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务用枪程序规制研究

合集下载

论警察公务用枪的法律规制

论警察公务用枪的法律规制

2 配备 和管 理 。由于枪支 是警察 按照 规定配 备 . 的致命 性 武器 , 不 同 于警 械 。 国家在 给警 察 配 备 它 公务 用枪 的 同时 , 以法 律 的形 式 严格 规 范 了其 公 务 用枪 行为 。在 《 支管 理 法 》 明确 规 定 了警 察 公 枪 中
范警察公务用枪行为 ,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
论警 察 公 务 用枪 的 法律 规 制
殷 英 华
( 山西警官 高等专科 学校 , 山西 太原 0 02 ) 30 1
[ 摘 要 ]警 察担 负着使 用 武 器 预 防 、 止 、 治 违 法 犯 罪 的 神 圣职 责 。 为 了规 范 警 察 公 务 用 枪 行 为 , 家颁 制 惩 国
条 中明确规定 了警察公务用枪 的使用情形 , 民警 人 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 , 经警 告 无效 的 , 以使 用武器 : 1 放 火 、 水 、 可 () 决 爆炸 等严
重危 害公共 安全 的 ;2 劫 持航 空 器 、 () 船舰 、 车 、 火 机

法律 法规对警察公务用枪 的 般 性 规 制

动车或者驾驶车、 船等机动交通工具 , 故意危害公共 安全的;3 抢夺、 () 抢劫枪支弹药、 爆炸 、 剧毒等危险
物品, 严重 危害公 共安 全 的 ;4 使用 枪支 、 炸 、 () 爆 剧 毒等 危险 物品实 施犯 罪或者 以使 用枪支 、 炸 、 爆 剧毒
等危 险物 品相威 胁实 施犯罪 的 ……这些 规定 既是授 权性 规定 , 也是 制约 性规定 。
1主体资格。《 . 枪支管理法》 5 第 条规定 , 公务
用枪 人员有 : 安机关 、 公 国家安 全机关 、 狱 、 动教 监 劳

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枪是一种所有人都听过但是基本上没见过的武器,那你们知道它有什么规定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希望对你有用!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提高民警管枪、用枪能力,保障枪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用枪,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公务用枪配备办法》配备的各种枪支。

职能部门,是指公安机关承担公务用枪管理职责的内设部门。

配枪部门,是指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的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

配枪民警,是指获准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以下简称持枪证)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第三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以工作必需、规范管理、保障使用、确保安全为原则。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枪管理制度,明确所属职能部门、配枪部门管理职责,明确配枪民警管理、使用枪支责任。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公务用枪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依规履行公务用枪管理责任,落实公务用枪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采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务用枪动态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实战的能力与水平。

公务用枪研制、定型、列装、订购、监造、验收,训练器材的研制、定型以及《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由公安部负责统一组织。

第二章职能分工第六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勤务指挥(办公室)、政工、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法制、装备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公务用枪管理工作。

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职能部门应当按照下列分工行使管理职能,并对口指导下级部门相关工作:(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人民警察使用枪支过程中构成违法违纪的案事件进行调查。

浅谈我国公安机关的枪支管理和使用

浅谈我国公安机关的枪支管理和使用
人 , 护 国 家及 公 民 、 人 或 其 他 组 织 的 更 为 严 重 危 害后 果 的 ,可 以 直 接 使 用 武 做 练 习 也 过 于 简 单 ,并 没 有 考 虑 到 实 用 保 法 合法 权 益 。反之 , 不 仅会 对 相 对 人 的财 器 。 民警 依 法 使 用 武 器 后 , 成 的 结果 意 射 击 的 特 征 。 随 着 警 察 教 育 训 练 的不 断 则 造 产 、 体 、 神 甚 至 生 命 造 成 伤 害 , 且 味 着 有 伤 有 亡 , 当不 明 真 相 的 公 众 或 舆 深 入 , 过 警 察 教 育 界 学 者 的努 力 , 年 身 精 而 经 近
S N IGY WUE E JN E
浅谈 公 机关的 我国 安 枪支管 和 用 理 使
梁 斌
枪 支 是 一 把 “ 刃 剑 ” 人 民警 察 依 时还规定 ,人民警察依 照前款规定使 用 米距 离 上 对 固 定 目标 精 度 射 击 ,在 此 基 双 ,
法使用它可 以有效地震 慑违法犯 罪嫌疑 武 器 ,来 不 及 警 告 或 者 警 告 后 可 能 导 致 础 上 虽 然 变 化 出 了应 用 射 击 科 目,但 所
人 民警察 如何依法使用好 被视为 自己第 承 担连 带 责 任 。
二 生 命 的枪 支 问 题 谈 一 些 自 己 的 看 法 ,
验, 受传统射击教学训 练影响较多 , 所编
2 队伍 内部认识 上存在偏 差。近年 的教 材 和教 学 大 纲 始 终 没 跳 出军 事 教 学 . 尤其是 公安 部“ 五条 禁令 ” 的颁布 实施 ,
条和《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 和武器条例 》 第 支 问题 受 到 责 任 追 究 ,该 佩 带 枪 支 时 没

行政法视角下我国警察枪支使用裁量权规制研究

行政法视角下我国警察枪支使用裁量权规制研究

行政法视角下我国警察枪支使用裁量权规制研究作者:王树林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6期关键词警察裁量权行政法枪支使用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专项项目“中国警察用枪相关案例分析”(项目编号:2019zx03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树林,贵州民族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2.248当前,我国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

笔者通過对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梳理,发现对于警察枪支使用的相关立法我国目前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当前我国警察对于枪支使用多依赖于裁量权的行使。

我国《警察法》第10条规定,在“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下警察可以使用武器,但从实际来看,该条文过于简洁,可操作性不强,过于笼统和简单,并且《警察法》并未确切说明第10条中“武器”的含义,很难为实务中的人民警察提供用枪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主要内容是枪械的配备范围、品种、数量、生产、运输、持有资格和审查管控等方面的内容。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以对人民警察用枪约束性和限制性的内容为主。

例如,其第22条规定了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枪支的情形;第23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除二线民警可以依命令带枪外,一线警察不得带枪处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中的内容大量的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和《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中的内容重复,并且借鉴了域外国家或者地区的有关警察枪支使用的制度规定,具备相当的先进性。

最新发布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措施

最新发布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措施

最新发布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措施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和公安机关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为制止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枪支的情形。

三、管理原则1. 依法使用原则: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使用枪支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安全、有效。

2. 严格管理原则: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枪支管理制度,加强枪支管理培训和监督,确保枪支安全。

3. 责任追究原则:对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四、管理措施1.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枪支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枪支管理责任人和使用责任人,实行枪支使用登记和审批制度。

2. 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对人民警察进行枪支管理培训,提高枪支管理水平。

3.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枪支弹药的储存、运输、使用、维修和销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防止枪支弹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误伤他人。

4.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枪支使用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枪支使用情况,接受监督。

5.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使用枪支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安全、有效。

五、违规处理违反本措施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本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规定与本措施不一致的,以本措施为准。

特此通知。

公安机关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就是最新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论我国警察用枪的正当性及法律规制

论我国警察用枪的正当性及法律规制

论我国警察用枪的正当性及法律规制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警察(仅指我国内地,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文同)在执法中用枪一直陷入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自2003年1月公安部发布“五条禁令”后,各级领导怕出事,为求平稳,不提倡警察执法时配枪,甚至许多地方都将警察的枪支收回入库,使警察在遭遇犯罪分子的暴力袭击时因无枪可用或不敢开枪导致伤亡;另一方面,少数警察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滥用枪支,把警察队伍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备受责难。

为了在紧迫状态下能够制止犯罪、化解危机、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赋于警察用枪权,但权力的行使有着天然的扩张性,如果不被监督和制约就可能偏离执法目的。

本文从厘清警察用枪的概念入手,探讨用枪行为的正当性,并对当前我国警察用枪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比较和借鉴国(区)外警察的用枪情况,对用枪的法律规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警察用枪正当性法律规制On the justification of our police with guns and legalregulation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police with guns in law enforcement has been caught in a dilemma. On the one hand, many places will be recovered in the police firearms, police in violent attacks criminals because no guns available or can't shoot deaths; on the other hand, a few police awareness of the law, illegal guns, the police pushed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of public opinion, blamed.In order to prevent crime, to resolve the crisis in the urgent condition, the law gives police gun rights, but the use of power with the expansion of natural, if not by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ay deviate from the objective.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concept of police with guns, legitimacy of guns,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police gun ques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in the country (region) outside the police with a gun,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legal regulation of gun.Keywords: police shot and the legitimacy of legal regulation目录引言 (1)一、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综述 (3)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4)第一章警察用枪的基本理论 (6)一、警察用枪的概念 (6)二、警察用枪的法律性质 (8)三、警察用枪的行为特征 (9)四、警察用枪行为的正当性 (10)(一)主体适格 (10)(二)目的正当 (11)(三)自由裁量权与比例原则 (13)第二章对我国警察用枪问题的分析 (16)一、主要问题 (16)(一)用枪行为“萎缩化” (16)(二)违法滥用枪支 (18)二、成因分析 (21)(一)舆论因素 (21)(二)法律因素 (23)(三)训练与管理因素 (26)第三章国(区)外警察用枪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29)一、美国 (29)(一)用枪制度 (29)(二)经验借鉴 (31)二、香港 (31)(一)用枪制度 (31)(二)经验借鉴 (33)第四章完善我国警察用枪法律规制的建议 (34)一、出台《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法》 (34)(一)提高法律位阶之必要 (34)(二)统一法律规定之需要 (34)二、立法思路和模式 (36)(一)明确价值取向 (36)(二)注重实际操作性 (38)(三)立法模式选择 (39)四、完善我国警察用枪的支撑制度 (41)(一)授枪认证和枪支训练制度 (41)(二)健全用枪事后审查机制 (43)结论 (45)参考文献 (4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养管理规定

最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养管理规定

最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养管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保证枪支的合法、合规、安全和有效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和《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购置、配备、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严格管理、规范使用、安全可靠、保障需求的原则。

二、公务用枪的购置与配备第四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购置与配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确保枪支的性能和安全。

第五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购置与配备,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编制计划,报上级公安机关批准。

第六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购置与配备,应当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生产厂家,并进行质量检验。

三、公务用枪的使用与保养第七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枪支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八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使用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持枪资格。

第九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养,应当按照规定的周期和内容进行,确保枪支的性能和安全。

第十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养,应当使用合格的保养用品和工具,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四、公务用枪的维修与报废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维修,应当由具备资质的维修单位或者专业人员进行,并使用合格的维修配件。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报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并及时上交上级公安机关。

五、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枪支使用、保养、维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工作,应当建立枪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枪支信息的全程记录和管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工作,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枪支使用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六、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工作,违反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警察武器使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法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警察武器使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法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警察武器使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法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社会治安和暴恐形势日益严峻, 警察执法中对武器使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对警察武器使用权的法律规制不健全、不完善, 实践中警察不愿、不敢、不会、违法使用武器的情形时有发生。

在现代法治社会, 建构完善合理的警察武器使用法律制度, 使警察能够依法、合理的使用武器,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警察; 武器使用; 法律规制;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 、严重犯罪、网络犯罪、环境污染、金融风险等新型风险不断刺激着公众的安全神经, 公众的不安感增强, 对安全产生了更高的诉求。

警察作为维护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公众对其抱有更大的期待。

为了更好制止和打击犯罪, 警察使用武器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 尤其是2014年3.01火车站暴恐是我国警察用枪制度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 警察一旦开枪, 很可能侵害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如何在法律规制下规范警察的武器使用权, 实现社会安全保护与公民自由保障之间的平衡, 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警察武器使用的法律规制现状目前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规定了警察武器使用权的相关内容, 初步构成了我国警察武器使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这对于保障警察依法使用武器和保护公民不受违法使用武器行为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这些规范性文件制定日期都相对较早、规定不够具体、内容较陈旧, 已无法满足警察执法实践的需要。

(一) 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我国警察行使武器使用权的最直接依据是《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

按照法律保留原则, 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只能由法律规定, 其为世界各国立法普遍遵守, 我国《立法法》第9条的规定就体现了这一原则要求。

枪支是致命性武器, 警察在执行公务使用时,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很可能会受到侵害, 《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对有可能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作出规范, 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令 ” 的严 格执行 ,一方 面 , 确 实 使得公 安机 关内部 的责任 追究与 责 任 倒 查机 制 更 加严 格 ; 另 一方 面 , 也 导 致 了 部 分 基 层 公 安 领 导 因 担
是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
立法层 次较低 ,这 明显违背 了法律 保 留 的精 神 。因 而 ,有 学者 提 出 ,
间里,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已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 ,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
大 的变化 ,我 国的警务 实践 也在 随 之发 展 , 现 有 的立法 已无法满 足新
形 势下警 务用枪 的实际 需要 ,存 在 滞后 性 。而 且 ,其 中的部分关键 概
事” 的心 理而不想 领用枪 支。“ 刀
规定》和 《 看守所条例》等法律法


( 一 )警务 用枪 法律依 据存 在
缺 陷
用枪 。 上述 提 及 的 相 关规 范 性 文 件
我 国 现 行 法 律 体 系涉 及 警 务
大 都 产 生 于上 世 纪 9 ( ) 年 代 ,并 生
效 至 今 ,而 我 国在 这 2 o多年 的时
用枪 的规定主 要体现 在 《 人 民警 察 法》 、 《 人 民警 察使 用警械和 武器 条 例》 、 《 公 安机关 公 务用枪管 理使 用
( 三 )警察用枪心 理 负担重
念还 存在模 糊 、不明确及 可操作 性
较差 等缺点 。例如 《 人民 警察使 用 警 械和武器 条例 》中要 求警察在 使
现 阶段 ,我 国 许 多 民 警 在 执 法过 程 中存 在 “ 忌 惮”用枪 ,即不
够 统一 集 中 、专业化程 度不高是 警 务用枪 相关法 律依据 存在 的一大缺
公 安 基 层 滥 用 枪 支 的恶 性 事

件 不时地在 媒体 上出现 ,在社会 上
引起 了很大 的舆论 反响 ,对 公安 机
生 命安全 ,显然 更应适 用法 律绝对
保 留原 贝 i I 。但是 ,由于 在我 国涉及 枪 支使 用的法律 规 范中 ,只有 《 人 民 警察 法 》是 一般法律 ,其 他均 为 行政 法规 、部 f - j 规章 ,甚至 还有 的
陷。
让 、不愿 、不敢 、不善 、不会用枪 的情 形 。导致这种情 况出现 的因素 很 多 ,首先 是民警 用枪 的训 练体 系
较 为陈旧 ,大多数是 以固定靶 精度
用武器前应 “ 判明” 存在紧怠I 青 形, 但却没有明确“ 判明” 的具体标准。
( 二 )公 安 基 层 枪 支 管 理 过 于

我 国警 察 用 枪 实 践 中存 在 两
枪 者 的困惑 。但 是 ,用枪 的法律 程
个极 端 : 一方面 是警察不愿 、不敢 、 不 善 、不 会用枪 ; 另一方 面是 个别
警 察滥用 、 乱用枪 支时有发 生 。“ 动
序 其本身 的补充性 在一定 程度 上能 弥补 上述 实体法 的不足 ,因此 ,应 对 警务用枪规 定具 体 、详 细而严格
SH l ZHA N JI N ENG
国警芬用枪 程序规制研究
■文 / 王 镭 李 勇成


现 阶段 我 国 警 务 用 枪 现
将涉 及警 务用枪 的条例 、 规 定 上升
到 法律层次 ,以便更好 地规范 警务
心枪 支管理 使用 出现 问题 而 自己担 责, 于是 不希望 、 不鼓励民警 用枪 , 从 而将 公 安 一线 的枪 支 全部 收 缴 、 集 中至公安 分局 、 县 公安 局统一保 管 ; 再加 上民警领用 枪支 需要 履行 层层 报告 、 审批 、 登记等繁琐 手续 , 导致 不少 民警产生 “ 多一事 不如 少
武 器 条例 》中 ,总 共规 定 了 2 0多
种情 形来让 警察 明确 什么时 候可 以
( 四 )个 别警 察 滥用 、乱 用枪

用 枪 、什 么时 候 不得 用枪 ,试 想 ,
在现 场如此 紧张 的环 境下 ,还要 求 警察在 极短 的时 间内做出准 确 、合 理 的判 断 ,这 难免 有点强人 所难 。 而 有效 的程 序规 制则为警察 在临战 时 用枪提供 了指 引与步骤 ,便于 警 察 在 高 度 紧 张 的现 场 中依 然 能 正
根据我 国 《 立法法 》的相 关
规 定 ,对 于限 制公民 人身 自由的强 制措施 和处罚 应严格 适用法 律绝对 保 留原 则 ,而 警务 用枪 涉及 公民 的
严 苛
射 击为考 核 目标 ,不能适 应实战 的 需要 ,缺 乏 科学 的用 枪实战 训练 ;
其次 ,基层 民警对法 律掌握得 不够 熟练 ,对涉 用枪 的法律 知识学 习得
关 的形 象造 成了极大 损 害。为解 决 此 问题 , 公 安部 相继 出台了若干 严
格管 控枪 支的规 定 ,尤 其是 “ 五条
不到 位 , 因而在用枪 时没有 “ 底气 ” ;
再 有就是 个别不 良媒 体对警 察涉枪
案件 的失真 报道 、 夸大 ! 柞 等 ,也 容 易激起 民众的不满 ,公安机 关 自 身 的宣传部 门又不能 做到及 时 、有 效澄 清 ,这给 公安机 关造成 了巨大 的舆 论压 力 ,也加 重了民警 用枪时
王 镭 ,女 ,中 国人 民公 安大 学警体 战训 学 院教授 。 李 勇成 ,男 ,中 国人 民公 安 大学警 务指挥 与 战术 系 2 0 1 5 级 硕士研 究生。

的 、 理负担 。

重 危害后 果”等模 糊用语 在警 务实 践 中很难把 握 ,导致民 警对是否 能 用 枪产生迷 茫 ,无所适 从 ,徒增 用
规 中 。此 外 , 警 务用枪 相关 法律 依 据 还包 括全 国多数 省 、自治区 、直 辖 市人 民政府 及部 分市人民 政府根 据 当地 情况分别 制定 的地方 政府规
章 或规 范性文件 。相关 法律 规定 不
枪入 库 ”式 的枪支 安全管理模 式 导
致 民警产 生了厌抢 情绪 ,不利于应 对 处置突发 事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