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范本

合集下载

商标的专利申请书范本

商标的专利申请书范本

商标专利申请书尊敬的商标局:我司特此向贵局提交商标专利申请书,请予以审批。

以下是商标的详细信息:一、商标名称:商标的名称为“XXX”,该名称简洁明了,具有独特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我司产品的特点和品质。

二、商标图样:随函附上商标的图样,该图样设计独特,富有创意,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商标类别:根据《商标注册分类》,我司所申请的商标属于第XX类,该类别包括了我司产品的相关商品或服务。

四、商标注册人信息:商标注册人为我司全称,即“XXX公司”,成立于XXXX年,总部位于中国XXXX,主要从事XXXX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我司作为一家具有多年经验的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商标使用情况:我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该商标作为产品的标识,并在相关产品上标注了商标注册号。

我司的 products have been marked with the trademark registration number. 通过多年的使用和推广,该商标已经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区分我司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

六、商标申请理由:鉴于商标的重要性和价值,我司特此申请将该商标注册为专利商标,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司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地位。

通过注册商标专利,我司可以享有独家使用该商标的权利,防止他人擅自使用或侵犯我司的商标权益。

七、结论:综上所述,我司特此向贵局提交商标专利申请书,希望能够获得审批。

我们相信,通过注册商标专利,我司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地位,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商标注册人:XXX公司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技术专利申请书范本

技术专利申请书范本

技术专利申请书范本尊敬的专利局:我司特此提交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名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在此,我们详细描述该专利的背景、技术方案以及创新点等。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XXXX领域,具体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背景技术在XXXX领域中,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着XXXX、XXXX和XXXX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技术方案。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四、创新点本发明具有以下创新点: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五、附图说明本发明详细的结构和原理,请参考附件中的附图。

附图中的标记与说明如下: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七、权利要求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本申请包括以下权利要求: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范本(精选3篇)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范本(精选3篇)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范本(第一篇)此文档协议是通用版本,可以直接使用,符号*表示空白。

1.格式⑴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⑵⑶(外观设计)⑷设计人姓名地址⑸申请人姓名或名称电话邮政□□□□□□地址□□□□□□编码□□□□□□国籍或总部所常常居所或营业所在地国家名称所在地国家名称代表姓名⑹名称地址专利专利局给出的代理机构所在地区代理代理机构代码邮政编码机构代理人姓名登记号⑺□已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恳求费用减缓□已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⑻申请文件清单⑼附加文件清单1.恳求书份每份页□代理人托付书□要求优先权声明2.图片或照**份每份页□优先权证明材料□不丢失新奇性的证明文件3.说明书份每份页□⑽上述以外的设计人⑾上述以外的申请人⑿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年***月***日2.说明(1)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应当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照片(必要时有图或照片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2)申请文件一式两份(正副本各一份),允许使用复印件,但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不得复印。

(3)填写本表必需使用中文。

外国人名、地名如无统一中文译文时应当注明原文。

(4)表中的“□”供填表人在填写选择性项目时使用,若有方格后所述状况,应在方格内标上“√”号。

(5)本表第⑴⑵两栏由专利局填写。

(6)申请人是单位的,应使用单位全称。

申请人是单位又未托付代理人的,应在该单位指定一名代表作为联系人,填在第⑸栏“代表姓名”后面;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申请的,应协商推选出一个单位作为全部申请人的代表,并在该单位指定一名代表联系人,分别填在第⑸栏“姓名或名称”及“代表姓名”后面。

申请人托付代理人的,第⑸栏“代表姓名”不必填写。

(7)有多个设计人、申请人时,在本表第⑴、⑸栏中只填写一个,其余的分别填写在第⑽、⑾栏中。

本表第⑿栏应由第⑸栏或第⑹栏中的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字或盖章。

(8)本表第⑹栏中代理人登记号指代理人在中国专利局的登记号。

发明专利请求书(范本)

发明专利请求书(范本)

一、申请发明专利,应当提交发明专利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有附图的应当同时提交说明书附图及摘要附图。

申请文件应当一式一份。

(表格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下载)二、本表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中文简化汉字填写,表中文字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为黑色。

外国人姓名、名称、地名无统一译文时,应当同时在请求书英文信息表中注明。

三、本表中方格供填表人选择使用,若有方格后所述内容的,应当在方格内作标记。

四、本表中所有详细地址栏,本国的地址应当包括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区、街道门牌号码,或者省(自治区)、县(自治县)、镇(乡)、街道门牌号码,或者直辖市、区、街道门牌号码。

有邮政信箱的,可以按规定使用邮政信箱。

外国的地址应当注明国别、市(县、州),并附具外文详细地址。

其中申请人、专利代理机构、联系人的详细地址应当符合邮件能够迅速、准确投递的要求。

五、填表说明1.本表第①、②、③、④、⑤、⑥、○26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填写。

2.本表第⑦栏发明名称应当简短、准确,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

3.本表第⑧栏发明人应当是个人。

发明人有两个以上的应当自左向右顺序填写,发明人姓名之间应当用分号隔开。

发明人可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不公布其姓名。

若请求不公布姓名,应当在此栏所填写的相应发明人后面注明“(不公布姓名)”。

4.本表第⑨栏应当填写第一发明人国籍,第一发明人为中国内地居民的,应当同时填写居民身份证件号码。

5.本表第⑩栏申请人是个人的,应当填写本人真实姓名,不得使用笔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当填写单位正式全称,并与所使用的公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

申请人是中国单位或者个人的,应当填写其名称或者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组织机构代码或者居民身份证件号码;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应当填写其姓名或者名称、国籍或者注册的国家或者地区、经常居所地或者营业所所在地。

6.本表第○11栏,申请人是单位且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填写联系人,并同时填写联系人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联系人只能填写一人,且应当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范本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范本模板】
说明书附图
图1智力激励魔方结构图
图2实物样品图
权利要求书
1、设想激发魔方,其特征在于:魔方单元立方块(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夹层(2),透明夹层(2)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3)可以通过开口安放在透明夹层(2)中.
附本专利证书照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本二
创造发明名称
创造发明训练扑克
(一)技术领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扑克与54种创造技法结合在一起,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一种创造技法的内涵及运用要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既可以象普通扑克一样玩(边玩边学习扑克上相关创造技法内涵及运用要点),也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进行创造技法和创新思维训练(如将扑克上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组合提出新设想),还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来激发我们的灵感来解决一些难题(如随意抽取一张扑克,将扑克上创造技法及相应的事物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自从1936年美国人奥斯本提出第一个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以来,新的创造技法不断涌现,到如今已达到300多种。学习创新思维、研习创造技法于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悄悄兴起,上海有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以传授创造技法为主的《创造学》课程,全国总工会编写了《职工创造力开发读本》对工人进行创造力开发培训,我国学者许立言等根据上海和田小学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总结提出一个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3。发明内容
通过对魔方的六面,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透明夹层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随意替换的放入透明夹层中,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合成很多的益智游戏。

版权专利申请书范本

版权专利申请书范本

版权专利申请书范本尊敬的版权局/专利局:我谨以此书申请对我所创作的【作品名称】进行版权/专利保护。

一、作品概述【作品名称】是一篇【作品类型】(如小说、散文、诗歌、研究报告等),创作于【创作时间】,作者为【作者姓名】。

该作品经过反复构思和精心创作,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

二、作品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作品名称】系本人独立创作,未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未在国内外任何媒体、刊物、网络平台等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不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

如有违反,本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作品权利声明1. 本人拥有【作品名称】的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等。

2. 本人同意将【作品名称】的著作权授权给【授权对象】(如出版社、影视公司等),用于【授权用途】(如出版、改编、拍摄等),授权期限为【授权期限】。

四、申请版权/专利的目的和意义1. 保护本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作品的市场秩序,确保作品在市场上的正常流通。

2. 鼓励更多创作者积极参与创作,推动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

3. 提高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五、申请材料1. 作品原文/图纸及相关材料。

2. 作品原创性声明书。

3. 作品权利声明书。

4.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通讯地址】邮编:【邮编】七、申请日期【申请日期】申请人:【申请人姓名】(签名或盖章)附件:1. 作品原文/图纸2. 相关证明材料尊敬的版权局/专利局,请您审慎审理本人的版权/专利申请,给予本人应有的权益保护。

在此,本人预先表示感谢!此致敬礼!【申请人姓名】【申请日期】。

新型实用专利申请范本

新型实用专利申请范本

新型实用专利申请范本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内容::微图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三篇篇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分立电路)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说明书摘要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分立电路(Lump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噪声放大器难以在输入级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Degeneration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所构成的低噪声放大器。

放大器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串联在MOS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用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应,使得MOS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然后利用一个输入匹配网络,将MOS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而且实现了功率的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输出匹配网络,实现有源器件的输出端口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能够很好地被设计者掌握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2、摘要附图3、权利要求书4、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分立电路(LumpCircuit)实现,即利用分立的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射频电路板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

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2)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

关于专利申请书的范本

关于专利申请书的范本

专利申请书范本尊敬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司特此提交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名为:“XXXXXXXXXXXXXXXXXXXX”,以下是详细的申请信息:一、申请人信息1. 申请人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2. 申请人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3. 联系人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4. 联系人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二、发明人信息1. 发明人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2. 发明人国籍:XXXXXXXXXXXXXXXXXXXX3. 发明人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三、专利代理信息1. 代理机构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2. 代理机构代码:XXXXXXXXXXXXXXXXXXXX3. 代理人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4. 代理人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四、专利申请信息1. 申请类型:实用新型2. 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XXXXXXXXXXXXXXXXXXXX3. 原案申请日:XXXXXXXXXXXXXXXXXXXX4. 要求优先权声明:在先申请国别:XXXXXXXXXXXXXXXXXXXX,在先申请日:XXXXXXXXXXXXXXXXXXXX,在先申请号:XXXXXXXXXXXXXXXXXXXX5. 宽限期声明:XXXXXXXXXXXXXXXXXXXX6. 已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XXXXXXXXXXXXXXXXXXXX7. 已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XXXXXXXXXXXXXXXXXXXX五、申请文件清单1. 请求书:份数XX,页数XX2. 权利要求书:份数XX,页数XX3. 说明书:份数XX,页数XX4. 说明书附图:份数XX,页数XX5. 说明书摘要:份数XX,页数XX6. 摘要附图:份数XX,页数XX六、附加文件清单1. 专利代理委托书:份数XX,页数XX2. 费用减缓请求书:份数XX,页数XX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份数XX,页数XX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收件人地址、姓名:在此,我们请求贵局对本次专利申请给予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撰写示例)
试电笔
*[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

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

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

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
告式宣传用语。

]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

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

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

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

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

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
说明书附图(撰写示例)
图1
图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应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绘制。

每一幅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图号。

附图中的标记应当与说明书中所述标记一致。

有多幅附图时,各幅图中的同一零部件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中不应当含有中文注释,应使用制图工具按照制图规范绘制,图形线条为黑色,图上不得着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