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在人体血液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在炎症和感染等疾病过程中的浓度会显著增加。

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的水平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本文将探讨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固有免疫系统蛋白质,属于急性相蛋白,它主要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细胞会释放信号分子,促使肝脏合成和释放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通过结合细胞壁的磷脂多糖、坏死细胞、凝血酶和一些病原体等,从而激活补体系统,并介导炎症过程。

因此,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炎症和感染程度的一个指标。

2.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2.1 作为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是一种早期反应蛋白,其水平通常在炎症或损伤发生后的6-8小时内开始升高,达到峰值需要24-48小时。

因此,C反应蛋白常被用作监测炎性疾病的标志物,如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2.2 预测心血管风险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来预测心血管风险,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

2.3 监测慢性疾病除了急性炎症外,C反应蛋白还可以用来监测一些慢性疾病的状态,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

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3.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免疫比浊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测量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4. 结语总的来说,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指标,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医生可以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预测患者的预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C反应蛋白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在多个领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引言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二者联合可为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

本文将对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C反应蛋白的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机体发生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肿瘤等病理状态时能够显著升高。

其生理作用主要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增强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活性、参与免疫调节等。

在临床上,C反应蛋白常被用于判断感染程度、评估患者疾病风险、观察治疗效果等。

二、血常规的临床应用血常规是临床诊断中常规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对机体的炎症、感染、贫血、出血等病理状态进行评估。

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常规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

三、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1. 提高诊断准确性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检验项目,它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进行评估。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指导治疗方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感染程度和患儿的个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联合检测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患儿,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尽快康复。

四、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局限性1. 非特异性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儿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也会引起这两项指标的异常改变,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这两项指标来诊断疾病。

《C 反应蛋白:正常值、临床意义及儿童偏高应对策略》

《C 反应蛋白:正常值、临床意义及儿童偏高应对策略》

《C 反应蛋白:正常值、临床意义及儿童偏高应对策略》一、C 反应蛋白的正常值阐释C - 反应蛋白一般指C 反应蛋白(CRP)、C - 反应蛋白检验(CRP)。

它是1941 年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发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 - 多糖的蛋白质,命名为C - 反应蛋白。

目前可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如免疫扩散、放射免疫、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方法等,各有其价值。

取决于各实验室条件和对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

正常值为800 - 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CRP 由肝细胞所合成,具有激活补体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二、C 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剖析C 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指标,在多种情况下会显著升高。

1.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如严重创伤、手术、急性感染等,血浆中CRP 浓度可急剧显著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 倍。

CRP 常在几小时内升高,且在血沉增快之前即升高,恢复期CRP 亦先于血沉之前恢复正常。

手术者术后7 - 10 天CRP 浓度下降,否则提示感染或并发血栓等。

2.急性心肌梗死时,24 - 48h 升高,3 天后下降,1 - 2 周后恢复正常。

3.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性感染、肿瘤广泛转移、活动性肺结核等情况下也会升高。

4.病毒感染时CRP 多不升高。

5. C 反应蛋白可作为风湿病的病情观察指标,以及预测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三、小孩 C 反应蛋白偏高的应对之策宝宝 C 反应蛋白高代表细菌感染,应采用抗生素治疗,首选头孢类抗生素,也可选择头孢克洛、头孢丙烯颗粒等二代抗生素,可继续口服至血常规 C 反应蛋白正常后停药。

宝宝检查 C 反应蛋白增高时,吃肝类食品比较好,对补血有益。

1.宝宝C 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指标,也是心脏病发作、心律不齐、动脉周边疾病以及猝发中风的前兆。

它是在肝脏中生成,通常情况下血液里没有。

一旦出现炎症、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受伤,就会迅速出现。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当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高值CRP会持续存在。连续定量地检测CRP比只在某一个时间点测定更有意义 期望值: 术后2~3天: 250~350mg/l 术后5~7天:<30mg/L
建议:血常规+CRP---手术科室
CRP的临床应用
3. 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的动态 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 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 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
0.5~200mg/L 全程CRP=hsCRP+常规CRP (增强了临床高CRP标本的检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低值的灵敏性,更利于动态监测)
三者检测血中相同的物质 (物质的唯一性,仅是检测方法和范围的差异)
CRP的临床应用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检测的临床意义
CRP与疾病的活动性
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hsCRP (mg/L) Risk <1 Low 1 to 3 Moderate >3 High
Ridker PM. Circulation. 2003;107:363-369.
0
2
4
6
8
Follow-up (years)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1 mg/L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CRP的临床应用
部分病毒感染时的CRP变化
流感病毒 A 或 B 无并发症 流感病毒 A 或 B 并发细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细菌感染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CRP的临床应用
5. CRP 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
一般:
例外:
影响因素
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汤晓萍1.C反应蛋白‎的发现和结‎构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之为C‎反应蛋白[1] 。

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q‎23,序列上高度‎保守,C反应蛋白‎属于穿透素‎家族成员之‎一,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对称的‎环状五球体‎,中间环绕一‎孔型结构,其凹面含有‎配体结合位‎点,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 [2-3]。

正常状态下‎,分子以五聚‎体形式存在‎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分解为单‎体, 从而引起某‎些免疫反应‎ ,但由于C反‎应蛋白单体存在于‎细胞膜而非‎血清中, 故很难检测‎[4-5]。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下‎,主要由肝脏‎生成并可在‎其他组织局‎部如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合‎成[6-7] 。

2.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作‎用C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自‎身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与磷脂胆碱‎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可以和‎多种自身配‎体如浆细胞‎脂蛋白,损伤细胞的‎细胞膜,小核糖体蛋‎白颗粒,调理素细胞‎等或外来配体‎如多聚糖、磷脂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组分‎相结合,与这些配体‎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8-9] ,但经典途径‎的激活仅限‎于其初级阶‎段,即产生调理‎素几乎不能‎激活晚期补‎体蛋白。

因此不激活‎膜攻击复合‎体的强烈促‎炎作用,限制补体激‎活晚期炎症‎反应的发展‎及强度[10-11]。

同时,还能通过因子的介导‎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

可以看出C‎反应蛋白一‎方面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对‎补体激活后‎的炎症反应‎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具‎有限制作用‎[10]。

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意义

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意义

规 检测模 式判 断疾病 严重程 度及 进行 辅 助诊 断 : E 7 病毒 感染 的手 足 口病多 发生 在5 以下 的患者 , V 1 岁
临床 主要 表现 为起 初 发热 ,末 梢 白细 胞 不升 高 或 者
者 的联 合 检测 ,应 用 于 临床 鉴别 诊 断 细菌 性肺 炎 和 病 毒性肺 炎疾 病 , 有一 定 的临床价 值 。 具
在 急性 炎症 患 者血 清 中 出现 的可 以结 合 肺 炎球
菌 细胞壁 C 多糖 的蛋 白质 (9 1 一 14 年发 现 )命 名为 C , 反 应蛋 白( —e c v rt n C P 。血清 中的C P C rat e poe , R ) ] i i R 是
在肝 细胞 中合成 的 。 1临床 意义 .
型 的鉴别 提供 了及其 重要 的依据 。
① 有 助 于 发 热 原 因
2检 测指 标 比较 .
11全 程 C P 临 床 意 义 . R 的
的分 析 , 染 因素的判 断 。②应 用 与病情 的检 测 。⑧ 感 判断抗 生 素疗效及 指导 抗生 素用 药 。 1 常规C P . 2 R 的意义 常规C P R 检测 是鉴 别诊 断 病毒 或 细菌感 染 的基 本 工具 ,可动 态检 测 病 程和 判
在 临 床 过 程 中常 用 感 染 指 标 有 白细 胞 的 计 数
( C)血 沉 (S 等 , 是 这 些 方法 受 到 许 多 因素 WB , E R) 但
的影 响 , 常规C P 但 R 的检测 , 到影 响小 , 指标 比较 受 各
如下表 :
3应 用分析 .
抗 生素 滥用 的趋势 。 R 是 一种 敏感 急性 时相反应 蛋 CP 手 足 口病 是 肠 道 病 毒 引

C 反应蛋白升高的 8 种临床意义解读

C 反应蛋白升高的 8 种临床意义解读

C 反应蛋白升高的8 种临床意义解读C 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质,其正常参考值<5 mg/L。

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检测CRP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现有检验仪器可测出样本血清中极低浓度的CRP,即为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CRP 在血浆中急剧上升,通过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发挥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因此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CRP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记物,其升高不能简单地断定细菌感染。

除感染外,组织损伤、炎症和应激也能使CRP 在6 h后开始升高,且在1~2 d达到高峰。

CRP 在炎症反应中的病理机制较复杂。

如图 1 所示,在外周系统中,炎症触发因子诱导细胞因子(如IL-1β或IL-6)的释放,肝脏合成CRP。

CRP 激活补体系统和单核细胞FcγR 受体,促使巨噬细胞活化、运输并诱导炎症信号级联。

该级联反应亦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内皮细胞FcγR 受体活化,小胶质细胞上调CRP 表达。

图 1 CRP 在外周和 CNS 炎症反应中的病理机制[1]CRP 与补体C1q 及FcTR 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和调节作用等。

因此,CRP 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RP 作为临床常用的感染或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其数值对临床评估感染病原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疾病等具有重要价值。

当病因明确后,CRP 的升降与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疾病转归的判断密切相关。

CRP 用于感染病原体的判断病毒感染者的CRP 多正常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感染者的CRP 数值上升更明显;80% 细菌感染者的CRP >100 mg/L [2]。

另有研究指出,CRP <10 mg/L 基本可排除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人C反应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d可恢复正常水平。

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

2.监控病情变化,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C反应蛋白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

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3.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监测术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反应蛋白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反应蛋白不高者。

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

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

4.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持续的轻度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

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C反应蛋白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险性大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
对疑似肺炎者,CRP被认为是筛查的第一线检查方法。 CRP>60mg/L提示为细菌性肺炎。
上颌窦炎
流感杆菌是急性上颌窦炎的最常见病原菌,此时的CRP约为20mg/L; CRP>40mg/L提示有可能为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
咽喉炎
测定CRP可以提高对咽喉部感染的诊断精度; 细菌或非细菌性咽喉炎的CRP分界值约35mg/L。
CRP与白细胞结果不符原因分析
CRP (+) WBC (-) 是细菌感染 1、CRP比WBC敏感,细菌感染后,WBC升高较慢 2、WBC参考范围偏大,基础水平较低的患者,检测WBC易出现假阴性 3、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导致WBC减少 4、粒细胞缺乏
CRP(-) WBC(+) 是细菌感染 1、感染的愈合期,WBC恢复晚于CRP 2、肝脏发育不全或肝脏严重受损 CRP(-) WBC(+) 不是细菌感染 1、WBC受影响因素较多,如剧烈运动、妊娠期等会出现生理性增高; 2、是病毒感染 ,WBC真阳性
病例 例 1:
13岁女孩,咽痛3天,虚弱,体温38-39℃,基本情况良好,咽 喉中度红肿 初步诊断:急性咽炎,病因不明 实验室检测:CRP<8mg/L 测试后诊断:病毒性咽炎 开止痛片,多喝热茶,2天后热退
例 2:
37岁男性,腰部区域疼痛2-3天,体温38℃。病人职业是林业工人,经常 暴露在湿冷的环境下,基本情况良好。触诊:后腰右侧痛 初步诊断:普通感冒,重体力劳动导致的腰痛 实验室检测:CRP 117mg/L 测试后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开诺氟沙星,9天后症状缓解,CRP <8mg/L
结论
CRP快速检测在确保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方面堪称一“完美工具” CRP检测快速准确、立等可取是临床得以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 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住院费用,节约经济,节省资源 CRP快速检测在疾病进程监控,治疗效果监测方面作用重大 最重要的是:医生能据此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患者能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
烧伤病人血清CRP值变化图
治疗时发生并发症,此时动态检测CRP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评估抗生素疗效、疗程
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药物的剂量 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预示治疗无效,应当更换治疗方法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止抗生素治疗
4)作为炎症筛选指标,CRP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的病人(婴儿、昏迷、 痴呆病人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健康人CRP浓度分布图
正常情况下人血清 中CRP浓度很低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位数 0.7mg/L
90% < 3mg/L 98% < 4.5mg/L 99% < 10mg/L
4、CRP临床意义与应用
1)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指导是否使用抗生素
CRP的形成:

在肝细胞内持续合成, 分泌至各种体液中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由活化的吞噬细 胞(巨噬细胞)释放
CRP的生物学特点

敏感:病理状态可升高1-1000倍 反应快速:在急性时相6-12小时浓度增高,24-48小时后达高 峰;生物半衰期5-7小时,随着恢复下降也快 CRP浓度在细菌感染时增高,而病毒感染没有标志性升高 受影响因素少:不受生理活动、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的影 响 浓度变化与病程同步:CRP 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与病 情及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尿路感染
CRP在区分一般的下尿道感染(膀胱炎)及较严重的上尿道感染(肾盂肾炎)时, 是一个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CRP大约100-140mg/L提示肾盂肾炎
心肌梗死
广泛梗死时CRP平均160mg/L; 局部梗死时CRP平均60mg/L。
阑尾炎
若WBC和CRP均正常,则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不大; 未穿孔者CRP轻度增高,在20mg/L以上; 约15%-25%阑尾穿孔病人CRP>100mg/L。
CRP在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方面能提供比WBC更精确的信息
CRP与常用感染指标比较
CRP
感染时变化 治疗有效后变化 影响因素 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快速,几小时可 见升高 快速,一周左 右恢复正常 少 能鉴别 较慢
WBC
缓慢
多 不易鉴别
2)动态监控病程
广泛烧伤时 CRP显著升高,如无感染,三天后即下降且在超过一个月的愈合期内持续下降。如期 间有感染发生,CRP又会升高,所以CRP可用来监测整个病程。
超敏CRP提高心血管病风险性预测的准确度
现有研究证实,未被细菌感染的健康人,体内CRP的低浓度值与动脉血栓危险性相关。 超敏CRP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
现认为: 正常人的CRP应≤1mg/L;若多次测试CRP≥2-3mg/L,这是炎症持续存在的信号,提 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 基本浓度>2.1mg/L,相当于 (1)初发心梗危险度增加2.9倍; (2)发生缺血性中风危险度增加1.9倍; (3)发生严重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危险度增加4. 1倍。
手术
术前CRP升高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远高于术前CRP不高者,前者住院日也显著大于 后者。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后,CRP是个很有用的监测指标。移植后头3天升高,后即开始下降,如 CRP不降可怀疑存在早期排异反应; 推荐移植术前测每个患者的CRP基础浓度,作为移植后的参考,这样要比使用一个 固定参考值准确得多。
6)超敏CRP为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提供依据
新生儿的CRP参考值比成人低,通常CRP <1-2mg/L;若CRP>2mg/L,提示可能有败 血症的存在。由于新生儿的细菌感染发展很快,没有足够时间产生大量CRP。
5、CRP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脑膜炎
己经证实脑膜炎时检测CRP很有用处,因为它可以用来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敏 感性为96%,特异性93%,阴性预期值99%,其他实验室指标无一能达到此水平。 CRP<20mg/L提示病毒性脑膜炎。
2、抗生素使用概况
我国抗生素应用概况: 门诊处方抗菌药占24%以上,是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 % 应用抗生素,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外科手术达95%。
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20万人/年死于药品不良反应,40%与抗生素相关 1/3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到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并出现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
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与应用
C反应蛋白简介 C反应蛋白临床用途
C反应蛋白
1、CRP简介
CRP定义: 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在1930年Tillet和Francis 他们观察到一些急性病人的血清可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发生反应,随 后证实能与C—多糖反应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因而将这种蛋白质命名为C— 反应蛋白。
3、CRP与其他检测指标的比较
指导抗生素使用的检测指标
病原体检测、培养、药敏试验 WBC检测 CRP检测
病原体检测、培养、药敏试验
缺点:1、需要专业的设备、条件和人员 2、结果往往48小时以后出来 3、检出率不是很高
WBC检测
缺点:1、敏感性差:升高较慢、幅度小,治疗有效后变化缓慢 2、影响因素众多:疾病初期,机体应激反应、剧烈运动、跑步、 紧张、恐惧、妊娠、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