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
绥中36-1油田注入井欠注原因及治理建议

利 用 X—pr P O型 x射 线 衍 射仪 对 不 同取 et R
水质显著超出了现行注水水质标准。
表 1 S3 Z 6—1 田 注 入 水 水 质 指 标 在 线 测 试 结 果 油
室 内动 态损 害 实 验结 果 表 明 ( 2 , 台 注 表 ) J平
过 滤 的注入 水对储 层 岩 心渗 透 率损 害程 度 为 2 % 7
~
入 水精 细过 滤后 对储 层岩 心渗 透率 并不 造成 伤害 , 渗 透率 测试 结果 与地 层 水 测 试 结果 相 近 。未进 行
超标 、 管壁 腐 蚀 结垢 严 重 、 合 物 吸 附堵 塞 通 过 加 强腐 蚀 研 究 工 作 、 质 分 级 控 制 、 聚 水 除铁 杀 菌
以及优 化加药 系统等措 施可有效控制 注水水质。注水井酸化体 系中强化 对 F 、 S等元素化 e O、 合物 的溶蚀 , 注聚系统 通过 加 多重滤网过滤并运 用复合 型化 学解堵 剂进行 解堵 可有效 解除注
瓣 。。 薯t棼譬j尊谚一 糍 —一 露 l 一誊 囊 | 照 奄 鬻
文 章 编 号 :10 6 3 (0 1 0 0 2 0 6— 5 5 2 1 ) 3— 19—0 3
. 1 J 1 83  ̄m
绥中3 6—1油 田注 入 井 欠 注 原 因 及 治 理 建 议
3% , 8 平均 为 3. % , 见 水 质 超 标 时 , 储 层 33 可 对
岩 心渗 透率 的损 害较严 重 , 长期 注人 可引起 储层 渗
表 2 J平 台 注入 水对 储 层 岩 心 渗 透 率 的 伤 害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摘要:大多数油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主力油田逐渐步入高含水阶段,注水开发的油田采用大泵提液后,单井配注指标提高,但由于注水层的堵塞问题,导致注入压力较高,能耗巨大,注水困难,明显制约了稳产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在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后,往往需进行提液稳产的作业,提液的同时也需保证注水井有足够的注入能力,以维持较高的地层压力。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正常生产。
但简单的酸化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化学解堵引言: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大泵提液、以水驱油是目前老油田增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注水井能够及时的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才能够保障油田的开发效果。
但是目前很多老油田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井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堵塞问题,配注指标难以实现,造成地层能量亏空,影响了油田的产量。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目前初步分析认为注水井井筒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存在下述几种可能:(1)注入水水质与地层水存在不配伍问题,造成注入水在地层结垢(2)注入水水质处理不达标,固体颗粒进入储层造成堵塞(3)注入水中细菌及微生物超标,地层内微生物繁殖造成堵塞因此,简单的酸化做法也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的,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1.注水地层堵塞机理1.1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地层微粒运移导致的堵塞有两种情况:(1)由于流体流速高或压差波动大,使地层中的固结颗粒脱落导致随流体发生移动,在孔隙中逐渐的堆积,从而阻碍流体的流动;(2)在注水过程中,因平台设备原因,导致注水井突然停滞,地层砂粒随水流反吐,部分进入井筒或充填于防砂砾石孔隙之中,使得近井地带渗透率下降,注水阻力增大。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注水井是利用注入高压水将水潜压力与油藏压力相平衡,提高油藏压力从而推动原油流入生产井的一种方法。
在注水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注水井测调遇阻。
本文将探讨注水井测调遇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我们来讨论注水井测调遇阻的影响因素。
注水井测调遇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石渗透率:注水井测调遇阻与岩石渗透率密切相关。
如果岩石渗透率较低,原油的流动性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注水井测调遇阻。
2. 油藏性质:油藏的孔隙结构、岩石类型以及浸润度等性质也会影响注水井测调遇阻。
不同的油藏性质会对注水井的测调产生不同的影响。
3. 水质:水质的含油度和含盐量也会对注水井测调造成影响。
若注入的水存在较高的含盐量或含油度,可能会导致注水井测调遇阻。
1. 优化注水井位置:合理选择注水井的位置是避免注水井测调遇阻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和物性参数,选择合适的注水井位置可以减少遇阻的可能性。
2. 注入优质水源:选择适宜的水源并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注入的水质优良,避免由于水质问题导致的注水井测调遇阻。
3. 调整注入压力和注水量:根据注水井测调过程中的情况,合理调整注入压力和注水量。
前期可以适当降低注水压力,以减少阻力,后期可以适当增加注水压力来解决遇阻问题。
4. 应用改造技术:如果遇到严重的注水井测调遇阻问题,可以考虑应用改造技术来解决。
可以采用酸化剂酸化岩石,或者通过注入聚合物来改善油藏渗透率。
注水井测调遇阻是注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由岩石渗透率、油藏性质和水质等因素影响。
为了应对遇阻问题,可以优化注水井位置,注入优质水源,调整注水参数,或者应用改造技术等方法。
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注水井测调遇阻问题,提高注水效果。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摘要:在油田运行过程中,注水井堵塞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分析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并研究解堵增注措施。
取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物,分析堵塞物组成成分和形成机理,确定油田注水井堵塞物的形成原因。
根据分析的注水井堵塞物成分,配置解堵试剂并优化试剂配方。
设计解堵增注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流程,完成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研究。
通过与两种传统解堵增注措施的对比实验,证明了应用研究的措施后的注水井注入压力明显减少,即研究的解堵增注措施的施工效果更佳。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增注措施引言国内外低孔、低渗油藏普遍采用注水方式开发,但受储层敏感性、水质不配伍等因素影响,储层容易出现注水井堵塞,导致注水井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对应油井产能降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水平。
M 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投产后一直采用注水开发,初期开发效果较好,但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部分注水井压力明显升高,欠注现象严重。
前期采用土酸酸化、胶束酸酸化等增注措施,初期注水井注入压力降低幅度大,但措施1~3月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又逐渐升高。
因此,针对 M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较快、常规酸化解堵增注措施有效期较短的问题,急需对该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研究更加高效合理的解堵增注措施。
1.油田注水井现状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地下油层的石油储备量不断减少,会导致底层压力不断减少,影响油田开采量和开采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油田的开采安全。
通过油田注水井向地下油层注水,有效控制油层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田含水上升过快的局面。
我国大部分的油田已经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注入水质较差等原因,长期的注水操作会导致油田注水井堵塞,因此需要定期对注水井进行解堵增注操作。
但是随着对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开采深度不但加深,注水井堵塞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要求越来越高[1]。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注水井是油田开发中常用的一种注水方式,其通过给储层注入水来增加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从而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而注水井测调则是对注水井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测和调整的过程。
在注水井测调中,常常会遇到阻碍和困难,本文将探讨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一、影响因素1.储层特性:储层的压力、饱和度、孔隙度、厚度等都会影响注水效果。
如果储层非常厚或者孔隙度小,那么注水效果往往较差,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注水方式。
2.井筒结构:注水井的壁面粗糙度、内径大小、孔数以及水泵的类型和位置等,也会对注水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井孔大小不够或者壁面粗糙,会降低注水效率。
3.水源和水质:注水井的水源和水质也是影响注水效果的因素之一。
水源的距离和水质的硬度、盐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注水的流量和质量。
4.注水方式:注水方式包括常规注水、聚合物驱油注水、气泡驱油注水等。
不同的注水方式会对注水井的工作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5.其他环境因素:注水井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也会对注水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井内可能会水气过多,影响注水效率。
二、应对方法1.储层建模:针对储层特性,进行储层三维建模,并进行模拟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储层的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从而优化注水井的设计和配置方案。
2.井筒清理:针对井筒结构的问题,定期对注水井进行检查和清理,保障井筒内的流通性和通畅度,提高注水效率。
3.水源管理:通过对水源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够保障注水井的水源质量和水量充足,从而提高注水效率。
4.注水方式改进:根据不同注水方式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注水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储层状况和地质条件。
5.环境因素控制:通过环境监测和控制,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保障注水井的工作稳定和效率。
总之,注水井测调的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储层状况、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便提高注水效率、减少投资成本,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好的保障。
渤海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试验

渤海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试验
沈燕来;刘德华
【期刊名称】《油气采收率技术》
【年(卷),期】1999(006)004
【摘要】分析了造成A8井塞的三种主要原因,认为堵塞的原因依次是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和地同砂堵塞。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冲砂洗和化学解堵增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砂洗井能够有效地解除井筒堵塞,化学解堵剂BRJ-9604可以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堵塞,两者增注效果都比较明显,有效期已接近1年。
研究成果对绥中36-1油田及其它油田的注水开发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沈燕来;刘德华
【作者单位】天津塘沽渤海石油采油公司;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62
【相关文献】
1.针对渤海A油田注水井堵塞的解堵增注液研究 [J], 李玉光;邢希金;李莹莹;李蔚萍;向兴金;任坤峰
2.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崔波;王洪斌;冯浦涌;杨永庆
3.埕北油田,绥中36—1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方法优选 [J], 沈燕来;汪伟英
4.M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J], 刘建升;刘江波;刘秀华;彭
俊发
5.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J], 秦晓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004376_注水井多轮次酸化解堵技术研究

绥中36-1油田大部分注水井由于注水时间长,注水量大以及注入水水质问题对储层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导致注入压力高、注水量下降。
为降压增注,多数注水井均进行了酸化解堵措施,并且进行了多轮次的酸化作业,作业后大多数的注水井存在着以下问题:(1)酸化解堵后压降不明显;(2)酸化后注水压力上升快,有效期短。
对于多轮次酸化井有必要对多轮次酸化后井的堵塞机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出影响注水量和注水压力的主要原因,研究针对性强的酸化解堵酸液体系。
1 储层概况绥中36-1油田为前第三系古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古近系披覆构造,储层段主要发育有三角洲沉积亚相和三角洲间湾亚相。
储层岩性为疏松砂岩,储层孔隙度为29%~35%,平均渗透率为3000×10-3μm2以上,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5~63μm,最大孔喉半径可达200μm以上,储层以高孔特高渗疏松砂岩为主。
注水过程中易发生微粒运移,且外来固相颗粒易侵入造成深部损害。
储层岩石主要为石英、长石砂岩,多为粉砂、细砂岩,粒径在0.02~0.50mm之间。
孔隙以原生粒间孔占绝对优势,孔隙发育,连通性好,胶结疏松,填隙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其次为碳酸盐矿物和石英,少量黄铁矿。
粘土矿物含量为5%~35%,通常大于10%,主要为伊/蒙混层,相对含量为32%~62%,混层中蒙脱石相对含量高达54%~92%;碳酸盐矿物含量0~10%,呈斑状胶结;自生石英含量小于0.5%,呈加大边结构;黄铁矿呈斑状分布,基底式胶结,含量低于1%。
原油粘度平均为1478.4MPa.S,油层厚50~248.5m,易污染面积大,渗透率变化较大(30×10-3~5000×10-3μm2),纵向渗透率极不均匀,非均质性严重。
2 多轮次酸化储层堵塞机理2.1 储层敏感性伤害2.1.1 流速敏感性绥中36-1油田粘土矿物中引起速敏的高岭石含量较高(3.5%~20%),另外填充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微粒运移,为速敏损害提供先决条件,储层属于中等偏强到强的速敏,具有较强的速敏损害性。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

注水井测调遇阻影响因素及应对探讨注水井测调是石油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向井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井测调遇阻的情况,即注水井测调无法顺利进行的现象。
本文将讨论注水井测调遇阻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导致注水井测调遇阻的因素有多种。
注水管道堵塞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管道堵塞可能由于管道内壁结垢、沉淀物堆积等原因造成,这不仅会降低注水井的注入能力,还会导致井测调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水井周围的地层情况也可能影响注水效果,例如地层裂缝、孔隙度不均匀等。
井身结构的问题也可能导致注水井测调遇阻,例如井眼尺寸过小、注水井内安装的设置不当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解决注水井测调遇阻问题。
对于注水管道堵塞的情况,可以采用注水管道清洗的方法来解决。
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压水流来清除管道内的结垢和沉淀物,从而恢复注水管道的通畅。
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化学清洗剂来加速结垢和沉淀物的溶解,从而更彻底地解决堵塞问题。
对于地层情况引起的注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
可以进行地层分析,了解地层的物理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等。
通过分析地层特征,可以选择合适的注水井位置,从而避免注入无效的地层。
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增注剂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从而增强注水效果。
针对井身结构引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
对于井眼尺寸过小的情况,可以采用冲洗下洞的方法来扩大井眼尺寸,从而提高注水能力。
我们还可以对注水井内的设置进行优化,例如加装适当的阻塞剂来防止地下水的流失,提高注水效果。
注水井测调遇阻是石油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其影响因素有多种。
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注水井测调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实现更加高效的石油开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go jcinwe snS 3 - ol e aebe u r r. t 7w la dE li Z 61ol e s xmpe te l fnet l Z 61 if l h v enp t owa Wi D1 el n 7we S 3 — if l a ea l h o i o li d i f d h ln d a i n .
崔 波 ,王洪斌 ,冯浦涌 ,杨 永庆
( 中海油 田服务股份有 限公 司油 田生产研究院 ,天津 305 0 4 2)
摘
要 :绥 中 3 . 61油田注水井注入压 力普遍偏 高 ,导致注水量下降 ,地层 能量亏空 ,油田开发 受到 影响。注水井注入 压力
上升 的主要原 因是地层受到堵塞 ,此文从 注水水质、储 层敏 感性和工艺措施三个方面分析 了绥 中 3 . 61油田注水并堵塞 的原 因,提 出了解除注水井堵塞 的对 策,并 以 D1 7井和 E 7井为例论述 了氟硼酸体 系对绥 中 3 . 油田注水井解堵的有效性。 61 关键词 :注水井堵 塞;水质 ;储层敏感性 ;氟硼酸体 系 中图分类号 :T 376 E 5. 文献标识码 :A DO :0 9 9 .s. 0 .3 62 1 . .6 I1. 6  ̄i n1 82 3 . 20 0 4 3 s 0 0 2
Ke rs i et nw lco ; t u l ;ee or e sii ; u o c c s m y wod :n c o el l wae q at rsr isnivt f ob r i s t j i g r i y v t yl i ady e
绥中 3— 油 田位于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坳陷辽 61
s er ei Z 61o1 edi tefr t npu gn .nti pp rtema rerao s rnet nwe lg i Z 61 r i n u s S 3 — if l s ma o lg ig I s ae,h i t e sn jci lc gn i S 3 — o i i h h nh e o f i o l o gn
Re snAn ls r n t nW el lg iga dt e e s rs o ao ayi f jci lC o gn n au e so I e o hM t
Br a i gd wn Pl g i gi Z3 - l il e k n o u g n S 6 1Oi F ed n
充 ,油 田开发受到影 响,因此有必要对绥 中 3 61
油 田注水 井 堵塞 原 因进 行 分析 。本文 从 注 水水 质 、 储 层 敏 感 性 、工 艺措 施 三 个 方 面分 析 了地 层 堵 塞
t n a ddciei fr t ne eg, n e if l ee p n a l ena etd T e i ao rnet nw lpe— i ,n el ma o ry adt l e dv l me t s s be f ce . h nr snf jci el rs o n no i n h o d i o h ao ma e oi o
西 低 凸 起 中段 ,孔 隙 度 在 2 %~ 7 之 间 ,渗 透 6 3% 率 在 3 ×1- 50 0 0 m2 间。 绥 中 3— 0 0 0 ×1~ 3 之 61油 田 主力 油 层 的砂 岩结 构 多 为 粉 砂 、细 砂 状 ,粒 径
在 O0 ~ . mm 之 间 。胶 结 类 型 以接 触 式 胶 结 为 .2 05
e et e es f u o c cdss m mo ig e lg fnet n l a endsusd f ci n s o f o r i t i r vn o jci l hs e c se . v l bi a ye ne h t c oi o we s b i
CUIBo W ANG ng i FENG u o , , Ho b n, P y ng YANG n q ng Yo g i
( rd cin ee rh ntue C iaO l e ri s i i d Tajn3 0 5 , hn P o ut sac s tt hn i l S v e m t , i i 0 4 2 C i oR I i , i f de c L e n a) Abta tT ei et npesr e eayhg e i e net nwe s f Z 61 if l,eut gi eraigi t jc s c: h jci rsue s nrl ihrnae i e— r n o ig l hi i lo S o i i n n n rn
第3 2卷
第 2期
洛
石
21 0 2年 6月
OFFSHORE OI L
V_ _ 2 NO 2 0 3 I . J n. u 2O1 2
文章 编 号 :10 .3 6( 0 2 20 6 .7 0 82 3 2 1 )0 —0 40
绥 中3 .油 田注 水 井堵 塞 原 因分 析 及对 策 61
ol edh v e ndsu sd icu igt ewae u l y rs rorsn ivt dp o e s e srs n eme s e e o ete i l a eb e ic se ,n ldn tr ai ,e ev i e s ii a rc s aue ,a dt au st rm v i f h q t t yn m h r 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