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第3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3.4 车间内热源散热量及散湿量
3.4.1 工艺设备散热量 工艺设备散热量是纺织厂空调负荷的主要
来源,占65%以上,尤其是多层厂房或无窗 厂房。 分别计算电动设备、电热设备、电子设备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3.4.2 照明设备散热量
分为白炽灯、荧光灯不同
B,t,,,风向,日照等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3.1.2.1 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1)室外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室外温度以24小时为周期波动,波
动规律基本符合正弦(余弦)变化规律: 白天,由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到下
午两三点气温最高; 夜晚,虽然太阳的辐射减少了,但由
于地面向大气层放热,凌晨四五点气温 最低。
得热量定义:某一时刻由外界进入空调房 间的热量加上空调房间内的热源散发热量 之和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得热量与冷(热)负荷的关系:
得热量引起冷负荷,但一般不等于冷负荷
稳定得热
得热量
瞬时得热
辐射得热:时间延迟 显热得热
对流得热 瞬时冷负荷
潜热得热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得热量的潜热及对流形式的显热可立刻传 递给空气使温度升高而产生瞬时冷负荷;
导热系数 是材料导热性能的一个物理指标, 凡是 值小于0.23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或 保温材料。
传热系数K表示围护结构允许通过热量的能 力。K值越小,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
热阻R是表示热量传递通过围护结构时遇到 的阻力。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如果围护结构是由多种材料和空气层组成,
则热阻R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章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第3章-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汇集

第3章-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汇集

第3章-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汇集1.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室内空气的品质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因此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通风与空调工程常常遭遇各种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室内空气不流畅、温度不平衡、噪音过大、耗电量过高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并进行阐述,旨在为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师和施工方提供参考。

2. 通风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汇集2.1 通风管道漏风问题通风管道漏风问题指通风管道在设计、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空气泄漏现象,因此,室内可能存在局部通风不畅或者室内空气流动不稳定的情况。

通风管道漏风的主要原因如下:•通风管道设计不规范、存在缝隙或斜度不够;•通风管道安装不牢固,密封不完整,或者主干管道和支管之间连接不紧密;•通风管道接口处处理不当。

对于通风管道漏风问题,需要在通风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对于已经出现的漏风问题,需要尽快排查并进行修补。

2.2 通风设备噪音过大通风设备的噪音过大可能会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并且可能对工作和生活产生干扰。

通风设备噪音过大的主要原因如下:•通风设备的选择不当,或者使用寿命已经过长,存在磨损或机器故障;•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合理,或安装不严格,存在松动;•通风设备的运转方式不合理,或者使用的风量大小不匹配。

针对通风设备噪音过大的问题,需要在设计、选型、安装和调试等过程中严格控制,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纠正。

2.3 通风系统风量不足通风系统风量不足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通风不畅或甚至出现空气污染问题。

通风系统风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通风系统的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室内环境和使用要求;•风机的风量不足,或者通风管道的截面积不够大;•通风系统存在漏风或阻力较大的情况。

需要在通风系统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注重通风量的确定和测算,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通风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8)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9)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5)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6)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7)七、热损失概算W/m℃ (17)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8)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8)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8)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1)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1)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2)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2)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2)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3)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3)1、送风口风速 (23)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4)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4)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4)5、回风口风速 (24)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5)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5)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5)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5)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6)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8)1、送风口布置间距 (28)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8)3、散流器布置 (28)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6.1、厨房通风问题 (29)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1)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5)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6)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0)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0)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1)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3)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5)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7)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7)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8)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2)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4)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5)十二、保温 (55)十三、阀门选用 (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7)一、机组选型 (57)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1)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2)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2)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2)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2)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2)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3)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3)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4)8、设备层布置原则: (84)第十章参考实例 (85)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5)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5)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5)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5)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6)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6)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7)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7)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8)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8)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8)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0)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2)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2)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2)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3)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3)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3)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3)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3)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4)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4)设备平面图 (94)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5)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5)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5)详图 (95)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5)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第3章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计算

第3章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计算

3、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 Q CLQ
(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白炽灯
LQ 1000N CLQ
荧光灯
LQ 1000n1n2 N CLQ
(3)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潜热散热量立刻构成瞬时冷负荷
LQs qs n n' CLQ
三、室内湿源散湿形成的湿负荷 室内湿源包括人体散湿和工艺设备散湿。 人体散湿量应与散热量同样考虑和计算。不同 温度下成年男子散湿量可直接查得。
空调精度——空调区域内,在要求空调的工件 旁所设一个或数个测温(或测相对湿度)点 上,在要求的持续时间内,空气温度(或相对 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差值。
舒适性空调主要从人体舒适感出发确定室内温、 湿度设计标准:
参数 温度(°C) 风速(m/s) 相对湿度(%)
冬季
18~24
0.2
30~60
一、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1m2黑体表面在太阳照射下
所获得的热量值,单位为kW/m2(或W/m2)。可 以利用太阳辐射仪直接测量某一地区的太阳辐 射强度。 影响因素:地球对太阳的相对运动,即被照射 地点与太阳射线形成的高度角和太阳光线通过 大气层的厚度。另外,地理纬度不同、季节不 同、昼夜不同,太阳辐射强度都不同。
瞬时得热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 部分,直接放散到室内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的瞬 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以辐射方式传递的部分却 不能立刻构成房间的瞬时冷负荷。原因如下:
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首先投射到具有蓄热性能 的围护结构和家具等室内物体的表面上,并为之吸 收,这些室内物体的温度将不断升高,当其表面温 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后,所蓄存的部分热量再借助 对流方式逐渐放出加热室内空气而成为房间的冷负 荷,但这一冷负荷是滞后的。

第3章-供热系统安装PPT课件

第3章-供热系统安装PPT课件
1.系统形式
•39
2. 住 宅 地 热 辐 射 构 造
•40
3.地热辐射采暖地面构造
•41
4.采暖管敷设形式
•42
5.地热采暖主要材料
• 1)管材:交联聚乙烯(PE-X)管、耐热聚乙烯 (PE-RT)管、铝塑复合(XPAP)管、聚丙烯 (PP-R)管、聚丁烯(PB)管等。
• 2)附件:集水器、分水器、热表、阀门、管道连 接件、过滤器、自控元件等。
•2
3-1 采暖系统安装
• 采暖系统构成:管道、散热设备、附属装置等。 • 管道:总立管、干管、立管、支管。 • 散热设备:散热器 • 附属装置:阀门、补偿器、排气装置等。
•3
安装程序(任选一) 1.散热器 干管 立管 支管 2.干管 立管 散热器 支管 3.散热器 立管 支管
干管
安装基准:以水平线(50线),铅垂线等为准。
• 室内供暖系统(采暖系统)

室内供暖系统主要是指室内的供回水管道、管路上的排气阀、伸缩器、
阀件、散热设备及室内地沟等。
•1
• 供暖系统的分类
• 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 供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
• 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 房供暖、集中供暖等三大类。
• 按热煤温度的不同,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低温供 暖系统(供水温度t<100℃)和高温供暖系统(供水 温度t≥100℃)。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 水供暖,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95℃/70℃,高温水 供暖宜在生产厂房中使用。
•4
附:采暖识图
• 一、 采暖施工图一般规定
• 1.线型: 基本宽度b宜选用0.18 mm、0.35 mm、0.5 mm、 0.7 mm、1.0 mm。执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 。室外供热管网按《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CJJ/T 78—97)执行。

《建筑设备》课件—第3章通风空调系统,53页.pptx

《建筑设备》课件—第3章通风空调系统,53页.pptx

25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2
3.2.2 风管配件
2. 风管阀门
调节风量、打开或关断风系统。
(a)
(b)
图3-41 风管阀门
(a)风管蝶阀
(b)对开多叶调节阀
26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3
3.2.2 风管配件
(3) 防火阀
当火灾发生时,切断气流通路,防止火势沿风管蔓延。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 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易熔 片熔断,阀门在扭簧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 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阀门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
1
2
第三章 通风及空调工程
3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28
通风的概念
通风:室外空气置换室内空气
4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29
3.1.1 通风的分类
通风
自然通风
风压引起 热压引起 风压、热压共同引起
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
局部排风 局部送风
全面通风
全面排风 全面送风
5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4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6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15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7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图3-17 可调节圆环式散流器
图3-18 圆环式散流器(侧送风)细节图
16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7
3.2.2 风管配件
(2) 散流器 送风口
(a)圆盘形散流器结构图

第三章_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确定

第三章_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确定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确定第一节空调房间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3.1.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课件有误!(删除“舒适性空调”)1.舒适性空调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在舒适性空调中,涉及到热舒适标准与卫生要求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有6项: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噪声声级、室内空气含尘浓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表3-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规定的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表3-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室内计算参数(表3-03)2. 工艺性空调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某些生产工艺过程所需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表3-04)3.1.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规定选择下列统计值作为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作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作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第二节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房间得热量是指通过围护结构进入房间的,以及房内部散出的各种热量。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房间的热量;另一部分是人体、照明、各种工艺设备和电气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

按照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上的规定,空调区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人体散热量。

照明散热量。

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

动车 高铁 第三章 空调系统

动车 高铁 第三章 空调系统

第三章空调系统1.概述为了改善旅客和工作人员的旅行、工作环境,提高客室的舒适度和整体的美观性,本车配装了二台集中单元式空调机组。

机组分别安装于车体两端顶部,各通过一节软风道与车体联接。

车内顶部设12节大风道,采用静压送风风道将空调空气通过条缝风口均匀送入车内,厕所设废气排风装置,乘务员室、配电柜设有空调送风口。

根据季节的变化,单元空调机组通过PLC综合控制柜,集中控制客室、乘务员室的温度及通风换气,达到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目的,使旅客和工作人员处于舒适的工作环境中。

2.空调系统技术参数2.1机组2.1.1型式:车顶单元式(平底前出风)2.1.2型号:KLD-29PQ2.1.3电源:主回路三相交流380V±10% 50Hz控制回路单相交流220V±10% 50Hz2.1.4制冷量:29.07kW(25000kcal/h)(空气条件:蒸发器进风干球温度29.0℃,相对湿度Φ=60%,室外干球温度35℃。

)2.1.5风量:低速:3000 m3/h 新风:1100 m3/h高速:4500m3/h量新风:1500 m3/h 2.1.6制冷剂:R22 充注量3800g×22.1.7功率:约13kW 24A2.1.8重量:约700kg2.1.9外形尺寸(mm):长2100×宽2280×高650圆弧顶R2360 平底2.1.10构架材质:不锈钢(SUS307)2.2全封闭压缩机:2台2.2.1型号:日本三菱JH514YZ(美国Copeland压缩机)2.2.2功率:5.2kW×2 (5.02kW×2)2.2.3转速:2900r/min2.3.冷凝器:2台2.31冷却方式:风冷2.3.2型式:铝肋片套铜管2.3.3冷凝风机:轴流式1台型号:KT51 NO7A1型功率:1.5kW转速:940r/min风叶:Φ700mm 8叶片(或10叶片)风量:10000m3/h电动机:SL112M-6-J42.4蒸发器1台(2个系统)2.4.1铝肋片套铜管2.4.2离心式风机:1台(双联、双速)双出轴电机:1.8/1.3kW 转速1450/950r/min风机:多叶片离心式双联风机,水平出风流量:4500/3000m3/h2.5节流方式:毛细管Φ3.2×Φ1.6铜管2.6高压压力开关2个动作值电路断开: 2.9±0.01MPa电路接通:2.4±0.01MPa2.7低压压力开关2个动作值电路断开:0.19±0.05MPa电路接通:0.32±0.05MPa2.8气液分离器2只2.9配线用电力联合器插头(插头座编号参见附图二)20芯插头P48K20TY-G 1只26芯插头P48K26TY-G 1只2.10电加热器:1台类型:PTC型发热器容量:3kW×2PTC发热条:两侧带铝翅片散热,防水结构保护装置:温度开关,断开:70℃±5℃熔断保险丝139℃±5℃3.用途及结构特点概述:当空调机组通风机运转后,冷凝风机、压缩机在综合电气控制柜的控制下相继工作,经处理后的空气通过主风道送入车内各室,大部分空气通过车内走道平顶板上回风口回到空调机组再循环,小部分空气排出车外,如此循环不断,用以处理车厢内空气,使之达到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目的,使车内工作人员有一适宜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特性不受时间变化。
下页
1、空调动态负荷 内容:空调动态负荷计算就是针对逐时变化的室外气象条件 和室内工作要求的空气温湿度条件,根据围护结构特性计算 出全年8760小时逐时的空调负荷值。 用途:
选择节能优化的空调方案及建筑方案 合理匹配设备 优化控制、运行、和管理 是蓄冷空调设计的基础
计算方法
以全年逐时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特性、室内热 湿情况为依据, 采用热平衡法、反应系数法等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求解(模拟计 算)。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包括的内容 环境指标:
主要指标 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清洁度 其他指标 压力、噪声、气味等

空调房间室内气象参数的确定原则
舒适性空调--主要取决于人体热舒适要求 工艺性空调--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要求
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标准的描述方法:温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空调区域内所要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和基准相 对湿度; 空调精度是指在要求的空调区域内和要求的持续时间内,空气温度 或相对湿度允许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值。例如,tn=20±0.5℃, n=50±5%。 (空调区域是指离外墙0.5米,离地面0.3米至高于精密仪器设备或人的 呼吸区0.3~0.5米范围内的空间)
2009-1-29
9 10 11 12 0.16 0.29 0.29 0.4 21 22 23 24 -0.1 -0.17-0.28-0.29
11
日较差法与余弦函数法计算结果比较
2009-1-29
12
设计计算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设计温度
采暖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温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2009-1-29 25
模拟分析软件:欧洲,有限差分法
ESP
ESP(ESP-r)是由英国Strathclyde大学的能量系统研究组 1977-1984年间开发的建筑与设备系统能耗动态模拟软 件。负荷算法采用的是有限差分法求解一维传热过程, 而不需要对基本传热方程进行线性化,因此可模拟具有 非线性部件的建筑的热过程,如有特隆布墙(Trombe wall) 或相变材料等变物性材料的建筑。采用的时间步长 通常以分钟为单位。该软件对计算机的速度和内存有较 高要求。
1、概述 得热量和冷负荷 计算方法综述
静态法:当量温差法;谐波分解法。 动态法:谐波反应法;传递函数法。
简化法:冷负荷系数法;谐波法。
动态法的应用假设
传热过程为一维非稳定过程,原理上都对得热、冷负荷、除热量 加以区别; 将传热过程看作常系数线性热力系统,其重要特征是:
2009-1-29 20 可以叠加,当受多种扰量时,输出响应等于各自响应之和;
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
冷负荷:
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 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 如果把潜热负荷表示为单位时间内排除的水分,则又 可称作湿负荷。
热负荷:
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 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
如果只控制室内温度,则热负荷就只包括显热负荷。
特点:15时为峰值,资料缺乏时作近似估算用。
2009-1-29 10
设计计算参数
设计日的逐时干球温度展开方法<2>
日较差法: 夏季室外逐时温度: 特点:高温短而峰值高,低温长而峰值小,14时为 峰值,9与20时为0。 时间 1 2 3 4 5 6 7 8 β1 -0.35-0.38-0.42-0.45-0.47-0.28-0.12 0.03 时间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β1 0.48 0.52 0.51 0.43 0.39 0.28 0.14 0
2009-1-29 27
建筑物模拟
方法:
热平衡法 权系数法
热网法
辅助系统的模拟
基本系统的模拟
2009-1-29
28
建筑物模拟的其他方面
现有建筑物。将建筑物模拟用于现有建筑物有时也被称 为是逆向模拟或者是校准模拟,ASHRAE手册基础卷 (ASHRAE Handbook,Fundamentals Volume)中对该项研究 做了非常好的综述。 自然通风和空气流动。在一些气象条件下,自然通风和 空气流动可以用来消除或极大地减少供冷系统的能耗。预 测气流速度和能量输送需要有某种形式的气流组织计算模 型,该模型可并入CFD 模型中。 照明、采光和可视化。分析采光对减少照明水平的作用 以及在设计阶段对照明和采光的效果作可视化分析对建筑 设计和照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
舒适=中性 ×
Cool & Comfort !
舒适产生于不适的消除过程中。 “舒适”比“中性”更主观。
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
20世纪初发现人的皮肤上存 在对冷敏感的区域“冷点”和对 热敏感的区域“热点” 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 多于热点 为什么人对冷更敏感?
50mV
2、热舒适感 什么是热舒适?

“对热环境感到满意的心理状态”
Fanger教授提出热舒适的三个条件: 1) 人体必须处于热平衡状态,以便使人体对环境的散热量等 于人体的体内产热量,并且蓄热量为零,即: M-W-C-R-E=0 (S=0) 2)皮肤平均温度必须具有与舒适相适应的水平 3)人体应具有最佳排汗率
设计计算参数
设计计算参数
2、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g、湿球温度:
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不保证系针对室外气象) 确定新风状态(负荷)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wp:
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设计日的逐时干球温度展开方法<1>
余弦函数法:
tw twp (twg twp ) cos(15o 225o )
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通风计算温度: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通风计算湿度: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 均值
2009-1-29
13
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 容量的基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 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失)热量。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 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 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混度所需由 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得热量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于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 热量; 2.人体、照明设备、各种工艺设备及电气设备驶入房间的热量。 得湿量主要为人体散湿量和工艺过程与工艺设备散出的湿量。 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气象参敛和室内要求 维持的气象条件为依据。
2009-1-29
26
模拟分析软件:中国,状态空间法
DeST
90年代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与HVAC系统分析和辅助设计软件。负 荷模拟部分采用状态空间法,即采用现代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 的概念,把建筑物的热过程模型表示成:
CT AT Bu
状态空间法的求解是在空间上进行离散,在时间上保持连续。对于 多个房间的建筑,可对各围护结构和空间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因此 可处理多房间问题。 其解的稳定性及误差与时间步长无关,因此求解过程所取时间步长 可大至1小时,小至数秒钟,而有限差分法只能取较小的时间步长以 保证解的精度和稳定性。但状态空间法与反应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 相同之处是均要求系统线性化,不能处理相变墙体材料、变表面换 热系数、变物性等非线性问题。
GATE,60年代末,美国,稳态计算
现在
美国:DOE-2、BLAST、EnergyPlus、NBSLD
英国:ESP
日本:HASP 中国:DeST
2009-1-29
23
模拟分析软件:美国,反应系数法
DOE-2
由美国能源部主持,美国 LBNL开发,于1979年首次发 布的建筑全年逐时能耗模拟软件,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 普遍的建筑热模拟商用软件,用户数估计达到1000~2500 家,遍及40多个国家。其中冷热负荷模拟部分采用的是 反应系数法,假定室内温度恒定,不考虑不同房间之间 的相互影响。
可以同时进行建筑物和 HVAC 系统的仿真计算。另外, 该软件还有其他一些先进的特点,包括次小时的时间 步长、辐射采暖和供冷的模型、完整的气流模拟、建 筑材料的吸湿和脱附、由用户建立的HVAC系统等。
到目前为止,该软件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图形用户界面, 而只能采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准备文本输入文件和后处 理的数据结果。
1、室内空气设计标准
舒适性空调:
夏 T=24~28℃,φ=40 ~65%,v≤0.3m/s
冬 T=18~22℃,φ=40 ~60%,v≤0.2m/s
温湿度、新风量、风速、空气含尘量、噪声等要求见 设计手册。
工艺性空调:
降温空调、恒温恒湿、净化空调 设计标准取决于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可查设计手册
2009-1-29 9
2009-1-29 15
得热与冷负荷的关系
热量 蓄热量 瞬时得热量 瞬时冷负荷 需除去的蓄热量
照明得热量 蓄热量
实际冷负荷
需除去的蓄热量
2009-1-29
16
上页
各种得热进入空气的途径
潜热得热、渗透空气得热
得热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
通过围护结构导热、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室 内显热源散热
对流得热部分立刻成为:辐射的存在是延迟和衰减的根源!
2009-1-29 18
负荷的大小与去除或补充热量的方式有关
冷辐射板空调需要去 除的热量除了进入到空气 中的热量外,还包括贮存 在热表面上的热量。
常规的送风方式空调 需要去除的是进入到空 气中的得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