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城⼦·密州出猎诗词原⽂及赏析江城⼦·密州出猎诗词原⽂及赏析苏轼 江城⼦·密州出猎宋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何妨! 持节云中,何⽇遣冯唐⑦? 会挽雕⼸如满⽉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
眉州眉⼭(今四川眉⼭县)⼈。
北宋⽂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家"之⼀。
与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博的历史⽂化知识,显露出多⽅⾯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佑⼆年(1057年)考进⼠时,主司欧阳修见其⽂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年(1079年),御史台有⼈摘引其⾮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翰林学⼠、知制诰,充任侍读,⼜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兼翰林侍读学⼠、守礼部尚书。
元佑⼋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忠。
[注释] ①狂:豪情。
左牵黄:左⼿牵黄狗。
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古⼈打猎时⽤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
貂裘:⾝穿貂⿏⽪⾐。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一、本篇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文章翻译:我虽已年老,却兴起少年时的狂放之志,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起苍鹰,头戴华美的锦帽,身披贵重的貂裘,率领着千骑骏马如同疾风般席卷过平缓的山冈。
这是为了回应全城百姓倾城而出,追随太守我一同出猎的盛情。
在这场狩猎中,我将亲自射杀猛虎,以展现如三国孙权般的英勇。
酒酣之际,我的胸襟更加开阔,胆气越发高昂,尽管两鬓已微微泛白,但这又何足挂齿!我内心期待着,何时能在云中接到朝廷的符节,如同汉代的冯唐被派遣出使,获得重用的机会。
那时,我定会拉满雕饰精美的硬弓,目光坚定地向西北方向望去,瞄准那象征侵扰边境的“天狼星”,表达我愿为国御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三、文章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zhengzhi家和思想家。
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24日,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文三个方面。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叙事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慨的短篇抒情诗。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形式上打破了旧有的束缚,内容上则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苏轼的散文同样卓越,他的议论文深入浅出,记叙文生动形象,书信体则充满真情实感。
除了文学成就外,苏轼在书画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以遒劲有力、自然流畅著称,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苏轼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他的画作以简练的笔墨和深远的意境著称。
以下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详细解析:词牌与背景《江城子》是词牌名,本为单调,苏轼在此基础上创新为双调,使其成为一首豪放激昂的抒怀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 唐代杜牧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风举绿船飘古戍,霜凋青鸟散秦树。
望中烟树兰桡阁,对此笙歌江剩经。
一旦功名万古千,却向江头凭乐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城子的春日景色和贵族猎人出行的场景,表达了生命短暂、功名无常的主题。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这两句以春天的气息来开篇,通过描绘初春时节的细雨蒙蒙和春风柔和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营造了温暖和明朗的氛围。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这两句表现了春雨的来临,使得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大自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色是春天的代表色,也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这两句描绘了贵族猎人的场景,牙璋是猎人的号角,犀白珂是犀牛的角,直笛则流露出悲伤的音调,连接着悠扬的杨柳歌声。
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贵族猎人出行的豪华气派和猎人的凶狠形象。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这两句描述了湖面上船只的景象,映湖的船只在湖面上荡漾,纷扰的尘土随着敲击湖面的声音而涌起,珠箔的闪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璀璨。
这种景象描绘出了猎人船队的盛况和喧嚣。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这两句以华丽的色彩和贵族的仪态描绘了猎人的装束,商颜是猎人的名字,碧袖是他华丽的袖子,仿佛拂去了朝霞的美景。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金布华表示猎人服装的精美和华丽。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这两句表达了春日的景象,桃花和柳树正处在盛开的季节,花瓣和枝条随风飘落。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歌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歌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现随小编一起来欣赏下吧。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
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初一语文: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初一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导读:初一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臂托起苍鹰。
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岗。
为酬谢追随同太守来观猎的全城士兵,我要亲自射杀猛虎,就像昔日的孙权一样。
我开怀畅饮,精神豪迈。
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皇帝派人手持符节,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一样,再次重用我,我定把雕花的大弓拉得像满月一样圆,朝着西北瞄望,射向侵扰太平的天狼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
写作背景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 来勤政爱民,为百姓所拥戴。当时 ,密州蝗旱相连,民众随他去常山 祈雨,在回程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 茅冈,写下此词。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 西 北 望 , 射 天 狼 。
请同学结合文下注释,结合自己的 请问“豪”体现在哪方面呢? 理解,然后说说词下片的大意。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宽阔、豪壮。 酒饮得畅快 用典 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哪天(朝廷)才能像派遣冯唐持着符节 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委与我重任 用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将 驱逐西北来进扰的西_______,左_____,右_____, 老夫…… 锦_______,千骑_________。为报_________ __,亲______,看______。 酒酣____________。鬓______,又_____! 持_______,何日_________?会___________ __,西______,射______。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 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 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持 节 云 中 , 何 日 遣 冯 唐 ?
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为 报 倾 城 随 太 守 , 亲 射 虎 , 看 孙 郎 。
锦 帽 貂 裘 , 千 骑 卷 平 冈 。
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 左 牵 黄 , 右 擎 苍 ,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苏 轼
苏轼面对仕途的打击:
谁道人生无再少?豪放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豁达
——《浣溪沙》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 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 胸怀! ----- 周国平
本文有哪几处用典?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
答: 一是“亲射虎,看孙郎。”
——满怀豪情 二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希望受到朝廷的重用。 三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报效祖国,建功立业。
(要求:注意停顿、节奏)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三、再读课文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要求:读音准确、清晰、流畅)
出猎的壮观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____ 典故 场面,灵活运用_____ ,________ 狂放豪迈 地表达了自己希望_________, 报效祖国 受到重用 ________的爱国精神。
请同学结合文下注释,结合自己的 请问“狂”体现在哪方面呢? 理解,然后说说词上片的大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姑且 豪迈狂气 黄狗 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过 架着苍鹰(名词动用) (犹如疾风)席卷 速度快,体现狂态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用典
“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 推荐阅读:
• 林语堂《苏东坡传》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 宋神宗熙宁八年,西北方的西夏军和辽军 不断袭扰边境。此时苏轼年届不惑之年, 在3年前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 外任( 不受朝廷重用,仕途上不得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一、初读课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要求:读准字音)
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二、示范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