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肌学4

合集下载

英语课程标准三、四、五级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三、四、五级要求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一.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结构表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二.目标总体描述级别目标内容三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能和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

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的书面材料。

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

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能在所社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

能就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

能读懂短片故事。

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

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

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

五级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

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

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三.语言技能分级描述级别技能目标描述三级听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

2.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

3.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

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

5.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反应。

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说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

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3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易错题汇总,查漏补缺

3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易错题汇总,查漏补缺

易错点1 : 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易忽略某一位的进位用竖式计算:59+653错解:59+653=612正解:59+653=712易错提示:错解错在十位上5 + 5 + 1 =11 , 忘记向百位上进1 。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易错点2 :当和的位数比加数多时,没有将进位的数写在和的最高位上用竖式计算:354+923错解:354+923=277正解:354+923= 1277易错提示:错解错在把百位进上来的1 写在了横线的上方,误认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还是三位数。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上有进位数时,应直接把进位数写在干位上。

易错点3 : 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时,忘记减掉退位的1 用竖式计算:305-138错解:305-138= 177正解:305- 138= 167易错提示:错解错在被减数十位上的0 计算时忘记减掉退位的1。

十位上应为10-1- 3 =6。

易错点4 : 误把0 作最高位用竖式计算:423-354错解:423-354=069正解:423-354=69易错提示:错解错在最高位上写上了0 ,0 不能作最高位。

易错点5 : 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地把数值估大或估小—张桌子142 元,—个台灯60 元,妈妈打算买一张桌子和一个台灯,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错解:把142 看作140。

140 +60=200 (元)答:大约应该准备200元。

正解:把142 看作150。

150+60 =210 (元)答:大约应该准备2 10 元。

易错提示:错解错在把桌子的价钱估小了,导致钱不够。

购物时,为了使准备的钱够用,尽量把购买每种商品所需的钱数估得多一些。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舞蹈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技巧水平;3. 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和要领;2.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3. 舞蹈基本功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舞蹈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在开始舞蹈基本功教学前,首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踢腿、转体等动作,以准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和要领(20分钟)。

首先介绍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包括基本站姿、步法、转体、跳跃和韵律感等。

然后分别讲解每种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示范演示,并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30分钟)。

针对不同的基本功,介绍相应的训练方法。

比如,对于基本站姿,可以进行墙角站立练习;对于步法,可以进行踢腿练习;对于转体,可以进行旋转练习;对于跳跃,可以进行跳跃练习;对于韵律感,可以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基本功。

4. 舞蹈基本功的实际应用(20分钟)。

通过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将所学的舞蹈基本功应用到实际舞蹈中。

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舞蹈动作。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提高舞蹈技巧水平。

同时,可以让学生展示本节课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作规范和细节处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舞蹈基本功。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让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感受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舞蹈基本功对于学生舞蹈技巧的重要性。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 同学相伴 教案3篇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 同学相伴 教案3篇

《同学相伴》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经历了前三课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人的了解后,这一课来到了同学相伴的集体生活中。

同学相伴的过程中有快乐和相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课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于体会同学相伴之间的快乐,通过正面引导促进学生融入集体,团结友爱。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

随着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孩子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与二年级孩子明显不同的是,他们的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互相联系,成群结队地玩耍,看上去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也很快乐。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为此,让他们体验同伴之间的快乐有助于促进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助于促进他们融入集体,团结友爱。

三、活动目标1.体会与同学相伴的快乐,乐于与同伴在一起。

2.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融入集体,团结友爱。

3.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集体意识。

四、活动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与同学相伴的快乐,乐于与同伴在一起,认识到同学和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

五、教法学法启发式和探讨式、合作讨论交流,亲身实践、情境表演六、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块硬纸板、积分表、板贴、小组台卡、小组活动照片七、活动过程【热身游戏】一、小组命名团结队、齐心队、同舟队、共济队、合力队、和谐队、一心队迅速选出组长,得到各队台卡二、热身活动:小组手拉手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进行两次,引出课堂约定。

【导入】1.播放动画大雁迁徙,了解雁群的迁徙离不开同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学习目标总览本单元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好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1加法2课时2减法2课时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采用尝试、讨论等形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或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均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练习题,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在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学习。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的,通过本章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时间和货币单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一个分数的比较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三四级英语

三四级英语

三四级英语
三四级英语是英语水平的一个级别,通常用于描述英语非母语者的英语水平。

具体来说,三四级英语通常是指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和基本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但还未达到流利程度的英语水平。

一般来说,三四级英语相当于托福(TOEFL)考试中的30-40分左右,相当于雅思(IELTS)考试中的6.0-7.0分左右,相当于剑桥英语考试(Cambridge English Exams)中的B2等级。

对于想要提高三四级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词汇量:学习并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2.学习语法规则:深入学习英语语法规则,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
时态等。

3.多听多说:多听英语音频、多看英语视频,并尝试模仿发音和语
调,同时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练习写作:通过练习写短文、日记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
能力。

5.参加培训课程:参加专门的英语培训课程,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训
练。

总之,提高三四级英语水平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学习,建议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同时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原放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一首教学曲目。

这首歌曲描绘了草原上牧童们放牧的场景,歌词生动有趣,旋律优美流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的风光,体验牧童的生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草原放牧》,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草原放牧》,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以及对于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内容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2.采用示范法,教师正确地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草原和牧童生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草原和牧童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童生活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内容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3.示范:教师正确地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4.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和重要的音乐符号。

在曲谱上标出歌曲的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标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

股四头肌、臀大肌、 半腱肌、半膜肌、 股四头肌、臀大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半膜肌、长伸肌 、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跟腱。 趾长伸肌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跟腱。
练习题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1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名词解释: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 2 名词解释: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 海氏三角、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 海氏三角、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四边 股管、骨间肌、蚓状肌、股三角、 孔、股管、骨间肌、蚓状肌、股三角、收 肌管、梨状肌上孔、 肌管、梨状肌上孔、血管腔隙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3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髂腰肌
髂耻弓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环 耻骨肌
股神经
耻骨结节
股三角
(四)股三角
髂腰肌
腰大肌 腹股沟韧带 耻骨肌 长收肌 缝匠肌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股神经 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 股静脉 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 股动脉 前壁为阔筋膜 底为髂腰肌、 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 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五)收肌管 前壁为大收肌腱板 后壁为大收肌 外侧壁为股内侧肌 上口为股三角尖 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至腘 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至腘窝。 内有股血管、隐神经通过。 内有股血管、隐神经通过。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点: 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 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 背肌 难点: 难点: 手肌的分群、 手肌的分群、神经支配和功能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2) 趾长屈肌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第2~ 趾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第 ~5趾。
(3)
长屈肌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足母趾。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足母趾。
(4) 胫骨后肌
作用: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 作用: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
长屈肌
缝匠肌 耻骨肌
4.短收肌 . 5.大收肌 .
作用:主要使髋关节内收。 作用:主要使髋关节内收。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长收肌 股薄肌 半腱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半膜肌
(三)后群 三 后群 1.股二头肌 . 2.半腱肌 . 3.半膜肌 .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 伸髋关节。 块肌可以屈膝关节、 作用:后群 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股薄肌 股内侧肌
收肌管
(六)腘窝
半膜肌
股二头肌
上外侧界:股二头肌 上外侧界 股二头肌 上内侧界:半腱肌和半膜肌 半腱肌 上内侧界 半腱肌和半膜肌 下外侧界:腓肠肌的外侧头 下外侧界 腓肠肌的外侧头 下内侧界:腓肠肌内侧头 下内侧界 腓肠肌内侧头 膝关节囊。 底:膝关节囊。 膝关节囊 内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 内有腘血管、胫神经、 经、脂肪和淋巴结等
跟腱
四、足 肌
足背肌 短伸肌 趾短伸肌 足底肌 内侧群 展肌 短屈肌 收肌 中间群 外侧群 趾短屈肌 小趾展肌 足底方肌 小趾短屈肌 4条蚓状肌 条蚓状肌 3块骨间足底肌 块骨间足底肌 4块骨间背侧肌 块骨间背侧肌
五、下肢的局部记载
(一)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一 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臀上血管、 臀上血管 梨状肌下孔 — 坐骨神经 臀下血管、神 坐骨神经,臀下血管 臀下血管、 阴部血管、 经,阴部血管、神经 阴部血管
三、小腿肌
(一)前群 有3块肌 块肌 1.胫骨前肌 .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使足内翻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趾长伸肌 . 3. 长伸肌 .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为伸踝关节、 作用为伸踝关节 作用为伸踝关节、伸足 趾。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臀大肌 股方肌 坐骨神经 臀上动脉、 臀上动脉、 神经 臀下动脉、 臀下动脉、 神经
髂筋膜
腹股沟韧带
(二)血管腔隙和肌腔隙 血管腔隙 肌腔隙 髂耻弓 内侧为血管腔隙:股血管和腹环; 内侧为血管腔隙:股血管和腹环; 外侧为肌腔隙:髂腰肌和股神经等。 外侧为肌腔隙:髂腰肌和股神经等。 (三)股管 上口称股环 前界为腹股沟韧带 后界为耻骨梳韧带 内侧为腔隙韧带即陷窝韧带 外侧为股静脉的血管鞘 [股疝] 股疝]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 跖屈)。 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 跖屈 。
长伸肌
(三)后群 1.浅层 .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跟腱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膝 作用腱
2.深层 有4块肌 . 块肌 (1)腘肌 腘
六、下肢筋膜
腓肠肌内侧头 腓肠肌外侧头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咬肌、颞肌、 咬肌、颞肌、胸锁乳突肌
二、躯干部
斜方肌 、 背阔肌 、竖脊肌 、胸大肌 、前锯肌 、腹直肌
三、上

肱三头肌、肱桡肌、掌长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肱桡肌、掌长肌、桡 鼻烟窝、 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 鼻烟窝、指伸肌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