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在人体血液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在炎症和感染等疾病过程中的浓度会显著增加。

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的水平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本文将探讨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固有免疫系统蛋白质,属于急性相蛋白,它主要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细胞会释放信号分子,促使肝脏合成和释放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通过结合细胞壁的磷脂多糖、坏死细胞、凝血酶和一些病原体等,从而激活补体系统,并介导炎症过程。

因此,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炎症和感染程度的一个指标。

2.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2.1 作为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是一种早期反应蛋白,其水平通常在炎症或损伤发生后的6-8小时内开始升高,达到峰值需要24-48小时。

因此,C反应蛋白常被用作监测炎性疾病的标志物,如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2.2 预测心血管风险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来预测心血管风险,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

2.3 监测慢性疾病除了急性炎症外,C反应蛋白还可以用来监测一些慢性疾病的状态,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

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3.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免疫比浊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测量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4. 结语总的来说,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指标,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医生可以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预测患者的预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C反应蛋白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在多个领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心血管疾病的预测
预测风险
CRP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通过检测CRP水平, 可以评估个体在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监测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CRP检测可以用于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根据CRP水平,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抗炎药物或改变 饮食习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CRP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评 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3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进一步研究CRP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除了感染性疾病,CRP可能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需要进一步研究。
CRP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情况。
CRP检测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免疫功 能状态,了解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水平,有助于预防感染和疾病复发。
CRP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为医生制 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05
CRP检测的局限性
特异性不足的问题
03
CRP检测的临床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感染性疾病
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 具有重要价值。当机体受到感染 时,CRP水平会显著升高,有助 于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鉴别诊断
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CRP在感 染和非感染炎症中的反应有所不
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抗生素使用指导
结合CRP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更 加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 素,以及抗生素的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

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关于CRP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传统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

目录简介结构特征和主要功能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展开简介结构特征和主要功能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展开简介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

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

CRP由肝细胞所合成。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

分子量为11.5万-14万。

电泳分布在慢γ区带,有时可以延伸到β区带。

其电泳迁移率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分。

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脂和核酸。

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作用于C1q。

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

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

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

特别在炎症过程中,随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

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半衰期19小时;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当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高值CRP会持续存在。连续定量地检测CRP比只在某一个时间点测定更有意义 期望值: 术后2~3天: 250~350mg/l 术后5~7天:<30mg/L
建议:血常规+CRP---手术科室
CRP的临床应用
3. 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的动态 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 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 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
0.5~200mg/L 全程CRP=hsCRP+常规CRP (增强了临床高CRP标本的检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低值的灵敏性,更利于动态监测)
三者检测血中相同的物质 (物质的唯一性,仅是检测方法和范围的差异)
CRP的临床应用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检测的临床意义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
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hsCRP (mg/L) Risk <1 Low 1 to 3 Moderate >3 High
Ridker PM. Circulation. 2003;107:363-369.
0
2
4
6
8
Follow-up (years)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1 mg/L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CRP的临床应用
部分病毒感染时的CRP变化
流感病毒 A 或 B 无并发症 流感病毒 A 或 B 并发细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细菌感染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一般:
例外:
影响因素
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汤晓萍1.C反应蛋白‎的发现和结‎构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之为C‎反应蛋白[1] 。

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q‎23,序列上高度‎保守,C反应蛋白‎属于穿透素‎家族成员之‎一,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对称的‎环状五球体‎,中间环绕一‎孔型结构,其凹面含有‎配体结合位‎点,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 [2-3]。

正常状态下‎,分子以五聚‎体形式存在‎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分解为单‎体, 从而引起某‎些免疫反应‎ ,但由于C反‎应蛋白单体存在于‎细胞膜而非‎血清中, 故很难检测‎[4-5]。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下‎,主要由肝脏‎生成并可在‎其他组织局‎部如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合‎成[6-7] 。

2.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作‎用C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自‎身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与磷脂胆碱‎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可以和‎多种自身配‎体如浆细胞‎脂蛋白,损伤细胞的‎细胞膜,小核糖体蛋‎白颗粒,调理素细胞‎等或外来配体‎如多聚糖、磷脂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组分‎相结合,与这些配体‎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8-9] ,但经典途径‎的激活仅限‎于其初级阶‎段,即产生调理‎素几乎不能‎激活晚期补‎体蛋白。

因此不激活‎膜攻击复合‎体的强烈促‎炎作用,限制补体激‎活晚期炎症‎反应的发展‎及强度[10-11]。

同时,还能通过因子的介导‎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

可以看出C‎反应蛋白一‎方面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对‎补体激活后‎的炎症反应‎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具‎有限制作用‎[10]。

c- 反应蛋白

c- 反应蛋白

Hs-CRP应与脂类指标共同检测,在一
级预防中,对脂类检查正常的人群有 预测价值。 Hs-CRP 有助于评价阿司匹林、他汀类 药物等的治疗效果。 由于CRP为非特异炎症指标,对CRP 结果分析时要注意复习病史,排除近 期组织损伤、炎症、感染等情况,如 果有这些情况应在2周后或损伤、炎症 治疗后方能检测hs-CRP ,用以评价心 血管事件的危险。
3.监测药物疗效 hsCRP 升高(>2.1mg/L)的健康男子, 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未来心梗危险降低 60% 血脂正常而hsCRP 升高人群早期使用他 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 险几乎减半
4.预测所有因素的死亡率 研究报道患者入院时hsCRP 浓度>5mg/L, 则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均升高50%至 330%不等 如入院时患者hsCRP 浓度>10mg/L,死亡 危险性成倍增加 作为一项独一无二的死亡危险性分选标志 物,hsCRP 应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来分选出需要特别监护的 高危患者


CRP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目前 已经作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可以在很多疾病 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另外,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直接参 与炎症过程。最近(2006)有研究发现CRP是 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006 《Nature》报道 英国Mark B.Pepys领导的小组设计新药1,6-双磷 酸胆碱-乙烷可抑制CRP对人体损伤,降低心 脏病风险。
0.08-3.4或5- 46倍 230
i-CHROMATM全程CRP检测原理

i-CHROMATM全程CRP检测使用的是免疫荧光, 双抗体夹心法,将血液样本和检测缓冲液充分 混匀,缓冲液中荧光标记的抗CRP抗体和血液 中的CRP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当混 合样本加入到检测板的加样孔后,该复合物被 固相在检测板上的抗CRP抗体所捕获。荧光信 号强度反映了被捕获的CRP数量。 iCHROMATM全程CRP默认是以mg/L为单位

CRP临床意义

CRP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CRP是典型的急性相蛋白,且是在历史上首先被认识的急性相蛋白之一。

其血清或血浆浓度的增加是由炎性细胞因子如IL-6释放所致,它几乎恒定不变地显示有炎症存在,但一些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和肾癌也可产生这些细胞因子,从而导致APR,其中包括发热和血浆CRP浓度的上升。

一、指征可用于对炎症过程的筛选,特别是在初级保健医疗场所:-明确急性器质性疾病的存在,如:心肌梗死、深静脉栓塞和感染,或慢性状况,如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和炎性肠道疾病。

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感染,当微生物试验较慢或不可能进行试验时:—明确术后的感染并发症.—在重症医疗监护,新生儿监护的方案制定中;在相关细胞毒素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在骨髓移植中可快速辨别感染。

—鉴别诊断病毒性或细菌性发热疾病,如脑膜炎和肺炎。

—监测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反应,支持使用较简单,便宜的抗生素和协助及早停用昂贵形式的抗生素疗法.—提示胎膜过早破裂后所引起感染的存在.-提示结缔组织疾病的病人并发感染的存在可用于风湿病的处理:-早期检测滑膜炎.—快速明确一个合适的抗炎治疗(类固醇或非类固醇)和确立最小的有效用药剂量。

-帮助鉴别诊断关节痛、肌痛和不典型背痛。

可用于帮助鉴别诊断胃肠道症状:—区别激惹性肠道综合征和器质性疾病。

-帮助区分溃疡性肠炎和局限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二、检测方法半定量:胶乳凝集试验(已弃用)。

定量:散射免疫比浊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限度应该至少5 mg/L,用于新生儿的检测必须更低。

三、样本血清,血浆四、参考范围成人和儿童:0。

068~8。

2 mg/L,中值0.58 mg/L新生儿,脐血:≤0.6 mg/L出生后第4天至1个月的婴儿:≤1。

6 mg/L分娩母亲:≤47 mg/L五、临床意义器质性疾病的筛选血浆CRP浓度升高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是产生CRP最有力的刺激)。

—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neactveprotein,简称CRP)。

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

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

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

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⒈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⒉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WBC存在正相关。

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

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恢复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 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

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

又如CRP 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99%。

⒋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

如CRP与AFP的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CRP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手术前CRP上升,手术后则下降,且其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估价肿瘤的进程。

5.CRP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当CRP高于250㎎╱L 时,则可提示为广泛坏死性胰腺炎。

6.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介导和标志物。

7.CRP对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和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具有预测心肌缺血复发危险和死亡危险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易(部分差异不显著) 不是可靠指标,尤其是小婴儿
无相关性 间接测量纤维蛋白 的水平,但其变 化范围在病人 与健康人之间 交叉较大,因而 对其正常结果 的制定受到影 响
不能(无显著差异)
细菌或病毒感染鉴 别
血培养:至少需要48h,结果滞后,且阳性率低,标本易污染;血培养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败血症
*林晓.小儿感染性疾病血清crp测定的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1:78.
• 下呼吸道感染时 CRP 水平较上呼吸道感染 高 •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CRP 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高,
• 鉴别肺炎和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源于病毒 感染,很少导致CRP 浓度显著升高,减少对非 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作抗生素治疗
例外:
• 某些病毒感染时CRP可较高 – EB病毒
– 腺病毒 – 细小病毒
与细菌感染相关指标的ROC曲线
ROC for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CRP WBC GRA%
CRP比WBC、GRA% 在诊断细菌感染能力方面要高
AUC 参考线RL 中性粒细胞(GRA)百分比 白细胞计数(WBC) c反应蛋白(CRP) 0.564 0.670 0.767 意义不大 低度 中度 诊断细菌 感染能力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CRP 的发现与结构
• 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 • 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链球 菌的荚膜C多糖结合的蛋白质 • 1941年, Avery等先后证实这是 一种急性感染时出现的蛋白质 (病情恢复后/健康人血清中没 有这种物质) • 结构对称的盘状五聚体,归于五 聚素家族
1. CRP升高见于感染、炎症、心梗、手术和创伤
当组织损伤或急性感染数小时后即可明显上升 (100-1000%) 在细菌感染时显著性增高,而病毒感染时增高 不明显(正常或轻度升高)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的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较高,反之则低
2. 当感染得到控制、创伤消失时迅速下降
炎症恢复期,在24h内可下降约50%,此反应不 受放疗、化疗、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 激素治疗的影响 手术第2天达高峰,5~7d后恢复正常。恢复时 间因手术部位、组织损伤程度而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RP的临床应用
7. 尿路感染
• CRP 浓度大于100~ 140mg/ L提示存在细
无症状膀 胱炎 有症状膀 胱炎 无症状肾盂 肾炎 有症状肾盂 肾炎
菌性肾盂肾炎
建议:CRP———泌尿外科
CRP浓度的解释
• 在儿科感染疾病时
– <10mg/L (应用于感染疾病时的分界值)
• 如不是新生儿,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 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
相关疾病的活动性 (细菌感染)
CRP量的动态变化能反应疾病 的活动性* • 在细菌感染时增高,而病 毒感染时不增高 • 升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 程度呈正相关 • 不受抗生素、免疫抑制剂 和激素的影响,直到炎症 吸收CRP才恢复正常
能(显著性差异)
wbc量的变化不能反应疾病的 活动性* ① WBC正常范围较宽,一些 WBC基数低的患儿,轻度 升高不会超过正常范围上 限; ② 部分细菌感染时,患儿 WBC不能相应提高,WBC计 数及分类指数变化不显著
新生儿
飞测™全程CRP临床应用建议 儿童 成人
提示败血症
提示细菌感染,可排除病毒感染
常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不常见
提示局灶性细菌感染
提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提示病毒感染 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
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复查
病程大于6-12小时, 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 已被清除
0.5~200mg/L 全程CRP=hsCRP+常规CRP (增强了临床高CRP标本的检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低值的灵敏性, 更利于动态监测) 三者检测血中相同的物质 (物质的唯一性,仅是检测方法和范围的差异)
CRP的临床应用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检测的临床意义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 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建议:CRP—器官移植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上呼吸道感染时的CRP变化
正常人 普通感冒 急性中耳炎,血培养阳性 急性中耳炎,血培养阴性 非细菌性鼻窦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扁桃体炎 咽炎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下呼吸道感染时的CRP变化
病毒性支气管炎 细菌性支气管炎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飞测™全程CRP 的临床价值
范围 mg/L 常规CRP hsCRP 全程CRP 5~160 0.5~5 0.5~200 灵敏度 mg/L 1 0.1 0.1 √ √ √ √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儿童 √ 成人 √ √ √ 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 成人
• 飞测™全程CRP
1. 一卡双项:包含hsCRP和常规CRP的检测范围 2. 更准确的检测低水平的CRP:检测低限为0.5mg/L 3. 更敏感的检测CRP微小变化:检测灵敏度为0.1mg/L 4. 应用更广:全量程0.5~200mg/L
支原体肺炎
粟粒性结核 肺结核 细菌性胸膜炎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部分病毒感染时的CRP变化
流感病毒 A 或 B 无并发症 流感病毒 A 或 B 并发细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细菌感染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一般:
全程CRP(含常规CRP 、 hsCRP)
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些检测方法可以一次检测涵
盖hsCRP和常规CRP的检测线性,如: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线
性:0.5-200mg/L;可满足临床对新生儿、儿童、成人的感染 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监测、抗生素合理应用、心血管疾病危 险评估等多种需求 ,保证检测系统的结果稳定性和精确度。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
CRP的生理功能
对细菌/细胞的调理作用

结合磷酸胆碱 激活补体 结合细胞受体
激活补体
增强NK细胞活力
阻滞巨噬细胞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凝血
IL-1r合成增加
血红素凝集增加 阻滞过氧化物释放
抗肿瘤效应 与LDL结合 清除染色质
建议:CRP———呼吸科
CRP的临床应用
6. 脑膜炎
建议:CRP——神经内科
• 脑脊液中的CRP量要远远低于血清 。细菌性 脑膜炎经积极治疗后,CRP在几天内迅速下降, CRP对治疗的反应要优于其它辅助检查
120 100 80 60 40 20 0 2 3 5 7 9 10 12 14 17 19 23 29 Days CRP (mg/L) ESR (mm/h)
CRP的临床应用
1. 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
建议:血常规+CRP
CRP的临床应用
2. 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
• 当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高 值 CRP 会持续存在。连续定 量地检测 CRP 比只在某一个 时间点测定更有意义 • 期望值:
– 术后2~3天:
250~350mg/l
– 术后5~7天:<30mg/L
– 感染:>100mg/l
CRP的临床应用
4. 用于器官移植
• 早期排异反应:器官移植后,CRP 是一个很有用的监测 指标。在器官移植后的前3d ,CRP 升高,然后开始下降,
如CRP 浓度不降,可怀疑存在早期排异反应
• CRP 基础浓度:推荐移植术前测量每个患者的CRP 基础
浓度,作为移植后确定排异反应的参考
建议:血常规+CRP---手术科室
CRP的临床应用
3. 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的动态 • 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 • 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 • 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
动态监视病程
建议:血常规+CRP—ICU、 CCU
白血病病人并发感染
• 急性白血病病人在对输血 或细胞毒治疗的反应过程 中,CRP值不超过100mg/l, 连续的 CRP 测定对监测隐 蔽性细菌感染和了解抗生 素疗效是一项很有用的筛 选试验 • 肿瘤病人类似 • 分界值:
CRP浓度在炎症进程开始后 4~6h明显上升;36h~50h达 高峰(可为正常值的100倍~ 1000倍),当感染被控制后血 的CRP水平迅速下降
影响因素
易受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 分娩、机体抵抗力、药物治疗 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 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 ,解热 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镇痛药、抗生素均可使WBC降 ~194 低
单小鸥, 何时军, 钱彩,等. C反应蛋白在预测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16(3):295~298
• CRP可以辅助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别,判断 组织炎症或损伤的程度,而且有利于观察患者对
治疗的反应及术后监测
• 快速定量测定CRP,可快速指导临床用药,避免
对病毒感染或可能自限性表皮细菌感染的病人滥 用抗生素
抑制组织蛋白酶等
趋向性
超敏CRP (hsCRP)
• 以往CRP的检测基于免疫透射比浊和免疫散射比浊方法,检 测能力在3~5mg/L以上,因缺乏较高的灵敏性已不足以预 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 近年相继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
度(检测低限为0.005~0.10mg/L),这些方法所进行测定 的CRP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全程CRP的快速检测
常用CRP检测方法学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