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基本知识重点共2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1、动物防疫的含义是什么?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动物防疫意指在动物健康状态下,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当一些动物发生疫病后,要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当一些动物发生重大疫病后,要采取扑杀所有发病动物及其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动物等严厉措施,及时消灭所有发病和死亡的动物,同时,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并经过该疫病2个潜伏期的观察,确认不再有新的发病动物;防止疫病传播。

2、国家为什么要立法规定对动物进行防疫?哪些动物要进行防疫?1997年7月3日,国家主席令(第87号)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使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使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成为国家的强制性行为,成为人民的意志。

之所以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立法,一是动物疫病如果不采取有效防制措施,则经常会发生全国大范围流行,畜牧业就不可能发展。

二是动物疫病中有200多种是人畜共患病,会传染给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动物疫病传染人,引起人疫病流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动物疫病。

三是动物疫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扑灭,就会传染流行,发病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对一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的其他动物,都要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防疫方针、计划和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护人体健康。

3、为什么在动物健康饲养状态下就要采取防疫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群发性,一旦发生疫病,很快在动物群体内传播开来并将传播出去,在数天甚至一天内使饲养的大多数动物就有可能发病。

二是发生的许多传染病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动物多数会死亡;即使可以治好的疫病,由于大批动物发病,治疗费用很高,而且发病后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发达,动物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疫病传入和发生的机会越来越多。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1、免疫、免疫接种的概念①免疫:指动物机体识别和消除非已大分子物质,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性、保护性反应。

②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抗原(疫苗、菌苗)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激发机体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保护个体乃至群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在预防传染病中,免疫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

2、免疫接种的分类①预防免疫接种: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群进行免疫接种。

②紧急免疫接种:发生和流行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

③临时性免疫接种:临时为避免发生某些传染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

如引进、外调、运输畜禽时,为避免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爆发某些传染病,而临时进行的免疫接种。

3、疫苗的种类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

习惯上。

把以上3种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NDIII系.IV系苗。

弱毒苗需低温冷藏,通常制成冻干苗可大大延长保存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如:w、Q疫苗,不需低温保存(只要保鲜),接种途径只能注射(皮下或肌肉),常加入免疫增强剂(佐剂),能提高免疫应答和免疫期。

4、疫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①疫苗选择:要充分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

常发病、常见病及危害严重的疫病必须列入常年免疫计划,如猪瘟、ND、W、Q等疫病。

②接种途径和使用方法: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最佳的接种途径。

总的原则: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如:NDIV系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进行。

灭活苗均应注射(皮下、肌肉)如:w、Q疫苗(HC疫苗注射)a、肌肉注射操作要点部位: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方法: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一、动物防疫的基本常识
1、动物防疫包括哪些内容?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2、什么是计划免疫制度和强制免疫?
计划免疫制度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的免疫规划、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规定免疫程序标准,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的的制度,对国家实施计划免疫的病种,实行强制免疫,生猪强制免疫的病种包括:W号病、蓝耳病、猪瘟。

3、饲养、经营动物的单位及个人在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饲养、经营生猪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否则,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的违法行为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如在规定期限内违法行为人未按规定进行改正的,将依法强制代作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人承担。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一、动物疾病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动物疫病动物疾病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因素作用或遗传缺陷,引起机体一系列操作和抗损伤的相互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如:役牛病了就不能使疫,奶牛病了产奶量就会下降,猪病了就不会长肉,反而掉膘等。

(二)动物疾病的分类1、疾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的致病因素引起的,这些疾病因素称为病因。

病因包括致病的原因和条件(诱因)。

致病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的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

条件是指在疾病的原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其原因,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疾病。

病因学中所指的原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外因)和机体内的因素(内因),没有一定的外因,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

例如,机械力是外伤的原因;高温是烧伤的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就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外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是,仅有外因的存在,不一定会有疾病的发生,例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外因,如果没有结核菌的入侵,根本无从谈到结核病的发生。

可是,结核菌入侵机体后,能否发生结核病,不取决于内因——机体的状况而定。

除了外因和内因之外,影响疾病发生的还有一些辅助因素。

它们虽然不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却能降低动物的机能活动性与防御适应性(抵抗力),或者加强外因的作用,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疾病的诱因。

例如,流行性感冒的发生,首先是病原体(外因)入侵机体,动物受气候骤变或受冻等因素影响(诱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在同一条件下,并非全部动物都发生疾病,它还要以动物的抵抗力的强弱(内因)来决定。

所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疾病的发生意味着机体内部器官之间和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㈡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
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
灭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怀化疫职院病动物,科技该系 区域可认定为.非疫区。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 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 的免疫状况。
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范围大小不同,同一 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大小不 相同。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
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怀化期职院,动物而科技系无新病例或新的. 感染。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⒉自然因素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第二节 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疾病监察、监视或监督):通过 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 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 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 方法。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 流行过程: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
播途径侵入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之。 • 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 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 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一、动物疾病基础知识(一)什么就是动物疫病动物疾病就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因素作用或遗传缺陷,引起机体一系列操作与抗损伤得相互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系统得功能障碍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如:役牛病了就不能使疫,奶牛病了产奶量就会下降,猪病了就不会长肉,反而掉膘等。

(二)动物疾病得分类1、疾病就是在一定得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得结果任何疾病都就是由一定得致病因素引起得,这些疾病因素称为病因。

病因包括致病得原因与条件(诱因).致病原因就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得因素,它就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得。

条件就是指在疾病得原因作用于机体得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得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其原因,不存在没有原因得疾病。

病因学中所指得原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得各种致病因素(外因)与机体内得因素(内因),没有一定得外因,不可能发生相应得疾病。

例如,机械力就是外伤得原因;高温就是烧伤得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得入侵,就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外因与疾病得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得因果关系。

但就是,仅有外因得存在,不一定会有疾病得发生,例如,结核杆菌就是结核病得外因,如果没有结核菌得入侵,根本无从谈到结核病得发生。

可就是,结核菌入侵机体后,能否发生结核病,不取决于内因—-机体得状况而定。

除了外因与内因之外,影响疾病发生得还有一些辅助因素。

它们虽然不直接引起疾病得发生,但却能降低动物得机能活动性与防御适应性(抵抗力),或者加强外因得作用,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疾病得诱因。

例如,流行性感冒得发生,首先就是病原体(外因)入侵机体,动物受气候骤变或受冻等因素影响(诱因),可促使本病得发生与流行,而在同一条件下,并非全部动物都发生疾病,它还要以动物得抵抗力得强弱(内因)来决定。

所以说:一切疾病都就是由于原因与条件综合作用得结果。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一、动物为什么要防疫:因为传染病的发生特点是传播快、群体感染发病、成批量死亡或全群覆灭。

大多传染病患畜没有治疗价值,即便是个别患畜治好了,由于高昂的药费和耽搁的时间,也使其失去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因此要想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动物实施免疫,进行疫苗接种。

二、传染病与普通病是什么关系:普通病是指非传染性的疾病。

如消化不良、代谢病、非传染性感冒等,这些病虽不传染,如果经常发生就会使动物肌体抵抗能力下降,这样就给感染传染病创造了条件。

因此说控制好普通病,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防止普通病发生的方法,一是采取药物预防,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增强抵抗能力的药物;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饲养环境,经常卫生消毒,科学饲喂与管理。

只有动物群体抗病能力增强,才能有效的抵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我乡动物防疫都注射哪些疫苗,预防哪些疫病:我乡所有的动物防疫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疫苗,所预防的疫病相应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

四、动物防疫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注射器械应事先做好消毒,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

2、防止疫苗注射针头交叉抽取: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

3、防疫注射仅用于健康动物,注射前应做好健康检查。

支持“五不打”:即肥(即将出栏动物,)、孕、幼(未达疫苗说明书规定免疫日龄)、弱、病的动物不打。

4、做好疫苗的冷链储运管理使用:疫苗运输使用中严禁太阳光直射,注射时应恢复常温(避免冷刺激),已开启使用的疫苗无需再冷藏,要在两个小时内用完。

五、散养户防疫时间:以上疫苗春、秋两季各进行防疫一次。

六、已发生传染病的应怎样办。

1.发生传染病后要自觉的遵守《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群体发病而蔓延迅速时,首先要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等待定性和采取措施;3.少量发病并怀疑是传染病时,首先要实施病畜隔离,环境消毒,注意观察;4.自家畜禽发病要主动的尽量与外界隔离,及早消灭病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