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法律基本知识1.国家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点、法律的作用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的来源:包括宪法、中央法律、地方性法律、决议和命令、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行为法律性质:区分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了解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对不同行为的法律约束。
4.法律的缺陷和完善:认识到法律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了解法律的修订和完善,以及对法律发展的态度。
5.法律责任和法治精神: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法治精神。
二、法律意识和法律权益1.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的普遍性和时效性,以及法律约束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2.法律权益:包括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合同权益等的基本概念、保护和维护措施。
3.维护法律权益:了解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法律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合法维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4.法律援助:了解法律援助的概念、内容和程序,学会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公民道德和法律道德1.公民道德: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等。
2.法律道德:了解法律道德的内涵,以法律为准则,诚信守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3.公民责任:明确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包括公共道德、公共品质、公共秩序的维护等。
四、法律文化和社会公正1.法律文化:了解法律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尊重法律文化,学会与法制相关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2.社会公正:认识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了解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3.法治建设:了解法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学习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五、刑法基本知识1.刑法基本要素:了解刑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和心理要件等。
九年级下数学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下数学所有知识点一、代数与函数1. 整式与分式整式的定义与性质分式的定义与性质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二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3. 指数与对数指数的概念与性质对数的概念与性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直线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直线的斜率与方程二、几何1. 四边形与圆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圆的概念与性质2.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3. 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体的概念与性质立体几何体的计算4. 平行线与比例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比例的概念与性质三、概率与统计1. 事件与概率事件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与性质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统计方式与方法数据的分析与解读3. 统计的图表与分布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与解读频率分布表的制作与分析4. 抽样与推断随机抽样的概念与方法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与推断四、数与量1. 数集与数的性质数集的分类与表示奇偶性、整除与因数2. 分数与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与性质小数的运算与应用3. 数量关系与变化比例与比例关系速度与密度的计算4. 三角函数与图形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与性质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与对称以上是九年级下数学的所有知识点的简要概述,涵盖了代数与函数、几何、概率与统计以及数与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将能够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技巧,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并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勤加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数学水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探索。
2、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僵化,严重弊端)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对欧亚非的安排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英、法、美主宰,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相关链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
2、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美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内容: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是资本主义世界短期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四、经济大危机1、经济危机(1929—1933)从美国纽约开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劳动人民深受其害。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罗斯福新政(美国)①、1933年,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归纳:一、道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道德的概念: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行为价值及其规范的评判和规则的总和。
2.道德的作用:凝聚社会共识、调节社会关系、保障社会秩序、增强文明进步。
1.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责任意识、友善待人、公平正义、勤奋努力等。
三、公民道德的培养1.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情感与观念。
2.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价值观。
3.法治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参与法律实践的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法律的概念:国家依法制定、公告并执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利益、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五、宪法与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宪法的概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的总纲。
2.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力的构成和运行等。
六、国际法与国际社会1.国际法的概念:国家之间或国际组织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国际社会的组织与合作: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七、我国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实施1.我国的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的层级与关系。
2.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发布与实施、法律的执行与监督、法律的适用与解释等。
八、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道德是自觉性的行为规范。
九、互联网与法律1.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信息快速传播、虚拟社交、经济发展等。
2.互联网法律问题与法律规范:网络言论自由、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犯罪等。
九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 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 非接触力:重力、磁力、静电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和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
6. 运动的类型-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 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2.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3.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 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
4.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 浮力的计算:F浮=ρ液gV排。
5.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 完全浸没时的浮沉条件:F浮≥G物。
三、功和能1. 功- 功的定义: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 功的计算公式:W=Fs。
- 功的单位:焦耳(J)。
2. 功率-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 功率的单位:瓦特(W)。
3. 机械能- 机械能的组成:动能和势能。
-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4.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九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一、语法知识点1. 时态与语态英语中的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同时,还有被动语态的使用,通过改变句子的主语与谓语动词形式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
2. 比较级与最高级当我们要进行事物或性质的比较时,可以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描述。
比较级用于两者之间的比较,最高级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较。
3. 宾语从句英语中可以使用宾语从句来充当宾语的一部分,从而丰富句子的表达。
宾语从句一般由连词that, whether, if等引导。
4.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句子的一部分,用于修饰句子中的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状语从句有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等。
5.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表语等,起到名词的作用。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等。
二、词汇和短语1. 同义词与反义词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可以用来替换或扩展句子的表达。
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的词语,用来表达对立或相互排斥的概念。
2. 词根、前缀和后缀英语单词由词根、前缀和后缀构成,通过对这些部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思和构成。
3. 常见短语在英语中,短语的使用非常广泛。
比如常见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副词短语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三、阅读技巧1.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根据文章的结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快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通过训练,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猜词法猜词法是指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来猜测词义。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猜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词。
3. 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有很多种,比如查字典、标注关键词、大胆推测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写作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安排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写作结构有问题解决型、原因和结果型、对比型等。
2. 单词和短语的使用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丰富多样的单词和短语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部编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综述首先古诗文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古诗文的基本语言知识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
教材涉及名家名篇的赏析和古诗文的深层解读,引导学生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现代文阅读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分析文本中的信息,并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部分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现象,以及对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名著阅读是本册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本册教材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著片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作文部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本册教材通过各类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此外教材中还涉及了关于写作的构思和立意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创新性和深度。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涉及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和作文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核心知识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1. 简述九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九年级语文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阶段不仅是对之前语文知识体系的巩固与深化,更是为将来的高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生将在此阶段更加深入地接触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九年级语文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因此九年级语文学习不仅关乎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与未来成长的重要阶段。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2.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含义及其在原子中的分布。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分区。
4. 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5. 化学式化学式的定义、离子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以及元素比例的计算。
6.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以及化学方程式应用的基本法则。
二、常见化学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2.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元素活动性的排列和活动性实验的原理。
3. 金属的氧化与还原金属元素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实例和氧化态的表示方法。
4. 酸和碱的性质与反应酸和碱的定义、性质、指示剂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
5. 中和反应与盐的生成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原理、实例和盐的生成。
6. 获取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和过氧化物分解反应获取氢气和氧气的实例。
7.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的特点、燃烧与氧化的区别和燃烧反应的实例。
三、化学实验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常见的实验器材、用途和操作注意事项。
2.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常识、实验室危险物品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3.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记录方法和实验结果处理要点。
四、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非金属气体氮气、氧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2. 金属元素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3. 无机盐常见无机盐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4.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常见有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五、酸碱中的溶液1. 酸碱溶液的性质酸碱溶液的电离、导电性、pH值和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2. 水的离子的自离解水的自离解原理、离子浓度和酸碱性质。
3. 盐类溶液的性质盐类溶液的电离、导电性和盐的水合物。
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 化学能的分类化学能的定义、释放和吸收,以及化学能的分类和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福州十九中九年级(下)英语复习要点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Topic 1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归纳:吴柳萍老师一、重点词汇(一)词形转换1. attract (v.) 吸引---attraction (名词)-- attractive (adj.) 吸引人的2. tour ---tourist (名词) 游客3. introduce (动词)--introduction(名词)4.long ( adj. )--- length ( n. )5. high( adj.) – height ( n.)6. wear ---- wore ---- worn7 enemy -- enemies 8. responsible ---- responsibility( 二.)重点短语1. know little about 对……几乎不了解Know more / a little / nothing about…2. place(s) of interest 名胜古迹3.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culture 中华文化的发源地4. attract millions of tourists 吸引了成百万的游客5. a great number of 许多the number of …的数目6.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第二长河7. fetch sb. sth. = fetch sth. for sb. 为某人取某物8. introduce…in detail 详细地介绍……introduce A to B 把A 介绍给Bintroduce oneself 自我介绍9. lie in 位于……内10.run / go through…流经/ 途经……11. be well worth doing sth.很值得做某事12. regard…as…把……看成…..be regarded as …被当作…13. a symbol of imperial power 帝王权利的象征14.carve sth. on the stone 把…刻在石头上15.guard the whole nation 守卫整个民族16.play an important part / role in 在…发挥重要作用17.be made of white marble 由白色的大理石制成18.stretch from …..to…从…. 延伸到….19.be made of packed earth and wood 由成袋的泥土和木头制成be made of stone and brick 由石头和砖块制成20.bring tourists into China 把游客带入中国21.a treas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中华民族的瑰宝22.join…together …. 把…连接在一起23.wear away (wore away, have / has worn away )磨损24.separate …. from …把…从…分开25. be famous for 因…而著名be famous as …be known as …. 作为….而出名26.an important Chinese export 一项很重要的中国出口产品27.sound similar to 听起来和…很相像28.the mild climate 温和的气候29. rich soil 肥沃的土地30.develop unique tea culture 发展独一无二的茶文化二.重点句型1. It is / has been …… since ….. 自从…以来已经多久了2. And many of them are famous, such as Mount Song, Mount Huang and Mount Emei.它们当中许多很有名,比如嵩山、恒山和峨眉山。
3. Among them,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one and the second longest one is the Yellow River.它们当中长江是最长的一条,第二长的是黄河。
4. What grand buildings! 多么壮丽的建筑物啊!5. It’s said that ….. 据说…6. It’s a mountain with lots of strange pine trees. 它是一座长着很多奇松的山7.It stretches from Shanghaiguan in the east to Jiayuguan in the west .它从东部山海关一直延伸到西部嘉峪关8.The first emperor ,QinShihuang, joined all these smaller walls together to make the Great Wall.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将所有小城墙连接起来成了长城。
9. These early walls that were made of packed earth and wood wore away in the rain and wind.由成袋的泥土和木头制成的早期城墙在风雨中磨损了。
10.The Great Wall was first built by ancient people to separate them from their enemies.\ 起初建筑长城是为了将人们和敌人分离开。
11. The Great Wall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三、重要知识点1.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I can fetch you Guide to China.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可以给你拿一本《中国指南》fetch = go somewhere and bring sth./ sb. back 到别处去取回或把人请来fetch sb. sth.= fetch sth. for sb. 为某人取某物eg. Could you fetch me some chalk? = Could you fetch some chalk for me?Have you fetched the doctor?*bring 指从别处把某人(物)带来(拿来)。
take 指拿去;带去”。
与bring相反。
fetch 指到别处去取回或把人请来carry 指搬动较重的物体,无方向性。
eg. Bring me today’s newspaper, please. 请帮我把今天的报纸拿来。
Take this book to my office. 把这本书拿到我的办公室去。
Please fetch a doctor for Lao Li. 请为老李请一位医生来。
Students often help the old man carry water. 学生们经常帮那位老人提水。
2. It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它(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the +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可数名词单数”,表示“第几……的”。
如:I think computer is the first most useful tool of all. 我想电脑是所有工具中最有用的。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come here by yourself. 第二重要的事是你自己来到这儿。
3. It goes through nine provinces and finally joins the Bohai Sea. 它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汇入渤海湾。
go through “穿过;通过”,指通过两边,相当于一条直线go across “穿过;横穿”,指从这边到那边,相当于一条线段eg. go through the street (竖)穿过街道go across the street = cross the street (横)过马路4. be known/famous as…“作为……而出名”be known/famous for…“因……而出名”be known to…“为……所熟知”eg. Yao Ming is known/famous as a basketball player. 姚明作为一名蓝球运动员而出名.West Lake is known/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西湖因秀丽的景色而出名.Beijing is known to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北京因为2008年奥运会而为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四.重点语法定语从句: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而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被称为先行词。
定语从句放在先行词的后面,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
常见的关系代词有:that 指代“人或物”which 指代“物”who/ whom 指代“人”whose 指代“某人的”关系代词在从句作主语或宾语; whose作定语。
作宾语时关系代词可省略。
本话题中出现以下定语从句:China is a big country that has about 5,000 years of history.中国是一个拥有约五千年历史的大国。
That’s all (that) I know. 那是我所知道的全部。
It’s a book which introduces China in detail. 它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的书。
It’s Mount Tai that/ which lies in Shandong Province.它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泰山。
That’s the most fantastic place (that) I have ever heard of.那是我曾听说过的最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