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考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重排反应 ppt课件

6
(2)异丙苯氧化重排
该法以丙烯和苯为起始原料,首先苯和丙烯在三 氯化铝的作用下,产生异丙苯,异丙苯三级碳原子上 的氢比较活泼,在空气的直接作用下,氧化生成过氧 化物,过氧化物在酸的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形成 一个氧正离子,苯环带着一对电子转移到氧上,发生 所谓的缺少电子的氧所引起的重排反应,得到“碳正” 离子,“碳正”离子再和水结合,去质子分解成丙酮 及苯酚。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直至生成丙酮及苯酚 的过程称为异丙苯的氧化重排。
OH H+
(C6H5)2CCOOH
α-二酮在浓碱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二苯乙醇酸的 重排反应称为二苯乙醇酸重排。
ppt课件
17
反应机理
O C6H5C
O OH-
CC6H5 140 oC
O OC6H5C C C6H5
OH
H5C6 O- O C C OH
H5C6
OH O (C6H5)2C C O- H+
OH O (C6H5)2C C OH
O CH3ONa Cl 乙醚
COOCH3 + Cl -
H3ONa CH3OH
O Br
-O OCH3
COOCH3
H+
O
CH3O-
COOCH3
ppt课件
12
(5)拜耳-魏立格氧化重排
O
RCR' + CH3COOOH
CH3COOC2H5 40oC
O RCOR' + CH3COOH
15
反应机理
O RC NH
H
O
X
NaO-X+ RC N
H
NaOH
O
X
RC N -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和机理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和机理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等方面。
对于考研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反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和机理。
一、碳氢化合物的反应1. 烷烃的燃烧烷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简单有机分子,其通式为CnH2n+2。
烷烃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nH2n+2 + (3n+1/2)O2 -> nCO2 + (n+1)H2O2. 单代烷烃的卤代反应单代烷烃(或称为烃基卤代反应)是指在单代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被卤素(如氯、溴)取代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由光照或热加热引发,生成相应的卤代烃:RH + X2 -> RX + HX(其中X为卤素)3.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是具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分为共轭烯烃和非共轭烯烃。
烯烃可以与溴水等加成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其中双键断裂,形成二卤代烃:CnH2n + Br2 -> CnH2nBr24. 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是具有三键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与水和卤素等加成试剂发生反应。
与水加成可生成醛或酮的衍生物,与卤素加成则生成二卤代烃。
二、醇的反应1. 醇的酸碱反应醇具有羟基(-OH)官能团,它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酯或盐:ROH + HX -> RX + H2O2. 醇的脱水反应醇分子中的一个羟基与另一个羟基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双键,生成醚:2ROH -> ROR + H2O3. 醇的氧化反应醇可以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如醛和酮)、酸或酯。
三、酮与醛的反应1. 酮与醛的缩合反应酮和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
2. 酮和醛的氧化反应酮和醛可以通过氧化剂被氧化为羧酸。
四、羧酸的反应1. 羧酸的酯化反应羧酸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
2. 羧酸的酸碱反应羧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考研,有机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0.

氧化还原反应
(1)环氧化反应 (2)自动氧化 (3)卤仿反应 (4)硼氢化-氧化反应
(5)硼氢化-还原反应
(6)伯奇还原 (7)醛、酮的单分子还原 (8)醛、酮的双分子还原 (9)酯的单分子还原(鲍维特-勃朗克还原)
(10)酯的双分子还原(酮醇反应或偶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的氧化和还原,可根据氧化数的变 化来确定。氧化数升高为氧化,氧化数降低为还原。 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的,由于有机反应的属性是 根据底物的变化来确定的,因此常常将有机分子中碳 原子氧化数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碳原子氧化数 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多数氧化反 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增加或氢的减少,多数还原反应 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减少或氢的增加。
3 CH3 CH2CH2OH
烯烃与甲硼烷作用生成烷基硼的反应称为硼氢化反 应。烷基硼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醇的反 应称为烷基硼的氧化反应。这两个反应统称为硼氢化- 氧化反应。
(5) 硼氢化--还原反应
THF
3CH3CH=CH2 + BH3
(CH3 CH2CH2)3B 烷基硼 CH3 CH2CH3
反应机理:多数自动氧化是通过自由基机理进行的。 引发:
R• + O2 ROO•
ROO• + (CH3)2CHOCH3
• ROOH + (CH3)2COCH3
链增长:
• (CH3)2COCH3 + O2
优先形成稳 定的自由基
(CH3)2COCH3 OO •
(CH3)2COCH3 + (CH3)2CHOCH3 OO • • (CH3)2COCH3 + (CH3)2COCH3 OOH
重庆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解析

重庆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解析有机化学是考研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碳元素为主体的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考研化学中,有机化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熟练掌握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针对重庆市考研化学的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进行深入解析。
一、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通过这类反应,可以使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增加。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氢化加成反应、溴化加成反应等。
1. 氢化加成反应氢化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双键或三键与氢气作用,形成饱和键的反应。
其中,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较大。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黑、铑黑等。
例如,丙烯与氢气的氢化加成反应如下:CH2=CH-CH3 + H2 → CH3-CH2-CH32. 溴化加成反应溴化加成反应是指双键或三键与溴水溶液作用,形成溴代烷或溴代酮等产物的反应。
溴化加成反应中溴水起到溴源的作用,例如,乙烯与溴水的溴化加成反应如下:CH2=CH2 + Br2 → CH2Br-CH2Br二、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某个原子或基团从有机化合物中脱离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脱水反应、脱卤反应等。
1. 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原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反应。
脱水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参与,例如,醇类与浓硫酸的脱水反应如下:CH3-CH2-OH → CH2=CH2 + H2O2. 脱卤反应脱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卤素原子与另一个原子或基团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脱卤反应有氢氧化钠脱卤反应、氢氧化钾脱卤反应等。
例如,卤代烷与氢氧化钠的脱卤反应如下: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三、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氯化取代反应、硝化取代反应等。
1. 氯化取代反应氯化取代反应是指取代反应中新加入的基团带有氯原子。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梳理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梳理在化学领域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作为考研化学的重要部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掌握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针对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概述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描述了反应中的分子变化过程和反应机制。
它是在分子层面上揭示反应发生的途径和机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两类:极性反应和非极性反应。
1. 极性反应极性反应是指反应物中存在不同电性的原子或基团之间发生的反应。
常见的极性反应有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过电子云的重排和重新组合来实现。
2. 非极性反应非极性反应是指反应物中没有明显电性差异的原子或基团之间发生的反应。
典型的非极性反应有光合反应、解离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常通过自由基的生成和消失来进行。
二、常见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在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指亲电试剂通过亲电攻击进攻开链烯烃或芳香烃上的亲核中心,从而引发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机理一般分为SN1和SN2机制,其中SN1机制是单分子亲电取代反应,SN2机制是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
这两种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亲核试剂通过亲核攻击进攻开链烯烃或芳香烃上的亲电中心,引发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也可以分为SN1和SN2机制,与亲电取代反应不同的是,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起到攻击的作用。
3.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共享原子或原子对,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亚胺加成反应、醇加成反应和醛酮加成反应等。
加成反应机理主要是通过亲电或亲核试剂进攻不饱和键形成新键。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有机化学作为化学考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化学考研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
一、醇的合成1.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醇的合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亲核试剂与另一个有机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亲核试剂有卤代烃、酰卤、醇和胺等。
2.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学考研中,醇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也是重点内容。
例如,通过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合成醚。
脱水反应常见的方法有加热、酸催化和酸碱催化等。
二、醛和酮的合成1. 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是醛和酮的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烯醇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醛或酮。
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2. 卡宾试剂的反应卡宾试剂是一类重要的有机试剂,可以与醛和酮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或醚。
卡宾试剂的生成和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复习中的重点内容。
三、酸和酯的合成1. 羧酸的还原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是将羧酸转化为相应的醇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等。
2. 酰卤的醇反应制备酰卤的醇反应制备是酸和酯的合成方法之一。
酰卤与醇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常见的酰卤有酸酐和酰氯等。
四、脂肪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一种将不饱和化合物还原为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用的氢化剂有氢气和氢化钠等。
2. 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是脂肪族化合物中常见和重要的一类反应。
通过卤代反应可以将氢原子替换为卤素原子,常用的卤化试剂有卤素和亚砜等。
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香族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亲电取代反应可以将芳香环上的氢原子替换为其他基团。
常用的亲电试剂有硝酸银、氯化铁和硝酸等。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总结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有机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和反应速率规律。
通过对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有机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为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它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断裂,然后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加成反应可分为电子亲和性和电子排斥性两种机理。
电子亲和性加成反应是指亲电试剂攻击双键或三键,形成中间离子,最后被亲核试剂攻击生成产物。
电子排斥性加成反应是指亲核试剂攻击双键或三键,生成中间离子,然后被亲电试剂攻击生成产物。
2.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另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是指有机分子中的两个邻近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共价键的方式脱离分子,生成双键或三键。
消除反应可分为β-消除、α-消除和γ-消除等不同机理,其中最常见的是β-消除反应。
β-消除反应是指邻位原子或原子团与相邻的氢原子脱离,生成双键或三键。
3.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它是指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取代反应可分为亲核取代和亲电取代两种机理。
亲核取代是指亲核试剂攻击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将其取代生成新的产物。
亲电取代是指亲电试剂攻击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将其取代生成新的产物。
4. 加成-消除反应。
加成-消除反应是一种复合反应类型,它是指有机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再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最终产物。
加成-消除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来揭示其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有机反应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有机反应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有机合成路线,提高有机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合成提供理论指导。
考研化学掌握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五个关键步骤

考研化学掌握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五个关键步骤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掌握对于考研化学学科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深入理解反应机理,我们可以准确预测反应产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设计新的合成路线。
下面将介绍掌握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五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理解有机反应类型在学习有机合成反应机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有机反应类型。
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每个反应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机理和特点。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反应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反应机理的本质。
第二步:掌握有机反应基本原理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反应机理的关键。
有机反应基本原理包括电子云重叠、原子键的形成与断裂、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生成等。
这些基本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反应发生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第三步:学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学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是我们掌握反应机理的重要保证。
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分析来推断反应的机理。
理论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手段来模拟反应进程,进而揭示反应机理的细节。
第四步:分析推断反应机理在实际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来进行反应机理的分析推断。
这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过分析推断反应机理,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和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第五步:应用反应机理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是应用反应机理来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通过深入理解反应机理,我们可以合理选择反应条件,优化合成路线,提高合成效率。
掌握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可以为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掌握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五个关键步骤包括:理解有机反应类型、掌握有机反应基本原理、学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分析推断反应机理以及应用反应机理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步提高对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机理
HNO3 + H2SO4 H2O+NO2 H2SO4 + H2O HSO4- + H2O+NO2 H2O + +NO2 H3O+ + HSO4-
(1) HNO3 + 2H2SO4
(2) + +NO2
H
+
H3O+ +
H
+
+NO
2
+ 2 HSO4-
NO2
NO2
(3)
NO2 + HSO 4
+ H2SO4
-
Nu L
Nu + L-
慢
N O O NO2
在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中,吸电子基是一个 活化的邻对位定位基。
应用实例
O2N
OC2H5 + H2N NO2
-X
O OCH3
180 C
o
O2N
HN NO2
+ EtOH
HX
HO OCH3
-NO2
HNO2
SN1Ar反应机理
[C6H5N2]+ClF
HBF4
[C6H5N2] BF4
实例:卤代烃溶剂解反应的反应机理(SN1)
进攻C+
CH3 CH3 C CH3 Br CH3 CH3 C+ CH3 -H
+
慢 -Br
-
CH3 C2H5OH
快
CH3
C CH3
+ OC2H5 H
CH3 CH3 C CH3 OC2H5
3 酯化反应
定义: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 而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苯的磺化反应
40oC
+
H 2SO4 ( 10% SO3 )
SO3H + H2O
+
H 2SO4 ( 浓 )
110oC
SO 3H + H2O
苯环上的氢被(-SO3H)取代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
反应机理
O +
+S SO 3H
+
O
—
H 2SO4 ( 浓 )
H
+? HSO4
—
O
SO 3H + H2SO 4
2 H 2SO4
RCH2COOH
+
这步反应 不会逆转
PBr3
O RCH2CBr
互变异构
OH RCH=CBr Br-Br
OH
-HBr
O RCH-CBr Br
Br O RCHCOOH + RCH2CBr
控制卤素用量可得一元 或多元卤代酸。 碘代酸由α-氯(或溴) 代酸与KI反应来制备。 RCH2COOH
RCH-CBr + Br Br
该反应机理也 从同位素方法 中得到了证明
O CH3C-O18H
O18
+ (CH3)3COH
CH3C-OC(CH3)3 + H2O
*3 酰基正离子机理
O C-OH CH 3
CH 3
H2SO4(浓)
CH 3
O + C-OH2 CH 3
பைடு நூலகம்
O +C CH 3 CH 3
+O
C CH 3 CH 3
CH 3
CH 3
(五)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是对一个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在表述反 应机理时,必须指出电子的流向,并规定用箭头表示一 对电子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 反应机理是根据很多实验事实总结后提出的,它有 一定的适用范围,能解释很多实验事实,并能预测反应 的发生。如果发现新的实验事实无法用原有的反应机理 来解释,就要提出新的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已成为有机 结构理论的一部分。
CH3C-OC2H5
消除
*2 碳正离子机理
(CH3)3C-OH
+
OH
H+
(CH3)3COH2
O
+
-H2O
O=C-R (CH3)3C+
属于SN1机理
-H+
R-C-OC(CH 3)3
OH
R-C-OC(CH 3)3
按SN1机理进 行反应,是烷 氧键断裂
* 3oROH按此反应机理进行酯化。 * 由于R3C+易与碱性较强的水结合,不易与羧酸结合, 故逆向反应比正向反应易进行。所以3oROH的酯化 反应产率很低。
目
录
一、取代反应 二、加成反应
三、消除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 五、缩合反应 六、重排反应
一、取代反应
1 自由基取代反应
2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3 酯化反应 4 酯的水解反应 5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6 1,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7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8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9 芳香自由基取代反应
实例:卤代烃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SN1)
R1 R2 R3
反应物
R1 C Br R2 C Br
-Br-
R2 R1
Nu-
慢
C+ R3 中间体
R1 R2 R3
R3
过渡态
快
R1 R2 R3
过渡态
R1 R2 R3 C Nu
C
Nu
+
Nu
C
过渡态
R1 R2 R3
+
产物
Nu
C
只有一种分子参与了 决定反应速率关键步骤的 亲核取代反应称为SN1 反 应。在SN1反应中,得到构 型翻转和构型保持两种产 物。
同位素跟踪结果表明:碱性水解时,发生酰氧键断裂
反应机理
O RCOR + OH
' -
慢
OR-C-OR' OH
四面体中间体负离子
快
O RCOH + -OR'
ROH + RCOO NaOH RCOONa
*2. 酸性水解
O CH3C OC2H5 + H2O
18
H
+
O CH3COH + C2H518OH
同位素跟踪结果表明:酸性水解时,也发生酰氧键断裂
常用的催化剂有盐酸 、硫酸、苯磺酸等
CH3COOH + C2H5OH 投料 1 1 : : 1 10
H+
CH3COOC2H5 + H2O 产率 67% 97%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为了使正反应有利,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 ①使原料之一过量; ②不断移走产物(例如除水;乙酸乙酯、乙酸、水 可形成三元恒沸物 bp 70.4℃)。
反 应 机 理
O H+ CH3C18OC(CH3)3 OH CH3C18OC(CH3)3 + S N1 +OH CH3C18OC(CH3)3
CH3C18OOH + (CH3)3C+ H2O
关键 中间 体
(CH3)3COH + H+
+ (CH3)3COH2
通过同位素跟踪可以证明上述反应机理
5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1 自由基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基团被其 它原子或基团所置换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若 取代反应是按共价键均裂的方式进行的,即是 由于分子经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发的,则称 其为自由基型取代反应。
自由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转移、链终止三个 阶段。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由于键的 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 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 阶段,犹如接力赛一样,自由基不断地传递下去, 像一环接一环的链,所以称之为链反应。链终止阶 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自由基两两结合成键。所 有的自由基都消失了,自由基反应也就终止了。
+
-
-N2
+ + BF4-
BF3
F + BF3
苯炔中间体机制
Cl + H NH2 NH3 - HH NH3 H2N
-
Cl - ClNH3
NH2
+ H2N -
Br>I 失去质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Cl>>F C-X键的断裂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9 芳香自由基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一个基团被一个自由基取代, 称为芳环上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实例: 甲烷的氯化
卤化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卤原子取代的 反应称为卤化反应。若卤原子为氯原子, 则该卤化反应称为氯化反应。
CH4 + Cl2
反应机理
链引发 链增长
hv
CH3Cl + HCl
Cl2
hv
2Cl
H= 7. 5kJ/mol
CH4 + Cl
CH3 + Cl2
C 3 + HCl H
Ea=16.7 kJ/mol
H CH3 O
H H + OCH 3 1 开环 2 H+
-
H CH3 HO
OCH 3 H H
7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在三氯化磷或三溴化磷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卤素取 代羧酸α-H的反应称为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RCH2COOH + Br2
PBr3 -HBr
RCHCOOH Br
2 反应机理
芳环上的氢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称为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一般模式
+ E+
亲电试剂
E+
-络合物
+
H E
E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