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hs-CPR浓度和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

a nR i oR r aph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I c or ona r y a t ne r os c l e r OS i S
L U0 C h u n — mi a o . GAO C h a o . CHE N Z h e n — f e i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Ma y ; 1 7 ( 5 )
・ 7 8 7・
血清 h s . C P R浓度和 冠脉 病变复杂程 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 : 冠心病 ; C R P ; 冠脉造影 ; G e n s i n i 积分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C- r e a c t i v e pr o t e i n l e v e l a n d
者, 按 照冠脉造影下冠脉病变复杂程 度将 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 ( n= 3 6 ) 、 双支 病变组 ( n=4 1 ) 、 多支病变组 ( n=2 8 ) 及对 照
组( n=3 5 ) 采用免 疫透射 比浊法测患者血清 的 h s — C P R水平 ,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行 G e n s i n i 评分 。结果 相关 ( r = 0 . 3 1 4, P< 0 . 0 0 1 ) , h s C R P是 G e n s i n i 积分 的独立影响 因子 。结论 关性 , 对 冠心病患者的病变预测有较好 的临床意义 。 积分在不 同冠脉 病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 且随着病变血 管支数 增加 而增 高 ( P< 0 . 0 1 ) 。血脂 、 h s C R P与 G e n s i n i 积分 呈显著 正 血清 h s — C R P浓度 与冠脉病 变程 度及危 险因素有相
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岁 ( 0 3 ± 6 9岁 ) 6. 岁 . 。入 院 时 询 问 病 史 、 格 检 查 、 规 做 1 体 常 8 导 联 心 电 图 、 腹 采 静 脉 血 测 定 h —C P水 平 、 常 规 、 肌 损 空 s R 血 心
伤标记物 、 糖 、 血 血脂 、 功 能 和 肾 功 能 等 。 所 选 患 者 均 常 规 药 肝
近几年研究发现 , 动脉 粥样 硬化 不仅 仅 是 脂 质 代 谢 的 紊 乱 ,
其 形 成 和 发 展 与 炎 症 反 应 可 能 有 相 关 性 ¨ 。C 反 应 蛋 白 ( R ) ] C P 作 为 动脉 粥样 硬化 的 炎 性介 质 , 常 人 含 量 极 微 , 正 由于 检 测 方 法
观 察 住 院 期 问 心 血 管 事 件 ( 复 心 绞 痛 发作 、 致 死 性 心肌 梗 死 、 脏 性 死 亡 ) 反 非 心 。结 果 血 清 h —C P 浓 度 与 冠 状 动 脉 病 变狭 窄 程 s R 度 积 分 有 相 关 性 。 3 之 间 h — RP水 平 两 两 比 较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住 院期 间 A 组 、 组 s C P .5 。 B组 和 C 组 在 反 复 心 绞 痛 发 作 和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 4 住 院 期 间 心 血 管 事 件 评 定 ..
死性心肌梗死 、 脏性死亡 。 心
包 括 反 复 心绞 痛发 作 、 致 非
125 统 计学处理 ..
计 量 资 料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s表 示 , ) 两
组 问 比较 采 用 t 验 , O 0 检 P< . 5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所 有 数 据 均 采
超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过程。
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各50例患者,采用胶乳凝集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值0-3mg/l),酶终点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合选择性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以研究其相关性。
结果:两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有明显差异,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稳定性心绞痛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
结论:炎症因子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超敏c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88-02目前的研究认为,炎症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1-3],而超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期的一个重要炎症产物,是反应炎症的一个敏感指标,很多研究证实,炎症物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时明显增高[6],而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并不增高[1,2],这些都反映了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病与炎症参与有关。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稳定性心绞痛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55±6岁,均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而证实,并且至少一支病变,且病变程度≥60%。
另一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2±3岁。
两组患者均排除肝、肾疾病,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晨起空腹采血,采用胶乳凝集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酶终点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
心肌病等。
冠心病大多数情况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导致的,而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因素。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相关性,以加深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500例首次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然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
同时,检测所
有患者的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探讨两者在冠心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可以探讨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相关性,并为深入研究冠心病的病因提供原始数据。
预计结果显
示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呈正相关,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临床诊疗方案也将更加科学合理。
限制:
本研究的患者数量有限,仅涌现了局部的结论,需要更大样本和更
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认,还需考虑其它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肢活动器CP M机进行膝关节被动锻炼,初次活动范围控制在0°~40°,速度要缓慢,3次/d,30m i n/次,以后活动范围逐渐加大。
其间穿插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
可指导患者采取床边坐位伸屈膝关节训练。
方法是:患者坐在床边,双下肢悬垂在床边,主动屈伸膝关节,在伸直时停顿1s~2s,然后缓慢放下,屈曲时用健足勾住伤肢踝关节,用力后压,停顿1s~2s,然后放松,2s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注意锻炼要遵循个体化、力量、安全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防止力量过猛或过强,引起损伤或因锻炼过度引起伤肢疲劳和疼痛,使患者以后惧怕锻炼,同时也防止锻炼不到位而影响功能恢复。
3.5 康复第三阶段 术后2周刀口拆线准备出院,继续进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扶拦杆做下蹲练习及上下楼梯练习,20m i n/次,3次/d~4次/d,强调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的原则。
注意上楼时先上健侧腿,下楼时先下患侧腿。
3.6 出院指导 膝关节功能康复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告诉患者锻炼要持之以恒,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离院后可借助辅助器进行下蹲及骑自行车锻炼,避免过度或怠锻炼,以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4 讨论膝关节的康复护理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本组康复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在于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了功能锻炼的信心。
指导患者早期肌力锻炼,有效防止了肌萎缩和粘连,分阶段地进行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促进了膝关节的早日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李新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J].中医正骨,2005,17(1):61.[2] 王惠冰.膝关节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术后的康复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20221.(收稿日期:2006212213)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左鲁宁1,陶志刚2(1.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1;2.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1)[摘 要]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冠心病与超敏CRP水平的关系

经报道 h -C s RP≥ 3 6 /L, .mg 高度提 示冠心病 病情不 稳定 , -C hs RP 较其它 检测指标 L L C OL D 、 H 、白介素 一 、 同型半胱 氨酸等对心 m 6 管事 什有 更强的预 测作 用 。h -C I 水平 与冠 心病 严重程 度呈T 相 s R F
关。
2结果
I清 h -C P水 平 : 缸 s R 急性 心肌梗死 组( . 5 0 1 mg d) 正 常 63 土 .5 / 1与 组( . 1 0 2 m / 1 l 1 6 ± . 2 g d ) l 痛组( . 8±0 3 mg d ) k P< 0  ̄ 心绞 32 .l / 1  ̄ , . 0 ; 绞痛组 与正常组相 比 , 5心 P<0. 5 0。
C i et ae uri h a ch rN ttn nH t C i t o
-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 健 营 养
・
冠 心病与超敏 CR P水平 的关系
高 喜 英
【 图分类 号】 R I 4 中 4 5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编号 】 j 4— 7 s (0 )5 0 一0 0 0 4 42 oo O 1 I 8a
近 年来 ,bo 管疾病 的发 病率和 病死 率呈 逐年 I 的趋势 , 敏 3 t = : 升 高 c 反应 蛋白(s C P 作为心 血管疾 病的独立 危险因素 已越 来越受到 一 h- R ) 人们 的关注 。其 中 , 炎症 在动脉 粥样硬 化病变 的形成 与发展 中起重 要 作用 , 研究 显示炎症 反应 的标 志物 高敏 C 一反应 蛋 白 与血管不 稳定忖: 斑 块 的破 裂 及血 栓 事什 有一 定 关 系 。
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的临床情况。
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病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按照病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共38例;b组患者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共26例;另取25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作为参照对象,分为c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体内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经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结果通过对冠状动脉病患者的检测分析,随着冠状动脉病程度的加重,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呈增长趋势。
a组较c组增长1.98%,b组较a组增长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随冠状动脉病程度的加重在患者体内的含量不断增加,密切关注人体内的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有助于预防冠心动脉病的发生。
[关键词] 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疾病[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179-02心脏主要通过冠状动脉供血得到营养,供血过程中动脉内会有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产生,如果产生物质少量则无明显影响,随着物质堆积慢慢阻塞冠状动脉使血液供应不畅通,从而引发心绞痛,因此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病。
此种病直接使心脏供血不足,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导致心肌疼痛,且疼痛时间持续较长,甚至疼痛蔓延,产生胸痛和腹痛等。
如果阻塞严重,会有心律不一,呼吸困难,疼痛交加,心跳骤停症状,也有很多患者死于发病1~2 h内,死亡率较高,所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探究与分析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的临床情况,该院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 ] 李 治 安.临 床 超 声 影 像 学 [ .北 京 : 民 卫生 出 版 社 , 1 M] 人
2 03 : 79 0 58- 9.
[ ] 吕荷叶 , 2 李玉珍 . 先天性心脏病单心 室的超声心 动图诊断 [ ] 中 J.
国基 层 医 药 ,0 15 1 :53 . 2 0 ,( ) 3 —6 ( 收稿 日期 :0 2— 7—1 21 0 0)
察 。但 是所 有 先 心 病 患 者 无 论 选 择 内科 介 入 封 堵 治 疗, 还是 外科 手 术 治 疗 , 声 医 生 对 r 、 窗不 佳 的 超 r E声 I
中不 规整 的缺 损 口还 有 必 要 结 合 实 时 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 立体 的角 度去 观 察 缺损 口形 态 、 小 、 周边 毗 从 大 与
( 文编辑 : 长征 ) 本 崔
患者 , 特别是 检查 高位房 间 隔缺损 , 光依赖 经胸 超声 心 动 图是 不够 的 , 须结合 经食 道超声 心动 图 , 先心病 必 对
白细 胞 计 数 和 血 清 高 敏 C 反 应 蛋 白与 .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及 危 险 因 素 相 关 性 分 析
邻组 织结 构 的关 系 , 更 好 的选 择 合 适 的封 堵 器 。所 能
以, 先心病 的介 入 治 疗 , 1 E、 E 3 . E三 者 适 把 - T E、 D r r n1
时有 机结合 起来 , 将使 先 心 病 的介 入治 疗 成 功 率更 上
一
个 新 的台阶 。
参 考 文 献
C D组分为 1支 、 H 2支、 3支病变组 , 观察 白细胞总数及 h—R sC P与冠状动脉病 变的关 系。 同时调查年龄 、 性别 、 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 :1 . 9 9 jis . O 8 0 4 2 1 .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 0 3 6 /.sn 1 O —0 7 . 0 1 0 . 9
G O Je / e at n f C r i oy e pe s Hoptlo ij n y u uo o u e i ,U u i i a g A i D p r / me t o a do g ,P o l s i fX ni g U g r A tn mo s R g n l a a o r mq ,X i , n
血 管 康 复 医学 杂 志 2 1 0 1年 1 2月 第 2 O卷 第 6 C i ado ac hbl e , ee e 0 1 V0 0N . 期 hnJC rivs aiM d D cmb r 1 , l 0 6 Re 2 2
5 5 2
・
康 复 论 著 ・
高敏 C反应蛋 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单支[ 3 4 士0 6 )mg L 、 (. 3 . 6 / ] 多支病变[ 5 8 ±0 9 )mg L 组 间逐渐 升高 , (. 2 . 8 /] 两两 比较均有 显著差异 ( <0 0 ) 按冠 P .1 ;
脉 病 变 Ges i 分 区 分 各 组 h C ni 积 n s RP浓 度 [ 5分 组 ( . 8 0 7 )mg L、 ~ 1 < 24 ± .6 / 5 5分 组 ( . 9 0 4 )mg L > 1 4 2 ± .2 / 、 5分 (. 7 . 7 3 5 ±0 6 )mg L 较 正 常 对 照 组 显 著 升 高 ( 0 0 )且 随 着 G n ii 分 的 增 加 , s R /] P< . 1 , es 积 n hC P浓 度 有 逐 渐 升 高 的 趋 势 , 在 积 分 > 1 组 ,s R 但 5分 h C P浓度 显 著 下 降 。 偏 相 关 分 析 显 示 ,s RP水 平 与 冠 脉 病 变程 度 呈 正 相 关 (一 0 20 P hC r .2 , <O0) . 5 。结 论 : 清 高 敏 C反 应 蛋 白浓 度 与 冠 状 动脉 病 变 程 度 相关 , 测 其 含 量 有 助 于 判 断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程 度 。 血 检
8 00 3 01。Chi a n
A s at bt c :Obet e T td h eain h p b t e nc n e t t n o ihs n i v r j c v . osu yt e rlt s i e w e o c n r i fhg e s ieC—r a t ep oen( s RP i . o ao t e ci r ti h C ) v
ona y a r ngi r phy. Dif r nts ve iy o 9 CA D tent e e c a sfe og a f e e e rt f 8 pa i sw r l sii d.C o e r tonsof hs nc nt a i CR P i a h gr n e c oup we e m e u e by r as r d pa tc e nha e i m u ur i m e r s a r il e nc d m ne t bdi t y a s y. Re u t A s r ng o c r ar a t r lson n- s ls: a e f o on y r e y e i i ces r a ed,hs CR P on enta i a c c r ton gr dual n e e ly i cr as d. The e w e esgn fc ntdif r n n h CRP onc nta i m ong r r i ii a f e e ce i s c e r ton a
李 杰 ,高 洁
摘要 : 目的 : 探讨高敏 c反应 蛋 白( s R ) h C P 浓度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 度的相关性 。方法 : 析 1 4 冠状动脉造影 患者 分 2例
临 床 资 料 , 8 有 不 同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程 度 患 者进 行 分 级 , 用 颗 粒 增 强 的 免 疫 透 射 比浊 法 测 定 各 组 hC P浓 度 。 对 9例 采 sR 结果 : 随着 冠 状 动脉 病 变 范 围 增 加 ,s RP浓 度 有 逐 渐 增 高 的趋 势 ,s R 浓 度 在 正 常 对 照 组 [ 10 ± 06 ) / ] hC hC P ( . 6 . 0 mg L ,
中图 分 类 号 :R 4 . 0 5149
文 献 标 识 码 :A
R lt nhpbt encnetaino ihsniv e i si e e ocnrt fhg e sieC— rat epoe n eei fcrnr r r i aeL i, ao w o t eci rti a dsvryo oo aYat Yd es/ !J v n t e s e
a d s v r t f o o a y a t r i a e( n e e iy o r n r r e y d s s CAD) c e .M eh d :Cl i a a a we ea a y e n 1 4 p t n su d r o n o — to s i c l t r n l z d i a i t n e g i gc r n d 2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