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 (9)
工程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工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B. 工程项目的技术性能C. 工程项目的社会影响D. 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A. 技术可行性B. 经济可行性C. 法律可行性D. 道德可行性答案:D3. 净现值(NPV)法中,如果NPV大于零,则表示什么?A. 项目亏损B. 项目盈利C. 项目风险高D. 项目投资回报率低答案:B4. 投资回收期是指什么?A. 投资开始到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B. 项目开始运营到盈利的时间C. 项目开始建设到建成的时间D. 项目建成到开始盈利的时间答案:A5.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什么?A. 项目的最低可接受收益率B. 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C. 项目的年均收益率D. 项目的累计收益率答案:B6. 在进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时,通常采用的现金流量表不包括以下哪项?A. 投资现金流量表B. 资本现金流量表C. 销售现金流量表D. 成本现金流量表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内容?A. 技术风险B. 市场风险C. 财务风险D. 政治风险答案:D8. 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包括哪些?A.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B.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C.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工程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是指什么?A. 项目开始盈利的产量B. 项目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的产量C. 项目开始建设的时间点D. 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点答案:B10. 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初始投资成本B. 运营维护成本C. 残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盈利能力分析B. 偿债能力分析C. 抗风险能力分析D. 社会影响分析答案:A, B, C12. 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包括哪些?A. 初始投资B. 运营成本C. 折旧D. 税后利润答案:A, B, D13. 在进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时,需要考虑的折现率可能包括哪些?A. 社会折现率B. 行业基准折现率C. 项目特定折现率D. 银行贷款利率答案:A, B, C14. 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哪些?A. 利率变动风险B. 市场需求风险C. 技术过时风险D. 政治变动风险答案:A, B, C15. 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设计成本B. 采购成本C. 运输成本D. 销售成本答案: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目的。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各年的折旧额如下:
折旧年份
各年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36000*33.3%=12000
24000
2
24000*33.3%=8000
16000
3
16000*33.3%=5333
10667
4
10667*33.3%=3556
7111
5
(7111-15000)/2=2805.5
4305.5 1,B 2,B 3,D 4,B 5,D 6,D
二,解答题
1,来源: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批准的各种建设基金,“拨改贷”和经营性基本建设基金回收的本息,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地方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收取的各种税费及其他预算外资金。授权投资的机构及企业法人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及股票上市收益基金等),企业折旧基金以及投资者按照规定从资金市场上筹措的资金。社会个人合法所有的资金。④规定的其他可以用作投资项目资本金的资金。
2,工程经济学的特点::综合性, 实践性,系统性,预测性,定量性
3,工程经济学的对象:工程项目
4,关系:西方经济学是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工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具体的延伸和应用.
5,基本原则:选择替代方案原则,方案的可比性原则: 需要可比, 消耗费用可比, 价格可比, 时间可比, 指标可比经济效果评比原则.
5,某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在计算部收益率时,当i=12%,净现值为600万元,当i=15%时,净现值为-150万元。则该项目的部收益率为( )
A.12.4% B.13.2% C.14.0% D.14.4%
6,一般说来,对于同一净现金流量系列,当折现率i增大时,( )
工程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工程成本控制B. 工程投资决策B. 工程风险管理D. 工程质量保证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工程经济学中的时间价值因素?A. 利率B. 通货膨胀率C. 折旧率D. 贴现率答案:C3. 净现值(NPV)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NPV = ∑(Bt - Ct) / (1 + r)^tB. NPV = ∑(Ct - Bt) / (1 + r)^tC. NPV = ∑(Bt - Ct) * (1 + r)^tD. NPV = ∑(Ct - Bt) * (1 + r)^t答案:A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A. 初始投资B. 运营成本C. 折旧D. 税收答案:A、B、C、D5.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哪些?A. 净现值法B. 内部收益率法C. 投资回收期法D. 敏感性分析答案:A、B、C、D三、判断题6. 工程经济学只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答案:错误7. 投资回收期法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答案:正确8.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项目风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9. 简述内部收益率(IRR)的概念及其在工程经济评价中的作用。
答案:内部收益率(IRR)是指使项目净现值(NPV)等于零的贴现率。
它反映了项目投资的平均年回报率。
在工程经济评价中,IRR常用于比较不同项目的盈利能力,选择IRR较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10.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它在项目评估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项目财务表现对关键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
通过改变关键变量,如成本、收入、贴现率等,可以观察到项目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的变化。
敏感性分析在项目评估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投资者识别项目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从而做出更稳健的投资决策。
五、计算题11. 某工程项目的初始投资为500万元,预计第1年到第5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和180万元。
工程经济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2、3、4、9

第2章习题答案:9.企业可以接受订货。
通过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概念的来分析,如果企业再生产200吨的产品,此时固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只会增加变动成本,所以可以接受订货。
10. 折旧率=19.2%;折旧额=19.2万元11.第一年的折旧额为36万元,第二的折旧额为54万元12. 年折旧率=40%;第一年折旧额=24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4400元;第三年折旧额=8640元;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旧额=3980元13.14.企业去年的利润总额为34.64万元、税后利润为25.98万元第3章习题答案:7.五年还款总额及利息分别是:(1)还款总额13894.9元,利息3894.9元;还款总额=2000*5+3894.9=13894.9(2)还款总额13000元,利息3000元;(3)还款总额15000元,利息5000元;每年利息额=10000╳10%=1000元5年利息总额=1000╳5=5000元(4)还款总额16105.1元,利息6105.1元; F=10000╳(1+10%)5=16105.1(5)还款总额13190元,利息3190元;A=10000╳10%×(1+10)(1+10%5−15=2638元5年本利和F=2638╳5=131908.每月要存入银行60元9.现值P=411261元,终值F=1258047元,年值A=91670元10.通过比较两种付款方式所支付贷款的现值大小来进行付款方式的选择,一次性付款的现值为440万元,分期付款的现值为456.57万元,因此应选择一次性付款方式。
11.A=57389.03元12.每年取款A=198万元〈250万元,所以不能实现。
13.A=8380.30元14.P=46666.67万元15.F=12796.9元16.n=7.83年第4章习题答案:8.增量投资回收期为4年,选择乙方案。
9.NPV=-18000+3000╳(p/A,15%.10)+3000(P/F,15%,10)=-18000+3000╳5.0188+3000╳0.2472=-18000+15056.4+741.6=-2202(元)<0,不应该购买此机械。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计算题刘晓君答案

第四章 习 题
8.已知方案A、B、C的有关资料如习题表4—2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5%,试分别用净现 值法与内部收益率对这三个方案优选。
方案 A B C
初始投资 3000 3650 4500
年收入 1800 2200 2600
年支出 800 1000 1200
经济寿命 5年 5年 5年
解: (1)用净现值对方案进行评价
1360
01
234
56 7 8
8000
解: (2)求使用年限
NPV 8000 1360(P / A,10%,n) 0 (P / A,10%,n) 5.8824 n1 9, (P / A,10%,9) 5.7590 n2 10, (P / A,10%,10) 6.1446 n 9 5.8824 5.7590 0.1234 10 9 6.1446 5.7590 0.3856 n 9 0.1234 (10 9) 9.32年
NPV(A) 3000 (1800 800)(P / A,15%,5) 300010003.3522 352.2 NPV(B) 3650 (22001000)(P / A,15%,5) 365012003.3522 372.6 NPV(C) 4500 (26001200)(P / A,15%,5) 450014003.3522 193.08
2
3
450
550
650
-1550
-1000
-350
0.8696 391.32 -1608.68
0.7561 415.86 -1192.82
0.6575 427.38 -765.44
4 700
_课后答案《工程经济学》(第二版)都沁军[9页]
![_课后答案《工程经济学》(第二版)都沁军[9页]](https://img.taocdn.com/s3/m/06bc163c84254b35effd349a.png)
=1445.47(万元)
(4)求内部收益率
i1=8%,NPV1=1445.47
i2=10%,NPV2=-478.57
2.解:设该项目的投资为P,年净收益为A
则P/A=4
P=A(P/A,10%,Pt′)
即(P/A,10%,Pt′)=4
2940
2722
2521
2334
2702
3001
3242
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13889
-16032
-18017
-15077
-12355
-9834
-7500
-4798
-1797
1445
(3)求净现值:
NPV=-15000(P/F,8%,1)-2500(P/F,8%,2)-2500(P/F,8%,3)+4000(P/A,8%,4)(P/F,8%,3)
=129290(万元)
费用年值AC=PC(A/P,8%,15)=15101(万元)
6.
由于PC1>PC2,选用方案2较经济。
7.有关方案组合及净现值计算见下表:
组合号
A B C
投 资
年净收益(0-10年)
NPV
1
0 0 0
0
0
0
2
1 0 0
200
42
58
3
0 1 0
375
68
43
4
0 0 1
400
75
年末
1
2
3
4
5
6
7
8
9
工程经济学第9讲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9.2 可行性研究基本要求
9.2.2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u科学性原则 u客观性原则 u系统性原则 u时效性原则 u可持续性原则
9.2 可行性研究基本要求
9.2.3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方法
u现场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 u理论分析与专家经验相结合 u可行性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u方案论证与外部协调相结合 u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u 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工程经济学
20
9.3 可行性研究报告
9.3.3 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Ø1.标题——企业性质、企业名称、文种 Ø2.目录 Ø3.报告正文——主要部分,内容参见9.3.4 Ø4.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ü 研究工作的依据文件 ü 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文件 ü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 ü 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报表 ü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注报表
投资机 会研究 阶段
初步可 行性研 究阶段
初步可 行性研 究阶段
评估和 决策阶
段
工程经济学
7
9.1 可行性研究概述
表9-1 不同项目类型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及要求
项目类型 大中型
投资机会研 究
√
小型
改扩建
对投资及成本估 算净度误差
研究时间
≤±30% 1~3个月
可行性研究阶段
初步可行 性研究
√
详细可行性 研究
综上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 部分:市场研究,技术研究,经济评价。
首先是市场研究——建设项目成立的重要前提
——解决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问题
第二是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基础
——解决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
第三是效益研究——即经济评价
——决策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计算题刘晓君答案

第四章 习
题
4。某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习题表4-1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5%,试计算(1)投资回收期
(静态Pt和动态Pt′),(2)净现值NPV,(3)内部收益率IRR。
450 550 650 700
800
01
2
3
4
5
-2000
A=A1+AG
(2)净现值 解法一: NPV 2000 450 (P / F,15%,1) 550 (P / F,15%,2) 650 (P / F,15%,3)
1360
01
234
56 7 8
8000
解: (2)求使用年限
NPV 8000 1360(P / A,10%,n) 0 (P / A,10%,n) 5.8824 n1 9, (P / A,10%,9) 5.7590 n2 10, (P / A,10%,10) 6.1446 n 9 5.8824 5.7590 0.1234 10 9 6.1446 5.7590 0.3856 n 9 0.1234 (10 9) 9.32年
56
120
解: NPV 120 50(P / A, IRR,6) 10(P / F, IRR,6) 0
i1 30%, NPV1 120 50 2.64310 0.2072 14.22
i2 40%, NPV2 120 50 2.168 10 0.1328 10.27
IRR i1
500(P / A,12%,3)(P / F,12%,6) 432.05(P / A,12%,4)(P / F,12%,9) 450(P / F,12%,14) 100.78万元
第二章 习
题
200 300 400 500 500 500 500 500 450 400 350 4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3
1600 1067 533
4800
6400 7467 8000
3700
2100 1033 500
将年数总和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计算结果比较,
直线折旧法年折旧费为 d = (P0-L)/N = (8500-500)/5 = 1600元/年
余额递减折旧法(DB)
类似于定率递减折旧法,其折旧费率是一个固定 值,仅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DDB),公式:
第三节 折旧与税金分析
税金的概念 税金=应课税收入×税率 应课税收入=毛收入−免税部分−生产成 本(不含折旧费)−折旧费 课税的影响
课税的影响
从静态的观点来分析,以上各种折旧方法,只要 能满足设备在折旧分析期内将其帐面价值减低至残值 这一条件,他们都是等价的。因为静态的观点就是不 计资金时间价值,折旧费在各年中如何分摊可能会影 响各年的应课税收入(如果采用单一税率),它将不会 影响分析期内总的税金水平。 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既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 值,又要考虑复合税率(即累进税率),上述各种折旧 方法虽然均能将设备原始帐面价值递减至残值,各年 折旧费不同将会影响项目的税后经济指标。
f 1
N
L P0
•
缺点:残值L为零时,会出现折旧费率f=1的情况, 这是不合理的,为避免此种情况,当L=0时,可假定 L为一个很小的正值。
定率递减法折旧过程表
年
0 1 2
…
年初账 面价值 P0 (原值) P0 P0 (1-f)
…
年折旧费
年折旧费 的累积值
年未账 面价值
P0 f P0 (1-f) f
1723 2951 3826 4450 4895 5212 5438 5600
年未账 面价值 6000 4277 3049 2174 1550 1105 788 562 400
这种定率递减折旧方法在使用期开始时年折旧费 较高,在使用期快结束时折旧费较低。 本例中第1年提取的年折旧费几乎是第8年年折旧 费的10倍。如果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公式9-1),则 年折旧费应为 d = (P0-L)/N = (6000-400)/8 = 700元/年
【例9-5】某设备资产原值6000元、使用期8年,残 值400元,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算各年折 旧费和帐面价值。 解:由公式
d
j
2 N
P j
将各年折旧费及账面价值计算结果列在表9-7之中。
某设备用DDB计算年折旧成果表
年
0 1 2 3 4 5 6 7 8
单位:元
年初账 面价值 6000 4500 3375 2531 1898 1423 1067 800
…
P0 f P0 f (1-f+1)
…
P0 (1-f) P0 (1-f)2
…
N-1
P0 (1-f)N-2
P0 (1-f) N-2 f P0 [1-(1-f) N-1]
P0 (1-f) N-1
N
P0 (1-f)N-1
P0 (1-f) N-1 f P0 [1-(1-f) N]
P0 (1-f) N
【例9-3】某设备资产原值6000元,使用期8年,残 值400元,试用定率递减折旧法来计算各年应提取 的折旧费和相应的帐面价值。 解:按公式(9-6)先求出固定的年折旧费率f,代入 P0=6000元 , L=400元 , N=8年, 由公式P0 (1- f )N = L得
工作时间折旧法
假设设备在N年使用期内总运行小时数为T,第 j年 运行小时数为tj ( j=1,2,·,N) 则第 j 年应提取 · · 的折旧费为: dj = ( tj /T ) ( P - L) 其中, T = ∑ tj ( j=1,2,·,N) · ·
定率递减折旧法
确定一个固定的年折旧费率f,逐年推算账面价值 和年折旧费,第N年年末(使用期末)账面价值应该 等于设备残值L,由此求出折旧费率 f : P0 (1- f )N = L
优点:简便
使折旧分布与获利能力分布不相符 缺点:只考虑资产存在时间,未考虑资产的 使用强度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较为均衡的固定资产。
年产量率折旧法
假设设备在N年使用期内产品总产量为y,各年年 产量 yj ( j=1,2,·,N) 则第 j 年应提取的折旧费 · · 为: dj = ( yj /Y ) ( P - L) 其中, Y =∑ yj ( j=1,2,·,N) · ·
A P0 L / 1
1 i n i n i 1 i n 1
【例9-7】 采用上例中的数据,即P0 =8000元, L =1000元,n=5年,i=6% 解:用式(9-10)求解年折旧费的等额年金
1000 A 8000 1 0 . 06 5 1721 . 8 元 / 年 0 . 06 1 0 . 06 5 1 0 . 06 5 1
2 P P 1 0 m初 N 2 P P 1 0 m未 N 2 m 1
m
2 d P 1 m 0 N N
m 1
偿债基金折旧法(SF)
这是一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折旧方法,它的折
旧原理是假定一项基金、每年将等额的钱存入该项 基金,使得这些等额存放的基金,加上其产生的利
年数总和折旧法(SOYD)
年数总和折旧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像定率递 减折旧法一样,它在开始年份提取的年折旧费多。 在使用期快结束时,提取的年折旧费少。 具体计算公式为:
d
j
N 1 j
N
P0
L
(j=1,2,……,N)
j
j 1
【例9-4】仍以例9-2中的数据来分析, P0 =8500元, L=500元,N=5年,试用年数总和折旧法计算各 年折旧费和各年帐面价值。 解:先计算年数总和,即:
d
j
2 N
P j
式中dj为第j年年折旧费,N为设备使用期,Pj为第j年年初 设备帐面价值。
由上式可见,这种折旧方法的年折旧费率是一个 常数2 /N,与定率递减拆旧法中的年折旧率f相比: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费率——
定率递减年折旧费率—— f
N
2 N
1
L P0
前者仅与使用期有关,后者涉及N、L、P0三个参数。 年折旧费都采用以下公式: 某年折旧费=(年初帐面价值)×(年折旧费率)
折旧因素
账面价值 分析期开始时,等于资产或设备原值;分 析开始后的任一年,等于资产原值减去这一 年以前各年累计折旧费之和。 残值L 设备在使用期末的价值。 分析期N
【例9-1】有一设备,其购置、安装费为85万元,预
期使用10年,残值为5万元。在确定某种折旧方法以 后,计算出每年折旧费如表9-1所示。试计算各年年 初帐面价值。 解:按帐面价值定义,帐面价值等于资产(或设备) 的原值减去以前各年累计的折旧费用。
【例9-2】某设备资产原值8500元,使用期5年,使 用期末残值500元,试用直线折旧方法,计算各年 折旧费和帐面价值。 解:1、各年折旧费为
d = (P0-L)/N
= (8500-500)/5 = 1600元/年
2、各年账面价值 计算成果列于表9-3中
某设备年折旧、帐面价值表
年 0 1 年初账面价值 8500(原值) 8500 1600 年折旧费
【例9-9】某企业欲购一台新型设备,投资600万元,
预计使用8年,使用期末残值为30万元,年毛收入
为150万元,年运行、维修费用(生产成本,不含折
旧费)20万元。采用单一税率20%,无免税收入,年 折算利率取8%,试用直线折旧法进行税前、税后 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解:1、税前静态分析 税前分析不考虑折旧,静态分析不考虑资金 时间价值,现计算8年间获得的净效益。 8年总效益:150×8+30 = 1230万元 8年总费用:20×8+600 =760万元 8年净效益:1230−760=470万元
第九章
折 旧
折旧的基本概念
折旧的方法介绍
折旧与税金分析
第一节 折旧的基本概念
定义
通常将设备的价值逐渐转移到成本中去, 在与其磨损相等的那部分价值称为折旧。折旧 是为设备或资产的价值(扣除残值)在使用期 内有计划的分摊。
意义
(1)折旧是为了更新, (2)折旧费属于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3)折旧费不课税。
单位:元
年未账面价值
6900
2
3 4
6900
5300 3700
1600
1600 1600
5300
3700 2100
5
2100
1600
500(残值)
在直线折旧中, 任何一年的折旧费d可表示为: d=(年初账面价值-残值)/年初剩余使用年数
任何一年年初账面价值Pj表示为: Pj = P0 -(j-1)d = P0 -(j-1)(P0 -L) /N
N 8
f 1
L P0
1
400 6000
0 . 2871
某设备按定率递减折旧成果表
年 年初账 面价值 年折旧费 年折旧费 的累积值
单位:元
0 1 2 3 4 5 6 7 8
6000 4277 3049 2174 1550 1105 788 562
1723 1228 875 624 445 317 226 162 15
j 1
然后代入到上式中,计算各年年折旧费。
某设备以年数总和折旧法计算所得成果表
年 0 1 8500 2667 2667 年初账 面价值 年折旧费 年折旧费 的累积值
单位:元
年未账 面价值 8500 58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