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七学习主题测试卷 2

合集下载

16-17学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pdf版,无答案)

16-17学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pdf版,无答案)

历史·七年级第七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检测题(A卷)(川教版)(时间:60分钟㊀㊀总分:100分)一㊁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 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㊀㊀)㊂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秦汉B.宋元C.明清D.隋唐2.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㊀㊀)㊂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㊀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㊀④伴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宣告撤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表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㊀㊀)㊂皇帝年号公元纪年人均占地亩数康乾三十年167327.92乾隆十八年17536.89乾隆三十一年17663.56A.社会动荡不安B.土地兼并C.人口数量迅速增长D.人均耕地面积减少4.明朝中期江南农村人口出现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的现象㊂这说明(㊀㊀)㊂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5.设立台湾府的清朝皇帝是(㊀㊀)㊂A.努尔哈赤B.皇太极C.顺治皇帝D.康熙皇帝6.明朝倭患猖獗除了朝廷腐败㊁边防松弛,加之政府推行及其严厉的海禁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㊀㊀)㊂A.缺乏地方抗倭组织B.奸商与倭寇勾结C.明朝军队缺乏训练D.明朝抗倭将领无能7.明朝的 倭寇 指的是(㊀㊀)㊂A.日本人B.朝鲜人C.越南人D.荷兰人8.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取得九战九捷的辉煌成绩是在(㊀㊀)㊂A.福建B.浙江C.广东D.山东9.清朝管理西北各地而设立的官职是(㊀㊀)㊂A.办事大臣B.将军C.伊犁将军D.巡抚10.郑成功于(㊀㊀)年收复台湾㊂A.1660B.1661C.1662D.1685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12.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政令和财赋的是(㊀㊀)㊂A.按察司B.都司C.民政司D.布政司13.明㊁清时期都曾设置的官制有(㊀㊀)㊂①丞相㊀②吏㊁户㊁礼㊁兵㊁刑㊁工六部㊀③内阁㊀④军机大臣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1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开始修建的?(㊀㊀)A.朱元璋B.朱棣C.建文帝D.崇祯帝15.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开展了以 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为主题的6项重要活动㊂郑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㊀㊀)㊂A.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B.政府加强对外交往的一种手段C.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活动二㊁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644年,㊀㊀㊀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㊂2.清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和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进行残酷打击,制造了㊀㊀㊀㊀㊂3.明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为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不能㊀㊀㊀㊀㊂4.17世纪末,㊀㊀㊀㊀帝曾三次亲自出征,组织和指挥清军平定噶尔丹的叛乱㊂5.㊀㊀㊀㊀是清朝蒲松龄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和野史逸闻的基础之上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㊂6.明太祖利用㊀㊀㊀㊀实行恐怖统治,开创了明朝特务政治的先河㊂7.‘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㊀㊀㊀㊀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㊂8.清朝在西藏设置㊀㊀㊀㊀,其权利逐渐扩大,代表中央与达赖㊁班禅共同管理西藏㊂9.㊀㊀㊀㊀是世界上现存最大㊁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㊂10.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㊀㊀㊀㊀㊂三㊁识图填空(共10分)1.请在右边‘清朝疆域图“中的A㊁B处分别填出北京和南京㊂2.㊀㊀㊀年,㊀㊀㊀在应天(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㊂3.㊀㊀㊀㊀㊀㊀㊀登上皇帝的宝座后,把都城从应天迁至㊀㊀㊀㊀㊀㊂4.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东起库页岛㊁㊀㊀㊀㊀及其附属钓鱼岛等,西迄帕米尔㊁㊀㊀㊀㊀湖,北及㊀㊀㊀㊀领㊁萨彦岭,南达㊀㊀㊀㊀群岛的曾母暗沙㊂四㊁简答题(共40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对内不断加强君主集权制度,使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对外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清朝前期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2分)历史·七年级(2)清朝统治者实行的 人为的隔绝于世 的政策是什么政策?(1分)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3分)(3)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在清朝的哪一部小说中集中的体现出来了?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2分)(4)请你联系当今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及产生的后果给予我们以什么启示?(4分)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㊂据此回答:(14分)(1)请举例说明,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的表现㊂(4分)(2)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㊂ 交往 和 冲突 的代表性事件有哪些?(4分)(3)新疆和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㊂请你写出在清代,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4分)(4)近代中国落后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清代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了?(2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㊂(10分)材料一: 今之海寇,动机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人而附之耳㊂(明)胡宪宗‘筹海图编“材料二: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盗㊂(明)谢杰‘虔台倭纂“材料三: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㊂(明)赵文华材料四: 明穆宗㊁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 倭患 就烟消云散㊂樊树志‘国史概要“(1)结合本单元所学与上列材料,你认为 倭患 由哪些人构成?(2分)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什么人?(2分)(2)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4分)历史·七年级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㊂(12分)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㊂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㊂(1)材料一中的 郑君 指谁结合右边的地图说说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3分)(2)他此举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和意义(2分+2分)(3)材料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对外政策?(2分)(4)材料二种所反映的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分)第七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检测题(B卷)(川教版)(时间:60分钟㊀㊀总分:100分)一㊁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是(㊀㊀)㊂A.清朝B.夏朝C.唐朝D.商朝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㊀㊀)㊂A.社会秩序的动荡B.边疆防御的巩固C.地方权力的膨胀D.专制皇权的强化3.在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是(㊀㊀)㊂①秦朝㊀②元朝㊀③明朝㊀④清朝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㊀㊀)㊂A.伊犁将军B.宣政院C.奴儿干都司D.驻藏大臣5.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㊀㊀)㊂A.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十几年的抗清斗争C.屯田垦荒,开设学校D.将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6.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㊀㊀)㊂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7.下列哪一事件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㊀㊀)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C.三角贸易D.新航路的开辟8.给下列一组史实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名称是(㊀㊀)㊂①废除丞相㊀②设置锦衣卫㊀③设立军机处㊀④大兴 文字狱A.官僚机构的改革B.特务统治的建立C.思想文化的控制D.君主集权的加强9.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和‘西游记“成书于(㊀㊀)㊂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的,明长城应该是(㊀㊀)㊂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C.东起居庸关,西到陇西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11. 均田免粮 是谁的起义军提出的口号?(㊀㊀)A.李自成B.魏忠贤C.张献忠D.高迎祥12. 康乾盛世 是指(㊀㊀)时期㊂A.康熙帝在位B.康熙和乾隆在位C.康熙㊁雍正㊁乾隆三位皇帝在位D.整个清朝前期13.明清时期,人数最多㊁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㊀㊀)㊂A.晋商与徽商B.徽商和浙商C.苏商与鲁商D.鲁商和晋商历史·七年级A.北京B.南京C.西安D.洛阳15.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㊁侦查的特务机构是(㊀㊀)㊂①兵部㊀②锦衣卫㊀③东厂㊀④刑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统治者害怕文人心怀不满,就专门挑文字中触犯忌讳的地方,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这种做法非常盛行是在(㊀㊀)㊂A.明朝B.清朝C.元朝D.秦朝17.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㊀㊀)㊂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宣政院C.设置伊犁将军D.设置驻藏大臣18.我国现有规模最大㊁最完整的建筑群是(㊀㊀)㊂A.北京故宫B.万里长城C.承德避暑山庄D.秦始皇陵19.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药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㊀㊀)㊂A.孙思邈 ‘千金方“B.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C.李时珍 ‘伤寒杂病论“D.李时珍 ‘本草纲目“20.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以 八股文 作答,这主要是为了(㊀㊀)㊂A.鼓励读书人追求真才实学B.严格考试制度C.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D.弘扬中国古代文化二㊁改错题(共5小题,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共10分)21.宋应星的‘农政全书“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㊂错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改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2.清朝最大的贪官是魏忠贤㊂错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改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3.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㊂错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改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4.,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 文字狱 ㊂错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改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5.明朝时期占领台湾的是葡萄牙㊂错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改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三㊁识图题(每空2分,共16分)26.读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回答问题:(1)㊀㊀㊀㊀(皇帝)先后㊀㊀㊀㊀次派郑和下西洋㊂到过㊀㊀㊀㊀个国家和地区㊂(2)请填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A.㊀㊀㊀㊀㊀B.㊀㊀㊀㊀C.㊀㊀㊀㊀(3)请简要评价一下这次壮举㊂(4分)四㊁简答题(6分)27.清朝前期,在西藏㊁西北㊁台湾上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五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3道题,共28分)28.材料:雍正时,徐骏的诗集里有如下诗句: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并下令照天不敬律斩立决㊂(5分)(1)材料中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2分)(2)有何危害?(3分)29.材料1:他是抗倭英雄㊂材料2: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㊂ (7分)(1)材料1中的 他 是谁?(1分)(2)材料2中,所谓 海波 不平的原因是什么?(3分)(3)这位历史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30.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㊂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6分)(1)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6分)(4)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单元综合测试2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单元综合测试2 川教版

第七学习主题测试卷(二)D.东北地区15.两宋时,哪里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①广州②杭州③苏州④湖州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①轿子②马车③牛车④驴车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 B.临安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6分,第27题4分,第28题10分,共计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⑵新的手工行业是指什么?(1分)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2分)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1分)27.阅读下列材料: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唐朝中期以后,移动的速度加快。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一代天骄”是指谁?(1分)他分别于什么时候统一了蒙古和建立蒙古汗国?(2分)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1分)它的都城是哪里?(1分)这个王朝是在哪一年统一中国的?(1分)⑶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4分)三、问答题:第29题10分,第30题8分,第31题12分,共计30分。

29.简述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的影响。

30.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⑴“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⑵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31.简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3:ABCDB DBCBA CDC14—25:ACAAC CADCB CD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6分,第27题4分,第28题10分,共20分。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

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a.北京、上海b.北京、杭州c.天津、扬州d.洛阳、杭州2.右图的座桥被描述为“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它是a.玉带桥b.赵州桥c.泸定桥d.卢沟桥3.唐诗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田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诗中提到人们喜爱“饮”的是a.咖啡b.可乐c.酒d.茶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a.设三司b.抗击沙俄c.重用人才d.建立行省制度5.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张择端④赵孟頫⑤吴道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史书记载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通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反映的是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a.曲辕犁b.水排c.二牛抬杠d.筒车8.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a.辽b.西夏c.金d.蒙古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a.唐朝b.隋朝c.宋朝d.元朝10.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靺鞨族c.女真族d.回纥族1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此城“是指a.东京b.临安c.泉州d.大都12.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13.990年一个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他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a.瓦子b.票子c.会子d.交子14.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a.隋文帝b.成吉思汗c.忽必烈d.努尔哈赤15.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地方是a.抗击金军b.肃清倭寇c.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抵抗蒙古16.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b.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①起止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8.以下哪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19.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0.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a.军机处b.三司c.行省制度d.厂卫特务机构21.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曹操煮酒论英雄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22.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那些你认为销路最好的商品a.书籍和药材b.丝绸和瓷器c.金银饰品d.香料和宝石2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24.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25.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子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a.太和殿b.坤宁宫c.军机处d.乾清宫二、填空题26.明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清朝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的统治。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l.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贞观之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唐太宗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重视教育②唐太宗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③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了国家政治体制④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A.①①③①B. ①①C. ②④ D. ①③④2.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相关评论,最准确的是 ( )A.她实行严刑酷法,进行残暴统治,不得民心B.她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她奢侈腐化,心狠手辣,大肆杀戮李氏宗亲D. 她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局面3.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 A.秦朝 B. 汉朝 C. 晋朝 D. 元朝4.“开元盛世”是指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 )A. 唐太宗B. 武则天C. 唐玄宗 D. 唐高祖5.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是在谁统治时期 ( )A.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高宗 D. 唐玄宗6.“诗圣”指的是( )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 D.白居易7.被誉为“诗仙”的是( )A. 白居易B. 李白C. 杜甫D. 王维8.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吴道子 B. 阎立本 C. 徐渭 D. 张择端9.“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10.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 )A.杨业 B.岳飞 C. 文天样 D. 寇准11. 12世纪时,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 ( )A.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蒙古族12.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东京 B. 临安 C. 广州 D.苏州13. 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古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皇太极14.文天祥是( )A.北宋抗辽英雄 B. 南宋抗金英雄 C. 南宋抗元英雄 D.明朝抗倭英雄15.《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睿 D. 司马炎1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 张择端 C.阎立本 D. 徐渭17.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畏兀儿族 B. 蒙古族 C.回族 D. 女真族1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B.设立东厂 C. 分封藩王 D. 设立内阁19.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复习巩固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复习巩固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A、战争频繁B、双方和平共处C、时战时和D、互不来往,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②①③⑤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

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

”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民币成功纳入SDR的国际货币篮子,是中国货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我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下列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里的“胡”适指( )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A、蕃坊B、市舶司C、都护府D、榷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社会生活中女子缠足的风气开始盛行于( )A、唐朝末年B、隋朝末年C、北宋末年D、南宋末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川教版七下历史各单元复习题.doc

川教版七下历史各单元复习题.doc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和开放的社会测试卷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隋朝建立于()A.581 年B. 589 年C. 605 年D.618 年2.隋朝是在灭了下列哪个政权后统一中国的()A.南朝B.唐朝C.东晋D.陈朝3.古代皇帝一般都有自己的年号。

下列哪一个是隋文帝的年号()A.武德B.开皇C.贞观D.大业4.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B.他的年号是“大业”C.他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D.他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5.为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实行什么政策()A.发动战争B.和亲C.恩威并施D.驱逐出国6.武则天于哪一年称帝()A.618 年B. 626 年C. 690 年D. 712 年7.亲自动手编订并颁发农书,指导农业生产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8.唐玄宗开元年间用人的基本原则是()A.任人唯亲B.任用贤能C.任用奸臣D.随意用人9.倡导节俭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1 .从三国到南北朝,政府主要用什么制度来选拔官员()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九品中正制12.我国科举制正式创立于()A.隋炀帝时B.唐太宗时C.唐玄宗时D.隋文帝时13.下列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九品中正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14.唐朝皇帝都重视科举,尤其是看重哪一科()A.明经科B.进士科C.特科D.武科15.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分科考试B.择优录用C.分科考试,择优录用D.择优录用16.唐朝时,吐蕃生活在()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17.7世纪前期统一吐蕃各部的杰出首领是(A.唐太宗B.松赞干布C.唐中宗D.尺带珠丹18.“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个民族关系日益密切()A.蒙古B.南诏C.吐蕃D. 乞19.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是()A.蒙古B.南诏C.吐蕃D.回纥20.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的少数民族军队是()A.蒙古B.南诏C.吐蕃D.回纥2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外交关系B.援助中国C.征服中国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22.下列哪一位不是日本人()A.空海B.阿倍仲麻吕C.吉备真备D.鉴真23.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的法名是()A.空海B.阿倍仲麻吕C.吉备真备D.鉴真24.佛教的发源地是()A.日本B.中国C.天竺D.朝鲜25.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是()A.空海B.鉴真C.玄奘D.晁衡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6分,第27、28题各7分,共计20分。

(川教版)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调研测试

(川教版)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调研测试

(川教版)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本卷共3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1.公元的帝王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高祖2.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列史实与他无关的是A.以民为本,勤于政事B.轻徭薄赋,发展生产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D.用酷吏打击旧势力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说法与她相符的是 A.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唐朝历史发生倒退D.死后墓前立无字碑,意为无功也无过4.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A.接待遣唐使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C.实行科举制D.长安是国际大都市5.西藏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是我国古代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之一。

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中宗6.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右图“遣唐使船”最能说明A.日本开始接受唐朝册封B.日本成为唐朝藩属C.日本造船技术高超D.唐朝文化远播四海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8.《舌尖上的中国》揭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美食文化。

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己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①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②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③饮茶之风盛行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他这样说是因为宋朝A.商品经济发达B.可以逛夜市C.宋代交通工具种类多D.景德镇瓷器精美无比10.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同步练习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同步练习

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练习一、选择题1.对东北地域的开发作出重大奉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下图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用意,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3.从《契丹人引马图》中可看出,契丹人所穿的衣服已同那时的汉人着装没有多大区别,这主若是()A.被北宋政府征服并强迫改装的结果B.契丹人为了向北宋政府示好C.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D.与北宋贸易交流的需要4.契丹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她兴起于我国的()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名君主()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构6.油条是我国常见的早点食物之一,它蕴涵着丰硕的历史内容。

油条最先显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名历史人物的憎恨()A.岳飞B.秦桧C.屈原D.张骞7.下边是某同窗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题目,请你依照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题目()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要挟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两边维持相对和平局面.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8.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一起点是()A.宋和敌方一起撤军B.划定两国边界C.宋朝向对方称臣D.宋每一年送给对方岁币9.归纳归纳历史进展的时期特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请归纳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时期特点,这一时期的时期特点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D.中华文明的起源10.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述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觉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形的要紧缘故是()A.那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重,两边处于战争状态B.丐帮帮规不许诺契丹人做帮主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伙儿D.有人吃醋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11.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伙儿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一起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D.三个政权谁都兼并非了谁12.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和郭靖名字中的“靖”和“康”要紧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宋金对峙B.宋辽议和C.金灭北宋D.西夏的成立13.岳飞受到人民尊重的要紧缘故是()A.他遭奸臣谋害B.他对皇帝忠心耿耿C.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14.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他们的交战对方是()A.金军B.匈奴军C.契丹军D.辽军15.下利哪一项不属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缘故?()A.南宋军民英勇抗金B.南宋王朝对金屈膝投降C.金朝无力统治南方广大地域D.金朝统治者迷恋北方生活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
(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答卷相应的空格内。

1.契丹国建立于哪一年
A.916年
B.947年
C.960年
D.961年
2.北宋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赵匡胤
C.耶律德光
D.元昊
3.西夏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4.西夏的都城是
A.上京
B.东京
C.北京
D.兴庆
5.发生在1004年的著名战役是
A.陈桥兵变
B.澶州之战
C.澶渊之盟
D.赤壁之战
6.1127年灭北宋的政权是
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
7.在南宋众多的抗金雄师中,谁所率领的军队最为突出
A.赵构
B.岳飞
C.寇准
D.阿骨打
8.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哪里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9.下列有关辽宋夏金并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北方发展速度更快
B.南方的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
C.在高山修造梯田
D.南方小麦的产量大幅度增长
10.辽宋夏金并立时期,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的是
A.棉花
B.甘蔗
C.烟草
D.剑麻
11.南宋时,哪一行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
A.麻纺织业
B.丝纺织业
C.棉纺织业
D.冶铁业
12.南宋时,哪里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A.临安
B.东京
C.南京
D.景德镇
13.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成都
C.临安
D.中都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哪里出现的
A.四川地区
B.两广地区
C.中原地区
D.东北地区
15.两宋时,哪里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①广州②杭州③苏州④湖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有关两宋时代服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行业的人都统一着装
B.女性服装样式变化最多
C.麻布仍是主要衣料
D.官服与百姓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
17.宋代南方人的主食是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18.我国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19.宋代百姓一般以什么作为交通工具①轿子②马车③牛车④驴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20.北宋最繁华的城市是
A.东京
B.临安
C.兴庆
D.上京
21.北宋东京城内有专门供人娱乐的场所,叫做
A.瓦舍
B.行
C.团
D.瓦子
22.铁木真被蒙古贵族尊推为
A.君主
B.国王
C.成吉思汗
D.皇帝
23.元朝的建立者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黄道婆
2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25.元朝时,我国形成的新民族是
A.汉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
(答卷)
姓名——- 班级————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2
1
2
2
2
3
2
4
2
5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6分,第27题4分,第28题10分,共计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
⑵新的手工行业是指什么?(1分)
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2分)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唐朝中期以后,移动的速度加快。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一代天骄”是指谁?(1分)他分别于什么时候统一了蒙古和建立蒙古汗国?(2分)
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1分)它的都城是哪里?(1分)这个王朝是在哪一年统一中国的?(1分)
⑶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4分)
三、问答题:第29题10分,第30题8分,第31题12分,共计30分。

29.简述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的影响。

30.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
⑴“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
⑵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31.简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