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最后进近和落地
第四章-进近离场

进近管制员
区域管制员
进近管制员
塔台管制员
受理 飞行计划 处理电报
发布 放行许可
批准 推出开车 滑行规则 跑道外等待 移交给本场 放行间隔 尾流间隔 起飞许可
标准离场航路 离场飞机指挥特点 离场指挥相关规定 所需配备间隔 飞行冲突调配 与区域管制移交协调
区域管制员职责 程序/雷达管制方式 程序/雷达间隔 区域指挥特点 飞行冲突调配 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服务 与进近管制移交协调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airtrafficcontrolserviceappdep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进近离场管制管制规则与程序之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管制规则与程序飞行前准备起飞前准备滑行和起飞航路飞行着陆building发送落地许可落地条件尾流间隔标准进场航路雷达引导一般间隔目视进近和目视间排序飞行冲突调配区域管制员职责程序雷达管制方式程序雷达间隔区域指挥特点飞行冲突调配飞行情报服务告警服务与进近管制移交协调标准离场航路离场飞机指挥特点离场指挥相关规定所需配备间隔飞行冲突调配与区域管制移交协调批准推出开车滑行规则跑道外等待移交给本场放行间隔尾流间隔起飞许可发布放行许可受理飞行计划处理电报塔台管制员进近管制员区域管制员进近管制员塔台地面管制席管制员塔台管制员塔台放行席管制员飞行服务管制员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管制规则与程序一进近管制席负责对进离场的航空器及其空域范围内飞越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管制规则与程序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管制规则与程序
X— DI LA D 32
LADIX—32D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平行跑道独立离场(DOC4444)
管制规则与程序
平行跑道可用于独立仪表离场方式的几种方式
a) 两条跑道同时只用于离场(独立离场); b) 一条跑道只用于离场,而另一条跑道离场进场混用(半混合 运行); c) 两条跑道均作为离场进场混用(混合运行)。
(完整版)航图介绍

第一章航图概述图幅尺寸:最佳尺寸210*148mm,即国际标准组织规定的A5尺寸负载量:指图面上各种划线、符号和注记所占面积的比例.颜色:航图尽量减少所用色彩的数量或直接使用单色制作与印刷。
如用彩色,一般只采用黑、灰和蓝色航图的定位方法:航图中的所有地物和符号都采用真北定位,而所需要注明方向的数据,都以磁北进行注记,同时,在图上注明磁差,并加注年变率。
航图的分类:国际民航组织在附件四《航图》中规定了17种航图的制图规范和要求。
必须提供的航图(六种)机场障碍物图-ICAO、A型(运航限制),机场图—ICAO,世界航图—ICAO 1:1000000精密进近地形图-ICAO ,仪表进近图-ICAO,航路图—ICAO非强制性制作的航图机场障碍物图—ICAO、B型,机场地面运行图—ICAO,航空器停放/停靠图—ICAO航空地图-ICAO 1:500 000 ,航空领航图-ICAO,小比例尺,作业图—ICAO机场图从航空器停机位到跑道;从跑道到航空器停机位;在该机场运行的基本资料停机位置图侯机楼设施复杂的机场提供停机位置图,便于航空器在滑行道和停机位之间以及航空器的停放/停靠等地面活动.图中包含停机位置、停机位编号、滑行路线和通信频率的资料。
标准仪表进场图STAR已经设立标准仪表进场航线,但在区域图中不能详细表示的机场,提供标准仪表进场图。
本图提供航路飞行阶段到进近阶段按指定的标准仪表进场航线飞行所需的资料。
仪表进近图已制定仪表进近程序的机场提供仪表进近图.通常每一种进近程序都有单独的仪表进近图。
本图提供执行飞向预定降落跑道的仪表进近程序所需的资料,包括复飞程序及相应的等待程序(适用时)。
图中包含机场、禁区、限制区、危险区、无线电通信设施、导航设施、最低扇区高度、以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的程序的飞行航迹、机场运行标准、地形障碍物等资料和补充资料。
标准仪表离场图SID已经设立标准仪表离场航线,但在区域图中不能详细表示的机场,提供标准仪表离场图。
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900句题库

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900句题库第一章基本通话术语1.Climbing at 1000 feet per minute or geater.继续以每分钟1000英尺或更大的上升率上升。
2.Maintaining own separation and VMC , descending to FL80.保持好自己的间隔和目视气象条件,下降到高度80.3.Experiencing icing conditions. Request further descent.遇到结冰条件,请求进一步下降。
4.Experiencing severe turbulence .Request further descent.遇到严重颠簸。
请求进一步下降。
5.Request radar vectors for visual approach Runway.请求雷达引导,目视进近,跑道22.6.Request Taxi to south maintenance ramp.请求滑行到南边的维护机坪。
7.Expect hold at HUR VOR for 10 minutes due traffic.由于冲突飞机,预计在HUR VOR台等待10分钟。
8.After passing SY VOR ,leave the hold on heading 250,cleared for VOR approach Runway 06.过SY VOR 台后,离开等待,航向250,可以VOR进近,跑道06号。
9、Clearer to LHR, hold at LHR as published . Maintain 8000 feet .Expect further clearance at 18.可以飞往LHR,并按公布的航图在LHR等待。
保持高度8000英尺。
预计进一步许可保持18分钟。
10.Cleared to the 180 radial of PER VOR at 15 DME .Holdsouth ,left hand pattern, outbound time 2minutes ,expect approach clearance at 37.可以在PER VOR台180度径向线DME 15 海里处向南等待,左等待,背向时间两分钟。
第四章-1离场流程

进近管制员
塔台管制员
受理 飞行计划 处理电报
发布 放行许可
批准 推出开车 滑行规则 跑道外等待 移交给本场 放行间隔 尾流间隔 起飞许可
标准离场航路 离场飞机指挥特点 离场指挥相关规定 所需配备间隔 飞行冲突调配 与区域管制移交协调
区域管制员职责 程序/雷达管制方式 程序/雷达间隔 区域指挥特点 飞行冲突调配 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服务 与进近管制移交协调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起飞前准备
放行席位 机组
管制规则与程序
大约在起飞前25分钟时,旅客们开始 8时25分,CA1501机组通过 VHF呼叫 地面放行席* 。放行管 登机。机长和副驾驶各自坐在飞机驾驶 舱的左右驾驶座上。机长打开了“系好安 制员发布 放行许可* :国航 全带”的信号,设置了飞机停留刹车,开 1501按计划航路放行至上海, 始对飞行管理计算机的内容进行检查。 使用跑道36左,Ladix32 号离 飞行管理计算机里存储了航空公司所飞 航班的大部分信息,飞行员仅需要输入 场,起始高度修正海压1500, 相应代码即可,计算机会自动生成航路。 应答机3020,离地后联系119.7。 今天共有168名乘客,飞机的起飞重量为 102吨,副驾驶根据舱单在计算机里输入 机组复诵正确,准备好后放行 了起飞速度。10分钟后,8时25分,机长 席位指挥国航1501 确认了准备工作已完成,在驾驶舱的显 示器上已表明所有飞机舱门都已关好, 联系 地面席位* 。 乘务长报告客舱准备完毕。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期末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全体民航工作人员必须贯彻“保证平安第一,改善效劳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中国民航工作总方针。
第一节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ATM)的任务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平安,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它包括空中交通效劳、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局部。
空中交通效劳(air traffic service,简称ATS)是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是空中交通管制效劳、飞行情报效劳和告警效劳的总称。
飞行情报效劳(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FIS)的任务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益于平安、能有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的效劳。
其范围是:重要气象情报;使用的导航设备的变化情况;机场和有关设备的变动情况(包括机场活动区内的雪、冰或者有相当深度积水的情况);可能影响飞行平安的其他情报。
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在巴里江机场装设的机场塔台是我国装设的第一座塔台。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北京终端区第一个实施雷达管制,标志着我国实施雷达管制的序幕正式拉开。
〔简答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根本要求:(1)周密方案,准备充分,作好飞行的组织和保障工作。
(2)积极主动、准确及时和不间断地工作,防止飞机之间在空中和在机场地面活动中相撞。
(3)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合理地控制室中交通流量。
(4)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为飞行提供保障平安的情报、措施和建议。
(5)保证及时提供导航设备和提供遇险飞机的情况。
第二章管制机构以及职能第一节民航的管理机构和管制单位中国民航总局下设七个地区管理局:华北管理局、东北管理局、西北管理局、华东管理局、中南管理局、西南管理局、新疆管理局。
〔山东平安运行监督办公室属于华东管理局〕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分别由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实施,即:塔台空中交通管制室(简称塔台管制室);空中交通效劳报告室;进近管制室(终端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民航地区管理局调度室(简称管理局调度室);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总调度室(简称总调度室)。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期末知识点解析

第一章概论全体民航工作人员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中国民航工作总方针。
第一节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ATM)的任务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它包括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
空中交通服务(air traffic service,简称ATS)是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是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总称。
飞行情报服务(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FIS)的任务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益于安全、能有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的服务。
其范围是:重要气象情报;使用的导航设备的变化情况;机场和有关设备的变动情况(包括机场活动区内的雪、冰或者有相当深度积水的情况);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其他情报。
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在巴里江机场装设的机场塔台是我国装设的第一座塔台。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北京终端区第一个实施雷达管制,标志着我国实施雷达管制的序幕正式拉开。
(简答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基本要求:(1)周密计划,准备充分,作好飞行的组织和保障工作。
(2)积极主动、准确及时和不间断地工作,防止飞机之间在空中和在机场地面活动中相撞。
(3)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合理地控制室中交通流量。
(4)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为飞行提供保障安全的情报、措施和建议。
(5)保证及时提供导航设备和提供遇险飞机的情况。
第二章管制机构以及职能第一节民航的管理机构和管制单位中国民航总局下设七个地区管理局:华北管理局、东北管理局、西北管理局、华东管理局、中南管理局、西南管理局、新疆管理局。
(山东安全运行监督办公室属于华东管理局)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分别由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实施,即:塔台空中交通管制室(简称塔台管制室);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进近管制室(终端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民航地区管理局调度室(简称管理局调度室);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总调度室(简称总调度室)。
中南地区飞行签派员实践考试试题(答案)讲解

5
己知巡航高度和起飞重量,查航线爬升性能图表,可得爬升所需时间,所需燃油,距离。己知巡航高度和落地重量,查下降性能图表,可得下降时间,所需燃油,距离。
查下降顶点时的重量如何确定
5
己知巡航高度和落地重量,查下降性能图表,可得下降时间,所需燃油,距离。
备降场的确定
5
9.3.3备降机场指定原则(CCAR121.609/637/639/641)
什么是运行控制?
5
是合格证持有人使用用于飞行动态控制的系统和程序对某次飞行的起始,持续,终止行使控制权的过程。
飞行员、乘务员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和休息时间规定。
5
第四章.。。。
配备2名驾驶员时,飞行员执勤期最多14小时,期内飞行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对于不多于2个航段的飞行,可以延长至9小时,执勤期后应该安排至少连续10小时的休息期。发生运行延误时,若驾驶员的实际执勤时间未超过14小时,则休息期可缩短至9小时,发生运行延误时,执勤期最多可延长至16小时,执勤期后应该安排至少连续10小时的休息期不得缩短。每月的飞行小时数不得超过100小时。
航路安全高度规定
5
高原、山区高出航路的中心线、航线两侧各25KM以内最高标高600米,在其他地区 高出航路的中心线、航线两侧各25KM以内最高标高400米
CCAR121对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是什么?
(a)在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中担任飞行签派员的人员,应当持有飞行签派员执照,并且按照本规则N章批准的训练大纲,圆满完成相应飞机组类中的一个型别飞机的下列训练:
签派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每个连续24小时内,应该安排有休息至少8小时,连续7天内,应至少有连续24小时的休息,。
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900句题库

第一章基本通话术语1.Climbing at 1000 feet per minute or geater. 英尺或更大的上升率上升。
继续以每分钟1000英尺或更大的上升率上升。
2.Maintaining own separa on and VMC , descending to FL80. 保持好自己的间隔和目视气象条件,下降到高度80. 3.Experiencing icing condi ons. Request further descent. 遇到结冰条件,请求进一步下降。
遇到结冰条件,请求进一步下降。
4.Experiencing severe turbulence .Request further descent. 遇到严重颠簸。
请求进一步下降。
遇到严重颠簸。
请求进一步下降。
5.Request radar vectors for visual approach Runway. 请求雷达引导,目视进近,跑道22. 6.Request Taxi to south maintenance ramp. 请求滑行到南边的维护机坪。
请求滑行到南边的维护机坪。
7.Expect hold at HUR VOR for 10 minutes due traffic. 由于冲突飞机,预计在HUR VOR台等待10分钟。
分钟。
8.A er passing SY VOR ,leave the hold on heading 250,cleared for VOR approach Runway 06. 过SY VOR 台后,离开等待,航向250,可以VOR进近,跑道06号。
号。
9、Clearer to LHR, hold at LHR as published . Maintain 8000 feet .Expect further clearance at 18. 可以飞往LHR,并按公布的航图在LHR等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千米
12千米
塔台管制空域内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最低纵向间隔
管制规则与程序
在机场塔台管制地带内,目视飞行规则飞行航空器的最低纵向和横向 间隔标准应当符合如下规定:
(一)在起落航线上飞行时,昼间航空器之间的纵向间隔:A类航空 器不得小于1.5千米,B类航空器不得小于3千米,C、D类航空器不得 小于4千米,并应当注意航空器尾流的影响。同型航空器之间不得超越 。只有经过允许,在三转弯以前,快速航空器方可以从外侧超越慢速航 空器。昼间各航空器之间的横向间隔:A类航空器不得小于200米,B、 C、D类航空器不得小于500米,除需被迫着陆的航空器外,不得从内侧 超越前面航空器。航空器分类根据民航局规定按照飞机审定的最大着陆 重量在着陆形态下失速速度的1.3倍确定。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272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使用入口内移跑道时非雷达尾流间隔规定
管制规则与程序
当使用入口内移跑道时,在下列情况下,轻型或者中型航空器和重 型航空器之间,以及轻型航空器和中型航空器之间的非雷达间隔的尾流 间隔不得小于2分钟:
(一)当轻型或者中型航空器在重型航空器着陆后起飞,或者轻型 航空器在中型航空器着陆后起飞;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进近着陆非雷达尾流间隔
管制规则与程序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机和中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 流间隔不得少于2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分别为重型机和轻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 的尾流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分别为中型机和轻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 的尾流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分别为A380-800型机和中型机时,其非 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分别为A380-800型机和轻型机时,其非 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不得少于4分钟。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管制规则与程序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在起落航线上且处于同一高度或者 后随航空器低于前行航空器时,若进行高度差小于300米的 尾随飞行或者航迹交叉飞行,则前后航空器的尾流间隔时间 应当按照本条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二)航空器预计起飞或者着陆前20分钟,开机守听,填写飞行 进程单;
(三)了解进、离场航空器的停机位置; (九)通知进场着陆的航空器滑行路线,航空器到达停机位置或 者由地面引导后,与航空器脱离联络。 未设地面管制席的塔台管制单位,上述工作由机场管制席兼任。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219条
停靠在登机廊桥口,飞机停住了,
机长关断了发动机,示意乘务员可
以安排旅客下机了。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交换进场情报应遵守的规定
管制规则与程序
交换进场航空器的管制情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四)塔台管制单位应当将进场航空器的下列情报通知进近管制 单位:
1.看到了将要着陆的航空器,或者该航空器已着陆; 2.着陆时间; 3.撤销仪表飞行程序的,其撤销时间; 4.复飞或通信中断航空器的有关情报; 5.使用跑道。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220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地面管制员对进场的航空器实施管制的程序
管制规则与程序
地面管制席管制员对进、离场的航空器实施管制时,应当按照下 列程序工作:
(一)航空器预计起飞或者着陆前30分钟,了解天气情况,校对 时钟,检查风向风速仪,校正高度表;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276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管制规则与程序
前面的航空器
后随航空器
重型
中型
轻型
重型
>136 吨
B747
B747
A320
中型 7 – 136 吨
A320
轻型 <7吨
0
基于航空器最大起飞重量(MTOW)
尾流间隔
6千米
8千米
图37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329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塔台管制员对进场航空器实施管制的程序
管制规则与程序
机场管制席管制员,对进、离场航空器实施管制时,应当按照下列程 序工作:
(一)航空器预计起飞或者着陆前30分钟完成以下准备工作:了解天 气情况、检查通信导航设备、校对时钟、检查风向风速仪、校正高度表;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管制规则与程序
前款规定的尾流间隔距离适用于使用下述跑道: (一)同一跑道,一架航空器在另一架航空器以后同高度或者在 其下300米内飞行; (二)两架航空器使用同一跑道或者中心线间隔小于760米的平 行跑道; (三)交叉跑道,一架航空器在另一架航空器后以同高度或者在 其下300米内穿越。
雷达尾流间隔
管制规则与程序
前后起飞离场或者前后进近的航空器,其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低标 准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参照附件十图37):
(一)前机A380-800型航空器,后机为非A380-800型的重型航空器 ,不少于12公里;
(二)前机A380-800型航空器,后机为中型航空器时,不少于13公 里;
机组
国航1501自动着陆系统接收到了信 号,但机长决定人工操纵飞机落地。 2分钟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管制规则与程序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机组
航空器着陆后,机场管制席管 国航1501接地后,自动放出
制员应当通知航空器驾驶员: 减速板减速,发动机也使用了
塔台放行席 管制员
塔台地面管制 席管制员
塔台管制员
进近管制员
航路飞行 区域管制员
着陆
进近管制员
塔台管制员
受理 飞行计划 处理电报
发布 放行许可
批准 推出开车 滑行规则 跑道外等待 移交给本场
放行间隔 尾流间隔 起飞许可
标准离场航路 离场飞机指挥特点 离场指挥相关规定
所需配备间隔 飞行冲突调配 与区域管制移交协调
(三)前机为A380-800型航空器,后机为轻型航空器时,不少于15 公里;
(四)前、后航空器均为重型航空器时,不小于8公里; (五)重型航空器在前,中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10公里; (六)重型航空器在前,轻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12公里; (七)中型航空器在前,轻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10公里。
区域管制员职责 程序/雷达管制方式
程序/雷达间隔 区域指挥特点 飞行冲突调配 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服务 与进近管制移交协调
标准进场航路 雷达引导 一般间隔
目视进近和目视间 隔
排序 飞行冲突调配
发送 落地许可 落地条件 尾流间隔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管制规则与程序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机组
虹桥塔台 机场管制席位
国航1501机组与虹桥塔台建
接收国航1501航班,指挥其继 立联系。此时航空器进近到跑
续进近,密切关注其着陆最后 道的延长线外15公里,起落架
阶段飞行以及跑道使用情况。 已放好。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管制规则与程序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当满足着陆条件和尾流间 隔的情况下,虹桥塔台机 场管制席位向国航1501航 班发布着陆许可。继续密 切关注其飞行以及跑道道 面情况。 当着陆条件有变化时,塔 台管制员应当立即通知航 空器复飞,同时简要说明 复飞原因。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339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不需配备尾流间隔的情况
管制规则与程序
为避免尾流影响,管制员应当为航空器之间配备尾流间隔。但是在下 列情况时,管制员则不需要为航空器之间配备尾流间隔:
(一)按照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在同一跑道先后着陆,后 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或者中型时;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管制规则与程序
机场管制-最后进近和落地
机组
虹桥塔台地面管制席位指挥国 国航1501机长操纵飞机脱离跑道,
航1501滑行至指定廊桥口(机 联系地面管制席位,沿指定滑行路
位),当其到达停机位置或者
线滑行,副驾驶启动了辅助动力装 置使飞机在发动机熄火后仍提供足
由地面引导后,与其脱离联系。够的电力和空调供应。最后,飞机
摘自:修订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271条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侧风情况下尾流间隔规定
管制规则与程序
在正侧风风速大于3米/秒时,起飞和着陆航空器之间的尾流间隔 时间不得少于1分30秒,但是仍应当遵守本规则第二百六十五条( 塔台管制空域内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最低纵向间隔)关于起落航线上尾 随飞行和交叉飞行的有关规定。
(二)航空器预计起飞前和预计进入机场管制空域前20分钟,通知开 放本场通信导航设备,了解跑道适用情况;
(六)与已经接受管制的进场航空器建立联络后,通知航空器驾驶员 进场程序、着陆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本场天气;
(七)着陆航空器滑跑冲程结束,通知航空器驾驶员脱离跑道程序, 通知航空器驾驶员转换频率联系地面管制,同时将进程单移交地面管制员 ,并将着陆时间通知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或者直接拍发落地报。
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航行系
着陆与复飞许可
管制规则与程序
在符合航空器之间尾流间隔标准的条件下,通常在前行的离场航空 器已经飞越使用跑道末端或者已开始转弯之后,或者前行着陆的航空 器已经脱离使用跑道之后,航空器方可飞越跑道入口。管制员发布着 陆许可和复飞指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塔台管制员发出着陆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在航空器进近着陆的航径上,没有其他航空器活动; 2.跑道上无障碍物; 3.符合尾流间隔规定。 (二)发出着陆许可后,上述条件有变化的,塔台管制员应当立即 通知航空器复飞,同时简要说明复飞原因;复飞航空器高度在昼间 100米,夜间150米以下,或者未开始第一转弯或按照管制员指令,跑 道上的其他航空器不得起飞;复飞和重新进入着陆的程序,按照公布 的程序执行。着陆或者复飞由航空器驾驶员最后决定,并且对其决定 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