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 教科版
《因特网的信息查找》教案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教案背景高中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若以传统的新授课方式设计教学,能力强的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没有学习兴趣,并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老师要结合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二、教学课题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三、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因特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展开教学,信息检索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指能够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
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应只满足于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或掌握几个搜索技巧,而应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设置了两方面的内容: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
由于目前苏北地区高中阶段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优生差生结合的小组合作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使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

2.2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学情分析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了一定的上网搜索实践基础,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在活动中会不知不觉的偏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面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通过感兴趣的任务来驱动学生,中间穿插教师适当的讲解和学生的交流,不应提供大段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做可能会减弱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选取的搜索主题上要选择学生所关注的,并通过适当的形式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搜索引擎2.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其特点3.掌握搜索技巧技能目标1.培养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2.培养利用网络资源为生活和学习服务的能力和习惯情感目标加强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搜索引擎的分类2.搜索技巧的掌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上节课内容问:信息获取有哪四个环节?答:1.确定信息的需求……引入教学问:同学们一般上网查找资料,会去哪里找?教师: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搜索引擎,自学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搜索引擎?2.搜索引擎的起源3.所搜引擎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4.每一类搜索引擎的代表网站有哪些?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补充和总结:答:baidu、Google、新浪教学过程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在因特网发展初期,网站相对较少,查找信息比较容易。
然后伴随着网络上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充,这时,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
1994年4月,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两名博士生,美籍华人杨致远和美国人David Filo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
高中信息技术 第二章第二节 因特网信息查找教案 教科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查找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2)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简单分类、工作原理、帮助系统等)。
2.过程与方法(1)有效使用网络检索信息;(2)搜索引擎帮助系统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常用搜索引擎的比较与评价;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检索技巧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受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即“确定目标,设计任务;自主探索,积极协作;归纳总结,评价成果”。
通过独立操作,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主要策略和技巧。
三、所用课时1课时。
四、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五、教学过程1.课前组织教学。
小组长及课代表组织学生进机房,开机后电子签到。
[设计意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电子签到为新课改的过程评价提供有力的证据,还能使学生的打字速度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提高。
2.贴近生活,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2004年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下届奥运会是意义非凡的一届奥运会,因为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行,那么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吗?[设计意图]引入贴近生活,从大家感兴趣的奥运会入手,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新北京、新奥运)师:到底大家说得对不对,一会儿我们再验证。
现在大家阅读课本或浏览学习网站(172.24.33.1),思考如下两个问题:(苗逢春:前面提出奥运的问题,现在又让学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不连贯,甚至出现困惑。
而且这一段只是让学生“阅读”材料,而不是动手吗)(1)常见的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有哪些?(2)搜索引擎的分类。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总结,并强调如何挑选正确的关键词及关键词的作用与重要性,然后出示常见搜索引擎的网址)常用搜索引擎及其应用范围:搜索目标搜索引擎一般资料 Google古汉语(诗词)类资料百度(个案显示方面百度有独到之处)产品或服务搜狐、新浪(质量较高)、网易(较全)(苗逢春:注意区分专门的搜索引擎与提供搜索引擎的综合网站)[设计意图](1)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2)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一、背景信息:教材版本: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学时:1课时(上机、40分钟)教学对象:高一上学期学生课型:新授课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关键词的概念;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了解多个关键词搜索的技巧,了解常用逻辑命令;掌握如何保存网页以及网上文字、图片;加深对搜索引擎分类以及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理解。
能力目标: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总结判断的能力,展示自我、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加强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1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从农村初中考上来的有些同学来说从来也没有接触过网络,所以教师上课的时候应该顾及这一部分同学。
对于家里面经常上网的同学来说,教师上课的时候应该多讲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可以提高这一部分同学听课的积极性。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第二章 第二节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案例设计 教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案例设计教科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常用方法;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通过对“山岳正赛”以及足球其他知识的搜索,使学生对足球发源地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二、学情分析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了一定的上网搜索实践基础,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在活动中会不知不觉的偏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沉湎于此显然有碍达到教学目标,切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面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通过感兴趣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并且要做到任务明确且有一定的难度,各任务分段进行,中间穿插教师适当的讲解和学生的交流,不提供大段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做可能会减弱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选取的搜索主题上要是学生所关注的,并通过适当的竞赛形式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并且各任务在逻辑和技术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认知梯度。
三、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的内容,本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梳理和提炼,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分类及基本原理、代表性的搜索引擎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搜索技巧:搜索引擎类型的确定、检索关键词的选择、多关键词的使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组织等。
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由于网络学习的便利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具体信息搜索活动的灵活应用及效果的比较。
搜索引擎的分类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又很难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此外,搜索技巧的应用教学中,如果不能设计出有效的搜索目标则很难体现其效用,且在搜索中要使用到的逻辑运算也比较抽象,是是本节内容的又一个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搜索引擎的类型,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2)、了解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并灵活选用。
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灵活运用检索条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3)、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实例和辅助性的讲解,学生在资料查阅、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搜索引擎的类型,明白其各自的特点;(2)、根据教师设计的搜索任务,学生在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完成搜索任务过程中,通过对比搜索结果和搜索条件,并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流,逐步掌握搜索技巧,提高搜索能力。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在信息海洋中自由遨游【教学内容分析】《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2节的内容,搜索引擎的技巧运用,使得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娴熟的搜索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对象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网上信息查找已有一定的体验,本节重在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深化、梳理和提炼,着重于具体信息搜索活动的灵活应用及效果的比较,使学生感悟技巧使用带来的高效率。
【教学目标】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2、掌握搜索技巧【教学重、难点】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教学方法】演示,实例分析,任务驱动【课时】1 课时【教学环境】机房、广播系统【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说起因特网,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比喻——说它是信息的海洋。
我们喜爱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可是正因为它有无尽的信息资源供浏览查询,所以当我们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时,却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我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如何搜索信息,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一、搜索引擎那么,究竟怎么去搜索信息呢?说到信息搜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搜索引擎。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面对巨大而又不断变化的信息库,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这时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专业搜索网站便应运而生了,搜索引擎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它是帮助我们查询网上信息的服务网站。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
搜索引擎是一个为你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第19至20页,看看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答案:包括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类搜索引擎。
那“全文搜索引擎”也成为什么?(关键词查询)学生答:……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也叫做什么?(分类搜索)学生答:……那么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类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呢?教师演示:我们以百度为例,全文搜索就是我们平常经常使用的,在搜索工具栏打入“关键字”,按Enter键就可以搜索到带有关键字的信息;而目录搜索呢?比如我们要找一首儿歌,我们可以点击MP3—少儿歌曲,连接进去,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页面都是少儿歌曲,你可以随便选择一首歌曲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 第二章 第二节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学案 教科版必修1

第二章信息获取?2.2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课标点击】
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自主探究】
①请问世界杯的发源地是哪里?
答案:
搜索所用关键词:
②什么比赛叫“德比〞?“德比〞起源于什么时候?
答案:
搜索所用关键词:
③“BOOKING〞一词在足球术语中指的是什么?
答案:
搜索所用关键词:
④请说出“香蕉球〞、“篱笆战术〞、“帽子戏法〞在足球比赛中分别代表什么意
思?
答案:
搜索所用关键词:
3.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搜索一下关于介绍球星‘罗纳尔多’的网站。
方法一:
方法二:
【拓展提高】
猜一猜:以下是四个关于足球常用术语的谜语,请说出他们的谜底。
1.谜面:“双刃剑〞
谜底:〔足球术语四字〕
2.谜面:“废除缠足〞
谜底:〔足球术语四字〕
3.谜面:“不劳他人倒青茶〞
谜底:〔足球术语四字〕
4.谜面:“摘掉帽子〞
谜底:〔足球术语四字〕
【课堂小结】
1.列举出你知道的搜索引擎的名称,并对他们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
全文搜索引擎:、、
目录搜索引擎:、、
2.列举常用的搜索技巧有哪些?并说出这些技巧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设置了两方面的内容:
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
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四、教学过程
提问: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四个阶段)
简单介绍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
●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
1、全文搜索引擎又成为“关键字查询”
原理:
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百度</>;
Google</>;
举例:查找吴江市盛泽中学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原理及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搜狐</>;
新浪</>;
网易</>;
雅虎/
举例:查找吴江市盛泽中学
总结:两种搜索引擎类型比较及趋势
趋势:现在许多搜索引擎朝着两者兼顾的方向发展。
实践:P20
1 (1)(2)
2 (1)(2)(3)
●赛一赛:比赛规则
老师读完题目后,小组成员分别利用不同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查询问题答案,先查到的,高声喊出自己的组别并举手示意,经老师同意后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
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答错者(包括抢答不遵守规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
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
老师事先选好能充分体现搜索引擎使用策略与技巧的题目。
●想一想: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关键词的选择最重要。
(用好逻辑符号and or not)
与或非
and or not
+ | -
以GOOGLE为例:
①不用“+”,只用空格
②用“-”表示“非”
③OR用大写
2、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
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比较有效
3、多个关键词中间用空格
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实践:P23
●练一练:
内容:
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网络信息搜索策略与技巧查查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节诗词等相关内容。
方式:
小组活动:给每个小组发一份卷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问卷信息查询,推举小组代表对相应的中秋专题内容向全班同学做总体介绍。
设计意图:
出一些要利用搜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发给学生做。
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
答对了就表明掌握了,所用时间长短只是熟练与否的问题。
主要是考察他们对搜索技巧的掌握。
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他们搜索的东西。
使全班都对中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总结与评价:
■教学反思:
采取这种主题活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要想组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把活动安排得更细致,并要考虑周全。
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引导,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
要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调动气氛。
当要各小组讨论时,要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巡视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进而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课堂设定的评价机制要明确,活动要达成的目标要明确。
附:赛一赛题目:
1、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
2、<<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环保组织向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发出倡议:将4月_ 日定为“中国校园环保日”。
(提示:填写2个阿拉伯数字)
4、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5.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
这种毒素是什么?
6、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7、金庸的籍贯是:浙江海宁
8、世界第一枚邮票出现在:英国
9. IBM是当前世界当之无愧的电脑巨人,但IBM的前身______ 公司,却是生产销售专用于统计的计算制表打孔机的小公司。
(提示:填写3个大写英文字母)
1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
附:练一练题目:
1、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__________”。
2、山东_________(城市名)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3、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_________,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记载。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6、水里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____________。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_________,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