血钾升高等副作用。

在使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配方。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血脂、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

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李晓丽【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例,按照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临床疗效: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和74.36%,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30,P<0.05).②血脂:治疗前,AB两组血脂TC、TG、HDL-C、LDL-C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TC(1.51±0.53)mmHg、TG(3.13±0.55)mmHg、HDL-C(1.89±0.68)mmHg、LDL-C(2.21±0.32)mmH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t1=6.7488,t2=14.3920,t3=6.2244,t4=16.6809,P<0.05),B组患者TC(1.58±0.76)mmHg、TG(3.43±0.78)mmHg、HDL-C(1.85±0.56)mmHg、LDL-C(2.52±0.34)mmHg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75,t2=9.0947,t3=5.5761,t4=14.2125,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718,t2=1.9630,t3=0.5187,t4=2.3189,P>0.05).③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B组28.21%,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4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就冠心病来说,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高于阿托伐他汀.【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34【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冠心病;不良反应【作者】李晓丽【作者单位】如皋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如皋 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过于油腻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恢复;好转: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发 人数在 1500 万左右,居各类疾病死亡首位。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
作明显降低,且其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 素较为复杂,临床所知其发病因素和生活习惯、精神压力、遗传和
任何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 标 变 化,包 括 总 胆 固 醇(TC)、甘 油 三 酯(TG)和 低 密 度 脂 蛋
25~50mg 注射用硝普纳混于浓度为 5% 的葡萄糖溶液 50mL
对照组 治疗前 2.55±0.44 6.42±1.21 1.12±0.87 7.47±1.03
中 对 患 者 实 施 静 脉 微 量 泵 入,起 始 剂 量 为 0.5μg/kg,若 患 者 无明显不良则以 0.5μg/kg 递增,最大剂量不超过 10μg/kg,以 3~7d 为一疗程。还可以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观 察 组 在 以 上 基 础 上 联 合 使 用 他 汀 类 药 物,方 法 为:口 服 阿 托 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 H20051408,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0mg/ 次,1 次 /d,以 1 个月为 1 个疗程。两组同时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 TG、TC、HDL-C 和
LDL-C 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心血管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环境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产生影响, 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为此,早期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3]。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和对照组(他汀类药物)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恢复效果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82.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5%<15%)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1.9±0.7)次<(3.6±1.1)次]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4±0.4)min<(4.2±0.9)min]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血液黏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与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关[1]。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一般采取药物治疗,而药物的选择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以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治疗效果颇为显著。

为了进一步提升他汀类药物临床疗效,联合应用心血管药物,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
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9 例,女91 例;年龄32-86 岁, 平 均 年 龄(53.57±4.68)岁。所 有 患 者 均 知 情 并 同 意 本 次 研 究;患者均符合心脑血管疾病 WHO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标 准,排 除 先 心 病 等 有 相 似 病 症 的 影 响;所 有 患 者 中 冠 心 病 心绞痛患者75 例、心肌梗死患者53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 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 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既往严重肝肾 功能不全者,心电图检查确诊无其他心肌或心衰患者。将200 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两 组 患 者 性 别、年 龄 等 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年第 17 卷第 06 期
115
·药物与临床·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李锋志
(江苏省连云港圣安医院,江苏 连云港)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和 通心络胶囊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仅服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为 指导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比较明显,患者的脂蛋白(a)、TC、LDL-C 水 平明显下降,HDL-C 水平升高,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显效71例,有效29例,无效0 例;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30例,无效1例,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治疗心脑血管 疾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中西结合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R74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06.086

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9 月,选取我院心脑
血管疾病患者 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组 44 例,对照组男、女为 23 例、21 例,年龄 52-79 (63.28依3.28)岁,病程 1-14(5.39依2.29)年,心肌梗死 11 例,缺血性脑卒中 15 例,冠心病心绞痛 18 例,观 察组男、女为 24 例、20 例,年龄 53-78 岁,平均 (64.82依3.36)岁,病程 1-13 年,平均(5.83依2.11)年, 心肌梗死 13 例,缺血性脑卒中 16 例,冠心病心绞痛 16 例。一般资料对比(P跃0.05)。
2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约0.05),见表
1。 2.2 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对比(P跃0.05),治疗后, 观 察 组 TG (1.42 依0.76)mmol/L,TC (4.19 依1.03) mmol/L,LDL-C (2.45依0.65)mmol/L,HDL-C (1.56依 0.49)mmol/L,与对照组相比(P约0.05),见表 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心脑血管;临床效果
心脏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 主要指心脏、大脑、全身组织出现的缺血性或出血性 疾病,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1],该病 主要特点为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对患者生活 质量及生命健康影响较大。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及 饮食习惯变化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进而导致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2]。在心血管疾病的 治疗中,他汀类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选取我 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88 例(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94.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 比存在显著差异 ,P < 0 . 0 5 , 详细数据见附表。
讨 论 本 次研究 中 2组患者分别应用瑞舒
伐他汀 以及阿托伐他汀作为用药方案 ,数据显示 : 用药后 ,实验组患者总胆 固醇水平 ,三 酰甘油水
平 ,低密度脂蛋 白水平均 明显低 于对照组 ,高密 度脂 蛋 白水 平明显 高于对 照组 ,对 比存在显著差 异 ,P< 0 . 0 5 ,该数据证实 了:对冠心病患者应用 瑞舒 伐他 汀的效果更加理想 。其 主要机制是 :瑞 舒 伐他汀具有 非常确切 的抗动脉 粥样硬化效 果 , 能够在用药后 的短期 内对血脂水平进行严格控制 ,
率为 1 次/ d 。 2 .实验组
调脂效 果理 想 。同时 ,有 关大 鼠模型 的研究 中也 证 实 ,瑞舒伐他 汀的药物作用较现有的其他他汀
患者用药瑞舒伐他汀 ,给药剂量
类药物表现更加强烈 ,对增加肝 L D L细胞表面受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8 - 1 0
云南医药 2 0 1 5 年第 3 6 卷第 6 期
附表
2组患者用药前、用药 后血脂水平对 比表
体数 目有理想价值 ,且对促进 L D L吸收与分解代
谢价值显著 ,故而效果确切。

经验 交流 ・
血清抗 环瓜 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 中的应用
杨 沙 ,杨 族
( 保山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云南 保山 6 7 8 0 0 0 )
甘油水平 ,高密度脂蛋 白水平 ,以及低 密度脂蛋 白水 平对 比均 无 明显差 异 ,P>0 . 0 5 ;用 药 后 ,实 验 组 患 者 总 胆 固醇 水 平 ,三 酰 甘 油水 平 ,低 密 度
脂蛋 白水平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 白水
例, 女性患者共计 l 0 例, 患者年龄区间为 3 O 一 8 0周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 氨酸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 5 9 3 . 2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6 — 4 1 4 1( 2 0 1 5 )0 6 — 0 6 4 0 — 0 2
血清类风湿因子 ( R F )测定常作 为临床上诊
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规检查项 目之一 ,并被普 遍作为类 风湿性关节炎 ( R A )实验室诊断的指标 之一。R F作为 1 9 8 7 年美 国风湿病学会 ( A C R )修 订的 R A诊 断 分类标 准 中唯一 的 血清学 指 标 ,灵敏 度较 高 ,应用广泛 ,但特异度较差 ,不利于早期
平 ,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4 .数据处理 使用 S P S S 1 7 . 0 软件进行分析与 计算 ,计数资料 以 ( 均数 4 - 标准差)表示 ,以 t 检
验 ,可信区间 9 5 %,检验水准为 0 . 0 5 ,当 P< 0 . 0 5
时为差异显著 ,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 组患者用药前总胆 固醇水平 ,三酰
治疗 ,有家族史 ,妊娠期 ,以及精 神疾病 患者 。 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 ,将 3 0 例患者纳入
对照组 ,3 O例患者纳入实验组 。2 组患者一般资 料分别为 :对照组 中,男性患者共计 2 1 例 ,女性 患者共计 9 例, 患者年龄区间为 3 0 — 8 0 周岁 , 平均 年龄为( 5 0 . 3 ±1 . 9 ) 岁, 病程在 1 一 l 0 年范 围内, 平均 病程 为( 6 . 3 ± 0 . 5 ) 年; 实验 组 中 , 男性 患者共计 2 0
发作 临床和影像 学特 征分 析f J J .中华老 年 医学杂 志,
2 0 1 4 , 3 3 ( 5 ) : 5 2 2 - 5 2 5 .

经 验交 流 ・
他 汀类药 物治疗 心血管疾 病 的临床经验
刘 俊
景洪 6 6 6 1 0 0 )
( 西双 版纳农 垦医院,云南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5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6 — 4 1 4 1( 2 0 1 5 )0 6 — 0 6 3 9 — 0 2
云南 医药 2 0 1 5 年第 3 6 卷第 6 期
[ 9 ]汪晶, 朱青 , 孙圣 刚.老年人肢体抖动性 短暂性脑缺血
[ 1 0 ]夏程 , 曲方, 张景华 , 等. 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的 自发 性 脑 凸面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三例[ J 1 .中华神 经科 杂志 ,
2 0 1 4 , 4 7 ( 4 ) : 2 8 1 - 2 8 3 .
本次研究 中收集我院所收治的 6 O 例冠心病患 者作为 临床研究对象 ,在 随机分组条件 下分别应 用不 同的他 汀类药物进行 干预 ,将研究数据报告
如下 。 资料与方法 收集 自 2 0 1 3年 2月 一 2 0 1 4年 2
为1 0 . 0 m g / 次 ,口服方式给药 ,于睡前给药 ,给药
岁, 平均年龄为( 4 9 . 3 4 - 1 . 6 ) 岁, 病程在 1 — 1 0 年范围 内, 平均病程为( 5 . 8 ± 0 . 9 ) 年。对比 2 组患者一般资 料, 未发现明显差异 , P> 0 . 0 5 , 具有可比性 。
方法 :2组患 者在 临床确 诊 为冠 心病 后 均给 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规治疗 ,常规用药包 括阿司匹林 ,钙离子拮抗
剂 ,低分子肝素 ,B一 受体阻滞剂 ,以及硝酸酯类 等。在此 基础之上以不 同他汀类药物 干预 ,具体
方 案分 别 为 :
1 .对照组
患者用阿托伐他汀 ,给药剂量为
2 0 . 0 m g  ̄ 次 ,口服方式给药 ,于睡前给药 , 给药频
频率 为 1 次/ d 。
3 . 观 察指 标
对 2组患 者 用药 前 、用 药 后 的
总胆 固醇 水 平 ,三 酰甘 油 水 平 ,高 密 度 脂 蛋 白水
月期间 ,我院所 收治的 6 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 临床确诊为冠心病 ,排除 近期有心肌梗死病史 ,以接受相关可能影 响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