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的消退与保护

合集下载

浅析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工作2015213

浅析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工作2015213

浅析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 程。

目前,除中国外,伊朗、阿富汗等 40 多个国家也遗存有坎 儿井。

我国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 及哈密,南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其中以吐鲁番、哈密地区最 多、最集中也最具代表性。

坎儿井是生活在极端干燥酷热环境下的人们因地制宜,利 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

由竖 井、暗渠、明渠、蓄水池(涝坝)四部分组成。

竖井是开挖暗 渠时供定位、进入、出土、通风之用;暗渠,也称集水廊道或 输水廊道,首部为集水段,在潜水位下挖,引取地下潜水流; 明渠与一般渠道基本相同,横断面多为梯形;蓄水池,当地居 民称为称涝坝,用以调节灌溉水量,缩短灌溉时间,减少输水 损失,同时蓄水池形式的存在对于改善周边临近区域生态环境 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坎儿井的主要情况及特点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

位于中国西 北边陲,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 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 地,陆地边境线 5600 多公里,占中国边界总长度四分之一。

周 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 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1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战略位臵十分重要。

新疆现有 47 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 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 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 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古称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央政权始终对新疆行使着有效管辖。

公元前 60 年,西汉中央 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1949 年新疆和平解放。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于 1955 年 10 月 1 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浅谈坎儿井保护及利用对策

浅谈坎儿井保护及利用对策

浅谈坎儿井保护及利用对策作者:翟喜凤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新疆坎儿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关坎儿井保护及利用的有效措施,以此为相关人员实施坎儿井的保护利用做出有效参考。

关键词:坎儿井;保护措施;利用措施前言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水利工程,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近些年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坎儿井的井水功能和价值关注度提升,坎儿井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成为目前人们所关心的重点问题。

坎儿井不仅具备较高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历史价值,同时在今天的利用中也具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本文以吐鲁番地区为例,结合大量专家所提出的坎儿井保护对策,所给出的保护观点也有所不同,从生态、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价值方面加以考虑,需要重新对坎儿井的价值与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坎儿井的保护与利用做出有效的参照。

一、坎儿井使用现状和保护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一)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使用现状和保护重要性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是坎儿井最实用的地区。

这里的人民根据地形、气候、土质等特点巧妙的创造了坎儿井这种灌输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水资源。

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四季的水流不间断,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提水设备就可以将上游深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地下水潜流,然后在下游部位引出地面,进行自流灌溉和生活用水。

另外,坎儿井巧妙的构造可以防止风沙淹没,具有防范水蒸气流失特点。

其次,坎儿井的使用较少受到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操作局限,使得农户可以广泛参与,从而保证了整个灌区效益得以永久发挥。

(二)坎儿井存在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水利工程的修建,地下水过渡开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量也在逐年减少,导致坎儿井的水资源供给出现严重的问题,水量不断下降。

另外,一些工程的建设前期,没有对机井实施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导致机井与坎儿井之间出现争夺水资源的问题。

近60年新疆吐鲁番盆地坎儿井衰败的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

近60年新疆吐鲁番盆地坎儿井衰败的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
DOI:10.13961/ki.stbctb.2013.05.024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3 年 10 月
水土保持通报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近60年新疆吐鲁番盆地坎儿井衰败的 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
Vol.33,No.5 Oct.,2013
中期至今,二者变化趋势则相反。(2)坎儿 井 补 给 水 源 减 少。60 年 代 初,盆 地 开 始 开 发 利 用 地 表 水,在 各
流域上游和中游修建水库和防渗渠道。到1993年 修 建 中 小 型 水 库 8 座,总 库 容 达 8.00×107 m3,防 渗 渠
长达4 774km,防渗率达70%。减少了坎儿井水源的补给。(3)盲目发展机电井,掠夺式开采 地 下 水。 吐
240
水土保持通报 第33卷
and it declined to 6.72×103 hm2 in 2003,reduced by 45.37% . Keywords:arid region;groundwater;karez;driving forces
1 研究区概况
吐鲁 番 盆 地 位 于 新 疆 东 部,处 于 欧 亚 大 陆 腹 地, 行政辖区包括吐鲁 番 市、鄯 善 县 和 托 克 逊 县,总 面 积 6.80×104 km2,总 人 口 5.66×105 人。 吐 鲁 番 盆 地 降水稀少,年均 降 水 量 仅 6.3~25.3 mm,年 蒸 发 量 却高达2 845~3 744mm,极 端 最 低 气 温 -29.9 ℃, 极端最高气温49.6 ℃,年均气温为13.4 ℃,多大风。 盆 地 地 表 水 资 源 量 为9.33×108 m3 ,地 下 水 多 年 平 均

关于坎儿井保护维修的思考

关于坎儿井保护维修的思考

关于坎儿井保护维修的思考
坎儿井历经岁月沧桑,闻名于世。

但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多个坎儿井发生了管理
问题,逐渐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

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禁想知道:如何保护坎儿井,确保
它的完好无损,供大家享受着每一滴清新的“古老水”、每一片历史的景致?
首先,有必要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力量,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让人们意识到井的
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管理作用,对古井旅游景区管理有
明确的制度规定,体现公共利益,加强管理治理。

同时,注重保护古井资源,加大投资,
增强投入力度。

其次,通过法律依据,严格防止古井遭受破坏,尤其是部分公私合作,
为建设古井提供具体的限制措施,以保护古井的正常服务功能。

最后,可以利用国家及地
方的一些政府支持政策,对我国古井的保护维护工作给予支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保护维
护机制。

总之,只有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加强古井的管理和保护,坚持“保存古井、传承古井”的原则,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延续古井的魅力,让每一座古井,成为灿烂的文化传承。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摘要:阐述了吐鲁番坎儿井的价值,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吐鲁番盆地的经济发展和绿洲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坎儿井的措施:1、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2、统筹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加强坎儿井的管理;4、建立坎儿井保护区。

关键词:坎儿井价值;保护措施坎儿井文化景观是在当地缺水干旱环境下诞生的独特的绿洲文化景观,体现了当地环境中保护和持续生物多样性的水资源利用的特殊技术,影响了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并且表现了当地社区生活的独特性,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精神联系。

它的存在,持续了当地环境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保护了本地传统文化。

一、坎儿井价值分析1、遗产本体价值吐鲁番坎儿井地处干旱区域,这一农业灌溉系统历史悠久且仍在继续发挥效用,创新的解决了干旱地域供水的问题,创造了沿用至今的开凿、掏捞、维护等工艺,并对周边地域产生深远影响。

它是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运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产生的生态景观,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坎儿井与当地独特的绿洲文化相生相伴,与当地的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当地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体现了当地各文化族群的认同建立和交流过程,其遗存体现了历史上和延续着的本地的农业和社区生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坎儿井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是本地重要的文化景观。

2、历史价值在坎儿井的发展过程中,吐鲁番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并作用于村落、农田和坎儿井的建设上,体现了本地的独特生活和进化过程。

坎儿井的几次大规模发展都与当地人口增长和农业、聚落发展直接相关。

坎儿井物质遗存是人口聚集增长、民族融合、地方发展的重要见证,与其密不可分的相关农业和聚落格局都是本地农业文化和人居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人类在自然中活动方式的延续和证明。

3、科学价值吐鲁番坎儿井与本地自然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体现了本地保护和持续生物多样性的水资源利用的特殊技术,也体现了本地人类聚居活动的方式,是世界坎儿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地理中国最宏伟的地下长城坎儿井资料

高考地理中国最宏伟的地下长城坎儿井资料

高考地理中国最宏伟的地下长城坎儿井资料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

它是把地层中的潜流沿着挖成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农田或涝坝。

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10公里。

四季水流不断,水量稳定。

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向西传到中亚和波斯。

坎儿井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

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水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

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

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

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坎儿井,开始发展缓慢,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在伊拉里克时,“吐鲁番旧有三十余处”。

后经推广,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百处。

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后,更开凿坎井一百八十五处。

此后,吐鲁番坎儿井继续发展。

据本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1300多条。

由于水位下降等种种原因,到1990年吐鲁番坎儿井(出水)只有700条,流量2.94亿立方。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

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时人出入及出士用的。

竖井口长1米,宽0.7米,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高约1.6米,宽约0.7米。

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

涝坝,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农田。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是用暗渠引取地下潜流的一种特殊灌溉水利工程。

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

吐鲁番坎儿井衰败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吐鲁番坎儿井衰败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吐鲁番坎儿井衰败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作者:夏克尔江·牙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5期摘要:坎儿井作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绿洲一种主要的水利工程,历史悠久。

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维修保护,采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既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已失去供水功能的坎儿井恢复活力,造福民众。

关键词:吐鲁番;坎儿井;保护措施一、吐鲁番坎儿井概况1、坎儿井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地下水大量开采,坎儿井面临消亡。

数据显示,吐鲁番地区现有坎儿井1108条,其中能引雪水的278条,干涸830条,总长度4000公里,竖井超过10万个,灌溉面积约13.23万亩,约占吐鲁番灌溉总面积的8%。

2、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坎儿井是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在地表下开挖引水渠道,把地下潜流逐渐引出地面。

它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5部分组成。

暗渠是位于地下的渠道,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一般输水段长于集水段;竖井是连通地表与暗渠的垂直立井,用于施工中人员出入及运输弃土;明渠是坎儿井水流出地面进入涝坝之间的渠道;涝坝是调节水量的蓄水池。

二、坎儿井衰败的主要原因1、重视程度不够坎儿井引水工程较为特殊,以前一直作为民间引水工程,没被列入国家计划,任其自由发展政府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对坎儿井的投入较少,未能给予充分重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地域调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坎儿井水源减少、水位降低。

这些加速了坎儿井的干涸,同时使吐鲁番盆地绿洲外围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坎儿井自身的缺陷。

坎儿井作为在生土地层下开挖的地下水利工程,历经沧桑,暗渠、竖井由于冻融、淤堵、淘蚀、渗漏、裂隙经常造成坍塌。

同时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冬季坎儿井水资源就无法充分利用,使得其越来越难适应当前水利建设的要求。

3、水资源盲目开发利用、人畜活动践踏及车辆碾压,基建及生活取土、地质勘探维修失当等,产生了多种危及安全的隐患。

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措施研究

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措施研究

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措施研究摘要:由于近些年灌溉面积的增加,机电井数量猛增,导致地下水急剧下降,严重干扰了地下水的补给状态。

目前坎儿井正处于日益衰减、干涸以至消亡的状态。

本文从坎儿井概况分析,阐述坎儿井破坏机理与加固技术,进而保护坎儿井这一“活态文物”。

关键词: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蓄洪入渗;加固处理坎儿井是在新疆特有的自然环境、水资源条件下,形成的水利工程,至今在人畜饮水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处于第四纪地层中,通过截取山前冲积扇的地下水潜流,以暗渠将水输到盆地,具有蒸发少,无需能源,自流供水灌溉,四季水量稳定等优点。

一、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概况吐鲁番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补给充沛,具有含水层透水性强、地形和地下水水面坡度大等有利条件, 在山前倾斜平原下部的潜水溢出带, 沿地下水流方向, 溯源而上, 修建地下输水廊道和用于施工、维护的竖井, 便形成了坎儿井。

坎儿井由人工开挖的竖井、具有一定纵坡的暗渠、明渠和涝坝等四部分组成。

暗渠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两部分。

集水段,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起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为输水段, 在地下水位以上, 起输水作用。

坎儿井单井总长度一般在70~ 11000m , 集水段一般30 ~ 1000m , 竖井总数7 -250 眼, 首部竖井深度一般7 ~ 80m ,最大的可达100m 以上, 由于暗渠的坡度小于地面坡度, 也小于地下水面坡度, 因此地下水可自流引出地面。

吐鲁番市坎儿井的鼎盛时期有1237条(1957年), 年出水总量5.62亿m3 , 总流量17.86m3/s , 灌溉面积达32.14 万亩。

目前吐鲁番市有水坎儿井214条,总流量3.644m3/s ,年经流量为1.15亿m3,总灌溉面积9.38万亩,相比有水坎儿井数量减少1023条(2014年)。

二、坎儿井衰落及干涸的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 人文遗产,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尤其 在强调生态开发的今天, 坎儿井具有不可比拟的旅 游开发价值。
反方:从纯经济角度看, 坎儿井已无生存必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坎儿井未免过于落后,夏 季易干涸, 冬季水多时又易白白流走, 无法蓄贮。 而水库可蓄水, 随时进行生态调节。应该任坎儿井 自然消亡, 优胜劣汰, 由水库等水利设施取而代之。
坎儿井的优点
1. 减少蒸发,防止风沙 2. 水质优良,减少污染 3. 营造特有良性生态系统 4. 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 5. 可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
如何保护坎儿井
a.设立坎儿井专管机构,动态监测坎儿井
b.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c.统计各地坎儿井现状,按损坏程度和重要程度 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d.实行“保优汰劣”,对出水量大、坍塌量小的 宜加强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水量小, 维护困难,产出效益低的坎儿井则考虑淘汰。 e.对பைடு நூலகம்行布设的多条坎儿井实现“并轨”。
坎儿井消退原因
外因: 内因:
1.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规划
a.机井抽水 b.油田用水 c.水库截水 2.坎儿井管理不善,缺乏维护 a.政府不够重视 b.坎儿井匠无人继承
1.只能收集表层地下水
2.对地下水位变化适应性差 3.竖井易坍塌、暗渠易淤塞 4.输水渗漏损失
要不要保护坎儿井???
正方:坎儿井在很多地区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而
坎儿井的发展方向
建筑工艺现代化
与现代水利工程相协调
保护坎儿井水质,防止油田污染
坎 儿 井 赋
踏马古道 烟沙城阙 在这里
细水长流几千年 你还要流几千年
我还在《诗经》前游手好闲 在唐诗宋词后背井离乡 你就流过了我辗转反侧的岁月
几千年啊,呵… 就一句轻描淡写
一一 一 条念 眼 水生 沉 渠活 井 就就 就 是捻 是 朝过 岁 朝我 岁 暮的 年 暮前 年 生 今 世
很多年以前,再早点 我也试着追寻过你
你曾笑笑:哪有我?
我不过是
菩提树下的一念 善意 莲花叶上的一滴 朝露 大沙漠里的一网 经络
供养众生的一抹
溪水
大千世界,万物无名 只有四野莽莽 只有细水流长
细 水 日 子
感 念 淡 饭 粗 茶
暮 鼓 晨 钟
谢 谢!
坎儿井的历史价值
新疆坎儿井是干旱地区人类活动的一大 创造, 也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新疆坎儿井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数 量最多、发挥作用时间最长、目前仍在使用 的人工地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留下的珍贵人文遗产, 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与 科学价值。在研究绿洲历史及古丝路文明时, 必须把坎儿井放到当地文明的一个重要位置 上。
火洲:降水量不足20mm,蒸发量可达3000mm。 风库:七八级以上大风每年20余次,最大风速20m/s。
冰雪融水
竖 井




明 渠
蓄 水 池
古代新疆人民建造坎儿井
坎儿井的消亡
坎儿井凝结着巧夺天工 在水库和机井的双重 的智慧和滋润万物的恩 影响下,新疆坎儿井 泽, 但毕竟已经运行了 开始干涸。由20世纪 几千年,由于人力、物 50年代的1700多条, 力以及环境等原因, 很 开始逐年减少,到了 多坎儿井年久失修, 出 80年代末,新疆坎儿 水量逐年减少, 而关于 井数量锐减到860多条。 坎儿井的存废之争更使 吐鲁番地区仅存725条。 其陷人尴尬的境地。
a. 竖井加固:竖井口连接地表和地下, 气流变化会造成井口 边壁土层风化和冻胀破坏, 这是造成坎儿井破坏的主因之一。 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环或方框叠加嵌套入井壁。 b. 暗渠防渗防塌: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涵管防护, 形成封闭式 地下暗渠, 提高抗塌防渗能力, 并减少输水段渗漏损失。 c. 明渠防护:明渠是连接龙口和蓄水涝坝的渠段, 一般不长。 宜采用U 型预制砼板衬砌防渗, 提高防冻胀能力。 d. 沉沙池:为便于暗渠的清淤, 需在暗渠每500m 设置1 座沉 沙池, 采用浆砌石衬砌。 e. 龙口加固:为避免龙口坍塌, 需采用拱顶型整体浆砌石砌 筑, 同时利用规整后的断面设置测流装置。 f. 涝坝防渗加固:对涝坝边坡采用预制砼板加固处理, 并在砼 板及涝坝底部铺设防渗塑膜, 堤岸下游面进行夯实整平。
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中 国 古 代 三 大 工 程
新疆坎儿井的消退与保护
坎儿井的水源取自天山雪水,它 由明渠、暗渠、竖井、蓄水池四 部分构成。每条坎儿井一般长4 公里左右,最长的约30公里。总 长度约5000多公里。
吐 鲁 番
坎儿井的主要分布
哈 密 禾 垒
吐鲁番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