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路北区九年级期中语文试 卷

合集下载

唐山市路北区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唐山市路北区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唐山市路北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基础知识。

(19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2)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商场发布了商品的打折.()信息。

(3)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yuán(),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

(4)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chuō()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答案】shé zhé援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课下要认真复习,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尤其注意易错字的字音和字形,准确识记,保证正答率。

【知识点】字音字形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孟子·鱼我所欲也》)(3),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4)蒹葭萋萋,,所谓伊人,。

(《蒹葭》)【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白露未晞在水之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名句名篇的掌握。

学生在课下要认真复习名句名篇,包括文言文、古诗和现代文,熟练掌握中考必背的名句名篇默写知识,务必保证没有错别字。

【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景忠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学生在课下要认真复习,广泛积累相关语言文字知识。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一部分(1-4题 21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近日,李子柒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

一则因为..她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二则因为她的生活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名。

事实上,;当然,从结果上看,。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应改为②应改为(2)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 分)①因为( ) ②裹挟( )(3)在这段文字横线上填入下列两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2分)①她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②她只是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2.古诗词默写。

(7分)(1)浮光跃金,。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

(5)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苏轼《水调歌头》中“,”,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为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便利。

B.在大力强调创新的今天,解决并重视创新的底层运营维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C.“刷脸”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隐患,所以规范使用人脸识别,避免不滥用至关重要。

D.尽管历史的风雨浩瀚汹涌,但仍无法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敬仰、无法冲走人们对英雄的怀念。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路北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路北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cuò)B. 眼花缭乱(liáo)C. 落英缤纷(bīn)D. 碧空如洗(x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优秀生。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C.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景区加强了安全检查措施。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推迟。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繁华B. 荒凉C. 繁荣D. 荒芜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那里的风景如画。

C.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B. 画龙点睛C. 惊涛骇浪D. 破釜沉舟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湖像一面镜子,清澈见底。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C.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突飞猛进。

D.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棵树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

B. 那朵花在阳光下笑得非常灿烂。

C. 那条河像一条巨龙,蜿蜒流淌。

D. 那只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B. 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那个地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是什么地方?这么美!B. 你知道春天来了吗?C. 为什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D.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B. 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是不是生命的力量?D. 他学习这么努力,难道不应该取得好成绩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请写出诗句。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有答案)AwMKUA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有答案)AwMKUA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1-3单元)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沁.(qìn)园枘.凿(nà)颧.骨(quán)成吉思汗.(hàn)B.田圃.(pǔ)麦穗.(suì) 愕.然(è)重蹈.覆辙(dǎo)C.襁.褓(qiáng)祭祀.(sì)惘.然(wǎng)廓.然无累(kuò)D.扶掖.(yè)毡.帽(zhān)黛.色(dài)衣衫褴.褛(l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禁锢心绪媚上欺下心无旁骛B、踪迹牡蛎日以继夜全幅精力C、阐释煞白气吞斗牛不而法门D、箫索簪子自知之明温声细语3.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我们没有山峰的峻峭,可以有峡谷的______;我们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有小溪的______;我们没有蓝天的高远,可以有白云的______;我们没有太阳的光耀,可以有星星的闪亮。

A.清澈B. 幽深C.飘逸4.经典诗文默写 (6分)①,童稚携壶浆。

②今夜偏知春气暖,。

③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一位同学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4分)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A]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B]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江苏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江苏期中试题

(9)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①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________。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 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 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 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 “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栀子花送给我吧, 我最喜欢栀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 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 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 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 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 “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 “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 狗背把二胡 — —— 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 “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 “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 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 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 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 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我泪流满面。 12.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4 分)

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 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准考证号姓名 座位号注意事项:1.全卷3个部分,七大题,17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37分)一、语言积累(13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分,每空1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1分)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1分) ③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商山早行》)(1分) ④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1分) ⑤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1分)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分) ⑦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⑧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作者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歌曲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⑨李清照《武陵春》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愁之深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语言运用(24分)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分)你看见邻居张奶奶手拿一瓶药,表情茫然,你走过去询问:“ (1) ?”张奶奶说:“我感冒了,去药房买了药,忘了问怎么吃,又不认字。

”你看了药瓶上的服用说明(见右图),告诉她:“ (2)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期中试题

得分评卷人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词默写。

(15分)(1)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

(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

(5)军听了军愁,__________________。

(6)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

(8)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

(9)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胜作一书生。

(11)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艰难愧深情。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谀词杀戮吹毛求庇 B.鞠躬驱除无与伦比C.建忘阻遏自知之明 D.泻气诓骗重蹈复辙3.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恣睢(suī)栈.桥(zhàn)拮据.(jū)玲珑剔.透(tī)B.摇曳.(yè)阴晦.(huì)精髓.(suǐ)言简意赅.(hài)C.嗤.笑(chī)褴褛.(lǚ)纤.细(qiān)分道扬镳.(biāo)D.参.差(cēn)寒噤.(jìng)惘.然(wǎng)探骊.得珠(lí)2.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的一项是()(2分)..正确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B.星期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屏幕上就出现《夏洛特烦恼》五个大字。

C.“我陪你”是最温暖的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话;“有我在”是最实在的话。

总之,都是女人最爱听的话。

D.她反复品味着数学老师的话,不知道老师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的一项是()(2分)..有错误A.金秋十月,我们徜徉在蜀岗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欧洲媒体,特别是英国主流媒体,言简意赅....地指出英国靠近中国是“顺应潮流的务实之举”。

C.自播出以来,有关良心剧《琅琊榜》的话题持续升温,随着《伪装者》的落幕,它的收视率一路走高,观众也与日俱增....。

D.在“我爱阅读”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扬州“最大份蛋炒饭”因浪费食物宣告无效,这份炒饭成本价近14万元左右。

B.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C.童话《小王子》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特别温暖,是一部关于爱的著作,告诉我们:不忘初心,最重要的东西用心才能看得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友情寄语:亲爱的同学,欢迎你来语文考场作客,要满怀信心,展现才华,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请合理利用90分钟的考试时间,争取考出最好成绩!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6题 ,20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跟着我去踩 tiǎn pÚ ( )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2)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gōu dàng ( )艰难!”(3)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

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òng dǎo fù zhé (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诸葛亮《出师表》)(3)须晴日, ,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杀敌报国之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每当我走进杏花春雨中,看杨柳轻歌曼舞,听黄鹂枝头鸣啭时,总感觉走进了大自然的水墨画。

B.因为整个南运河流经区域都面临地下水超采现象,因此不仅引起地面沉降,也让南运河河道的过水功能大幅减退。

C.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D.作家离不开火热的生活,离不开对社会的洞见和对生活的冷峻思考,这些都是课堂无法给予的。

4.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首词起句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文。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C.“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D.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家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5.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3分)张明参加演讲比赛成绩不好,十分懊恼,在作文中向老师倾诉了烦闷。

下作文后,发现上面有老师的留言:“张明,老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是如果我们摔倒了,却不知道是被哪一块石头绊倒的,这要比摔倒本身更让我们懊恼啊!”张明读后,准备给老师发一条消息,表达谢意,谈谈感想,请你替张明拟定这条信息。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老师,6.古典小说《水浒》善于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通过林冲与高俅父子及其帮凶的矛盾冲突,刻画了林冲对待压迫,先是 ,最后被迫奋勇复仇的形象;再如我们学过的 , 作者通过刻画与众军士的矛盾,表现了他粗暴、急躁的性格特点。

(3分)第二部分 阅读 (7-20题 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

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

③岩穴:指隐士。

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

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⑤孟津之河:黄河。

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7.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9.解释句中加点词。

(4分)⑴凡三往,乃见。

( ) ⑵先主遂诣亮。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⑷昔武王伐纣。

( )10.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译文:11.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2.刘备为求贤而 (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

蔡洪的主要观点是 。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玫瑰与胶囊沈奇岚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

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

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

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

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

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

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

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

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

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

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

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

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13.题目中的“玫瑰”和“胶囊”分别指什么?(2分)答:14.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答:15第②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16.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3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第9车厢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俄罗斯)①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

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

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

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

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 ②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 ③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

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④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⑤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 ▲ ”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

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

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⑥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⑦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⑧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⑨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⑩列车在下一个站停3分钟。

买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

前一节第9车厢里的乘客早都睡觉了,乘务员惊惶失措地看着这么多旅客,挡着车门对众人说:“肯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我这儿现在只有两个空铺,其他人赶紧去找列车长吧。

列车长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吧,而且大家要快点儿跑,要不车就开了。

”⑪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旅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啊?”⑫“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⑬列车长更糊涂了。

但他现在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需要马上把这些旅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旅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的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⑭“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

⑮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次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