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品社 重走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重走丝绸之路》课件

《重走丝绸之路》课件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宗教信仰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在丝绸之 路沿线国家传播,促进了不同宗教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语言与文字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 流,如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 同时也促进了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艺术与工艺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与工艺品相 互影响,如中国的瓷器、绘画,中亚 的织毯、铜器,以及欧洲的玻璃器、 金银器等。
通过重走丝绸之路,深刻认识 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应尊重历
史,珍惜和平。
文化多样性
沿途所接触到的不同文化,让 人们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 性和价值。
开放包容
丝绸之路的历史告诉我们,开 放包容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摒弃偏见与封闭,拥抱合 作与交流。
绿色发展
在重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应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 色发展,让生态文明与经济发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
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
丝绸之路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 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文化
自信的重要支撑之一。
04
CATALOGUE
现代重走丝绸之路的体验与感悟
重走丝绸之路的体验
01
02
03
历史重现
通过重走丝绸之路,亲身 体验古代商旅的艰辛与辉 煌,感受历史的厚重。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 道,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可以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
谊。
推动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丰 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加强经贸 合作可以促进互利共赢的经济发
展。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
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重走丝绸之路

重走丝绸之路

山美版品德与社会《重走丝绸之路》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走进世界”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是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要求编写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现代“亚欧大陆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知识目标(1)探究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

(2)了解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古代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导语:同学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吗?这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这节课让我们踏着憧憬的脚步,重温着历史之路。

板书课题。

重走丝绸之路2、课件出示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提出探究话题: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方?小组内找一找,划一划,并交流你的发现。

3、全班交流预设:1.长安2.玉门关3.敦煌4.大宛----【设计意图:了解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区域以及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的巨大作用】二、展示资料,交流探究(20分钟)(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资料。

(2)教师进行资料知识点的补充总结,重点介绍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

出示相关课件(3)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作“丝绸之路”?小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4)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预设:1.引进了黄瓜、葡萄、石榴2.引进了汗血宝马3.引进了舞蹈、音乐、佛教4.促进了经济交流【设计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对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重走丝绸之路》课件

《重走丝绸之路》课件
线。
它始于公元前2世纪,当时中国 的航海家发现了通过海上到达 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航线。
海路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 了鼎盛时期,中国的商船队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前往印度、阿 拉伯半岛和东非等地进行贸易 。
海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东 南亚、南亚和中东等地之间的 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加强 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联系。
商品交流的影响
贸易繁荣
商业文化的传播
丝绸之路促进了商品贸易的繁荣,使 得各种商品得以交换和流通,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丝绸之路的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商业文 化的传播,例如商业道德、商业规则 等,推动了商业文明的发展。
物质生活改善
通过丝绸之路的商品交流,人们得以 享受到各种外来商品,改善了物质生 活水平。
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1 2 3
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推动文 化多样性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 友谊。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 过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 的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 的发展,包括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 领域。
学术价值
重走丝绸之路是一次重要的 学术考察活动,为历史、地 理、文化等学科提供了宝贵 的实地研究资料。
环保价值
在重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 应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 出行,保护古迹遗址,实现 可持续发展。
06
结语
对未来的展望
促进文化交流
希望未来《重走丝绸之路》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为 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理解 和友谊。
丝绸之路的影响

品社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品社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品社第三、四单元复习题姓名:班级:10重走丝绸之路1、昔日,()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今天,()的开通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青春。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被誉为“沙漠之舟”的()。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把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我国从()向西,出西域,经过()、()到()的道路开通了。

沿着这条古道,葡萄、石榴、核桃、胡萝卜以及孔雀、大象、骆驼等大量流入中国的中原地区;我国精美的(),也沿着这条道路运往西方,所以这条道路被称作“丝绸之路”。

我国的()等技术也沿着这条道路传到了西亚和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促进了()的交流。

2、丝绸之路上的两个著名的地方:一个是(),一个是()。

3、()时,著名的和尚()为了深入研究佛经,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游学。

他沿丝绸之路西行,克服种种困难,历时()年,终于到达了印度半岛。

游历16年后,他带着几百部佛经回国,受到了唐太宗的欢迎。

后来,他专心翻译佛经,还把西游见闻写成了《》。

4、明朝初期,为了加强与各国的联系,皇帝派()出使西洋。

1405年,他率领着一支拥有27000多人、200只大小海船的庞大船队,从()附近起航,经过福建沿海,向南航行,到达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

在此后30年里,他先后()次出使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船队带去的()、()和各种工艺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船队也从这些国家买回宝石、珍珠、香料等许多特产。

郑和出使西洋,增进了我国与()国家的友谊,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5、现代丝绸之路指的是(),又被称为“()”。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两大洲、连接()、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国际大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时代。

新亚欧大陆桥全程长达()左右。

六上品社丝绸之路

六上品社丝绸之路

郑和
郑和下西洋 的宝船
玄奘西游
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求取 真经,将带回的佛经认真 研读,并传播外国文化。 经他口授弟子们写成了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7世界中亚、南亚历史、 地理的重要资料。
鉴真东渡
意义:广泛传播佛教文 化,还把唐朝的建筑艺 术和医药等带到日本。 积极传播唐朝文化,推 动了日本社会的改革和 发展,为中日文化做出 了突出贡献。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古代文化及创造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西方的文化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密切联系的世界
从丝绸之路到W这些东西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那 么这些东西是怎样传过来的?
•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 梁
我们应该从玄奘和鉴真身上学 习什么精神?
他们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 死、历尽艰辛,这种顽强的毅力和百 折不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阿倍仲麻吕
利玛窦
崔 致 远 马 可 波 罗
WTO
1.WTO是什么的缩写? 2.WTO是一个什么组织? 3.WTO的宗旨是什么?我国何时加 入该组织?
1.几种颜色? 2.这些颜色象征的意 思的意思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经济发展 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在中国与中亚、西亚 的发展关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方面加强了汉族和西北边疆个少数民 族之间的交往,增进了我国西北边疆与内地在政治、经济 和文化上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促进 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古代 文化及创造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西方的文化艺术 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10重走丝绸之路

10重走丝绸之路

《六年级思品10重走丝绸之路》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 组名: 史地生政姓名: 创作:周青审核:使用时间;一,填空1.昔日____________-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2.今天,_________________的开通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青春.3.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____4.骆驼被誉为_______________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把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时期,汉武帝派_________出使西域7.丝绸之路是我国从_________向西,出西域,经过__________ 、_________ 到欧洲的道路8.楼兰是埋藏在________________,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博物馆。

9.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入,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的进程10___________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扼守东西交通的门户。

11____________是根据玄奘西游的经历创作的12________朝,玄奘西游,最终到达了_________13玄奘根据西游的见闻写的书是_____________14______朝,郑和出使西洋,先后共出使了_____次,最远到达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5现代丝绸之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16新亚欧大陆桥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17新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__ 、________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横跨__________、连接________ 和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的国际大通道.18,。

中国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_二、简答题1.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2.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什么?三.叙述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3.1从丝绸之路到wto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3.1从丝绸之路到wto教案冀教版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教学挂图、历史地图、实物模型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与丝绸之路和WTO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图表、案例分析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丝绸之路和WTO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丝绸之路和WTO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丝绸之路和WTO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国际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做国际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对古代的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对WTO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和经济贸易等方面较为感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图片、视频和案例等形式进行学习,较为活跃,喜欢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六年级品社总复习资料[1]

六年级品社总复习资料[1]

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第一单元走廊,最后到达西方各国。

这条以运送丝织品为主的商路被世人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被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

2、新丝绸之路:从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沿着当年的“丝绸之路”不断延伸,经中亚和欧洲各国直到大西洋,构成,构成了一条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新“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品有:中国-——四大发明、丝绸、养蚕丝织技术、茶叶、瓷器……中亚——骏马、葡萄;印度——佛教、音乐、医药、熬糖法;西亚——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棉花、烟草、番薯。

4、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1)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很发达。

(2)郑和熟悉航海、热爱航海,又是虔诚的穆斯林,有精神动力。

(3)当时国力强盛,皇帝给了郑和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5、2005年,我国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主题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6、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7、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中国玉联合国关系大事记。

(作业P3)9、联合国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间合作,已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11、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

12、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汉 马 王 堆 丝 绸
历史 历史 古迹 意义
→ → →


等萝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友好 历史 历史 域 使者 古迹 意义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卜葡 西 西 长 玄 路西 张 大绸 、萄 亚 域 安 奘 大、 骞 骆 、 汉 出 驼 发、 象石 明瓷 、榴 欧 中 敦 郑 使 等器 孔、 洲 亚 煌 和 西 、 雀胡 域
→ → → → →
等萝
飞 天 壁 画
1900年5月26日清晨,一个姓王的道士早起,清除着一个洞窟 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 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然而我们的清政府却拿不 出钱来保护这些古物,中国是穷,但是不至于拿不出一份钱来!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考古家,不远万里朝敦煌赶来。他们 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 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 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然而他们却没有遇到任何关卡、任何手续,很轻易地就来到了 那个洞窟跟前。洞窟只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 的裤腰带上。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 的俄国商品,向王道士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 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 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难以想象的低价 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 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友好 历史 历史 使者 古迹 意义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域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路西 张 骞 汉 出 使 西 域
友好 历史 历史 使者 古迹 意义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域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路西 张 骞 骆 汉 出 驼 使 西 域
造 纸 术
印 刷 术
"色泽鲜艳, 飞云流彩."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域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卜葡 路西 张 大绸 、萄 大、 骞 骆 汉 出 驼 发、 象石 明瓷 、榴 使 等器 孔、 西 、 雀胡 域 等萝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友好 历史 域 使者 古迹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卜葡 西 西 长 玄 兰敦 路西 张 大绸 、萄 亚 域 安 奘 古煌 大、 骞 骆 汉 出 驼 发、 象石 、 城、 明瓷 、榴 欧 中 敦 郑 楼 使 等器 孔、 洲 亚 煌 和 西 、 雀胡 域
友好 历史 历史 使者 古迹 意义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域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张 路西 骞 骆 大绸 汉 出 驼 发、 明瓷 使 等器 西 、 域
友好 历史 历史 使者 古迹 意义
西 汉 瓷 器
司 南
火 药
→ → → → →
等萝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友好 历史 历史 域 使者 古迹 意义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卜葡 西 西 长 玄 敦楼 路西 张 大绸 、萄 亚 域 安 奘 煌兰 大、 骞 骆 汉 出 驼 发、 象石 、 古 明瓷 、榴 欧 中 敦 郑 城 使 等器 孔、 洲 亚 煌 和 、 西 、 雀胡 域
重走丝绸之路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 域 始 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路
友好因 通 “嫁” “娶” 时 工 出去 进来 具 的物 的物 丝间 品 品 绸 之 路西 汉
历史 意义
等萝
化促 、进 经东 济西 交方 流文
→ → → → →
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共 同对付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为特使出 使西域。但是,张骞的使团出了阳关 不久,便被匈奴抓了起来。张骞被关 押了十年之久,终于逃了出去,到达 了大月氏国。可是,大月氏已不想再 与匈奴作战了。 张骞只得再从大月氏 国来到大夏国(今阿富汗)。 从大夏 返回时, 张骞从又昆仑山北穿越新疆、 甘肃,终于回到了长安。 张骞出使西 域,虽然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 却打通了一条通往中亚、西亚、欧洲 的道路。在张骞开辟的道路下,中西 方开始有了经济、文化交流。
友好 历史 历史 使者 古迹 意义
开 起 交 我国 我国 经过区域 友 始 因 通 “嫁” “娶” 好 时 工 出去 进来 使 具 的物 的物 者 丝间 品 品 绸 之 四丝 卜葡 洲 西 新 长 亚疆 安 路西 张 大绸 、萄 大、 骞 骆 汉 出 驼 发、 象石 非中 敦 明瓷 、榴 使 洲亚 煌 等器 孔、 西 欧 、 雀胡 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