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饮食原则
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

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婴幼儿的健康与否直接与其饮食营养有关,因此,养育婴幼儿的父母或监护人应该了解婴幼儿合理的饮食需求,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1. 婴幼儿的主要营养素需求婴幼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高。
主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分等。
-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营养素之一。
对于0至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而在6个月之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如鱼、肉类、乳制品等,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
- 脂肪:脂肪是婴幼儿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
婴幼儿需要脂肪来支持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母乳和配方奶都含有适量的脂肪,同时可以通过食用鱼油、植物油等来摄入脂肪。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优质碳水化合物可以来自米、面、土豆等淀粉类食物,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提供适当的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谷物、乳制品等食物,可以满足婴幼儿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2. 婴幼儿的饮食次数和量婴幼儿的饮食次数和量因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0至6个月的婴儿一般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饮食来源,每次喂养通常在2至4小时之间。
当婴儿逐渐添加辅食时,可以根据他们的胃口和食量适当增加固体食物的量,但要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二、培养婴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仅提供了宝宝所需的营养,还能起到抵抗疾病的作用。
因此,母亲应该尽力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在出生后的头六个月内完全以母乳喂养。
2. 逐渐添加辅食当宝宝增长到6个月大,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婴幼儿咀嚼食物的指导要点

婴幼儿咀嚼食物的指导要点婴幼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饮食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宝宝6个月大左右,他们开始逐渐接触固体食物。
咀嚼食物是一个宝宝在发展过程中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正确的咀嚼食物可以促进宝宝的口腔肌肉发育,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提高宝宝对各种口味的接受能力。
下面是婴幼儿咀嚼食物的指导要点。
1. 选择合适的食物:对于婴幼儿来说,食物应当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材,如煮熟的蔬菜、水果、软糯的米饭、面条等。
避免给宝宝食用过硬或者粘稠的食物,以免造成噎食的危险。
2. 切割食物:在给宝宝准备食材时,应将食物切割成小块或者细丝,以便宝宝更容易咀嚼和吞咽。
切割食物时要小心,确保食物切割均匀,避免宝宝咀嚼时出现较大块的食物。
3. 给予足够的时间:宝宝咀嚼食物需要时间和练习。
父母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要急于督促宝宝咀嚼。
可以通过与宝宝一起进食,鼓励宝宝模仿自己的咀嚼动作,慢慢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4. 鼓励咀嚼:当宝宝开始咀嚼食物时,父母可以适时地鼓励宝宝,夸奖他们的努力。
可以用语言或者表情来表达赞扬,让宝宝感到自己做得很好,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5. 慢慢增加咀嚼难度:当宝宝逐渐掌握了咀嚼食物的技巧后,可以适当增加咀嚼的难度。
可以给宝宝咀嚼一些稍微硬一点的食物,如煮熟的蔬菜丁、水果丁等,以帮助宝宝进一步锻炼口腔肌肉。
6. 饮食多样化:婴幼儿期是宝宝接触不同口味的重要时期,父母应当鼓励宝宝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以培养他们对各种口味的接受能力。
可以逐渐引入不同的食材和调味料,丰富宝宝的饮食。
7. 注意食物安全:在给宝宝咀嚼食物时,父母要注意食物的安全性。
避免给宝宝食用易噎食的食物,如坚果、葡萄等。
同时,要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给宝宝引入细菌和有害物质。
8. 观察宝宝的咀嚼能力:父母需要定期观察宝宝的咀嚼能力,并及时调整食物的选择和切割方式。
如果宝宝出现咀嚼困难或者吞咽不畅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婴幼儿食谱编制

婴幼儿食谱编制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而营养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因此,给婴幼儿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食物营养成分和饮食编制原则等方面,深入探讨婴幼儿食谱编制的相关知识。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婴幼儿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故需要的营养成分相对比较多。
此外,婴幼儿的胃肠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胃容积较小,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弱,故需要采取专门的饮食模式。
二、食物营养成分由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迅速,他们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蛋白质对于婴幼儿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构建婴幼儿身体各个部位所必需的。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则是婴幼儿身体所需的能量来源。
为了确保婴幼儿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转,锌、钙、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D、B1、B2、C等维生素也十分重要。
三、饮食编制原则1.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2. 饮食需要有多样性,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确保婴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
最好每日提供的食物种类达到七八种,包括深色蔬菜、水果、肉类和鱼类等,以确保营养均衡。
3. 控制饮食品种,不要让婴幼儿暴饮暴食,以免产生消化不良等问题。
4. 统筹饮食的三餐,不要忘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建议婴幼儿的三餐都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部分。
5. 牛奶可以是婴幼儿食谱中的主要补充品,但应注意牛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食物。
综上所述,给婴幼儿合理的饮食对他们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饮食编制原则,确保婴幼儿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如此,才能帮助婴幼儿健康成长。
婴幼儿均衡膳食的原则

婴幼儿均衡膳食的原则一、多样化食物婴幼儿的膳食应该多样化,以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
这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等。
多样化的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有助于婴幼儿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同时,蛋白质也是维持婴幼儿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
三、丰富维生素婴幼儿的成长需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包括维生素A、D、E、C 等。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应该保证婴幼儿的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各种疾病,如夜盲症、佝偻病等,因此应该注重婴幼儿的维生素摄入。
四、矿物质补充婴幼儿对矿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尤其是钙、铁、锌等。
钙是维持婴幼儿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物质,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锌则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应该保证婴幼儿的饮食中包含足够的矿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五、合理脂肪摄入脂肪是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但是,脂肪摄入也应该适量,以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等。
六、适量糖分糖是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过多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建议限制婴幼儿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尤其是糖果和甜饮料等高糖食品。
同时,也应该避免在婴幼儿的饮食中添加额外的糖分。
七、充足水分水是维持婴幼儿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有助于新陈代谢和排泄废物。
建议给婴幼儿喝足够的水,以保证其身体健康。
但是,也应该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影响婴幼儿的饮食和其他健康问题。
八、定时定量的喂养婴幼儿的饮食应该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状态。
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应该逐渐增加辅食的量和种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也应该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安全,避免食品污染和感染等问题。
幼儿膳食有关知识点总结

幼儿膳食有关知识点总结一、膳食结构和均衡1. 膳食结构幼儿膳食结构应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食物、奶类和豆类。
主食应当占据膳食总量的50%以上,蛋白质食物占10%-15%,奶类占15%-20%,蔬菜和水果占15%左右,豆类占5%左右。
2. 营养均衡幼儿每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应该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其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20%,脂肪不超过30%,碳水化合物约占55%-65%。
膳食中还应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铁、钙、锌等。
3. 饮食平衡幼儿的饮食应该注重平衡,既要避免单一食物的过多摄入,也要控制不良营养的摄入,如过多的油脂、糖和盐等。
二、幼儿膳食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幼儿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是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常见的蛋白质食物有奶类、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
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但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应占到总热量的55%-65%。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有益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功能。
3. 脂肪幼儿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来满足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功能的需求,但不宜过多。
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且应以植物油为主。
4. 维生素维生素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
多给幼儿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适量的奶类食物可以满足维生素的需求。
5. 矿物质矿物质对幼儿的骨骼发育和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钙、铁、锌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
可以通过多摄入奶类、鱼类、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来满足矿物质的需求。
6. 水水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幼儿尤其需要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预防脱水和尿路感染。
三、幼儿膳食注意事项1. 膳食多样幼儿的膳食应多样化,避免单一食物的过多摄入,应保证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以增加营养的丰富性。
婴儿辅食7天法则

什么是辅食?想必你一定知道,蔬菜、蛋黄、米粉、肉,这些都属于辅食。
但是米汤、肉汤、煮菜水、水果到底算不算辅食呢?其实,以上这些也都属于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对辅食的概念是:辅食是指给6-18月龄宝宝添加的,除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所有固体和液体食物。
也就是说,不管是米粉、蔬菜、蛋黄、肉等固体食物,还是米汤、果汁、煮菜水等液体食物,都是辅食,都应按照辅食添加的原则进行添加。
关于辅食的概念,还有一个关键词是“6-18月龄”。
意思是说,宝宝在18月龄以前,都应以奶类作为主食,而18月龄后进入到“饭菜为主,奶类为辅”的阶段,“辅食”这个概念就会慢慢退出了。
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可能有的家长会问,既然宝宝早晚都要吃普通的饭菜,为什么还要专门设定一个“辅食”阶段?一直喝奶到18月龄直接吃饭菜,难道不行吗?显而易见,这样当然不行。
要知道,辅食添加对于宝宝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哦:1.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越来越大。
6月龄后的宝宝,单纯靠喝母乳或配方奶,已经无法摄取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了。
另一方面,宝宝的胃容量逐渐增大,消化酶分泌也有所增加,流质的母乳或配方粉在胃肠道内的留存时间会缩短,从而使得对营养的吸收率有所下降。
添加辅食可以增加母乳或配方粉在胃肠道中的留存时间,提高对营养素的吸收率。
2.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吃辅食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锻炼,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辅食添加过程,是宝宝练习咀嚼、提高吞咽能力的过程。
另外,及时添加辅食,也可以促进宝宝颌骨的发育和乳牙的萌出。
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中国营养学会都明确地提出:宝宝应该在满6个月(即180天)后开始添加辅食。
之所以强调“满6个月”才开始添加,是因为宝宝的胃肠道等消化器官,要到这时才能相对发育完善,才具备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多样化食物。
如果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容易使宝宝腹胀、腹泻,给不成熟的胃肠道造成负担,甚至影响他的正常生长发育。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致力于为家长们提供合理的喂养建议和指导,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本指南的内容概要: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应完全以母乳为主食,不需要额外的水、果汁或固体食物。
母乳富含营养,有助于宝宝免受感染,提高智力发育。
母亲应保持充足的饮食和养分摄入,确保乳汁质量和量足够。
二、人工喂养在某些情况下,母乳喂养可能不可行。
此时,人工喂养是一个选择。
婴儿配方奶粉是一种可以提供全面营养的替代品。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并遵循正确的配方操作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喂养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婴儿的需求灵活调整,并避免喂养过量或不足。
三、添加辅食当宝宝达到6个月左右,母乳或配方奶粉已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时,适时引入辅食是必要的。
辅食的添加应注意以下几点:1. 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渐引入多样化的食物。
2. 确保食材新鲜、卫生,避免添加调味品和添加剂。
3. 固体食物应煮熟烂熟,以免婴儿因过大的食物颗粒而窒息。
四、饮食注意事项1. 避免给婴儿添加盐、糖和香精,以免影响他们的健康。
2. 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3. 定期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生长。
五、喂养的注意事项1. 喂奶时,婴儿应保持直立姿势,避免大量空气进入肚中。
2. 饭后应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胃中的气体。
3. 避免过度喂养和强迫喂养,婴儿的饱腹感是要尊重的。
六、不推荐的喂养方式1. 不推荐给婴儿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脂肪过多,而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缺乏;另外,普通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也对婴儿肠道不利。
2. 不推荐添加婴儿食品添加剂或调味品,以避免食物过敏或对婴儿肠道造成损害。
3. 不推荐喂食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以防止肥胖和营养不良。
综上所述,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呈现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添加辅食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合理的喂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应根据指南的建议进行科学喂养,为宝宝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
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有哪些

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有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保证小儿正常的食欲,,而且有助于婴幼儿胃肠功能的发育完善,健康生长。
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平时家长就得多留心,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1、饮食要定时定量即使3-4个月的婴儿也要按时喂奶,不要一哭就喂。
小婴儿一般3小时一次,夜间停一次。
不定时喂奶容易导致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痛、呕吐或腹泻,喂得过饱势必会引起消化不良。
1岁以上的幼儿,每日除正常三餐外,上、下午各加一次点心,不要随意吃水果或零食。
2、做好餐前准备进餐前应让孩子停止剧烈活动,需要上厕所、洗手,待休息片刻后再坐下吃饭。
进食时勿玩玩具,也不能边吃边玩或边跑边吃,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家长要千万注意,不能强迫孩子进食,以免引起反感而拒食。
3、食品种类要丰富食品种类多能提供各种营养素,并起到食物的互补作用。
但不要一齐放在小儿面前,应吃完一样再给一样,每次不要给得太多,待吃完后再添,避免养成剩饭剩莱的不良习惯。
食品丰富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挑食,任何偏食和挑食都是坏习惯。
第一次供给的新食品量宜少,并安排在孩子容易接受的时候,使其产生爱吃这种食品的心理;经常改变花样和烹调方法增加食品的色、香、味,也有利于增进食欲。
4、训练自食人工喂养的婴儿,从5~6个月起就可以训练他用两只手扶奶瓶,9~10个月时可试着让他自己拿奶瓶吃,1岁以后逐步训练用小匙吃。
但成人需协助其完成应吃的数量,不可因怕浪费时间或弄脏衣服而禁止自食。
训练孩子自己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减少依赖性。
5、细嚼慢咽从小培养孩子进食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
食物经口腔的咀嚼拌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匀,有利于小儿的消化吸收。
吃,不单只是生理需求,也包含了心理层级的需求,只有家长多用点心,营造愉快的健康用餐环境,让吃成为一件既快乐又健康的亲子互动活动,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饮食习惯中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饮食原则
婴幼儿饮食应该怎么吃?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就来看看儿童膳食的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谷类食物分为全谷物和精致谷物。
全谷类如荞麦、燕麦、玉米、全麦面包、小米等,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及纤维素;精致谷物如玉米面包、白面包、面条、米饭、饼干等。
日常的膳食是由多种多样食物组成的混合膳食,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蛋、奶、鱼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
婴幼儿饮食原则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以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应该鼓励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备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意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以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蔬菜水果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它们虽然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但是它们的营养价值各有特点,因此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家长在安排儿童膳食时应做到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赖氨酸的不足。
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2、叶酸等。
鱼、禽、兔肉等含蛋白质较高,饱和脂肪较低,建议儿童可经常食用。
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制品。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
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好,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
儿童摄入充足的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从而延缓儿童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
家长应安排儿童每日饮奶。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B2、烟酸等。
为避免由于吃过多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家长在为儿童烹制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
为了保护儿童较敏感的消化系统,避免干扰或影响儿童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喜好、食物的正确选择和膳食多样的实现、预防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儿童的膳食应清淡、少盐、少油脂,并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
儿童的胃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饥饿。
应通过适当增加餐次来适应儿童的消化功能特点,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既保证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
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所以营养素需要量相对成人多,水分需要量也大,建议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000~1200毫升。
其饮料应以白开水为主。
过多的饮用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