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达标训练
课时练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重点字词的读音,如“确凿(záo)”“菜畦(qí)”等。
可以通过制作字词表,按照课文顺序列出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反复记忆。
- 多音字,像“宿”(sù、xiǔ、xiù)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结合具体的词语如“住宿(sù)”“一宿(xiǔ)”“星宿(xiù)”来理解记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如“安静”“宁静”“寂静”的区别。
“安静”侧重于没有声音、不吵闹;“宁静”更多地体现一种平和、安静的氛围;“寂静”表示没有声音,程度上比“安静”更强。
3. 文学常识。
- 古代文学常识,如古诗词的体裁,律诗、绝句等的特点。
律诗一般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八句四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二、文言文学习。
1. 实词虚词积累。
- 常见实词,如“之”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知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虚词,像“而”表示并列(“敏而好学”)、承接(“温故而知新”)、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不同关系。
2. 文言文翻译技巧。
- 留: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等。
-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如“(余)见渔人,乃大惊”中补充主语“村中人”。
- 删:删除无意义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夫”“盖”等在某些情况下可删去。
- 换:将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如“余(我)”“吾(我)”等。
- 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3. 文言文背诵与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赏析句子,从修辞、描写方法等角度。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的生机与乐趣。
2. 散文阅读。
四、写作训练。
1. 记叙文写作。
-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完整。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3课 纪念白求恩 课时练含答案(1)

《纪念白求恩》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静谧.(mì)热忱.(chén)殉.职(xùn)拈.轻怕重(niān)B.鄙.薄(bì)派遣.(qiǎn)泯.灭(mǐn)见异思迁.(qiān)C.纯粹.(cuì)休憩.(qì)埋.怨(mái)否.极泰来(pǐ)D.惬.意(xiè)狭隘.(ài)抨.击(pēng)振聋发聩.(kuì)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率领悼念概述佣护B鄙薄热枕延安系统C佩服纯粹扼要恳切D道谦教训极端实践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美菱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打通了冰箱行业在转型升级上的所有环节,将产品、销售和服务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C.我们不能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因为全社会的关心才能使他们战胜困难。
D.现如今,一些大学生找工作拈轻怕重....,认为工作压力小、工作强度低的岗位才是好岗位。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该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C.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
D.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搜索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达标训练题4

第二单元第9课王几何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屏息(pínɡ) 须臾(yú)绰号(chuò)B.离谱(pǔ) 铭记(mínɡ) 嘈杂(záo)C.叛逆(nì) 眉梢(shāo) 优雅(yá)D.徒手(tú) 斜翘(qiào) 丑陋(lòu)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王老师却豪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
”B.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C.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精神,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
D.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3.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对联赞颂】第一小组同学开展了“对对联,颂老师”活动,某同学拟出了歌颂老师培才育人功德的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下联:(2)【文艺演出】第二小组同学组织“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
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写出来。
(80字左右)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答:(3)【短信祝福】第三小组同学打算用发短信的形式表达对昔日老师的感恩之情,请你代为拟写一段话。
(70字左右,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二、美文品析(2012·牡丹江中考)阅读下文,完成4~8题。
栀子花笑了青春①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起舞。
(A)一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
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论语十二章-(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2.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D.传不习乎(传授)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仁在/其中矣 D.匹夫不/可夺志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
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
”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A.,; ”! B.?;!” C.?,”!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温故而知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饭疏食,饮水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________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全优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第五单元全优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哺.乳(bǔ)缀.行(zhuì)大窘.(ji ǒ ng)禁.锢(jìn)B.羞怯.(qiè)惩.戒(chě ng)俯.冲(fǔ)蜷.伏(ju ǎ n)C.怅.然(ch àng)污秽.(huì)褴褛.(1ǚ)狡點.(xié)D. 虐.待(nuè)怂恿.(y ǒ ng)尻.尾(kā o)温驯.(xù 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晖消耗忧郁神采奕奕B.蓬松原委倾刻大相径庭C.匐匐预警假寐怪涎不经D.安祥懒惰叮嘱畏罪潜逃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先贤们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立言于世。
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C.外表温和的他,内心却有股韧劲,认准了方向就会坚持不懈....。
D.听到充满理性的音乐,听众会不自觉地正襟危坐....,感受音乐中传递出来的崇高。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掀起了体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热潮。
B.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C.通过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使炽热的家国情怀激荡在中华儿女的心里。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母狼立刻蹦了起来,地上陡地飞起一团团白色的狼毛。
②一个寂静的早晨,母狼趴在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扫帚下面。
③它两肋消瘦,奶头却被乳汁胀得鼓鼓的,脊背神经质地抽播着,使得奶头也不停地颤动。
④突然从灌木丛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⑤这儿又暖和,又没有风,母狼晒得浑身软绵绵的。
©它打着吨儿,不时睁开一只朦胧的睡眼看看。
A.④①③⑤②⑥B.②⑥③⑤④①C.②④①③⑤⑥D.②⑤⑥③④①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9课《皇帝的新装》02(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皇帝的新装》课时练一、单选题1.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2.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A.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 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C.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D. 这个家伙无恶不作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喻、气味等方面,观察时只有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才能充分认识与把握。
B. 修改文章,首先要注意全篇的安排,其次要注意具体的语言表达,全文改完后,还必须校核一遍,避免疏漏。
C. 想像必须合乎情理。
《皇帝的新装》所写故事并非真实生活的直接写照,看起来荒唐,但人们完全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想像是合理的,符合逻辑的。
D. 说话应注意场合。
在正式场合,必须庄重、严肃;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随便,不要过多的顾忌;在喜庆场合,多讲令人高兴的话;在悲痛场合,则要沉痛压抑。
4.《皇帝的新装》中对小孩子说出皇帝什么也没有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官员们为了保住官职而说谎,他们不敢说出真相。
B. 只有小孩子可以说话无顾忌,信口直说。
C. 老百姓因为怕别人说他愚蠢,所以也随声附和。
D. 只有小孩子的心理是纯真的,无私无畏,他们还保持着天真烂漫的童心。
5.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附和(hè)愚蠢(chǔn)忙碌(lù)陛(bì)下B. 圈(quān)定滑稽(jī)爵(jué)士花纹(wén)C. 骇(hài)人御聘(pìn)妥(tuǒ)当呈(chéng)报D. 华(huá)盖狡猾(huá)更(gēng)衣称(chèng)职6.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A. 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第20课《天上的街市》 试题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B.定然有/美丽的/街市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D.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2.下列诗句运用了联想的一项是()A.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3.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远远的街.(jiān)灯明了B.那隔着河的牛郎.(láng)织女C.定然在天街闲.游(xián yóu)D.我想那缥缈..(piāo miǎo)的空中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诗的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
诗是在爱的琴弦上出的生命之歌,当人们在诗的世界中徜徉的时候,或感到___________,或感到躁动,或感到酣畅,或感到到震惊……在迷离恍惚之中,被一种巨大的艺术魅力所___________。
A.弹弄温和征服B.弹弄平和说服C.弹奏平和征服D.弹奏温和说服5.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二、填空题6.文学常识对对碰。
(1)本文取材于我国古代关于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课文借助于丰富新奇的联想和_________,描绘了美丽的天街景象。
这首诗重在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虽有佳肴》达标训练及答案

虽有佳肴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佳)肴.(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然后能自强..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佳)肴(虽然)B.不知其.善也(代指“道理”)C.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教然后/知困C.然后/能自强也D.不知/其善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虽有嘉(佳)肴》,完成5~7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教然后知困.( )(4)虽有至.道(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2)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7.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答: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乙】《虽有嘉(佳)肴》(正文略)【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不学,不知道..( )(2)弗食,不知其旨.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文:10.【甲】【乙】【丙】论述的重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
【甲】【乙】【丙】11.举例说明选文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
(1)(2)答案解析1.答案:(1)美味的菜(2)最好的道理(3)所以(4)自我勉励2.【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一、名句默写
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风正一帆悬。
4.乡书何处达?。
5.乱花渐欲迷人眼,。
6.,绿杨阴里白沙堤。
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8.夕阳西下,。
9.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10.《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11.(2018·邵通中考)“诗魔”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12.( 2018·遵义中考)《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二、诗词鉴赏
13.(2018·娄底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
14.(2018·来宾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答: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
(写出两点即可)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2.答案: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答案:潮平两岸阔
4.答案:归雁洛阳边
5.答案:浅草才能没马蹄
6.答案:最爱湖东行不足
7.答案:小桥流水人家
8.答案:断肠人在天涯
9.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0.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1.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2.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答案:(1)乡愁乡思之情。
(“思乡之情”“乡愁”亦可)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14.(1)答案: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大意对即可)
(2)【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特色的把握。
可以从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景物描写等方面思考。
答案: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
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
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④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答出其中两点,大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