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
浮力复习

600
CM3。
3
5Leabharlann N。实例分析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 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其底部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 入水中某一深度,如图所示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 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像。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 到的水的压强。
典例解析
解:(1)圆柱体入水前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即为其重力:G=F=12N
•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其重力与浮力之差,所
• (3)圆柱体浸没时,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得 F 8N • V= g 1.0 10 kg / m 10 N / kg =0.8×10-3M3
C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1 400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 D.石料完全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
知识点:阿基米德实验
实例分析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 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小球的体积
为
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 定时受到的浮力为 (G取10N/KG)
前置性作业处理
•小组合作完善 •组长展示
知识点:浮力及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 1.浮力产生条件: •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无论是全部浸没,还是只有一部分浸入;无论是
正在上浮还是正在下沉;无论是静止在容器底部还是漂浮在液面上, 物体的下底面积没有浸入液体除外,都要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 用。
浮力复习知识点

浮力复习知识点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用符号F浮表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的体积、密度、质量等无关。
浸没在水中的篮球,上浮时,在露出水面之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从露出水面到漂浮过程,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3.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4.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 向下。
5.物体重6N,体积为1dm3,把它轻轻放入水中,则静止后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6N。
6.挂在弹簧秤上的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上,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弹簧秤和水。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7.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和鱼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8.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物体悬浮或者漂浮。
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
9.由于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
当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向河里时,它的重力不变,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会下沉一些;当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会上浮一些。
10.四种求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F浮=G-F示(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评论。
浮力(复习课)

练习:1.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下沉时,它们受到 的浮力比较 ( ) A.密度大的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在水中下沉慢的受到的浮力较大 C .在水中下沉得越深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甲、乙受到的浮力相同
D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决定于它受到的重 力和浮力的大小; 浮沉条件: 从二力比较
(1)上浮,F浮>G物 (2)下沉,F浮<G物 (3)悬浮,F浮=G物 从密度比较
公式:F浮=F向上-F向下 条件:下表面一定要有气体或液体
三、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 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
公式:F浮 = G排液 = ρ 液V排g 物理意义:
浮力大小只跟液体密度 ρ 液和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与物体本 身的密度、体积、质量和所在的深 度无关)
一、浮力
1、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 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F浮=G物-F拉
练习:弹簧秤上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示数14.7N, 浸没在水中称示数为4.9N,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多少N?
解:F浮=G物-F拉=14体)里的 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或向下的 压力差
液体密度 9、密度计是测定-------------的仪器,它浮在不 一定 同液体中受的浮力是----------的,在密度较大 较小 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玻璃管浸入 小 液面下的深度越------。
5、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G时,物 体将 上浮;当F<G时,物体将 下沉 ; 当F=G时,物体将 漂浮或悬浮 。 6、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37牛,浸没 到水中称重为12牛,则物体受的浮力 25牛 是 。 7、潜水艇是靠改变 升降的。 自身重力 来实现 浮沉的。气球是靠改变 自身体积 来实现
浮力复习

2、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A、B、C分别同种液体 中,若他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 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物体的质量mA,mB,mC这三个质量由小到大 的顺序是
A B C
2、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 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的情况, 如图,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大于F乙, 两球的密度ρ 甲 大于ρ乙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 4 ×103kg/m3 ∵ ρ物﹤ ρ铁 ∴该物体是空心的。
(5)、该球是空心还是 实心?
例1、一个铁球在空气中称
解法一(从体积上来判断):
重为4N,浸没于水中 称重为3N,则
(已知ρ铁=7.9×103kg/m3)
解: 求出重为4N的铁具有的体积
根据ρ= m/ V 得
(1)、该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V铁 = m铁/ ρ铁= G铁/g ρ铁 多大? (2)、若将该铁球扔进水中,则该 球处于何种状态? = 4N/10N/kg ×7.9 ×103kg/m3
1、F浮=F向上-F向下
2、F浮=G-G’
(2)、若将该铁球扔进水中,则该球 处于何种状态?
(指“上浮”“下沉” “悬浮” 或“漂 浮”)
3、F浮= G排= ρ液gV排
4、漂浮:F浮=G物 (V排﹤V物) 悬浮:F浮=G物 ( V排=V物)
解:∵从第(1)题可知F浮 = 1N G = 4N ∴ G﹥F浮 则该球处于下沉状态
(已知ρ铁=7.9×103Kg/m3) (1)、该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将该铁球扔进水中,则该球处于何种状 态?(指“上浮”“下沉” “悬浮” 或“漂
1、F浮=F向上-F向下
2、F浮=G-G’
(3)、该铁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 大?
浮力总复习

1.当F浮﹥G物时,上浮 上浮 F浮﹥G物时,漂浮 漂浮
(ρ液V液g >ρ物V物g
F浮 G重 v液=v物 , ρ液> ρ物) F浮
上浮
G重
漂浮
2.
当F浮=G物时,悬浮.
v液=v物 , ρ液= ρ物)
(ρ液V液g =ρ物V物g
F浮
悬浮
G重
3.当F浮﹤G物时,下沉 F浮+F支=G物, 沉底
• (ρ液V液g <ρ物V物g v液=v物 , ρ液﹤ρ物)
4.压力差法:
F浮=G排= ρ液gV排 F浮=F向上— F向下
• 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 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 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 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6、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 、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 能使铅笔竖直浮 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在液体中 ,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将它分别放 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11所示 对于 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 所示. 所示 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 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 D.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
甲
乙
丙
• 7.将一只玩具小金鱼放入水中 它能漂浮 把 将一只玩具小金鱼放入水中,它能漂浮 将一只玩具小金鱼放入水中 它能漂浮;把 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沉底 它沉底.则这只玩具小 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 它沉底 则这只玩具小 金鱼受到的浮力( 金鱼受到的浮力 ) A.水中浮力较大 水中浮力较大 B.另一种液体中较大 另一种液体中较大 C.一样大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浮力专题复习

浮力定义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浮力的应用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如右表:(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如下表:(3)漂浮问题“五规律”:⑴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⑵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⑶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⑷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⑸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2.应用 (1)轮船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的计算方法:①量法:F 浮=G-F 拉 ②平衡法:F 浮=G 物(悬浮或漂浮) ③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④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随堂例题1.由F 浮=G 物-F 拉求浮力。
浮力-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复习要点一、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产生条件:物体下表面必须与液体接触才有浮力。
2.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即 F浮= 。
3.测量物体所受浮力①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石块重力G②把石块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③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值,就是_浮力的大小。
F浮=___________ 。
4.浮力公式:F浮= =ρ液g 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浮力公式:F浮 = G排 =ρ液g 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时1.请根据示意图理解。
说明: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悬浮与漂浮条件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①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①比较F 浮 与G 或 ②比较ρ液与ρ物 。
规律方法: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
②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若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2.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①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②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③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④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3.浮力的应用:①轮船的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浮力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再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F浮__G ρ液__ρ物
F浮__G ρ液__ρ物
F浮__G ρ液 __ρ物
F浮__G ρ液__ρ物
(2012长沙27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 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时,小球漂浮;当把它放入 乙液体中时,小球悬浮。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3 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思考:左图中物体(漂浮)受 到的浮力与各个面所受压力的 关系。
F浮=F向上
问:1沉入水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 力?
F浮=G-F
2如右图所示,水中有一物块与容器 下表面紧密接触,它是否受到浮力?
搁浅的船只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水平一)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考点3 浮力的应用(水平一)
1、轮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 重力 ,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排水量是 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质量 。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 重力 来实现浮沉的。
3、热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密度, 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考点4 物体的沉浮条件(水平一)
浮力复习
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沉浮条件 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原理
水平二 水平四(8年未考)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一
考点1 浮力 (水平二)
1 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 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这个力叫做浮 力.
2浮力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前一页
F浮<G ρ液<ρ物
下沉
后一页
ρ液<ρ物
首页
F浮+ F支=G
F浮>G
ρ液>ρ物
上浮
ρ液>ρ物 F浮 = G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2、控制物体浮沉 【实例】 A、轮船:
【控制方法】 利用空心优势使轮船处于漂浮状态。 【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思考:轮船由长江进入大海,船体会如何浮沉?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2、控制物体浮沉 【实例】 D、升空气球:
【控制方法】通过热胀冷缩等改变密度实现浮沉。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3、测量物体质量 【实例】E、曹冲称象:
G船+ G象=F浮1
前一页
=
F浮2=G船+ G石
后一页 首页
(六)浮力知识的综合应用
浮力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及其产生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5.知道通过改变物体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以控制物体上浮 或下沉; 6.能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7.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8.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三)阿基米德原理应用
【应用】 间接测量密度 测固体密度方案 测液体密度方案
物
G 水 GF
液
G F液 水 G F水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四)物体的浮沉
【思考】 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有的下沉呢? 【探究】 浮沉状态与浮沉条件
漂浮
F浮
悬 浮
F浮 = G ρ液 = ρ物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2、控制物体浮沉 【实例】 B、潜水艇:
【控制方法】通过增减水仓的水改变自重实现浮沉。 【思考】1.潜水艇由长江潜入大海浮力如何变化? 2.潜水艇悬浮在不同深处的重力大小关系?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2、控制物体浮沉 【实例】 C、打捞沉船:
【总结】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 2 3
F浮= F向上-F向下 F浮= G-F
揭示了浮力产生的本质 揭示实验中浮力测量方法
揭示浮力的影响因素
F浮= G排=ρ液gV排 F浮= G物
4
揭示了物体漂浮、悬浮条件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六)浮力知识的综合应用
【总结】比较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1
原理法:F浮= ρ液gV排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一)体验浮力
【活动】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浮力】A.流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有托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原因】 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一)体验浮力
【方案】 称重法: F浮=G-F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二)阿基米德原理
课题
方案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称重法) 1.如何测量浮力? (G排=G溢) 2.如何测量排开液体重力? 3.需要哪些器材,如何安排实验过程?
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二)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F浮=G排
F浮=G物?
【拓展】 F浮=G排= m排g = ρ液gV排 【说明】 1、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都适用。 2、浮力只与ρ液和V排有关,与物体所在位 置、形状、密度和运动状态等均无关。 3、参量意义: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 9.8N/kg,V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A、 V排=V浸 B、辨析 V排与V溢、V物、V液的关系。
【方法】 3、物体的流线造型
高速行驶的汽车往往容易飘而失控,为什么?怎么办?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八)流体压强的应用与危害
【方法】4、物体的旋转运动
纸筒为什么不能竖直下落?
前一页
后一页
弧线球技法
首页
2
浮沉法:比较F浮与G物的大小关 系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活动】 设计几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现象】 纸片向空气流速大的一侧摆动或弯曲。 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结论】 在 气体 流体 【拓展】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吗? 物理学中: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八)流体压强的应用与危害
【方法】 3、物体的流线造型
几十吨重的飞机在滑行中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解析】飞机起飞之前在跑道上向前跑,空气就相对地向后 移动,上侧流速大压强小,下侧流速小压强大。气流在机 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八)流体压强的应用与危害
前一页
后一页 首页
(八)流体压强的应用与危害
【关键】 控制物体两侧流体的流速 【方法】 1、流体的受力变速
简易喷雾器
前一页
火车站台的安全线
后一页 首页
(八)流体压强的应用与危害
【方法】 2、流体的通道粗细 【联想】 水流到河面宽敞处的流速比河面窄处的流 速哪个大?(河道越宽,流速越小)
在航海中为什么严禁两条船靠近并行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