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用输油和输气压力管道培训教材1
培训教材(管道篇)

压力管道管理基本知识目录一、概述二、压力管道的定义三、压力管道分类和分级四、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五、压力管道的设计六、压力管道的制造七、压力管道的安装八、压力管道的使用维护九、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十、压力管道应用标准体系十一、压力管道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一、概述管道输送是与铁路、公路、水运、航运并列的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及城市燃气和供热等系统。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工艺介质的输送主要依靠管道,这些工艺介质大多易燃、易爆、有毒及具有腐蚀性,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引起爆炸、燃烧、中毒等事故。
因而压力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受到人们普遍关注。
国际上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把压力管道与锅炉压力容器并列为特种设备,实行国家安全监察。
由于多年来没有法规性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各行业对压力管道规范、标准约束力不够,且社会和企业对管道不够重视,造成压力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压力管道事故时有发生,而大多数事故都在压力管道在运行中表现出来。
据对统计历年来的200起各种压力管道事故原因的分析,管理问题占32.6%,管子、管件、阀门质量问题占27.3%,安装问题占18%,设计问题占11%,腐蚀问题占10.6%,竣工试验和盲板问题占0.5%。
1995年4月14日劳动部发布“关于压力管道重大事故的通报”劳部发【1995】173号,通报了1994年3月至1995年3月发生的8起压力管道重大事故,造成56人死亡,150人受伤,经济损失2304万元。
1997年后对压力管道事故进行统计情况见下表:多年以来,由于压力管道事故不断发生,我国逐渐重视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1996年,劳动部颁发了【劳部发】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就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改造等方面作出了安全管理和监察的框架规定,标志着我国压力管道管理进入了法制管理阶段。
2003年6月1日,由朱鎔基总理签发国务院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等一起列为特种设备来实行安全监察管理,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发了TSG D7001-200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D3001-2009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5001-2009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7004-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3-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管道》,压力管道法制管理日趋完善。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

一、前言1、管道运输是与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并列的五大运输行业之一;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订版,把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共八类设备,定为特种设备并实行安全监察。
2、管道的定义及其特点;⑴管道的定义:“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隔热层和防腐层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的设备。
(见国标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⑵压力管道的定义和监察范围:《条例》为压力管道下的定义和范围是:“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见《条例》第99条)(3)管道的特点:1)管道相互联系、牵扯和影响,且长细比大,易于失稳,受力情况更复杂;2)压力管道设计除了要考虑常规因素外,还需考虑柔性、振动、支撑等特殊因素;3)管内流体流动状态复杂,缓冲余地小,工作条件变化频率大;4)管道的组成件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材和总成困难;5)管道上的可能泄漏点多于压力容器。
6)管道在布置、安装和检验方面与压力容器存在很大的差别。
另外,在多数情况下管道设计必须由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且与几乎与所有专业都有条件关系,而压力容器则相反。
二、压力管道输送介质的特性(第二章)1. 几个与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爆炸危险区域一次危险和次生危险释放源闪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最小频率风向风向频率=(某风向出现次数/ 总的观测次数)×100%,其中值最小的风向即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爆炸和易爆介质:爆炸--介质受到高热、摩擦、撞击等外因作用,或由其它物质激发,发生剧烈化学变化,释放出大量热能(多数还同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得局部范围内气体急剧膨胀,压力瞬间增大,高速向四周传导,并伴有巨大响声的现象。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和执行单位?
适用范围:1.极度危害介质;2.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3.最高工作压力≥0.1MPa(表压),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4.最高工作压力≥0.1MPa(表压),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设备专业培训
SH/T3517-2001《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标准》
应由哪些部门参加检查确认,符合哪些条件后才能进行管道系统试压P270
01
GB50235对管道气压实验有何规定P271
03
哪些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实验和密封实验P257
05
GB50235对管道液压实验有何规定P270
02
奥式体不锈钢管道器材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酸洗、钝化、钝化目的是什么P272
04
哪些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实验和密封实验的抽检
06
设备专业培训
装置联动试车的目的是什么?试车内容包括什么P275
02
设备地脚螺栓的施工方法有哪几种?各实用于哪些类型设备的施工P275
01
设备专业培训
设备专业培训
设备专业培训
SH3406-1996《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属美洲体系; 3.化工部标准 HG20592~20635-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其中: HG20592~20605属欧洲体系; HG20615~20626属美洲体系; 4.机械行业标准 JB/T74~90-94《管路法兰及垫片》。 常用的法兰类型、密封面型式及代号有那些(以化工部标准为例)?
GD1级
设备专业培训
设计压力<6.3MPa,且设计温度<400℃ 的管道;
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培训-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2
4
0
严重 事故(起)
13
1
2
8
12
10
死亡 人数(人)
26
17
42
21
33
9
受伤 人数(人)
149
60
64
46
33
29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207.97
603.99
3161.2
75.6
103.4
45.6
我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体系
*
安全技术规范
我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体系
*
通常成为规程、规则、导则、细则、技术要求等,是强制性的
Pw
D
42
16
0.1
25
150
①③
①②③
①③
①②③
①③
①③
压力管道的分类、分级
*
《特种设备目录》中列出的压力管道为特种设备的一个种类,分为: 长输管道-GA类,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具体讲就是跨越地、市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分为GA1级和GA2级 公用管道-GB类,主要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GB1级)和热力管道(GB2级)。 工业管道-GC类,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分为GC1、GC2和GC3三级 最初的划分是在《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2000年规定的,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中有有分类,但没有分级
压力管道的监察范围
*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界定的管道监察范围: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输送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l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管道 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不适用于下述管道 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军事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其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 ,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管道 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 (不含热力点)之后的热力管道。
压力管道基础培训课件-管道基本概念

无损检测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射线检 测等,对管道内部和表面缺陷进行检 查。
压力试验
对制造完成的管道进行压力试验,以 检验其强度和密封性能。
标识管理
对管道进行标识管理,包括材料、规 格、制造日期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维 护和管理。
04
压力管道的设计与安装
压力管道的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性
确保管道在各种工况下 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 因设计不当导致的事故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报告与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合理规划管道走向,确保管道排列整齐、 美观,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
焊接工艺
防腐措施
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确保焊 接质量符合要求。
根据管道所处的环境和介质,采取相应的 防腐措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压力管道的验收与检测
外观检测
检查管道表面是否有裂纹、凹陷、锈蚀等缺 陷。
几何尺寸检测
测量管道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参数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要工艺之一。
锻造
通过锻压工艺使材料变形,以 提高管道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 性。
铸造
通过熔融金属浇注到模具中冷 却凝固成型,常用于制造铸铁 和铸钢管道。
热处理
对管道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 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提高
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压力管道的质量控制
质量检验
在制造过程中对管道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ABCD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定期对压力管道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压力管道培训基础

压力管道基础知识培训一、基本知识1、压力管道定义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 的管道。
2、压力管道分类(1)长输管道(GA类):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其地域特性是跨地区(跨省、跨地市)使用的管道。
(2)公用管道(GB类):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其地域特性是一个城市或乡镇范围内使用的管道;(3)工业管道(GC类):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其地域特性是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内使用的管道;3、GA类压力管道定义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N〉1.6Mpa 的管道;(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 ≥300 mm 的管道;(3)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 的管道;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2)GA1(2)范围以外的管道;(3)GA1(3)范围以外的管道。
4、GB类压力管道定义1) GB1燃气管道2)GB2热力管道5、GC类压力管道定义工业金属压力管道按其安全等级划分为GC1、GC2、GC3 三级。
其中GC1 级安全等级最高;GC3 级安全等级最低。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压力管道为GC1 级:1)输送GB5044 及HG20660 中,毒性程度如下所列介质的管道:a)极度危害介质(但苯除外);b)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包括苯);c)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

压力管道的维护保养制度
定期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巡检和全面检查制度,确保压力管道安 全运行。
维护保养措施
针对不同部位和部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 ,如清洁、润滑、紧固等。
监测与预警
运用现代化检测手段,对压力管道系统进行实时 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预警措施。
压力管道故障排除与优化
常见故障分析
总结压力管道运行过程中常见 的故障类型及原因,如泄漏、
振动、疲劳等。
故障排除方法
针对不同故障类型,提出相应的 排除措施和维修方案。
优化改进建议
根据实际应用和经验总结,提出对 压力管道系统的优化改进建议,提 高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5
压力管道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压力管道的安全法规与制度
我国压力管道安全法规
压力管道的安全法规是为了保障管道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 生而制定的,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规。
管道元件制造缺陷
加强管道元件制造质量管理,确保 满足规范要求。
管道元件安装不当
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质 量。
管道元件维护不足
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 行维护保养。
外界环境影响
针对可能存在的外界环境影响,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压力管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制定应急预案
紧急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压力管道事故,制定应急预 案并进行演练。
的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03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快速检测管道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方法,可以检测出
管道表面的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压力管道泄漏检测与维修
压力管道泄漏原因分析
泄漏的原因主要有管道材料缺陷、加工不良、安装不当 、运行不当等。
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培训范本

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培训范本一、介绍欢迎各位参加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压力管道作业的理解和技能,确保在工作中安全可靠地操作和维护压力管道。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压力管道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流程、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压力管道的基本知识1. 压力管道的定义和分类压力管道是指在一定压力下输送液体、气体或固体颗粒,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系统。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材料,压力管道可以分为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化工管道等多种类型。
2. 压力管道的工作原理压力管道通过内部流体的压力传递,在管道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根据流体性质和需要,可以通过控制阀门来调节压力和流量。
同时,管道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流体不外泄。
三、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流程1. 压力管道的运行前准备在进行压力管道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确认管道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压力等参数;- 检查管道系统的阀门、通道、支架等设备是否正常;-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装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控制。
2. 压力管道的操作步骤-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必须先切断管道的供应。
如需进行维护和修理,需要进行排空处理;- 操作者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操作者应熟悉管道系统的结构和控制设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管道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 压力管道的紧急处理措施在压力管道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紧急情况,如管道泄漏、设备损坏等。
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自己的安全,迅速撤离现场;- 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情况,并寻求帮助;- 尽量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如关闭阀门、用塞子封堵等;- 如有必要,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1. 压力管道泄漏- 快速切断管道供应,并尽快关闭阀门;- 封堵泄漏点,如用阀盖、塞子等;- 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埋地输油管道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8m。
(3)岩石、砾石区油、气管道覆土层厚度不应小于0.5m且沟底应比土 壤管沟挖深0.2m,用细土垫平。
(4)对需平整的地段应按平整后的标高计算。
(5)覆土厚度应从管顶算起。
3.3.2 沼泽水网(含水田)地区管道敷设措施
当沟埋施工的管道覆土层厚度不足以克服管子
(3)良好的抗老化和化学稳定性;
(4)有良好的抗阴极剥离性能; (5)防腐层破损后易于修补;
3.2.6 管道阴极保护设计原理及阴极保护方法
(1)阴极保护原理 给金属通以阴极电流,使金属表面阴极极化,抑制表面 上阳极区金属的电子释放,从根本上防止了金属的腐蚀。
(2)阴极保护方法有以下两种:
1)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利用外部直流电源,取得阴极极化电流,以防止金属遭受
(3)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
范围边界其距离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 (4)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3.2.5 管道外壁防腐绝缘层的设计要求
3.4.3 输油管道直管段的钢管壁厚计算
(1)输油管道钢管许用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σ ] K φ σ s ··
式中: [σ] ——钢管的许用应力,MPa ;
K——设计系数,一般地段取0.72;
输油站内的设计系数K按下表选取; φ——焊缝系数; σs——钢管的最小屈服强度,MPa。
输油站内设计系数K的选取表
(2)输油管沿线阀门间距不应超过32km,穿越大型河流、人口密集区等管 道两端应设置截断阀。
3.2.8 输油、气管道标志设置如何规定
(1)输油、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
等永久性标志。
(2)里程桩应沿气流前进方向左侧从管道起点至终点,每公里 连续设置。阴极保护测试桩可同里程桩结合设置。 (3)埋地管道与公路、铁路、河流和地下构筑物的交叉两侧应 设置标志桩(牌)。 (4)对易于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段,应设置警示牌,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浮力时,应进行抗浮力计算并应采用稳管措施。
3.3.3 输油管道锚固墩设置
(1)当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同安装温度之差较大时,宜在管 道出土端、弯头、管径改变处以及管道同清管器收发装置连接 处根据计算设置锚固设施。 (2)当管道翻越高差较大的长陡坡时,应根据计算,在稳定 的位置设置固定墩。 (3)当输油管道采用锚固墩(件)锚固时,管道同锚固墩( 件)之间应有良好的电绝缘。
腐蚀的方法称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此时被
保护的金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上,而电源的正极则接辅助阳极。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为目前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的主要形式。 该保护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电源,辅助阳极(阳极地床),参比 电极、电绝缘装置,检测系统等。
2)牺牲阳极保护
牺牲阳极保护实质上是应用了不同金属间电极电位差的电化
细土 沟底宽B
20cm
2)埋地输油、气管道覆土层在不能满足覆土厚度要求或外荷载过大、外 部作业可能危及管道之处,均应采取保护措施。输油输气管道覆土层最 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气管道最小覆土厚度表(m)
地区等级 一级地区 二级地区 三级地区 四级地区 土壤类 旱地 0.6 0.6 0.8 0.8 水田 0.8 0.8 0.8 0.8 岩石 0.5 0.5 0.5 0.5
3.3 管道敷设
3.3.1 输油、输气管道敷设要求如何规定
(1)输油、输气管道应采用埋地方式敷设,特殊地段也可采 用土堤、地面等形式敷设。
油 管 > 1m 30cm 可回填土、砂、小 覆土厚 于 10cm碎 石 细土 30cm 气 管 > 0.6m 油 管 > 1.0m 气 管 > 2D且 ≮ 0.5m
3.2 管道线路设计
3.2.1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选线原则
(1)根据任务要求应经过线路的起、终点及油、气体接收、分输点。
(2)线路走向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确定;
(3)线路应避开军事设施、机场、车站、码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等。
(4)线路走向应根据沿线的水、电、讯、交通情况及居住区、城市规
(1)埋地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以及所承受可
变荷载和永久荷载而定。当埋地管道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等于或大于0.2g(穿越工程等于或大于0.1g)时,应进行地 震振动抗拉伸和抗压缩校核。
(2)埋地直管段的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应小
于管子的最小屈服强度的90%。管道附件的设计强度不应小 于相连直管段的设计强度。
划要求,选择方便施工和运行的方案。 (5)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2.2 输气管道设计的安全原则
输气管道的安全是通过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 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并贯穿到设计、设备材料选 用、施工、生产、维护到更新改造的全过程。用 控制管道的强度来保证管线系统的安全,从而对
周围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输气管道根据周围公
工业民用输油和输气压力管道培训
3.1 输油、输气管道设计主要标准、规范 3.2 管道线路设计 3.3 管道敷设 3.4 管道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3.5 管材和管道附件的选用
3.1 输油、输气管道设计主要标准、规范
(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03;
(2)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06; (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3)弯管和弯头的任何部位不得有裂纹和其他机械 损伤,其两端的椭圆度应小于或等于2.0%;其 他部位的椭圆度不应大于2.5%。
(4)弯头和弯管不得使用皱褶弯和虾米弯。管子对
接偏差不得大于3°。 (5)弯管上的环向焊缝应进行X射线检查。
3.3.8 输油、输气管道弹性敷设要求
(1)弹性敷设管道与相邻的反向弹性弯曲管道之间及弹性
3.4.2 输气管道直管段壁厚计算
输气管道直管段壁厚按下式计算:
δ PD 2 sφ Ft σ
式中:δ ——钢管计算壁厚,cm; P——设计压力,MPa; D——钢管外径,cm;
σ s——钢管的最小屈服强度,MPa;
F——强度设计系数; φ——焊缝系数; t——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小于120℃时,t值取1.0。
(1)输气管道线路截断阀可采用自动或手动阀门,并能通过清管器或检测
仪器。截断阀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32km;
2)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24km;
3)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16km; 4)以四级地区不为主的管段宜大于8km。
上述规定的阀门间距可以稍作调整,使阀门安装在更容易接近的地方。
(4)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GB9711.1.2.3-1999;
(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07; (6)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59-2009; (7)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70-2008 ; (8)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2008; (9) 《埋地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36-2000; (10) 《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19-97; (11)《埋地钢质管道交流电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0防腐绝缘层加阴极保护联合
防腐措施。外壁防腐绝缘层防腐蚀原理是将防腐材料均匀致密地涂敷
在经除锈的金属管表面上,高电阻的涂层将管道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 切断金属电化学腐蚀电池的通路,从而阻止管道金属腐蚀。埋地或水
下管道外壁防腐绝缘层基本性能要求:
(1)有效的电绝缘性;绝缘层的绝缘电阻率一般不应小于10000Ω.m2; (2)有较强的机械强度(粘结性、抗冲击性、耐磨性、耐弯曲性等);
3.3.5 埋地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最小 距离要求:
电力等级(KV)
地 形 最高杆(塔)高
≤3
6-10
35-66 110-220
330
500
开阔地区
路经受限地区(m)
1.5
2.0
4.0
5.0
6.0
7.5
注:表中距离为边界线至管道任何部分水平距离.
3.3.6 埋地管道与交流电接地体的最小距离(m):
3.3.7 输油、输气管道弯头、弯管的选用要求
(1)弯头的曲率半径应大于或等于外直径的4倍, 并应满足清管器或检测仪器能顺利通过的要求。 (2)现场冷弯弯管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表的
规定。
公称直径DN(mm) ≤300 350 400 450 ≥500 最小曲率半径Rmin 18D 21D 24D 27D 30D
200m
四级区
二级区
居民楼
200m
80m 2000m
120m
强度设计系数(F)表
地区等级 一级地区 二级地区
居民密度指数 户数在15户或以下区段 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强度设计系数F 0.72 0.6
三级地区 四级地区
户数在100户以上区段包括工业、商业区、发展区等 系指四层及以上楼层,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等区段
3.3.4 埋地输油、输气管道与其它管道、电缆
交叉敷设要求
埋地输油、输气管道与其它管道、通信电缆交叉敷设时其间距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外防腐控制规范》GB/T21447的有 关规定。
(1)被保护管道与其它地下管道交叉时,二者间的净垂直距离
不应小于0.3m。当小于0.3m时,两者之间必须设有坚固的绝缘隔离 物,确保交叉两管不接触。同时两管道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 上的管段上应做特加强及防腐层。 (2)管道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的净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5m。同 时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和电缆上应做特加强及防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