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1.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
隋朝灭亡的标志()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2.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朝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3.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A. 杭州B. 余杭C. 江都D.建业5. 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交融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7.“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汉文帝8.隋朝大运河中有一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它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9.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1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西晋、隋B. 东汉、南宋、隋C. 蜀、西晋、金D. 蜀、西夏、元【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581年杨坚建立隋,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的是( )A. 秦朝B. 汉朝C. 东晋D. 隋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 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 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A. 扬州、北京B. 杭州、北京C. 杭州、扬州D. 广州、杭州【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古代的()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2.在“学习强国”《送流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吴王夫差征战中原开凿邗沟,岁月不居,邗沟流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他卓绝的想象力,决定在中华大地上再拉出一道超长的“伤口”。
“一道超长的‘伤口’”是()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通惠河3.科举制的创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
……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
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相接,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从材料中能提取的信息是()A.大运河修建于隋文帝时期,起于长安B.大运河的修建虽造成劳役繁重,但有利于后世发展C.大运河的修建主要是用于商人的交易D.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为炀帝巡幸江都5.如图所示人物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与他相关的史实有()①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实现了统一①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的势力①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①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以长安为都城建立起新的政权。
589年,他又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他”是哪一位开国皇帝( )A .杨坚B .杨广C .李渊D .李世民 7.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朝代是() A .秦朝 B .隋朝 C .汉朝 D .唐朝8.“论考试制度的本身,确实是公平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含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 __。
2.隋的统一(1)时间:___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2)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朝经济的繁荣(1)原因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3)地位: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易混易错隋朝建立后,统一了全国。
(×)提示: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
【问题思考】隋朝完成统一的原因是什么?(1)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北方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发展。
(3)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__ __,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605年,____。
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抵,南至。
4.长度及地位:全长2 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不太注重才能。
2.过程(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 300年。
易混易错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隋文帝创立分科考试。
(×)提示:科举制诞生的标志不是隋文帝创立分科考试,而是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2.《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②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③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④残暴酷虐,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某同学正在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文中关键词是:“统一”“杨氏家族”“暴政”“二世而亡”。
你认为此同学论述的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4.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写道:古代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他主要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A.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B.为读书人创造相对平等的机会C.为政府招募了忠心耿耿的臣子D.为邻国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模式5.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开通了大运河C.隋朝初期的经济繁荣D.创立了科举制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年。
A.26年B.27年C.36年D.37年7.据如图信息可知,大运河的修建()A.实现了政治中心转移B.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C.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D.促成了海上贸易扩张8.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9.隋朝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直到以后很长时间都让人受用无穷。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后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有学者在评价某一事件时指出:“就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法最能调和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人人皆有平等作官的机会,给中国带来好多好处。
”该方法主要是指()A.立下军功获取功名田宅B.通过考试选拔官员C.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D.通过选举当上地方官2.他,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一次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开创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先河,极大的保证了公平、公正,实现了人才的充分利用。
他在西方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名列第82位。
这位彪炳史册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宋太祖C.隋文帝D.唐太宗3.“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晋B.隋朝C.唐朝D.北宋4.隋朝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直到以后很长时间都让人受用无穷。
其中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分别指()A.都江堰分封制B.长城小篆C.大运河科举制D.清长城文字狱5.“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
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
”由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控制B.沟通了南北交通C.加强了中央集权D.巩固了国家统一6.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商朝、秦朝、三国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7.如图是位于今云南昆明拓东路中段,金汁河桂林桥上的状元楼,上个世纪50年代拆除。
此楼是“钱王”王炽出资为云南首位状元袁嘉谷修建。
与状元一词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8.下面时间轴中,④处所建立的朝代是()A.秦朝B.东汉C.隋朝D.元朝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的大运河,以何地为中心?()A.长安B.洛阳C.咸阳D.安阳10.隋朝大运河开凿于605年至610年如果从北向南依次通过运河,经过的河段依次是()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B.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C.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11.一位唐朝商人经大运河从江都到涿郡去做生意,他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永济渠B.通济渠C.江南河D.邗沟12.“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是()A.杨坚B.杨广C.杨勇D.杨林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黄河3.图片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图片中景物与隋朝有关的是()A.B.C.D.4.假如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A.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D.调运江南财物、巩固统治5.隋朝和秦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封建王朝,但也是开创性王朝。
下表与史实相符的是选项共同点①因暴政而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某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
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A.郡县制B.九品中正制C.监察制度D.科举制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凿()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利于中外友好交往C.加强对全国的控制D.方便皇帝南下游玩8.“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百家争鸣B.商鞅变法C.刺史制度D.科举制度9.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在于()A.南下灭陈,统一全国B.取道水路,巡游南方C.南水北调,发展农业D.加强交通,巩固统治1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与大运河的开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1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光芒四射”。
下列对隋朝之“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隋朝”所制定、推行的一系列措施①顺应了中国统一历史的发展趋势②扩大了国家选拔各类人才的范围③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④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1.隋朝的张文天想做官,他可以通过()A.凭才能和学识参加科举B.利用门第和出身获取C.地方推荐D.买官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3.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4.大运河中有一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它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5.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6. 史学家指出隋炀帝干了一件造福子孙后的大事。
这里的“大事”主要是指()A.开凿了大运河B.游玩江南C.大兴土木D.统一全国7. 下列措施不属于隋文帝实行的是()A.统一币制B.发展经济C.编订户籍D.开通大运河8.结束魏晋南北朝,统一全国的朝代是()A.东汉B.北周C.隋朝D.西汉9.“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汉文帝10.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练习
一、选择题
1、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就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就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明长城
3、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①科举制②大运河③赵州桥④都江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她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她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就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5、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就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与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就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就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工程与建筑就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就是()
A、图1就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B、图2就是隋朝时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图3就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D、图4就是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7、2014年就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与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8、下面就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就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9、国家统一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就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西周以镐京为首都,洛邑为陪都…后代凡就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可以为此论断作注脚的时期就是()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1、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就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就是()
A、伊斯兰教传播-—阿拉伯半岛统一
B、中共七大的召开-—毛泽东思想成为当的指导思想
C、加强对蒙古与女真的防御--隋炀帝主持开凿大运河
D、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12、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辉煌。
下列属于隋唐时期科技成就有()
①《本草纲目》②赵州桥③隋朝大运河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都就是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就是()
A、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1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鄙视一个遍、下列关于这四位皇帝的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A、秦始皇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B、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
C、唐太宗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D、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5、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就是
A、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B、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就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人称颂它的历史功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古人评论它说:“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材料三它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它”指的就是什么?
(2)“它”开凿于何时?开凿的主要目的就是什么?
(3)请您说出“它”的中心A地名就是______ ,
南起B地名就是______ (即就是今: ______ )
北至C地名就是______ (即就是今: ______ )
(4)结合三则材料,如何评价“它”的开通?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就是指什么?此“河”就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就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8、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注:指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就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就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与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与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1)材料一中的“一渠”就是指什么? 它就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它以哪两座城市为南北起止点?
(2)您从材料一中“此河”的主要作用就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您的认识。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练习
1、B
2、B
3、C
4、C
5、B
6、B
7、C
8、A
9、A 10、B 11、C 12、D 13、B 14、A 15、A
16、洛阳;余杭;杭州;涿郡;北京
17、(1)大运河;隋炀帝、
(2)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3)北京与扬州、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就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8、(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南:余杭; 北:涿郡.
(2)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3)大运河就是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与古运河的基础开通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