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PDCA
职业暴露PDCA

骨一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科室:骨一科日期:2013 年8 月项目名称职业暴露
预期目标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为0%
原因分析1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思差
2 对工作中危险因素评估认识不足
3 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 防护用品配备缺陷
5 未及时上报感染办
计划(Plan)
1 定期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
2 规范操作行为
3 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合理、弹性排班
实施(Do)
1 加强职业防护健康教育
2 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3 规范护理人员有创操作的流程
若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处理(Action)
对出现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检查,确定是否有乙肝、饼干、梅毒、HIV检测,及时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并在后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清学跟踪。
检查(Check)
1 质控小组经常检查护理人员有创操作的规范性
2 护士长不定期检查防护用品及其应用
P D A C。
PDCA循环工作方法

PDC A
三、PDCA循环实战案例
制定整改的目标和计划
目标:改善多余物不良项数比<10(目前为19)。
提提出出 新新问问题题
找 问 题找 问 题
总总结结经经验验
检检查查
执执行行
PDC A
三、PDCA循环实战案例 针对前述的三个最主要可控制因素制定如下措施:
风淋室除尘 物料引入
1、增加风淋室粘尘垫数量,改善粘尘效果,减少多余物进入车间的几 率; 2、人员在在风淋室需转动360度。
提提出出 新新问问题题
找 问 题找 问 题
总总结结经经验验
检检查查
执执行行
PDC A
三、PDCA循环实战案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措施落实情况检查表
措施要求
增加风淋室粘尘垫数量,改善粘尘效果 人员在在风淋室需转动360度 进出某线的物料需经过风淋室 管壳包装材料泡棉不能带入某线 管壳在进入某线前需使用风枪吹多余物,盒子使用无尘布进行擦拭 周转盒及周转盘需擦拭后使用 工位环境每天清扫,组长进行检查 墙壁每周进行清理一次 环境监控每周一次
4、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12周内,将体重由90KG减少到80KG。
控制热量摄入
戒掉薯片、可乐等高热量零食
计划
晚饭时间提前
六点之前在公司吃晚饭,六点之后不进食
增加运动频率
每周有氧运动3次,每次至少45分钟
二、PDCA循环运用-生活中的小案例
5&6、实施对策、效果检查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20
15
10 10
8
5 166 334
0 第五周
PDCA循环在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中的应用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
方法:调查2012年医院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运用PDCA 循环法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及持续改进。
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效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2012年发生率为7.19%,2013年发生率为3.59%,同比2012年下降50.0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是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降低发生率、持续质量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标签:PDCA循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1]。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与医疗锐器伤密切相关[2]。
据报道称,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出现针刺伤的概率超过80%[3]。
关爱护理人员职业健康,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变得日趋重要。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1-12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护理人员(含实习护士)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32例。
1.2 方法1.2.1 计划(Plan)(1)现状分析:2012年全院护理人员308名、实习护士137名、共445名,发生职业暴露32例,发生率7.19%。
其中在职护理人员20例,实习护士12例;锐器伤暴露24例,发生率5.39%,其他(喷溅或污染)暴露8例,发生率1.80%。
锐器伤暴露发生在拔针环节21例,占87.5%;发生在回套针帽3例,占12.5%。
(2)原因分析:①护理人员(含实习护士)缺乏职业防护教育,在校没有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设置,在医院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次数少,2012年医院对实习生、新上岗人员及在职护理人员仅各培训一次[2,4]。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中的效果陈金焰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中的效果陈金焰发布时间:2021-10-23T02:21:27.095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8期作者:陈金焰[导读]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医院12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干预,60例(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干预基础上联合PDCA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率与管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职业暴露医护人员漏报率6.67%,对照组职业暴露医护人员漏报率23.33%,数据统计学明显(P<0.05)。
观察组、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98.33%、88.33%,两组数据统计学存在(P<0.05)。
结论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工作安全性,降低职业风险,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PDCA管理模式;满意度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针刺、割伤、皮肤或者口鼻腔黏膜组织等方式穿透皮肤黏膜屏障接触污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创性治疗手段增多,导致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不断提升,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由于重视力度不足、害怕担责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经常出现漏报情况,进一步增大职业暴露风险,甚至形成导致严重的后果[1]。
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具有程序性、标准性、科学性,合理应用该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保证医护人员工作安全。
本次研究将以医院12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 月)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12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 月)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对照组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范围23-68岁,平均年龄(38.66±2.12)岁;观察组60例,男16例,女44例,年龄范围25-76岁,平均年龄(38.39±2.21)岁。
2020年职业暴露PDCA

作者:空青山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时间:2020.12.13做好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随着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流行,梅毒等传染病的复活上升及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医务人员正处于社会感染及医院感染的双重危险之中。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应视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几年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患者数量及开放床位的增加,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根据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统计,控感办对上述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了询问调查及追踪,我们发现暴露者中以护士占暴露例数的绝大多数,职业暴露的发生主要是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不足,防护用品准备充不足,操作不规范等引起。
因此我们意识到我院职业防护中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现状与原因:根据我院职业暴露事件上报统计,控感办统计出2015年7-12月份我院职业暴露共报告4例,均为护士(占100%)。
对职业暴露报告案例进行鱼骨图分析,引起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图1 职业暴露鱼骨示意如上图,我们将原因归纳为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三方面。
具体归纳如下表:表1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PDCA循环:P:针对上述不合理情况,控感办制定了整改,根据职业暴露原因分析表1,控感办从医护人员防护教育培训、重视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漏报等几个方面联合护理部、科教科、总务科等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数据来源:医务人员上报的锐器伤登记表。
数据收集方法:由控感办落实进行分析统计。
数据检查期限2016年1-6月份。
整改活动前后我院在职职工由796人增至818人,护理人员由311人增至323人。
职工总人数及护理人员总数基本一致,后续对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采用职业暴露发生例数代替。
D:1、完善职工职业防护教育,联合护理部、科教科制订医务人员“三基”培训,护士根据工作年限、能力等综合情况分层次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并由护理部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PDCA循环法在预防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PDCA循环法在预防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预防职业暴露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某三甲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数量及原因,并选取全体医护人员作为实施PDCA循环前的对照组对象。
选取2019年实施PDCA循环法后全院医护人员为研究组对象,对研究前后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职业暴露率、迟报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法、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过程中被患者的血液、体液侵入皮肤或粘膜,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并损害医护人员健康的情况[1]。
职业暴露通常发生在注射,输液,污物处理等日常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便会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损伤[2]。
某三甲医院2018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医护人员总人数为981,其中发生职业暴露者64人(6.52%),其中护士发生职业暴露47人(73.4%),医生发生职业暴露10人(15.6%)。
通过调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整理锐器盒、输液,和拔针。
有资料证明戴手套、培训及严格的督查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3]。
为了降低职业暴露率,我院于2018年12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法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职业暴露的管理。
PDCA近年来作为医院质量追踪工具,其效果已经广泛得到认可[4][5]。
1、资料与方法1.1数据资料选取2018年本院全体医护人员981人为对照组,2019年本院全体医护人员1176人为研究组。
于2019年1月开始对研究组的医护人员进行PDCA管理。
对比两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PDCA计划1.2.1计划阶段(Plan)①通过职业暴露表(包括暴露发生地点及发生暴露时的操作、仪器)分析2018年发生的64例职业暴露,发现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前三位分别是整理锐器盒、输液,和拔针,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6,7,8,9]。
医院不良事件PDCA-循环分析

PDCA循环---不良事件系统
■ 1、标准化 ■根据一段时间的不良事件系统上报与纸质上报并行,找出网络不良事件 系统所存在的不足,加以重视进行完善与补充,对于好的方面予以标准 化,以便以后更好的执行; ■组织全员所需应用不良事件系统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告知网址与基本 流程,保证各科室成员可以熟练掌握; ■逐步取消纸质版,全部以不良事件系统形式上报。
■
1、很多科室没有对系统网站进行记录,
如桌面快捷方式丢失, 不会进入系统(打开IE浏
览器---输入网址172.168.90.79/mae---敲击回车
进入系统) 。
■ ■
PDCA循环---不良事件系统(问 题)
■
■
2、不知道系统初始密码为自己工
号大写,也可以自己更改。
■
PDCA循环---不良事件系统(问 题)
■
3、出现上报错误的情况不知如何删除(删除是上报流程的逆向
运行,从后一个处理部门开始删除,具体步骤如下:
■
(1)进入系统---导航栏找到事件处理,点击下拉中的各类事件
处理;
■
■
■
■
(2)选择查询事件类型点击
■
查询---下方找出所有处
■
理事件,在滚动下侧滚
■
动条到最后,选择删除 。
■
—
谢谢大家!!!
医院不良事件PDCA 循环分 析
网络管理科
不良事件系统简介
■医院不良事件基础分类:意外不良事件、药品不良 反应事件、职业暴露事件、院内感染事件、医疗器 械不良反应事件、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医疗纠纷事 件等。 ■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意义:我院初期的不良事件上 报,主要以纸质材料形式,或以电话直报等方式上 报与采集。上线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有利于不良事件 上报的全面性,并方便更好更全面的总结发现医院 运行中的一些不足并进行改造。
职业暴露PDCA

职业暴露PDCA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裸露医务人员职业裸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得病病原体,进而伤害健康或危机生命的一类职业裸露。
针刺伤是医疗操作中最常有的职业裸露,可致使血源性疾病的流传。
危害:职业裸露后可致使血源性疾病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发生感染的危险程度与锐器种类、裸露方式、接触物与量的多少、裸露血液、体液中病毒的含量和原病人疾病严重程度、裸露者防备状况及裸露后办理方式等有关。
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一旦发生职业裸露,就意味着可能发生相应血源性疾病感染,来自心理、生理、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工作状态也随之遇到影响。
职业裸露现状:2016 年我院床位数大幅度增添,我们发现医务人员的职业裸露发生率有增添趋向,以下列图所示:2016 年 1 月 -3 月医务人员职业裸露状况职业暴露PDCA2 / 5经过对医务人员的现场检查,发生职业裸露的可能原由于:意识人员防备举措不到 入科前未进行位,警惕性不 培训力度不够,职业职业裸露有关 对职业暴 高,等到发生后 裸露防备、紧迫办理 知识的查核露危害认 才做办理知识短缺识不足新员工人伤害性废物未扔入数猛增广泛以为小概锐器盒,掉落在地,对职业裸露危 率事件不行能 害认识不足或混入黄色垃圾袋发生在自己身保洁人员知识水平较低上职业裸露发生率较高专科负责人对工 未成立赏罚机作医疗废物分类 医院床位倍增,工作 制,漏报率较高管理不够重视忙碌,诊断操作易发医学教材缺 生针刺伤锐器盒需乏职业裸露有关知识有些医疗器材处理 计算成本医疗废物方时身易惹起针刺伤面督导工作不屡次管理 环境应付策略及干涉举措(Do)⑴增强防备知识宣传与培训,转变观点,提升安全意识。
2011 年医院床位倍增,新进大批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护士,我科增强了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过多次职业裸露有关知识的宣教,要求临床科室对每位新进医务人员入科前务必做好安全防备的培训,见告职业暴露防备举措及发生针刺伤后应怎样实时正确办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随着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得流行,梅毒等传染病得复活上升及新得病原体得不断出现,医务人员正处于社会感染及医院感染得双重危险之中。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得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得发生应视为医院感染发生得重要内容之一。
近几年随着我院规模得不断发展,医务人员、患者数量及开放床位得增加,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根据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统计,控感办对上述发生职业暴露得人员进行了询问调查及追踪,我们发现暴露者中以护士占暴露例数得绝大多数,职业暴露得发生主要就是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不足,防护用品准备充不足,操作不规范等引起。
因此我们意识到我院职业防护中存在需要改进得问题。
现状与原因:
根据我院职业暴露事件上报统计,控感办统计出2015年7-12月份我院职业暴露共报告4例,均为护士(占100%)。
对职业暴露报告案例进行鱼骨图分析,引起职业暴露得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图1 职业暴露鱼骨示意
如上图,我们将原因归纳为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三方面。
具体
归纳如下表:
表1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PDCA循环:
P:
针对上述不合理情况,控感办制定了整改,根据职业暴露原因分析表1,控感办从医护人员防护教育培训、重视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漏报等几个方面联合护理部、科教科、总务科等部门制定了相应得对策。
数据来源:医务人员上报得锐器伤登记表。
数据收集方法:由控感办落实进行分析统计。
数据检查期限2016年1-6月份。
整改活动前后我院在职职工由796人增至818人,护理人员由311人增至323人。
职工总人数及护理人员总数基本一致,后续对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采用职业暴露发生例数代替。
D:
1、完善职工职业防护教育,联合护理部、科教科制订医务人员“三基”培训,护士根据工作年限、能力等综合情况分层次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并由护理部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2、对全院职工开展职业防护得相关知识培训,对新入院得职工、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岗前培训。
3、报院领导给各科室增加配置必要得防护用品。
4、建议医院上控感软件,以保证实时监控职业暴露得发生,减少漏报,并
更完善得进行职业暴露后得处理追踪工作。
C:
控感办监控分析并追踪了每一例职业暴露事件,并定期稽查医护人员,全面负责全院职业暴露管理情况。
2015年7-12月共发生职业暴露4例,职业暴露者均为护士,其占全院职业暴露总例数得100%。
2016年1-6月份发生职业暴露4例,职业暴露者中医生2名,占全院职业暴露总例数得50%,护士1名,实习护士1名,护士职业暴露总数占全院职业暴露总数得50%。
前后两个半年职业暴露数据对比发现,在调查时间段我院在职工总数、护士总数均小幅增长得情况下职业暴露总例数不变,护士职业暴露例数占全院职业暴露例数百分比明显下降。
这说明对于职业暴露得综合管理措施就是行之有效得,但同时出现2例医生与一例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反映出得新问题,今后要加强医生及实习生职业暴露得管理。
表2 整改前后职业暴露事件分析
A:
降低医院职业暴露事件得发生,关键在于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得发生。
控感办通过分析并采取上述措施后,使我院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时能谨慎
小心,抱着重视得态度采取对自己无害得行为,有效控制了职业暴露得发生,降低了护士职业暴露得风险。
我们将继续向医院争取尽早上控感软件,以使职业暴露工作更加细致。
XXX医院控感办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