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大纲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 .课程代码ZJ1201010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4 .课程目的(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艺和电视摄像相结合。

(3)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4)熟悉各类摄像机的基本操作,通过熟练操作摄像机为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5)掌握电视摄像的艺术创作技巧,能结合操作技术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并不断创新。

(6)培养学生对电视摄像工作的兴趣,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5 .学时与学分学时为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学分为3. 5学分6 .建议先修课程构成艺术、摄影基础、视听语言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摄像技术基础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1)掌握摄像机的类型(2)掌握摄像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摄像机的发展历程(4)理解摄像机的记录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1)摄像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摄像机的记录格式及信号指标基本内容:(1)摄像机的基本构成部分(2)摄像机的分类方法(3)摄像机的发展历程(4)电视信号的格式及接口思考题:1、摄像机有哪些种类?2、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摄像机的发展经过「哪些阶段?第二章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计划学时:8基本要求:(1)掌握摄像机的执机方式(2)掌握摄像机的曝光控制方法(3)掌握摄像机的色温(白平衡)调节方法(4)掌握摄像机的变焦和聚焦操作教学重点及难点:(1)摄像机的曝光控制方法(2)白平衡的调节方法基本内容:(1)摄像机的执机方式(2)摄像机的变焦与聚焦操作(3)摄像机曝光控制的作用、原理及操作(4)白平衡调节的意义、作用及方法思考题:1、为什么需要调节向平衡?需要注意些什么?2、曝光控制的基本思路是什么?3、什么情况下需要手动聚焦?第三章摄像造型及固定画面计划学时:8基本要求:(1)理解电视画面的基本构成元素(2)掌握电视画面构图技巧(3)运用电视画面的景别(4)运用电视画面的拍摄角度(5)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1)电视画面中每种景别的功用及表现(2)固定画面的拍摄方法基本内容:(1)电视画面构成元素(2)电视画面构图(3)电视景别(4)电视拍摄角度(5)固定画面思考题:1、常见的电视景别各有什么样的用途?2、如何拍好固定画面?第四章运动摄像计划学时:14基本要求:(1)掌握各种运动镜头的特点及拍摄方法(2)掌握变焦距推拉镜头和移动机位推拉镜头的区别教学重点及难点:(1)每种运动镜头的用途(2)每种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3)变焦距推拉镜头和移动机位推拉镜头的区别基本内容:(1)推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2)拉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3)摇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4)移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5)跟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6)升降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7)综合运动镜头的画面特征和拍摄要求思考题:1、变焦距推拉镜头和移动机位推拉镜头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明确何时该用何种运动镜头?第五章光线和色彩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1)理解光线的作用和分类(2)掌握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方法(3)理解色彩的属性与情感(4)运用摄像中画面的色彩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1)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方法(2)摄像中画面的色彩技巧基本内容:(1)光线的作用及分类(2)自然光下的拍摄技巧(3)人工光下的拍摄技巧(4)色彩的属性、情感及运用技巧思考题:1、如何通过光线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2、电视画面中色彩的作用有哪些?第六章电视场面调度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1)理解场面调度的涵义(2)掌握场面调度的依据(3)运用场面调度的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场面调度的技巧基本内容:(1)场面调度的涵义(2)场面调度的依据(3)场面调度的常用技巧思考题:1、三人或多人交流时如何实现场面调度?第七章电视摄像师的编辑意识计划学时:2基本要求:(1)理解判断镜头好坏的标准及电视编辑常见方式。

电视摄像考试提纲

电视摄像考试提纲

电视摄像一、名词解释电视画面:摄像机由开机到关机,不间断拍摄所记录下来的片段,又称电视镜头,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不同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

(不同景别,有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以及视觉韵律。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把景别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固定画面:固定画面也称固定镜头。

是和运动画面相比较而言的。

机位、光轴、焦距三固定(三不变),是拍摄国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固定画面的核心,就是画面框架静止不动。

固定画面不仅能表现静态对象,同时也能表现运动的形象,这不仅是对电视屏幕框架制约的适应,同时也符合观众的生理机制和收视心理。

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变、光轴不变、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画面,即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呈现出的电视画面。

运动画面:运动画面是相对于固定画面而言的。

对摄像机位置进行安排的各要素、镜头的焦距等,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全部要素发生连续变化都会产生运动画面。

(通过摄像机位,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镜头焦距来拍摄的画面)空镜头:空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如画面上只有高山、流云、海浪、湖水、青松、雄鹰、鸳鸯等,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艺术价值。

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

内容不“空”,它是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空镜头具有暗示,强调,预设置的特点。

长镜头: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Television Videotape
【课程编码】WXZX0280
【适用专业】新闻学
7 2 【课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电视摄像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学好影视专业其他知识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看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面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各种影视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

教师应认真教授课程理论,并把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理论,掌握理论。

本课程涉及诸多门类学科,要督促学生多方涉猎,提高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观摩各类影视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3学分,54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章
课程内容/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课时
教学形式1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2
课堂讲授2
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8
课堂讲授与观摩3
摄像机的准备和基本操作/镜头特性和基本操作
设计
4/4
课堂讲授与观摩4 摄像构图
6
课堂讲授与观摩5
摄像机机位的选择与取景
4/2
课堂讲授与实践6
摄像用光/摄像构图(一)静态构图设计
8/4
课堂讲授与实践7
画面的运动/摄像构图(二)运动摄像设计
8/4
课堂讲授与实践合计
54。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引言电视摄像作为一门重要的传媒技术,其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大纲旨在规划电视摄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与电视摄像相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2. 熟悉电视摄像的设备和工具,并能正确使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摄像创作;4. 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a) 电视摄像的定义与历史发展;b) 影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摄像机及其操作a) 摄像机的类型与特点;b) 摄像机的基本构造和主要功能;c)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d) 摄像机参数的调整与设置;e) 常见摄像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摄像构图与镜头运用a) 构图原理和构图要素;b) 不同角度和距离的摄像构图;c) 镜头运动与运动构图。

4. 光线与色彩控制a) 光源和光线的基本知识;b) 光线对影像的影响与应用;c) 色温和色彩的概念与调节方法。

5. 摄像剪辑与后期制作a) 摄像素材的选取与整理;b) 摄像剪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c) 视觉特效和颜色校正的基本操作。

6. 电视摄像创作实践a) 走进实际拍摄场景,进行实地实训;b) 完成电视摄像创作项目,包括节目制作、广告拍摄等。

7. 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a) 电视摄像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b) 相关职业技能的需求与培养;c) 就业前景及相关职业素养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将电视摄像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摄像设备,进行各种实验和练习,提升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提问和分享实践经验,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4. 实地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摄像项目,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以及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摄像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时:50总学分:3.5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技术(专科)先修课程:摄影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

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又要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践操作。

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电视摄像》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课程,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拍摄技术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完美的结合,只有把理论和技巧在实践中进行使用与总结,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 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 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 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5.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6. 培养学生热爱电视摄像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视画面基础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一、摄像机组成与分类1.摄像机组成2.分类方法二、摄像机技术特点三、电视画面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1.电视画面的涵义2.电视画面的作用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一、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一)屏幕显示(二)平面造型(三)框架结构二、电视画面的时间形态1.电视画面时间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第三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一、表现具体形象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二、表现运动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一电视摄像》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03033002 编制:编导教研室适用于三年制普高层次电视编导专业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视摄像》是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职业基本理论素质模块、职业技术能力模块、职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人文与科学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功能、操作与使用,掌握电视摄像创作中景别、构图、角度、光线、色彩、运动等造型元素的作用与应用。

二、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二)基本概念(三)基本技能三、教学课时分配表本课教学总学时为72 。

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至少分章编写)第一章摄像机基础(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种类、技术指标与工作原理,掌握光学镜头的性能。

(二)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种类2、摄像机性能指标3、摄像机工作原理4、光学镜头的性能5、摄像中的曝光控制(三)实训要求1、掌握电视摄像中光圈、焦距等的作用及造型特点2、掌握景深的概念及决定因素3、掌握摄像中曝光曲线的使用及曝光控制方法(四)作业1、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在保持被摄对象不变、曝光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五档光圈分别拍摄五组照片,体会光圈的造型作用及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2、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分别使用35mm、50mm、135mm焦距的镜头,在同一拍摄位置同一拍摄方向,拍摄三组照片,体会焦距与视角、景深的关系。

3、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分别使用35mm、50mm、135mm焦距的镜头,在保持画面中同一主体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拍摄三组照片,体会不同焦距的造型功能和造型特点。

(五)所需设备照相机、三脚架等第二章摄像机操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构成、作用,掌握摄像机的调整与操作。

(二)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构成与作用2、摄像机的调整3、摄像机的附件4、摄像机的维护5、摄像机的操作(三)实训要求1、掌握摄像机的构成与作用2、掌握摄像机的调整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四)作业1、熟悉摄像机的构成,掌握摄像机各个按钮开关的位置、作用与调节。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电视摄像教学大纲导言:电视摄像作为一门专业技术,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普及,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电视摄像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一份系统全面的电视摄像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电视摄像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制定原则1.适应行业需求:电视摄像行业发展迅速,制定教学大纲应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关注行业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视摄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教学大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3.系统全面:电视摄像涉及的知识点众多,教学大纲应设计为系统全面的,覆盖摄像器材、摄像技术、摄像构图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如摄像机的构成、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摄像机的分类等。

学员需要了解基本的摄像器材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摄像技术:教学大纲应涵盖各种摄像技术,如焦距、曝光、白平衡、对焦等。

学员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需求来调整摄像机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3.摄像构图:摄像构图是电视摄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学大纲应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技巧以及不同类型节目的构图要求等。

学员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4.摄像剪辑:在电视摄像中,剪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大纲应涵盖基本的剪辑知识和技巧,如剪辑的原则、剪辑软件的使用等。

学员需要学会如何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

理论授课可以帮助学员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摄像器材,让学员亲自体验和掌握摄像技术。

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技术水平。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电视节目案例,让学员了解优秀的摄像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激发学员的创作灵感。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引言:正文内容:一、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1.摄像机的构成和功能介绍a.摄像机的传感器和镜头b.摄像机的控制面板和设置菜单c.摄像机的录制格式和分辨率设置2.摄像机的操作技巧a.稳定手持摄像机的技巧b.对焦和曝光控制的方法c.镜头的运动和镜头的选择d.使用稳定器和云台的技巧二、镜头的特性和应用技巧1.镜头的基本参数和特性a.焦距和视角的关系b.光圈和景深的控制c.镜头的畸变和变形问题2.镜头的应用技巧a.不同焦距的运用场景b.利用光圈控制情感表达c.处理镜头畸变和变形问题d.使用特殊镜头创造独特效果三、摄像构图和画面设计1.摄像构图的基本原则a.画面的三分法和九宫格b.对称和不对称构图的运用c.空间的分配和深度的感知2.画面设计的技巧a.色彩搭配和色温控制b.运用前景和背景元素c.利用光线和阴影的效果d.摄像机的移动和镜头的变焦四、光线调节和摄像场景布置1.光线调节的原理和技巧a.自然光和人工光的使用b.补光和反光板的应用c.色温和白平衡的调节2.摄像场景布置的要点a.合适的背景和布景选择b.前景和中景的设计和搭建c.摄像师和导演的合作五、后期处理和图像编辑1.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和软件介绍a.剪辑、调色和特效制作的工具b.合成和渲染的步骤和技巧2.图像编辑的关键技术a.颜色校正和图像修复b.美化和特殊效果的添加c.音频处理和剪辑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二)的内容。

通过对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镜头的特性和应用技巧、摄像构图和画面设计、光线调节和摄像场景布置以及后期处理和图像编辑的深入讲解,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技巧和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影像作品。

希望本文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第一章电视画面基础
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一、摄像机组成与分类
1.摄像机组成
2.分类方法
二、摄像机技术特点
三、电视画面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电视画面的涵义
2.电视画面的作用
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
一、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
(一)屏幕显示
(二)平面造型
(三)框架结构
二、电视画面的时间形态
1.电视画面时间
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第三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一、表现具体形象
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
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
二、表现运动
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2.电视画面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全景舞台。

三、运动表现
第四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一、所拍摄画面应达到的要求
二、拍摄时的操作要领
1.“平”。

2.“准”。

3.“稳”。

4.“匀”。

第五节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
一、拍摄机器不同
二、承载媒体不同
三、编辑方式不同
四、传播方式不同
五、最终产品不同
第二章电视摄像造型元素
第一节电视景别和分类
一、景别的涵义
1.电视景别
2.景别划分的标准
二、景别的分类
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特写
三、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
四、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
五、景别的造型功能
六、电视景别的作用
七、景别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拍摄角度
一、拍摄角度
1.拍摄角度的涵义
2.角度选择意义
二、拍摄角度的划分
1.几何角度
2.心理角度
三、摄像高度
四、摄像方向
第三节电视画面构成
一、构图
1.画面构图概说
2.画面结构特点
3.画面构图要求
二、画面构图的形成元素
1.光线
2.色彩
3.影调
4.线条
三、电视画面的结构成份
1.主体
2.陪体
3.前景
4.后景
5.环境
四、构图形式
第三章固定画面
第一节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一、固定画面定义
二、固定画面的特性
第二节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
一、固定画面的作用。

二、固定画面造型的局限
第三节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一、注意捕获动态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二、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向的调度和表现
三、注意镜头的内在连续动作
四、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可视性
五、注意画面的“稳”定性
第四章运动摄像
第一节运动造型概念
一、运动摄像的概念
二、运动画面特点
三、运动方式
1.纵向运动
2.横向运动
3.垂直运动
4.综合运动
第二节推摄(推镜头)
一、推镜头
1.推镜头定义
2.推镜头画面特点
3.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4.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拉摄(拉镜头)
一、拉摄的定义
二、拉镜头的特点
三、拉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三、拍摄注意事项完全类同于推镜头
第四节摇摄(摇镜头)
一、摇镜头定义
二、摇镜头的分类
三、摇摄镜头画面的特点
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五、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
第五节移动摄像(移镜头)
一、移动摄像
1.移动摄影定义
2.移动镜头的特点
二、移动摄影的作用和表现力
三、移动摄影的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跟摄(跟镜头)
一、跟摄定义
二、跟镜头的特点。

三、跟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常用。

四、拍摄跟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升降镜头
一、升降镜头定义
二、升降镜头的特点
三、升降镜头的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
四、升降镜头拍摄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综合运动镜头一、综合运动定义
三、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肩扛式拍摄的优点
第五章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第一节光学镜头的特性
一、镜头
1.镜头涵义
2.镜头分类
二、镜头焦距
1.焦距
2.标准镜头
3.长焦距镜头
4.广角镜头
5.变焦镜头
三、视场角
四、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五、自动光圈
第二节长焦距镜头
一、长焦距镜头定义
二、长焦距镜头的特点
三、长焦距镜头的作用
四、拍摄长焦距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广角镜头
一、广角镜头的定义
二、广角镜头的特点
三、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的两个重要特征
1.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

2.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

四、广角镜头的作用
五、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变焦距镜头一、变焦镜头
1.变焦镜头的定义
二、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特点
1.造型表现上的优势
2.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和局限性
三、变焦距镜头的作用
四、变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光线与色彩
第一节电视用光概述
一、电视用光的特点
二、光线与造型
1.光的基本特征
2.光线的性质
3.光线方向
4.造型光的分类
5.电视用光的造型作用
6.布光的基本步骤
三、不同类型节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
1.新闻类节目的光线要求
2.纪实类节目的光线要求
3.艺术类节目的光线要求
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一、自然光简析
1.直射的阳光
2.散射的“天光”
3.环境的反光
二、室内自然光拍摄
1.室内自然光的特征
2.室内自然光的处理
三、户外特殊光线的拍摄
1.雪天
2.阴天
3.雨天
4.雾天
四、户外大场面光线的拍摄
1.江、河、湖、海
2.沙漠、丘陵、草原、黄土高原
五、日出和日落的拍摄
1. 日出和日落的光线特征
2. 日出和日落的拍摄方法
六、景物反差较大条件下的拍摄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一、人工光简析
1.人工光的优越性
2.人工光的种类
二、室外人工光运用
1.进行修饰
2.进行平衡
3.进行摹拟
三、室内场景的人工光处理
1.主光光位的确定
2.利用人工布光创造空间感
四、室内人物的人工光处理
1.三点布光
2.不同景别的人物光线处理
3.动态人物照明
五、室外夜景拍摄
1.室外夜景的光线特点
2.室外夜景的拍摄方法
第四节色彩的感情倾向
一、色彩概述
二、色彩的感情倾向
第五节色彩的画面表现
一、色彩基调的形成
二、画面的色彩构成
1.色彩的选择
2.色彩的布局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场面调度的源流
一、场面调度的来源
二、场面调度的定义
第二节电视场面调度
一、电视场面调度
1.人物调度
2.镜头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三、电视场面调度特点
四、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
第三节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一、轴线问题
1.轴线的定义
2.轴线规律
3.越轴
4.轴线的意义
二、三角形原理
1.概念
2.三角形原理与轴线
三、运用实例
1.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

2.当关系线是倾斜的或垂直时。

3.当拍摄人物是三个人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