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走进化学实验室》

合集下载

初中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初中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初中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安全知识,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
试管、试管架、移液管、酒精灯、盖玻片、显微镜、滤纸、玻璃棒等
三、实验步骤:
1. 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安全知识。

2. 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仪器,了解其用途和操作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试管中混合不同溶液、用显微镜观察叶绿素等。

4. 强调实验的安全性,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注意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

5.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和意义。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思维
和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学生应该继续保持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勇于进行
实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5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5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科书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所以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首先去认识一些常用仪器吧!二、新课教学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常用仪器(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用仪器(存放药品的):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

教案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三。

本课题可以分为三部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洗涤仪器,重点在前两部分。

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是走进实验室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走进实验室来对化学这门学科进行初步的了解,也为以后进行化学实验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中各种常用的基本仪器,并能够清楚的知道其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用基本仪器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学会运用药匙、纸槽取用固体药品,并掌握倾倒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量筒的正确读数方式以及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2、通过“训练式”与“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观察思考到分析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的习惯。

2、通过提问的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固(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难点:理解药品取用方式的原因以及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入—启发分析—交流讨论—归纳应用五、教学用具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水2、试管、药匙、镊子、纸槽、广口瓶、细口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试管架等。

七、板书计划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三、洗涤仪器。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主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的名称及用途;
2. 掌握化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强调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
3. 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实验室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认识,并引发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好奇心。

二、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15分钟)
1. 展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器材,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让学生认识各种器材的用途和特点。

2. 通过图片和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三、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20分钟)
1. 讲解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质、配制溶液、准确倒液体等。

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尝试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四、实验室安全知识(10分钟)
1. 强调实验室安全意识,告诉学生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 提醒学生在实验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实验规范,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并展望未来可以进行的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实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安全和实践操作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化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意识。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如配制溶液、使用滴定管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如配制溶液、使用滴定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如溶液的配制,滴定管的使用等。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方法。

2. 知识讲解:讲解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如配制溶液、使用滴定管等。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4.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提升:总结实验原理,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操作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常见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学生能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砝码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

3. 教学课件:化学实验室设备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

八、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安全、整洁、有序。

2. 教学设施:讲台、实验台、显微镜等。

九、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方法。

2. 讲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3. 示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3. 演示:演示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常见化学实验,并注意实验室安全。

3. 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化学实验室基本设备、实验操作演示等内容。

2. 实验材料: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

4. 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步骤、操作要点等信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八、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2. 布置实验室,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整洁。

3. 检查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课件正常运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深入了解实验室设备和实验过程。

2.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化学实验室技术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走进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实验设计科学实验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探索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作为化学科目,实验更是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但是,实验涉及到复杂的化学物质和高风险的操作,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前提。

本文将围绕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与实验设计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走进化学实验室,享受安全、有趣、高效的实验学习之旅。

一、安全教育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

这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化学品的危险性等级、紧急救援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在实验室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尤为重要。

在进行化学实验前,要确保自己穿戴了实验室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实验室大衣、安全眼镜、手套、口罩等,并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用品。

若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询问实验老师和实验室管理员。

在实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任何一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出现化学品泄露、火灾、电击等紧急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第一时间寻求老师和管理员的帮助。

同时,要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定的安全操作和紧急救援措施。

二、实验设计安全教育是化学实验学习的保障,而实验设计则是化学学习的核心。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组协作在实验中,需要团队协作和合作完成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应当分工合作,协力推进实验进程。

实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应当及时沟通解决。

2. 知识结合实验设计应顾及到和概念知识的结合,把实验过程和实验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学生先前学习的化学概念相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

3. 创造性实验寓教于乐,创造一些有趣和富有创意性的实验项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定期调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调整,对原有实验设计进行优化改进,保证实验内容进取、有趣、安全。

总之,安全教育与实验设计在整个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大家要牢记实验安全第一、小组协作、知识结合与创造性实验。

1.3.走进化学实验室(五篇范文)[修改版]

1.3.走进化学实验室(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Xzy【一】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A)2、熟悉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

(C)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称量、洗涤玻璃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C)【二】基础知识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自学课本P150附录Ⅰ,然后从桌面上挑出一种仪器,然后说明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下面的空格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

1、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是,该仪器可用作的反应容器。

2、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向上套,夹在距管口约。

3、用于搅拌、过滤时引流或者转移固体用的仪器是。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时注意:①竖直、悬空置于容器上方,逐滴加入;②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置;③独立使用的胶头滴管,用完后立即清洗,然后才能吸取其他的液体;④跟滴瓶配套使用的滴管,用完后立即放回原滴瓶,不得清洗。

5、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在_ 上,使。

6、通常量取液体使用的仪器是,该仪器不能,不能作,使用时首先,视线与。

7、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8、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强调说明:(1).固体药品盛放在中,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取用块状药品用_ 或。

(2).无论固体液体,如果不说明用量,通常取用。

即固体只需,液体。

1、固体的取用:①如何向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药品?一斜二送三直立先将试管,把盛有粉末状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让药品全部试管底部。

②如何向试管中装入块状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立先将试管,将块状固体放入以后,将试管慢慢地,让块状固体缓缓地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液体药品盛放在细口瓶中,取用不定量的液体时可以直接倾倒,需要添加少许液体药品时常用,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要用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师出示问题群:
学生探究归纳
(1)试管洗涤的一般程序。
(2)使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4)洗净的玻璃仪器如何存放?
4、学生尝试用试管刷刷洗试管,并学会观察试管是否已经洗干净。
5、同学交流仪器洗涤的体验,对照日常生活中的器皿洗涤方法进行反思。
反思

小结
2、学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归纳出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练习酒精灯从“点灯到熄灯”的全过程。
4、思考:如果酒精洒出失火怎么灭火?并分析灭火的原理。
5、学生先阅读实验〔1-4〕,然后分组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尝试判断各层温度高低的方法。
6、请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观察到的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以及各层温度不同的验证方法和理由(对于火柴伸入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异常现象,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各小组汇报:
①实验的结论;②四个讨论题的结果;③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1-5〕进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强调规范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做好信息反馈)。
仪器
洗涤
1、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怎样洗玻璃杯、碗、盘等的方法,并说说洗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自学仪器洗涤有关内容。
整体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实验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探究性。
重点:药品的加热、仪器洗涤的实验操作要点。
难点: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源自节知识发展线师生活动
情景导入
身边的事
在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对物质进行加热、对器皿进行洗涤等。请举出几种熟知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和能源?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教师投影或出示教学挂图图1-35,学生讨论分析出图1-35中提供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要求。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探索和思考。
1、学生小结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
2、交流你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3、完成实验报告
拓展

延伸
自己动手:
1、通过观察和使用实验里的酒精灯,请自制一个酒精灯,写出你自制酒精灯所使用的材料的来源、制作过程和使用效果。
2、根据所学的标准、运用所学的技能,在家中尝试洗涤杯、碗、盘等,最后写出心得体会。
执教:湖北省枝江市仙女中学张贤炳执教
【点评】
加热、洗涤是生活中常见到的、常用到的基本技能。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切入→实验室内的演练→技能上的熟练→反思生活中的技能→达到认识上的升华”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由瓦特观察“炊壶内蒸汽将壶盖冲开”这个学生熟知的科学家的故事,创设化学探究学习的新情境,别开生面。从假设堵住壶嘴,猜测塞子冲开后的运动方向,迁移到为什么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如此探究,便于学生理解,真是独具匠心。
给物质加热
1、由瓦特观察炊壶内蒸汽将壶盖冲起掀开提出假设
①若炊壶内的水只有壶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会有什么现象?若达到五分之四又会怎么样?②若将炊壶的壶嘴堵上一个软木塞,并盖紧壶盖,可能有什么现象出现?猜测物体的运动方向。
2、学生阅读P17面的活动与探究,弄清实验的内容和操作要求。
3、学生分小组实验,归纳出实验的现象,完成教材中四个讨论题,并归纳出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明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结合药品的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练习,探究总结操作的要点,了解化学实验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