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考判断题强化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适用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独资学校。

正确答案: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独资学校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教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用。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是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规律。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的认识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二是获得间接经验,即前人的认识成果,这里主要指人类历史经验的沉积。

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学习,是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认识世界的捷径。

同时,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主,学生要把这种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

3.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旦发现应取消其存在。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小学阶段,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形式为同辈群体,这对小学生的行为、个性得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因此,教师应重视正式群体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对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也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它在正式群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4.小明上课随意说话,班主任让他到教室外罚站。

小明找到校长,说班主任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正确答案:(1)正确。

(2)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诸如听课等的权利。

小明上课随意说话,班主任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但不能剥夺其上课听课的权利。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 总分: 15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学习”“灌输”和“德育”。

A. 正确B. 错误√【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题干说法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

2.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A. 正确√B. 错误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 正确√B. 错误4.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A. 正确√B. 错误【解析】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

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 世纪的亚洲国家。

A. 正确B. 错误√【解析】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 世纪的欧洲国家。

6. 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的人。

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A. 正确B. 错误√【解析】学生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的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7.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互矛盾的。

A. 正确B. 错误√【解析】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题干说法错误。

8. 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教育部在新时代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判断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判断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判断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题判断题1.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高山流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碣石调.幽兰》。

2.乐府创始于汉、兴盛于秦,是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乐府创始于秦、兴盛于汉,是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

3.相和歌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徒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的一首琴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大面》又称《代面》,表现北齐兰陵王才武而貌美,常戴假面与敌作战的情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北堂书钞》是隋代虞世南编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坐部伎与立部伎是唐代的宫廷燕乐,坐部伎是于堂上坐奏,共有八曲,立部伎是于堂下立奏,共有六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坐部伎与立部伎是晚于多部乐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坐部伎于堂上坐奏,共有六曲,立部伎于堂下立奏,共有八曲。

8.教坊和梨园是宋代的音乐机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9.《霓裳羽衣曲》是埙与乐队演奏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记谱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有古琴字谱和燕乐半字谱两大系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元代杂剧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乐书》是南宋陈旸的著作,世称《陈旸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陈旸是北宋时期的,他的《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15.《海青拿鹅》又名《海青拿天鹅》,简称《海青》,在元代已流行,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班级物质文化体现在教室墙壁的名言警句、板报、班级舆论以及班风等方面。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以上具体的几个方面都属于班级的精神文化。

2.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被开发的程度不同。

3.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

4.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5.直观教学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主要形式。

( ) A.正确B.错误解析: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6.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中庸》。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一句出自《礼记.学记》。

8.【2015年真题】学生在学习一段材料时,通常开头部分比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首因效应”。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学生在学习一段材料时,通常开头部分比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前摄抑制。

知识模块:教育学基础9.【2015年真题】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会感到自豪,从而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特岗教师考试判断200题和解析

特岗教师考试判断200题和解析

1.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我。

(×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

(× )4.学习中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

( )5.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了。

(× )6.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 )7.课时计划即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 ×)8.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9.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 )10.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 )11.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 )1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13.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教育、遗传、性别等。

( ×)14.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 )15.教育目的是由人确定的,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性。

(× )16.管理学生只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

( ×)1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 ×)18.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 )19.“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奥苏贝尔,“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布鲁纳。

( )20.新课改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21.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 ×)22.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 )23.在书上重点内容下面划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 )2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

( )2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特岗教师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

( × )2、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

( √ )3、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 × )4、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 √ )5、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 √ )6、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 √ )7、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 )8、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 )9、《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巴班斯基。

( × )10、劳动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产物是人的平均发展。

( × )11、1902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试验中发现了条件发射现象。

( √ )12、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 )1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 √ )14、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 )15、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 ×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到2020年教育具体目标和要求。

( √ )17、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 √ )18、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 )1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 √ )20、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 ×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为的活动。

(√)23、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由物质条件所决定。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和教师荣誉。

2.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表现在思想品德培养上、知识才能培养上、身体素质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上、审美情趣培养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中小学教师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小学教师要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4.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

5.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提倡教育的公平性即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
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减负”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正确答案:错误。

“减负”不仅仅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注重教学质量。

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2.焦虑对学生的学业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生学业产生的影响不同,教师可使学生处于一种适当的焦虑水平,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3.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只有在低级需求满足时,高一级需求才会产生。

正确答案:错误。

较低级需要达到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出现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4.教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属于外在动机。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无须施加外力的影响就能保持学习的活动。

例如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在的心理因素。

外在动机是指由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引发的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为了在班级中争得较高的地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岗教师招考判断题强化练习及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就要到了,考生们有的对特岗教师考试做题中会遇到的考试问题,还不是很清楚。

优路教育整理了一下关于判断题的资料,考生们可以看看。

判断题
1.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我。

( )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 )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

( )
4.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 )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
6.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教育、遗传、性别等。

( )
7.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 )
8.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 )
9.在书上重点内容下面划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 )
10.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 )
11.埃里克森认为培养勤奋感的主要时期是童年期。

( )
1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 )
13.人格中的气质可塑性强,性格稳定性强。

( )
14.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 )
15.“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 )
16.“望而生畏”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 )
17.学校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是发展性辅导。

( )
18.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

( )
19.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 )
20.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学校教育,主要因素是教师。

2.√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3.×解析:刺激分化是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应;刺激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作出相同的反应。

4.√解析: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5.×解析: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6.×解析:性别不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发展。

7.×解析: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国家课程一般是必修课程。

8.√
9.×解析:划线法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

10.×解析: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童年期是6、7岁~11、12岁,这段时间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12.√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

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

13.×解析: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14.×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只有适用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教育关系才能转化为教育法律关系。

15.×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智力的发展。

16.√解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17.√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18.√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讲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

19.√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所以说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0.√解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关于优路:优路教育品牌主要从事教师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业务,包括:教师类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认证培训。

关于资料获取:点击【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习资料】或打开/jszg/注册优路教育学习账号,免费获取:①全套真题答案及解析②网络面授课程③免费视频公开课④冲刺考点预测⑤免费冲刺提分系列课程。

点击文档链接,可查看更多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