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早产儿脑损伤的评估与研究进展

早产儿脑损伤的评估与研究进展【摘要】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同时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上升。
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幸存者有神经发育障碍,主要有认知缺陷和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研究表明,早期进行电生理学、影像学、生化指标等方面的检查,有利于脑损伤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脑损伤;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损伤是早产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和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目前对早产儿脑损伤无特效方法,因此早期诊断主要是通过对脑电生理学、影像学及生化等方面进行评估。
现就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评估作综述。
1 脑电生理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神经功能评价技术,是近年来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于监测早产儿脑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操作简单、图形直观、数据易判读、可进行床旁连续动态监测等优点被受推广与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EEG在新生儿脑损伤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转向早产儿神经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结果显示,aEEG的异常分类与新生儿HIE的临床分度及神经发育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足月儿HIE的早期预测指标。
一项前瞩性研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即开始进行为期96h的aEEG监测,证实后生后48h内的aEEG异常结果与远期神经预后密切相关。
Song等报道用生后72h内的aEEG异常结果和MRI组合预测远期不良结局,其灵敏度为53.4%,特异性为97%,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89%,但这种相关性只适用于预测脑白质损伤,而在脑室内及脑实质内出血方面却无明显相关性。
Ralser等对2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18~24h内进行aEEG监测并随访至纠正胎龄12个月,发现生后早期aEEG异常与早产儿不良神经预后成正相关。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早期尤其是生后72h内aEEG结果对预测早产儿远期不良神经预后价值较大。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分析廖文君【摘要】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 EUGR发生率。
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
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
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 (均P<0.01)。
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EUGR) in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of 126 cases of low birth weight premature children with gestationalage≤32 week were enrolled, and gestational age (ultrasound or birth maturity analysis of data), birth weight, length, head circumference, gender, the existence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maximum physiologi-cal weight reduction rate, the number of days to regain birth weight, thetime for starting enteral feeding and full enter-al feeding (daily milk>100 ml/kg·d) were recorded. During 37~42 weeks, weight, length, head circumference, body weight,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of premature children were measured. Incidence of EUGR and risk factors, and incidences of EUGR in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 (AGA) and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 (SG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birth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at birth of EUGR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n-EUGR group (all P<0.01), while the rate of weight loss (%), time to regain birth weight, time for starting enteral feeding and giving full enteral feeding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on-EUGR group (all P<0.01). The proportion of SGA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non-EUGR group (all P<0.05). Based on weight, length, head circumference, incidences of EUGR in all newborns were 47.6%, 39.7%and 4.8%. Toatally, 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rate of SG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GA (all P<0.01).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recovery time, and time for full enteral feeding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EUGR. Conclusion Gestation-al age,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poor nutritional intake and RDS are still the risk factors of EUGR in premature children with gestational age≤32 week.【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4页(P2845-2848)【关键词】宫外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作者】廖文君【作者单位】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北荆门 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广泛建立和营养支持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渐增高。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丁凤【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指导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治疗。
方法选择我院NICU病室收治的19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对象,按照患儿出生后生长速率是否≥15 g·kg-1·d-1,将患儿分为正常生长组和缓慢生长组。
其中:正常组患儿76例,缓慢生长组122例。
统计患儿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氨基酸开始日龄、氨基酸总量、脂肪乳开始日龄、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日龄、总热卡达120 kcal·kg-1·d-1日龄和奶量达150 mL·kg-1·d-1日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因子。
结果患儿在出生第1周体重下降,从第2周开始体重一直增长。
单因素结果表明:出生时体重、氨基酸总量、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时间、奶量达标时间、总热卡达标时间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显著性因素(P <0.05)。
至于出生时胎龄、氨基酸开始日龄、脂肪乳开始日龄则不是显著的影响因素(P >0.05)。
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生长。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VLBW children's growth rate to better guide VLBW children's treatment. Methods 198 case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growth group (76 cases) and slow-growth group (122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growth rate of children born≥15 g·kg-1·d-1. The birth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age of amino acids beginning, the total amount of aminoacids, age of fat emulsion beginning, total amount of fat milk, age of start feeding, age of total heat Qatar 120 kcal·kg-1·d-1 and age of milk capacity of 150 mL·kg-1·d-1 were analysed. By single-factor analysis, we explor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children growth rate. Results Children born in the first week in weight loss, weight from the first two weeks has started to grow. Univariate results showed: birth weight, total amino acids, total fat milk, start feeding time, milk standard time, standard time total caloric impac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children in growth rate was significant factors (P <0.05). As gestational age at birth, amino acids beginning age, age is not a fat emulsion began significant factors (P >0.05). Conclusions VLBW children take an a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strateg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总页数】2页(P863-864)【作者】丁凤【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相关文献】1.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J], 孙秀静;夏世文;杨杰;杨式薇;王丹华;宫丽敏;王颖;米延;陈超;季钗;余加林;张巍2.85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J], 徐志兵3.低出生体质量及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130例临床观测[J], 周小桢4.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校正月龄12个月内体格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晓蓉; 吴湘兰; 方桂华5.鸟粪石晶体生长速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孙雅;周通;陈广源;季琳安;吉远辉;陆小华;王昌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是怎样的导语:我们都知道早产是由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没有足月就出生,这样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会特别低,而且身体中一些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这样就我们都知道早产是由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没有足月就出生,这样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会特别低,而且身体中一些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这样就特别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然而在照顾早产儿的时候也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需要爸爸妈妈们特别的细心,这样才能保证早产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是怎样的。
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早产儿的体重往往会比较轻。
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
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
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1、早产儿更加需要母乳。
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丰富的抗体和养分,会保护宝宝免于受到早产儿更加容易患上的诸多感染。
母乳更加容易消化,不会像奶粉那样给宝宝本来就脆弱的肠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宝宝对于母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奶粉。
而且对于早产儿来说,吃母乳比吃奶粉省力,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奶粉喂养的早产儿成长的更好、呼吸暂停(窒息)的现象明显下降。
2、把握喂奶量和次数。
因早产儿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日所需要的热能又不能少,所以只能采取分次哺喂的方法。
如:体重低。
早产儿标准

早产儿标准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5周之前出生的婴儿。
早产儿出生时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特殊的医疗护理和关爱。
早产儿的标准是指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孕周数的范围,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护士评估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并制定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早产儿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婴儿的出生体重、孕周数、性别、产妇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在制定早产儿标准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产儿标准:1. 出生体重标准:早产儿的出生体重通常在1000克至2500克之间。
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婴儿被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婴儿,这些婴儿的生存率较低,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护和治疗。
2. 孕周数标准:早产儿的孕周数通常在28周至35周之间。
出生时孕周数低于28周的婴儿被称为极度早产儿,这些婴儿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因为他们的生存率和健康状况都受到严重影响。
3. 性别标准:男婴的早产率高于女婴,男婴较女婴更容易出现呼吸窘迫、心血管问题等并发症。
4. 产妇健康状况标准:有些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羊水过少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早产。
因此,在制定早产儿标准时,需要考虑产妇的健康状况。
早产儿标准对于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和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标准来评估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些早产儿可能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而另一些可能只需要在普通的新生儿病房里接受观察和护理。
除了医疗护理和治疗,早产儿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家长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学会如何照顾早产儿,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长和发育。
社会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例如成立早产儿家长协会、举办公益活动等。
总之,早产儿标准对于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和治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评估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并制定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早产儿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长和发育。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 体重不增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收 治极低体重新生儿 45 例,体重增加后顺利出院。
出院 前,由医护人员对其父母进行了专门的人工哺养培训, 并告知其 1周随访 1次,总共 5次,根据不同的情况 制定不同的增重方案。
结果:1 周定期随访 15例病例, 共随访5次(A 组);2周随访12例病例,共随访3 次(B 组);3周随访10例病例,共2次。
A 组体重 平均增加( 950±120)g , B 组体重130) g ,而3周总共随访2次的C 组体 加了( 360± 120) g 。
和B 、C 两组相比,A 组体重增 加比较明显(P0.05)。
在影响增重的各个因素中,家 庭背景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结论:在影响极低体重儿 出院后增重的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两 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体重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新生婴儿当中,新生儿 的体重,尤其是早产儿的体重可能会非常低,其出生 后,由于生命体征稳定,往往需要在医院的平均增加( 560± 均仅仅增重平 增重保温箱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增重治疗,然后才可以出院回家。
但是出院后,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尤其是家庭背景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体重不增加的现象。
如果早产儿生长发育比较迟缓的话,无法达到适龄儿童的正常体重标准,则可能对其一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本文即分析了影响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加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当中,极低体重新生儿(VLBW )52 例,祛除因败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放弃治疗的而死亡的极低体重新生儿,剩余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
其中,男18例,女27例,胎龄31〜35周,体重1400〜1420g。
在住院治疗期间,根据各自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出院时体重增加到1800〜2000g,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及体重关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9 6- 9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 a Jun l 2 1 u ; ( ) n u Mei dP am cui l ora 0 1A g 1 8 aa c 5
极低 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问营养状况及体重关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诸宏伟 , 家华 潘
(. 1 安徽 医科 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儿科 , 安徽 合肥 2 00 ;. 3 0 12 蚌埠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儿科 , 安徽 蚌埠 23 0 ) 3 03
e l sp sil n ae trln t t ns o l ea mie u pe n ac tr ur in r a ya osbea dp nea uri h ud b d t d a sp lme top nea n tt . r i o t s t r l i o
o mi s ai a ( . f d n t t nw s 8 7±6 2 d T eiia d s a ( . 2± . 9 g・ g Lpde l o sw s d ii e d i 5 . % pt ns a ir o . ) . h t oew s 0 9 0 3 ) k ~. ii mu i a m ns r 3 9 ni l sn a te n aet i .
Ab t c : i T n lz e u t n s t a dw i t a eyl i hw i tna t( L WI d r gh s i i t n Meh d sr t A m oa a et t i t e n e h g i i v r o b t eg fns V B ) u n o p a z i . to s a y h n ro a i g nn w r hi i t ao l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注入法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

[ 4 ] 李薇 , 李钟艳. 西沙必利 治疗新生儿窒 息后喂养不耐受 的疗效
观察[ J ] . 儿科药学杂志 , 2 0 1 0 , 1 6 ( 4 ) : 3 2 — 3 3 .
[ 5 ] 黄瑛 ' 召 肖梅, 曾纪骅 , 等. 新生儿喂养 困难 与红霉素促 胃肠 动
力 的研究C J 3 . 中华儿科杂志 , 2 0 0 0 , 3 8 ( 4 ) : 6 9 6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1 . 2 给 药方法 P S干粉剂用前 加 2  ̄3 mI 生理盐水 摇匀 , 混悬剂用前解冻摇匀 , 在 3 7 ℃水 温 中预热 , 易使 P S颗粒分
的使用频率、 降低新生儿 病死率 等优 点 , 已被广 泛应用 于治
起正性促进作用 , 有利于胃肠功 能的成熟 。多潘立 酮混悬液 为外 周多巴胺受体 阻滞剂 , 直接作 用 于 胃肠 壁 , 增 加食管 下
部括 约肌张力 , 防止胃食管反流 , 促 进 胃排 空 , 协调 胃与十二
[ 7 ] 孙秀静, 王丹华 , 宫丽敏 , 等. 2 3 8 例极低 早产儿 的生长速率 和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 DS是早产儿常见危 重症, 病
2 . 3 5 1 5例。患儿均 于生后 6 h内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表 面活
性物质 自投入 临床 应用 以来 , 由于有促 进氧合 、 减少 呼吸机
N R D S , 采用随机法 , 两组患儿的性别 、 胎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
析( J ] .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2 0 0 6 , 2 1 ( 5 ) : 2 6 8 — 2 6 9 .
因此条件允许 , 应尽早开始 胃肠 喂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 生 长速 率 为 (38±3 )g (gd ,平 均住 院时 间 (98±1.)d 1. . / k ・) 5 3. 3 9 。出生 时 小 于 胎 龄 者较 适 于 胎 龄 者 恢 复 出生 体 重 后 的平 均 生 长速 率快 【4 S1.g (gd ,t . 3 l. V 3 /k ・) =2 0 ,P<0 5。结 论 4 2 7 .] 0 平 均 生长 速 率 较快 组 I≥ 1 /k ・) 5g (gd 】
D n h a , GO iri WANG Yig , MIy 4 C N h o, J h i, Y ] -i Z a —u I NG L— n , a n3 a , HE C a lC a n U i l , HANG We X A h— a n i, I S i
Grwt aea di f e c gfcosi eylw br e h rmau eifns o hrt n sil ni tr vr it w i t e tr a t t nu n a n o h g p n
S N Xu i U ij  ̄,W G -n A N
余 加 林 张 巍 。 夏 世 文 杨 杰 m 杨 式 薇 “
1中 国医学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北京协 和 医学 院北京 协和 医院儿科 ( . 北京
1 0 3 )2中国疾 病预 防控制 中心 0 7 0 ;.
妇幼保健 中心儿 童保健部 ( 北京 10 1 )3北京 大学第 一医 院儿科 ( 京 10 3 )4哈 尔滨 0 0 3 ;. 北 0 0 4 ;. 医科 大 学第 一 临 床 医学 院儿 科 ( 龙 江 哈尔 滨 10 0 ) 5 复旦 大学 附属儿 科 医 院新 生 儿科 黑 5 0 1 ;. ( 上海 2 0 3 )6 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 儿童 医院新生儿科 ( 0 0 2 ;. 浙 浙江杭州 3 0 0 )7 庆医科 大学 10 3 ;. 重 4 0 1 ) 8首 都 医 科 大学 附属 北 京妇 产 医 院新 生 儿 科 ( 京 004 ;. 北 4 0 7 ) 1 . 东 省妇 幼保 健 院新 生 儿 科 3 0 0 ;0广 附 属 儿童 医院新 生 儿 科 ( 庆 重
・
2 48 ・
临床儿科 杂志 第 2 7卷第 3期 2 0 0 9年 3月 . l e i rV 1 7 N . r2 0 ,Ci P da o. o3 Ma .0 9 n t 2
・
论
著・
2 8例极 低 出生体 重 早产 儿 的生长速 率 和影 响 因素 3
孙 秀静 王丹华 宫丽敏 王 颖 米 延 陈 超 季 钗
A ae yo Me& cecs e i 10 3 ,C ia .a oa et frWo e n hlrn el ,C i s cd m f d d Si e,B in n j g 0 70 hn ;2 t nlCne o m nad C i e "H a h hn e N i r d s t e
重 儿 生后 的早 期生 长 。
关 键词 : 早 产儿 ; 极 低 出 生体 重 ; 营养 ; 生长 速率
中 图分 类号 : R 2 7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科 杂 右 ,09 2 0)2S 2 1 2 0 ,7 :4- 51
10 - 6 62 0 )3 0 4 — 4 0 0 30 (0 90 — 2 8 0
出 生胎 龄 为 (0941 ) ,出 生体 重 ( 3 3± 19 。生 后 第 1 ~第 6周 平 均 体重 生 长速 率 分别 为 一 -、l.、 3. -. 周 9 11 2 )g 周 7 2 42
1 .、1 .、l . 、1 . ( ・ ) 36 3 7 4 2 48 k d 。肠 内 、外 营 养开 始 平 均 时 间 分 别 为 ( . 3 4±23 .)d和 ( .± .)d ,总热 卡 达 1 0 31 1 7 2 k a (g d 平均 时 间 为 ( 1 ± t )d cl k ・ ) / 2 . 1. 3 6 ,喂养 奶 量 达 1 0m / k ・ ) 均 时间 为 ( 3 5 L(gd 平 2 . 1 .)d 4± 08 。恢 复 出 生 体 重后 平
与较 慢 组 f 5g (gd ]相 比 ,出生 胎 龄 差 异 无显 著性 ,但 出生 体 重 低 、接 受 肠 内肠 外 营 养 早 。大 多 数 极 低 出 <1 / k ・ ) 生 体 重 早产 儿 在 住 院期 间不 能达 到正 常胎 儿在 宫 内 的 生长 速 率 。更 积极 的肠 内肠 外 营 养 ,可能 有 利 于 极 低 出生 体
10 2 )9湖 北 省妇 幼 保健 院新 生儿 科 ( 0 0 6 ;. 湖北 武汉
( 广东广 州 5 0 1 ) 1 . 10 0 ;1福建省妇 幼保健 院新 生儿科 ( 福建福 州 3 0 0 ) 5 0 1
摘要 :
目的
观 察 极 低 出生 体 重 早 产儿 住 院期 间 的 生 长 速度 及 营 养 支 持 情 况 ,研 究 影 响 其 生 长 的 因 素 。方
法 采 用 回顾 性 调 查 的方 法 ,收 集 2 0 0 5年 1 1日至 2 0 月 0 6年 6月 3 0日我 国不 同地 区 1 O所 三 甲 医 院极 低 出生 体 重 早 产 儿 的 临床 资 料 ,对 影 响早 产 儿 生 长 的 因 素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共 有 2 8例 符 合 条 件 的极 低 出 生体 重早 产 儿 , 3
w n, Y N 施 Y N h—e” ( .eate to e ir s P k g U i dclC lg opt , C i s e A G , A G S i i 1 p r n f Pda i , ei no Meia ol eH si w D m tc n n e l a h e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