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7讲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
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oc

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读设问、研考情、找规律、明考向备考导航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019·全国卷Ⅲ,3~5)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1.命题规律(1)以世界或我国某区域农业分布图、统计图表等为背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重点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和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以中等难度为主。
(2)设问特征:题组内各题之间有较明显的递进关系,注重对生长繁殖条件、原因的推理判断与分析。
2.命题趋势(2017·全国卷Ⅱ,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2017·全国卷Ⅲ,36(2)、(3)](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2017·全国卷Ⅲ,37(2)、(3)](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2015·全国卷Ⅱ,2~3)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15·全国卷Ⅰ,36(2)](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高频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典题领悟]【典例】[2016·全国卷Ⅰ,36(1)、(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材料提到:“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 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故B错误,A正确。 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更 会趋于单一化,故C错误。 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 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故D错误。
6.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C.近地面风速增大
B.大气降水增多
√D.气温变率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以植被为主变为以 非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降低,影响局地气候,使得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 降水减少,植被对气温的调蓄作用减弱,导致气温变率(日较差、年较差)增大, A、B错,D对; 在城市建筑物的阻挡下,风速会减小,C错。
12345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文综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
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 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 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9~10题。 9.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专题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得可持续发展

专题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得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本讲内容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地域得形成这个核心;二个重点: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就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得条件,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就是农业区位因素得具体表现。
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得差异,导致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得差异性。
一个模型:注意构建区域农业区位分析模型,并以我国与世界典型区域为背景,熟练分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得形成与特点。
核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因素(1)区位含义①农业生产所选定得地理位置。
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得相互联系。
(2)两大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与土壤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与劳动力等。
(3)区分三个因素得表述方式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得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得最重要得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得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得可能。
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得主导因素就是地形。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她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就是限制性因素。
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得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1)实质:对土地得合理利用。
(2)基本思路①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与选择。
一般根据地区气候与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得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例如在湿润、半湿润得平原与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与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得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得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
②小地域范围得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方法技巧1.农业区位因素得分析方法(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得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得基本方法:一就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就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突破练一、选择题农谚云:“一年红花草,两年田泥好”。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多在水稻秋收前夕,套播于稻田中,水稻收割之后的次年初春时节,红花草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长成江南“草原”,将初春的乡村装扮得如诗如画。
回答1~2题。
1.红花草在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红花草种植业日趋衰落。
判断其衰落的原因有()①20世纪80年代末化肥市场放开②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承包者变更频繁,往往出于眼前利益,掠夺式经营③红花草使土壤酸化,地力衰退④其种植易导致土壤板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2.红花草开花时节,宛如紫云,煞是好看,也吸引蜜蜂在其间飞舞酿蜜,即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花期过后,随着插秧季到来,红花草将被翻耕覆地沤田,变成绿肥滋养大地。
判断江西蜜蜂采红花草花蜜的时间是()A.2月B.4月C.6月D.8月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末化肥市场放开,大量化肥进入市场,农户减少红花草的种植,①正确;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承包者变更频繁,往往出于眼前利益,掠夺式经营,提高复种指数,②正确;红花草是一种优质农家肥,既能给农作物提供氮素肥料,节约种粮成本,又能有效改良土壤质地,③错误;由于红花草与水稻是套种,其种植不易导致土壤板结,④错误,故选B。
第2题,根据材料“多在水稻秋收前夕,套播于稻田中,水稻收割之后的次年初春时节,红花草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长成江南‘草原’”可推断,江西蜜蜂采红花草花蜜的时间为4月,B正确;6~8月为水稻生长的季节,C、D错误;2月气温较低,红花草不会开花,A错,故选B。
(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图是“印度半岛局部地区略图”。
图示区域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区,德干高原为小麦种植区。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沿海平原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4.图中水稻种植区的传统生产特点是()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机械化水平高D.单位面积产量高5.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市场D.交通答案 3.A 4.D 5.B解析第3题,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A正确。
2024年地理高考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讲练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题答题技巧含详解

专题32 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方法指导】一、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综合分析。
1.农业生产存在问题的分析思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有关。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等;二是人类为追求农业生产的高利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污染。
2.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实现旱涝保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例题[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右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教案

专题七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角度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2015·高考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解析:第1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
第2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
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
答案:1.D 2.A(高考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3~4题。
3.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解析:第3题,情人节为2月14日,位于北温带的美国本土仍然处在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
但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可常年种植玫瑰花和生产鲜切玫瑰花。
高中地理课件-专题7 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备用习题 3.番茄的生产过程包含播种 育苗期、栽培生长期、采摘 收获期三个主要阶段。其种 植方式主要有温室内栽培和 温室外的露地栽培两种。图 B7-3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 区部分地区番茄生产活动示 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B7-3
教师备用习题
■ 高考全景
命题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角度一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例1 [2019•全国卷Ⅱ]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
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
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
播种 —— —— —— —— —— —— 收获
秋作马铃薯
播种 —— —— —— 收获
(1)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 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解析]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多样,适合不同 种类马铃薯生长,可保证每个季节 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光热充足、 降水丰富并不能保证每个季节都 有时鲜马铃薯上市。国内市场需 求量大与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 薯上市关系不大。西南地区经济 落后,种植技术较落后。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 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种农业生产活动或两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农业区位分析
1.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解析:第4题,根据图文信息,甲公司可以让产品销售到全国,受到消费者欢 迎,并且精细加工和注册商标也提高了商品的受欢迎程度,最终目的是投放市场 获利;牧民家庭可以通过出租牧场获取租金;牧民通过牦牛入股获得分红,为公 司打工也能领取工资,所以牧民家庭收入来源明显增加,D正确;A、B、C是公 司增加的,故错误。
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①扩大放牧规模 ②延长产业链条 ③创建产品品牌 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④实施多种
答案:B
解析:第5题,在示意图中,明确提出精细加工,注册商标,对应着延长产业 链、提高附加值,商标的存在意味着创建了品牌,②③正确;并没有从中看出多 种经营,也没有明确说明主要途径是扩大放牧规模,①④错误。故选B。
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
微专题 7
热点聚焦 7
核心考点
构建知识网络
扩大
水源 土壤 规模
科技
高
低
混合 农业
高 专业化
集约化
解读高考四层
(一)核心 价值
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为情境,培养考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考查考生理性面对社会经济、 环境等伦理问题的品德修养。
1.人地协调观: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可持续发展,反映了人
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念。
2.综合思维:高效的农业活动需要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的综合;各因素的变化、农业活动的发展,需要从时间和空
(二)学科 间两个角度进行因果联系的推理,是时空综合。
素养 3.区域认知:不同区域农业活动差异很大,需要从区域位置、
对点精练 考法一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1.[2022·合肥市模拟]青蒿是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 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读 图,回答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在相关侧重方面是不同的, 通过对不同地域类型的侧重点进行归纳,梳理农业 命题方向和角度。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 结构、经营方式一大 农业生 一小,一 产特点 高三低” —
大牧场放牧业
—
混合农业
(1)靠近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葡萄生长;砾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大,利于葡萄的 糖分积累;砾石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 分蒸发);砾石增强地面反射,使葡萄获得更多的光照(或热量)等。 (2)位于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界线附近,不同年份西 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波尔多天气的影响不同,导致葡萄成长期 和采收期的光热、 降水变率大(成长期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过长, 导致缺水;采收期受西风带影响,导致光照不足或降水过多,葡萄质 量下降);受大西洋影响,降水、湿度和光照的变率加大(不同年份, 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不同)。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 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 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
判断依据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水稻 自给 牛、羊 面向市场 生产规模 小农经营 大牧场
小麦、玉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米 谷物、牲 主要面向市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畜 场 单一热带 面向国际市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 经济作物 场 施齐全
第(2)题,结合材料和问题,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 茶庄园突出的优势是品牌(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 理标志”认证),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 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 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 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 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1)B (2)C
判断结论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 业 商品谷物农 业 混合农业
种植园农业
高频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 考向 新型农业 (2016年全国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 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 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 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 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第(1)题,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 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可知,农业资源是关键,某县在获得 “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现代茶庄 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 基础之上,才能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用工 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丰富廉价的劳 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促进茶园发 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
“第六产业” 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还从事农产品的加工 和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 都等于 6,故名“第六产业”。群山环绕的浙江南部的文成县是国家 级贫困县,但文成杨梅自古就闻名中外,不仅取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 产品认证,还跻身“国家精品杨梅”系列。通过发展“第六产业”, 文成县杨梅种植园成为杨梅新品种培育基地、杨梅绿色无污染加工 基地和乡村杨梅园旅游基地,杨梅产业化建设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据 此回答(1)~(2)题。
第(1)题,靠近河岸砾石层上葡萄质量高的原因主要从 砾石层的热力作用及农业区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则 主要从土壤、水分及光照等方面考虑。靠近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 于葡萄生长;砾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气温 日较差大,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 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砾石增强地面反射,使葡萄获得更多的 光照(或热量)。第(2)题,波尔多葡萄质量年际变化大的自然原因应 结合材料中气候对葡萄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材料“葡萄的质量 越好,酿制出的葡萄酒品质越高,如果葡萄成长期缺水,采收期日照 不足或者降雨过多等都会影响该年葡萄酒的产量与品质” 来看,该地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的不确定性,导致 有的年份降水多,光照不足;有的年份,降水少,水分条件差等,这些 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产量。
(1)浙江文成县杨梅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 A.杨梅种植 B.杨梅加工 C.杨梅销售 D.乡村杨梅园旅游 (2)浙江文成县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 A.消除产业差异,促进产业趋同发展 B.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 C.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脱贫致富 D.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1)题,“第六产业”是建立在种植业基础上的,所以 种植业既是中心产业,又是基础产业,即浙江文成县杨梅种植园的中 心产业为杨梅种植业。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文成县为国家级贫困 县,文成杨梅自古便闻名中外,不仅取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还跻身“国家精品杨梅”系列,所以发展以杨梅种植为基础的“第六 产业”主要是为了脱贫致富。 (1)A (2)C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波尔多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葡萄的质量越好,酿制出的葡萄酒品质越高,如果葡萄 成长期缺水,采收期日照不足或者降雨过多等都会影响该年葡萄酒 的产量与品质。 法国波尔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气候和土 壤条件均适宜葡萄生长。 当地人常说,只有在上好的年份或种植在靠 近河岸砾石层上的葡萄,才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1)分析种植在靠近河岸砾石层上的葡萄质量好的原因。 (2)分析波尔多葡萄质量年际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
区位条 件分析
—
优越的自然 条件;便利 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 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
—
水稻种植 商品谷物 业 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建设人工草场;发展 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 体系;改良畜牧品种 和预防疾病;推进冷 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混合农业
发展 措施
—
—
—
农业 与生 态
—
—
—
土地交替使用,废 弃资源综合利用, 土地肥力、农场 经济效益得到保 障,农场成为一个 良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