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本章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鲁科版必修一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 含答案

高中化学 鲁科版必修一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设N A为可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4.48LCH3Cl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 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 10L PH=1的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 N AD.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 A2.如图是某同学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2CO3溶液的步骤:该同学的错误是()A. ⑤⑥B. ⑦C. ⑥D. ⑤⑥⑦3.从2L1mol/L NaOH溶液中取出100mL,下列关于这100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浓度为0.1mol/LB. 浓度为1mol/LC. 含NaOH 4gD. 含NaOH 0.1mol4.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 N A个SO2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 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C. 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 AD. 标准状况下,0.3molCO2中含氧分子数为0.3N A5.N A为阿伏伽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1mol/L的稀硝酸中,氧原子数为3N AB. 常温常压下的67.2L氯气与54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数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80gSO3,中含3N A心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L6.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4.5mol气体(X2)和1.5mol氮气,于450℃和5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某物质,则所得产物中氮原子与X原子个数之比是()A. 1:2B. 1:4C. 1:6D. 1:37.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放在足量水中B. 放在足量盐酸中C. 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D. 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中8.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说法正确的是()A.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并立即转入容量瓶中C. 用托盘天平称取10.60 g的Na2CO3固体,溶于1 L的水可配成0.1 mol/L的溶液D.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9.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说法正确的是()A.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稀释硫酸时,往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注入水C. 用托盘天平称取10.600 g的Na2CO3固体,溶于1 L的水可配成0.1 mol/L的溶液D. 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时,无需干燥,对配制的结果没有影响10.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 28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1.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A. 稀H2SO4B.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氯化铁溶液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B. 可将金属钠存放在煤油或四氯化碳中C. 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单质铜D. 钠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金属钠熔化,火焰黄色,生成白色固体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现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2.氯气有毒,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

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通常的防御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畜应多饮豆浆和牛乳D.可用饱和食盐水浸湿软布蒙面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B.氯气、液氯、氯水中都含有氯分子C.氯气、液氯、氯水都是混合物D.光照条件下,氯水的酸性减弱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有气体生成C.有红色物质析出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四处游动5.金属Na分别在过量的O2与Cl2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均为化合反应B.反应都很剧烈C.都发光发热D.都生成白色固体6.在120 ℃的条件下,将总质量为7.2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立即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反应管,固体的质量增加()A.2.1 gB.3.6 gC.7.2 g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B.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1 mol时的质量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9.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生成白色沉淀B.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红褐色沉淀C.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白色沉淀D.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10.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④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2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C.③④D.全部11.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A.钠B.铜C.氢气D.铁12.要使100 mL 2 mol·L-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100 mL水将溶液稀释B.向溶液中加入0.2 mol NaOH固体,并使之完全溶解C.将溶剂蒸发掉一半D.将原溶液浓缩至50 mL(无NaOH析出)13.在0.6 mol Ba(OH)2中,含有OH-的数目是()A.约为1.2B.约为7.22×1023C.约为6.02×1023D.约为3.01×102314.已知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体积的氮气和一氧化碳B.不同温度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C.同体积、同压强的氮气和乙烯D.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

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1.1走进化学科学习题鲁科版必修1

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1.1走进化学科学习题鲁科版必修1

第 1 节走进化学科学1.以下表达中 , 不吻合化学史实的是 (B)A.我国古代的四大创立中有两项与化学有关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原子学说C.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获取了革命性的进展D.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C)A.1828 年 ,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制得了尿素, 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 在有机化学睁开的进度中,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睁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焰色反响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解析D.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 人们学会了合成、分别和提纯有机物 , 目先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高出 3 000 万种3. 以下不吻合此刻化学研究方向的是(D)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资料C.研究化学反响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响中原子守恒关系4.以下说法中 , 不正确的选项是 (C)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耗资路子主若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 必然发生了化学反响C.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 为近代化学的睁开确定了基础D. 我国化学家在1965 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拥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睁开作出了奉献5. 以下关于化学反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A.必然有新的原子生成B.必然有新的元素生成C.必然有新的物质生成D.必然有颜色、积淀、气体等现象发生16.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

以下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B.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表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变成黑色C.日本广岛原子弹的爆炸D.将生石灰放入水中,固体溶解7. 为防范污染环境,以下燃料最理想的是(B)A. 煤B.氢气C. 石油D. 植物秸秆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A.化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备出大量的人工合成元素属于大气污染物C. 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延长保质期, 可以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食品增加剂D.从自然界中提取单质都必定经过化学反响才能实现9.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mol B .3.01x1023个H 2分子的质量为2g C .1 molCH 4的体积为22.4LD .1 mol 氧气的质量为32g/mol2.有金属单质0.05mol 与氯气完全反应后,质量增重3.55g ,则该金属为 A .钠B .镁C .铝D .铁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B .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 .NaHCO 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形成Al(OH)3胶体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 .在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C .Al(OH)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D .Al 2O 3 和MgO 是较好的耐火材料,两者均易与NaOH 溶液反应 6.a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4abmol -1 B .4bamol -1 C .abmol -1 D .bamol -1 7.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71gCl 2和73gHCl 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H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D .10℃时,1mol O 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的是( ) A .将40gNaOH 溶于1 L 水所得的溶液B .往100mL2mol•L -1的NaNO 3溶液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的溶液C .将16g CuSO 4·5H 2O 溶于水配成100mL 的溶液D .含K +为2 mol•L -1的K 2SO 4溶液9.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小的是 A .O 2B .CH 4C .H 2SD .SO 2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室保存饱和FeCl 2溶液时,应加入少量铁粉B .将4.0gNaOH 固体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11.1g N 2中含有x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x/28 mol -1B .x/14 mol -1C .14x mol -1D .28x mol -1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考试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考试测试卷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 mo 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 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钢罐存放液氯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C.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D.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杀灭细菌3.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mL-1,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质的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m=aV100dB.c=1000daMC.c=1000mVM%D.a%=cM1000d4.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汽车B.青霉素C.农药和化肥D.电话和电视机5.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密度比空气大B.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D.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6.相对分子质量为M r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g·cm-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C.溶液的质量分数w%可表示为D.相对分子质量M r可表示为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25 ℃、1.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9.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下列被曝光的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三聚氰胺等掺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黄燃烧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10.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生成白色沉淀B.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红褐色沉淀C.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白色沉淀D.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11.某Na2SO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 g水,未见晶体析出,与原溶液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液的体积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2.图片中的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是()A.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C.研究得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D.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0 mL 2.4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50 mL水,稀释后溶液的浓度是0.4 mol·L-1B.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C.配制5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D.中和100 g 19.6%的H2SO4溶液,需要NaOH 4 g14.下列选项中,与物质体积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粒子数目B.粒子大小C.粒子之间的距离D.粒子的化学性质15.若49 g H2SO4含有的O原子数为x,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等于()A.x/4B.x/2C.xD. 2x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已知1.806×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是9 g,求:(1)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卷I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建筑用的红砖和青砖,其颜色是由英中含有的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物所致。

我国古代砖瓦建筑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几乎无一例外是由青砖建成。

有人提出以下可能的原因:①青砖中含的是FcO;②青砖中含的是FsCU;③FC2O3长期遇酸雨侵蚀会风化溶解使砖瓦强度降低:@Fe3O4性质稳左。

你认为有道理的是()A.B.®@®C.③D.®@@®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发岀黄色火焰,生成N&2O2B.钠与H2O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钠不与煤油反应,密度比煤油大,煤汕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D.钠投入CuSO4溶液中能生成红色的铜3.在标准状况下,与14 g氢气的体积相等的氮气的()A.质量为14 gB.物质的量为7 molC.体积为22.4 LD.物质的量为14 mol4.将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量筒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上升到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剩余气体的成份是()A.O2B.NOC・ NO2D. O2 或NO5.若A +酸==盐+水,则A不可能属于()①氧化物②金属单质③碱④盐A.③④B.②®C.©©④6.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B.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NO?与H2O反应生成HNO3,所以NO?是酸性氧化物D.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7•某铁的氧化物(FcQ)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Cb,恰好将F占完全氧化。

x值为()A.0.80B.0.85C.0.90D.0.93&关于次氯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强酸B.弱电解质C.不稳泄D.有氧化性9.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可在氧气中燃饶生成一氧化氮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10•髙铁酸钾是一种髙效绿色水处理剂,英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是Fe(OH)3+ClO +OH —-FeOl +CI--FH2O(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IO是还原剂B. 1 mol Fe(OH)3得到3 mol 电子C.反应配平后,HzO的化学计量数为4D.用髙铁酸钾处理水时,用到了苴强氧化性,且苴还原产物在水中能产生具有强吸附能力的Fc(OH)3 胶体11 •下列溶液分别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不能产生沉淀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B.氢氧化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12.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02、CH“ SO?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a>O2>CO2>SO2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a>O2>CO2>SO2C.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 d>H2D.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O2>SO2>CH4>O2>H213.—泄量的铜与一左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反应消耗铜和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n(Cu)=0.05 mol n(HNO3)=0.2 molB.n(Cu)=0.15 mol n(HNO3)=0.4 molC.0.05 mol<n(Cu)<0」5 mol 0.2 mol<n(HNO3)<0.4 molD.0.05 mol<n(Cu)<0.15 mol 0.2 mol<n(HNO3)<0.4 mol14.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 : 16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 : 16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 : 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 1615.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C2H5OH(乙醇)——2H5O+H+B.砖04——Na*+Sr)2"C.MgCh—Mg2++2C1-D・ Ca(OH)2 ----- a2++2O2+2H*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16.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质疑为36 g,体积为22.4 L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苍白色火焰的是()A.铁在氯气中燃烧B.铜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铝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 1.7 g双氧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D.标准状况下,33.6 L水中含有9.03×1023个水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铜的摩尔质量是80 gB.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7 mol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 1 mol氢原子的质量是2 g4.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其中判断各瓶所注入的液体正确的是()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C.③中为蒸馏水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5.决定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分子的大小B.气体分子的质量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 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7.下列关于钠与氧气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少量的O2反应生成Na2O,Na与过量的O2反应生成Na2O2B.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发生反应2Na+O2===Na2O2C. 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D.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Na2O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二氧化硫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氧气和2 mol氮气,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氧气和2 mol 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5∶29.50 mL 0.6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A. 0.03 molB. 0.04 molC. 0.05 molD. 0.06 mol1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1.5 mol H2O和2.5 mol水B. 2 mol H2SO4和5 mol硫酸C. 1.2 mol H2和1.6 mol氢D. 10 mol Ne和12 mol氖原子11.下列关于新制氯水及久置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变为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C.新制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多,久置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较少D.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氯离子1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32 g氧气含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N A个H原子13.关于0.2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0 mL该溶液中含0.8 g NaOHB. 200 mL该溶液与100 mL 0.2 mol·L-1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C. 100 mL该溶液中约含0.02×6.02×1023个Na+D.配制含1 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 g1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防止钠与水反应时燃烧,可将该反应置于试管中进行,以减少与氧气的接触B.钠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反应产物为过氧化钠15.将40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1 mol·L-1B. 0.5 mol·L-1C. 4 mol·L-1D. 1 mol·L-1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将190 g 氯化镁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2019年秋季鲁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考试测试卷

2019年秋季鲁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考试测试卷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4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 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7 d B. 5 d C. 2.5 d D. 2 d2.把500 mL含有氯化钡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0.1(b-2a) mol·L-1 B. 10(2a-b) mol·L-1C. 10(b-a) mol·L-1 D. 10(b-2a) mol·L-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B.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烟D.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蓝色烟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单质B.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能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C.钠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实质是钠与H2O的反应D.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8%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C.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为22.4 LD. 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6.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1,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A. 12a/b B.b/12a C.bN A D.aN A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A.氯化镁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钙溶液8.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B.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B[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确定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A项错;在化学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C项错;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项错。

] 2.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B.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行C.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D.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D3.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D[根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判断A项正确;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故B 项正确;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故C项正确;Na2O是白色固体,而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D项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③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剂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红色的FeCl3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C[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故可在缺氧环境中做供氧剂;氯气非常活泼,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如铁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FeCl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态Na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态HCl,一个是白烟,一个是白雾,二者现象不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退色B.光照新制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氧气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D.氯气有漂白性,所以氯气能使有色布条退色B[A项,新制氯水中,Cl2中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而久置氯水,由于HClO见光会分解放出氧气,最终溶液将变为盐酸,不含HClO,有酸性而无漂白性,因此向久置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而不退色,A错误,B正确;C项中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了避免漂白粉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漂白粉应密封保存,C错误;D项,Cl2本身无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错误。

]6.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的CH4所含的原子总数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A.1∶1 B.2∶1C.3∶4 D.5∶4D[若此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 m,则V(NH3)/V m×4=V(CH4)/V m×5,得V(NH3)∶V(CH4)=5∶4。

]7.500 mL 2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A.1 mol B.2 molC.3 mol D.1000 molB[n(Cl-)=2n(MgCl2)=2×0.5 L×2 mol·L-1=2 mol。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玻璃棒在刻度线上方引流溶剂水D[A项,V(溶液)偏小,导致c=mMV偏高;B项,无影响;C项,V(溶液)偏小,c偏高;D项,V(溶液)偏大,c偏低。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1.2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③1 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氯离子为6N A④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N A⑤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 A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A[①n(混合气)=11.2 L22.4 L·mol-1=0.5 mol,由于两种气体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故n(原子)=2n(分子)=1 mol,即原子数为N A,正确;②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正确;③n(Cl-)=3n(AlCl3)=3×1 L×2 mol·L-1=6 mol,正确;④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错误;⑤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n(O)=32 g16 g·mol-1=2 mol,正确。

]10.若1 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144mol-1 B.x22mol-1C.3x44mol-1 D.44x3mol-1D[由题意得:1 g44 g·mol-1×3×N A=x;N A=44x3mol-1。

]11.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溶液中,烧杯中的溶液变红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D[①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②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使其退色。

]12.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久置的氯水没有漂白性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Cl2中的HCl,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D.③④C[①氯气与氢气混合后需要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爆炸;②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较小,吸收氯气的量很小,故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③由于HClO易分解,氯水久置后成分变为盐酸,盐酸没有漂白性;④HCl和Cl2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⑤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13.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 mL 1 mol·L-1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ol·L-1氯化钾溶液中c(Cl-)C.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和16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D.2 mol·L-1H2SO4溶液中的H+个数与1 mol·L-1HCl溶液中的H+个数C[A项,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1,与其物质的量多少无关;B项,二者c(Cl-)均为2 mol·L-1;C项,n(CO)=1 mol,n(SO2)=1664mol=14mol,前者n(O)=1 mol,后者n(O)=12mol,故符合题意;D项,未知溶液的体积,不能比较H+个数。

]14.100 mL 0.3 mo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A.0.20 mol·L-1B.0.25 mol·L-1C.0.40 mol·L-1D.0.50 mol·L-1C[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因混合后SO2-4的物质的量为n(SO2-4)=0.3 mol·L-1×0.1 L+0.2 mol·L-1×0.05 L×3=0.06 mol,溶液的体积V=0.1 L+0.05 L=0.15 L,则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SO2-4)=n(SO2-4)/V=0.06 mol÷0.15 L=0.40 mol·L-1。

]1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溶液D.定容B[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

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

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

]16.若30 g密度为ρg·cm-3的BaCl2溶液中含有4 g BaCl2,则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ρ400mol·L-1 B.30ρmol·L-1C.50ρ39mol·L-1 D.25ρ39mol·L-1C[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c(BaCl2)=4 g208 g·mol-130 gρ g·cm-3×10-3 L·mL-1=25ρ39mol·L-1,则c (Cl -)=2c (BaCl 2)=50ρ39mol·L -1。

] 备欲配制100 mL 1.0 mol·L -1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 g Na 2SO 4溶于100 mL 水中②将32.2 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③将20 mL 5.0 mol·L -1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B [①中溶剂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错误;②中100 mL 1.0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n (Na 2SO 4)=0.1 mol ,而n (Na 2SO 4·10H 2O)=32.2 g322 g·mol -1=0.1mol ,正确;③中n (Na 2SO 4)=20×10-3 L ×5.0 mol·L -1=0.1 mol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