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复习 晨读材料(一)学案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
(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单质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根据电离出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酸碱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烃烃的衍生 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要点扫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 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
高考语文二轮学案之晨读汇报材料

高考语文二轮学案之晨读材料-----------------------作者:-----------------------日期:备考2009高考语文二轮学案:晨读材料(九)备考2009高考语文二轮学案:晨读材料(九)【美文赏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文/王人龙很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的一个角落里结识了帕斯卡尔。
在我的案头,便放着一本由中国电影出版,烨编译,帕斯卡尔原著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之所以买下这本书,是因为封面的一句话,“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对于一个求知欲极强的青年来说,自然会被这句话所打动,让我有幸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思想界的先知。
从书扉页中我们可以看到,帕斯卡尔并非仅仅是一名思想家,他同时在数学、物理、哲学等多个领域有所建树。
在今天,用21世纪的人的眼光看,帕斯卡尔绝对是个“人才”。
而我却不愿意将其与“人才”划为同一等号。
“人才”一词在帕斯卡尔身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帕斯卡尔更像是一位天父,先知。
在阅读完帕斯卡尔的全部文章后,我的这种印象更加地深刻帕斯卡尔是伟大的人物,他的伟大源自于他的思想。
也许很多人都会思考,而帕斯卡尔的这种思考是可怕的,因为他洞察了人类的一切行径。
帕斯卡尔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带着思想去生活,那么,他只能是活着,而不是生活,更不可能有富有意义的人生。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真理,让我可以在夜里坐在灯下动笔写这篇文字。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人确实很脆弱,人类的祖先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中能够存活下来,完全是依靠他们的思想,思想生出了智慧。
可是在现今,人们又在做什么呢?帕斯卡尔同样给我们答案,“(人们)在跳舞、吹笛、唱歌、做诗、铃响了就赛跑,还有打斗,让自己当国王,根本不想想当国王是怎么一回事,当普通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帕斯卡尔生活在17世纪,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看出人类是不甘于寂寞的,人正因此而失去了思想,成为了世俗之物。
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复习 晨读材料(一)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晨读材料(一)学案【美文赏读】我很喜欢庄子的大宇宙观,他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宇宙和历史长河中去考虑个人的得失,追求大道。
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胸怀和眼见放大些,放远些,看开些。
现在我回头去看自己的一生,当时自己认为是过不去的坎,现在看来其实并不算什么。
记住“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二十分钟(英)斯图尔特·弗兰克十一岁那年的一天,我和爸爸照例出门去散步,经过北区河畔殡仪馆门口的时候,爸爸突然停住脚步,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几点了?”我看了看表,告诉他是十点二十五分。
然后爸爸问我看到了什么。
“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我回答,“一群人———大概150个左右,正排队进殡仪馆。
”“嗯,眼力不错。
”爸爸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提起别的话题,跟我讨论起体育新闻来。
说了快半小时,我发现他还没有离开殡仪馆的意思,就问:“我们要不要继续散步?”爸爸没有立刻回答我,却突然提出第二个奇怪的问题:“儿子,你现在能看到什么?”我向殡仪馆门口望去,刚才进去的人现在又排队出来了。
“还是没什么特别的,”我耸耸肩,“估计是追悼会刚结束,进去的人已经出来了。
”“非常准确,”他说,“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我说是十点五十分。
爸爸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对,人的一生总结起来也不过就这么长时间。
”我疑惑地抬起头,“什么时间?爸爸,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
”“你看,儿子,追悼会上牧师会宣读悼词,也就是死者一生的总结。
宣读悼词不过短短的二十来分钟,很多当时被认为是巨大的挫折或者伟大的成就,其实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进不了这二十分钟。
你长大以后,无论是沮丧还是得意的时候,都要想想我这句话,你将发现眼前的道路会变得开阔许多。
”【成语解读】: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
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附:元薛昂夫《朝天曲》:“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便得来真做的,布衣,袖里,试屈指英雄辈。
2020年高考晨读资料

3月5日晨读资料一.读古文(读两遍,边读边在心里翻译,看是否能翻译。
不会的看下面的译文,红色的词意思记住)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秀才)。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材)也。
”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相徐阶辈皆器重之。
迁右中允,领(兼任)国子司业事。
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倒装“以相业相期)。
阶代严嵩首辅,倾心(推心置腹地)委居正。
居正与中人冯保善。
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
故事(按照先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
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者劝告)居正以并尊。
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
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朝廷的大权)悉以委居正。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如猥毛而起,比喻纷然而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有关部门)恒(常常)讳(隐瞒)之,居正严其禁。
匿(隐瞒)弗举者,虽循吏(奉公守法)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关押)或瘐死(泛指狱中病死)。
居正独亟(马上)斩之,而追捕其家属。
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逐次修缮)六宫,太仓(国库)银钱多所宣进。
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不必要的开支)。
疏上,留中(皇帝没有批复)。
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
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
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
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损公肥私),剥民罔(欺骗)上,宜痛钳(惩治)以法(状语后置)。
而皇上加意撙(zŭn节约)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倚仗)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没过多久)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一、成语积累1、生吞活剥:〈贬〉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2、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4、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5、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6、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7、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8、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9、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10、蔚然成风:〈褒〉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11、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12、无独有偶:〈贬〉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13、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14、无微不至:〈褒〉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15、无以复加:〈贬〉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16、小题大做:〈贬〉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17、寻章摘句:〈贬〉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一唱一和:〈贬〉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19、一团和气:〈贬〉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0、亦步亦趋:〈贬〉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21、蝇营狗苟:〈贬〉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22、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 晨读材料一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晨读材料一(一)近义词语辨析(10组)(二)名句名篇默写(答案见后)(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7)__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8)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诗论》)(三)文言实词(答案见后)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师说》)(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过秦论》)(3)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________(《陈涉世家》)(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六国论》)(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爱莲说》)2.兵(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________(《六国论》)(4)斯用兵之效也________(《六国论》)(5)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过秦论》)3.乘(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过秦论》)(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________(《诗经·氓》)(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黄鹤楼》)(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__(《游山西村》)(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________(《水调歌头》)(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________(《行路难》)(四)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和称谓1.直称姓名(或名)(1)用于自称。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2.2名篇名句默写学案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解析:易错字:(1)矣;(3)纶,樯,橹。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2)《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答案:(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命题提示二内容类型1 对于原句的大意的呈现,相当于翻译(1)[2019·全国卷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2)[2019·全国卷Ⅲ]《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3)[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7)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中) (四)、成语—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34567891011132020-02-05第二单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中) (四)、成语—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晨读材料(一)【美文赏读】我很喜欢庄子的大宇宙观,他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宇宙和历史长河中去考虑个人的得失,追求大道。
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胸怀和眼见放大些,放远些,看开些。
现在我回头去看自己的一生,当时自己认为是过不去的坎,现在看来其实并不算什么。
记住“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二十分钟(英)斯图尔特·弗兰克十一岁那年的一天,我和爸爸照例出门去散步,经过北区河畔殡仪馆门口的时候,爸爸突然停住脚步,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几点了?”我看了看表,告诉他是十点二十五分。
然后爸爸问我看到了什么。
“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我回答,“一群人———大概150个左右,正排队进殡仪馆。
”“嗯,眼力不错。
”爸爸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提起别的话题,跟我讨论起体育新闻来。
说了快半小时,我发现他还没有离开殡仪馆的意思,就问:“我们要不要继续散步?”爸爸没有立刻回答我,却突然提出第二个奇怪的问题:“儿子,你现在能看到什么?”我向殡仪馆门口望去,刚才进去的人现在又排队出来了。
“还是没什么特别的,”我耸耸肩,“估计是追悼会刚结束,进去的人已经出来了。
”“非常准确,”他说,“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我说是十点五十分。
爸爸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对,人的一生总结起来也不过就这么长时间。
”我疑惑地抬起头,“什么时间?爸爸,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
”“你看,儿子,追悼会上牧师会宣读悼词,也就是死者一生的总结。
宣读悼词不过短短的二十来分钟,很多当时被认为是巨大的挫折或者伟大的成就,其实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进不了这二十分钟。
你长大以后,无论是沮丧还是得意的时候,都要想想我这句话,你将发现眼前的道路会变得开阔许多。
”【成语解读】: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
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附:元薛昂夫《朝天曲》:“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便得来真做的,布衣,袖里,试屈指英雄辈。
”亦省作“蜗角”。
明杨珽《龙膏记·投膏》:“为蜗角蹉跎光景,怕又早点霜潘鬢。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陈眉公告衣巾》:“乃稟命於父母,敢告言於师尊,长笑鷄羣,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
”【成语解读】:蜗角之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附: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亦省作“蜗争”。
清魏源《游山吟》之二:“蜗争膻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成语解读】:蜗角蚊睫(wō jiǎo wén jié)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
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成语解读】:蜗角蝇头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
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示例:~,名亲共利切。
◎元·白朴《乔木查·对景》【国学经典】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入“道德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8个多音字缀句巧记】多音多义字是语音考察的重点,为帮助考生有效复习,在此辑录108个常见多音多义字,并组成意思连贯的句子,供考生们练习。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
”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áng)她,没度量(liàng)宽容她。
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唐诗鉴赏辞典】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周啸天)【随笔/感悟】“你要对我负责!”之愚蠢建立起爱情关系之后,常听到女性对男性这么讲,每每听到,都令我感心里异常难过,一百多年前,西方世界上出现了几个觉醒的女性,她们根据自己的痛苦经历,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特别是思考两性关系,后人称她们为女权主义者,她们其实只是比较敏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