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守恒量——能量优质课特级教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7.1《追寻守恒量-能量》课程教学设计实录

【教学设计·中学物理】追寻守恒量——能量区县:西安市莲湖区学校: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姓名:王璐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课题: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材分析:追寻守恒量——能量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设置以引入能量的概念为目的,属于观念性教育的内容,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和观念的教育。
力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并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这种统一和守恒的观点去认识问题。
此外,由于研究思路的不同,“能量”成为少数的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概念之一,较之“力和运动”观点的直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则更为抽象,鉴于以上特点,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首先从生活中的守恒现象引起学生对守恒现象的关注,通过对单摆运动过程中守恒量的寻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其探索精神,其次,通过对伽利略斜面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的半定量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小球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及守恒的规律,再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能量转化必然伴随做功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能量守恒的普遍性,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史的有机介入使学生感受和体会人类对于守恒量的追寻过程,最后学生通过对永动机问题的分析及具体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在观念上树立能量守恒的思想。
通过分析会发现本节课利用生活场景导入教学,通过对单摆摆动的观察与分析,追寻物理学中的不变量,在猜想与追寻中体会物理探究的方法。
通过对伽利略斜面实验中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树立能量守恒的观念,最后依托物理学史拓展视野,使学生认识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性,体会科学观念确立的迂回和曲折。
最后,通过对永动机问题的分析加深对能量守恒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在判断和甄别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正是通过逐层递进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最终确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学情分析:首先,守恒的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很多,这为学生理解物理上能量的守恒奠定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重庆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追寻守恒量——能量》全套教案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设计一.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
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根据这种认识,所以本节从追寻守恒量出发引入能量概念,为能量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习的全过程。
2.学习的主要任务“追寻守恒量”一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有关知识,在过去的教学中,是先学习能量的概念,而后研究一两个具体问题,发现动能与势能之和在某些过程中不变,由此引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重温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2)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2.教学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教学器材视频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这节课开始,我们先看一个实验:这是由5个普通的钢球组成的摆——“牛顿摆”。
注意观察:当拨动一边的钢球时,另一边的钢球会发生怎样的运动?【视频】好,我们发现当这边一个小球碰过去,另一边一个小球摆起来;第二次两个小球碰过去,另一边两个小球摆起来;如果这边三个小球碰过去的时候呢?另一边三个小球摆起来。
那么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它好像记得前面有几个小球摆过来。
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追寻守恒量——能量》,一起来探究小球碰撞过程的奥妙。
什么是能量呢?在大家生活中涉及到能量的事情有哪些?吃饭,睡觉,走路,上课,还有的同学说运动。
我们平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那太阳提供什么能?太阳能。
【PPT 】同学们刚才说的吃饭,那面包、牛奶提供什么能?化学能【PPT 】我们运动的时候也用到了能量【PPT 】可以说能量是无处不在的。
那能量到底是什么呢?【PPT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是这么说的:“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一条定律,支配着至今所知的一切自然现象……这条定律称做“能量守恒定律”。
它指出某一个量,我们把它称为能量,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化中它不变化。
它是一个最抽象的概念……”费曼说能量是一个最抽象的概念,那我们把它形象化一些,通过一个故事去体悟。
【PPT 】《庄子·齐物论》里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养了一群成精的猴子,早上给它吃3个桃子,晚上吃4个桃子,猴子很不高兴,提抗议;那马上改口说,早上给它吃4个桃子,晚上吃3个桃子(猴子)。
怎么样呢?猴子都非常高兴。
“朝三暮四,众猴皆怒;朝四暮三,众猴皆喜。
”如果我是那只猴子的话,不,如果大家是那群猴子的话,你会怎么想呢?【提问】你是更倾向于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有的同学说朝四暮三,猴子也是这么想的,你是从养殖学的角度去考虑的:早上消耗的能量会更大一些,晚上吃了不消化容易长肉,将来能卖个好价钱。
抛开这些因素,其实一天都是七只桃子,总数是不是没变?对,正如劳厄所言,我们物理学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哪些量是不变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7.1《追寻守恒量——能量》名师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设计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郑骏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观念性教育的内容,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观念上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本节从追求守恒量出发引入能量概念,为能量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从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课的定位很重要,既不是讲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是讲人们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对于守恒量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从追寻守恒量的过程中体验能量转化与守恒,同时利用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因此,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认识守恒→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能量守恒。
本节课意在启迪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物理守恒思想的种子,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重视视学生的体验,所以课堂上我采用了“探究式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了解各种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时,对猜想有了定向。
能量的概念是伴随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但学生对能量还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尤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不深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的建立这种思想。
三、核心素养通过《追寻守恒量》的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沿着科学发展的足迹,从追求守恒量出发引入了能量的概念,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四、教学目标(1) 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2)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3)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对能量守恒有初步了解,并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性。
7.1追寻守恒量——能量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新课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2)

事例剖析
多媒体展示视频和图片:
向学生展示了涉及人类生命活动中能量的消耗以及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利用的视频和图片,供学生们思考、讨论,以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性及其科学、社会的价值。
2.人类的生命生活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消耗,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2.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守恒的基础性、普遍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对守恒思想的领会,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
教学难点:认识到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教学关键:变中有恒的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举例:
两个同学下象棋,不小心棋盘被打翻了,一颗棋子找不到了,一位同学就找啊找,最终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找到了,支持这位同学坚持找下去的信念是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第1节,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重视视学生的体验,所以课堂上我采用了“探究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是观念性教育的内容,它是后面几节课中涉及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本节是一个新的开端,具有引领作用。另外从认识论的角度,主要是使学生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也是物理学家们的不懈追求。
进行再一次反馈,以检查学习过程中的漏洞。
为了追寻守恒量,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守恒,知道守恒量的特点和研究守恒量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追寻守恒量的方法,而是通过“天平实验”让大家归纳守恒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寻找守恒量的方法,为后面猜想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守恒量打下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思想,而且科学和生活密不可分。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充分显示了物理学及其研究方法之美。
部级优课:7.1.追寻守恒量——能量=天津市微山路中学张永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领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和守恒的事实;(2)理解能量这个物理量及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3)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4)除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外,能列举出其它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实例;(5)能够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守恒;(6)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他能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2)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2)开辟了新的简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使用前景(开辟解决问题的新的途径)。
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所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的知识,但并没有掌握为什么会有能量守恒这个概念,他们并不理解守恒量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上课前同学们观看一个电影片段问题:冲浪运动是一种时尚极限运动,冲浪可以让人们忘却烦恼,体验一次次与海浪搏击、驰骋在海浪上的快感、刺激感。
是什么能够让他在浪谷中翻飞,一浪紧冲一浪?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定性的给出解释。
我这里还有两个小故事跟同学们分享:1我的女儿和她的小闺蜜特别喜欢玩跳棋,两个小朋友都争强好胜,谁也不让谁,有一次不小心棋盘被打翻了,棋子散了一地,于是一起收拾,收拾到最后发现一颗棋子找不到了,于是就找啊找,在寻找的过程中,两个小朋友都尽其所能,坚信一定能找到,最终在沙发底下找到了,支持他们俩找下去的信念是什么(提问)棋子的总个数是一定的,这是幼儿园阶段就会的数的守恒。
2爱迪生是个没有大学文凭之人,他与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阿普顿一起工作,他经常受到阿普顿的歧视。
7.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能量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2.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3.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2.在列举事例过程中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2.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3.通过学习,要善于把实际问题理想化.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意识到存在的巨大使用前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引入课题问题1:现在有一升橙汁,要装满50毫升的杯子,请问能装几杯问题2:现在有1千克的冰,当它融化成水时,水的质量为多少问题3: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门可以很快找出答案。
提问:大家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到答案问题1:橙汁的总量守恒问题2:水的质量守恒问题3:电子转移的个数守恒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其实已经在应用守恒这个概念了,只不过大家没有感觉而已。
所以守恒的概念非常重要。
在此已经非常自然地引入守恒地概念,并且使学生开始关注、重视守恒量。
并且再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曾经说过地一句话“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再次强调守恒量地重要性。
推进新课一、伽利略斜面实验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三个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研究过能量(至少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局限.但在伽利略的实验中,已经有了“能量”的影子.能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连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没有规律的,基本的规律就是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我们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教师指导:让一位学生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活动探究课件展示1:大屏幕投影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flash模拟动画.问题:1.当小球沿斜面从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大,说明了什么2.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并总结:明确:1.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大.2.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加,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逐渐减少.课件展示2:利用动画模拟实验,将斜面调整,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看到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阅读并观察、讨论、总结: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他要滚得远些.若继续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但滚得更远些.教师设疑:若将后一斜面放平,小球的运动情况将是怎样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大胆猜想.参考结论:小球好像“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但又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将永远滚动下去.点评:教师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体会“守恒量”的追寻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二、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实验演示: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示例,举出生活中其他关于此种现象的事例.公园里的秋千,游乐园里的海盗船,乒乓球自高处落到水泥地面上后的运动,在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想化后,确实存在着某一物理量是不变的.通过学生列举实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普遍规律.教师点评: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以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并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通过阅读体会,给出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体会动能与势能转化并守恒的普遍存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伽利略的发现今天看来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其中与高度有关的量,我们称为势能;与速度有关的量我们称为动能.提问:请同学具体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能量是守恒的。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公开课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中。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的本质、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能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1.3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与分类;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能量的定义与分类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能量的定义;掌握能量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
2.2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常见能量形式的分类及其特点;能量转化的原理及实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能量守恒定律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判断能量转化的合法性。
3.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实例;能量转化的合法性判断。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四章: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理解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其原理;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能量转化的原理及其应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识到能量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展望能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5.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回顾;能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能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7
30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问题:
伽利略斜面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引入能 量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值得 思考的问题:动能和势能如何定量的量度? 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是怎样进行的?
2020/6/27
31
守恒量:电子的总量(电荷数)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理学的任务是发
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
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
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
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
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
劳厄
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
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Max Theodor Felix von Laue
1879—1960
——追寻守恒量
2020/6/27
定律,支配着至今所知的一切现象……这条定 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有某个量,我们 把它称为能量,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 化中它不变化,那是一个最抽象的概念……
然而正是这个最抽象的概念,却是物理学 中最重要、意义也最深远的概念之一。
2020/6/27
19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德国的一张明信片 (上世纪20年代)
2020/6/27
28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小结
1、能量:“有某一个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 能量或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 能量.
2020/6/27
29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
1、能否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不同形 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你举出的例子是否向我们提示, 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8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找规律填空
5
9
15 17 8
3
8
20 6
12
7
4
9
23 35
9
6
5
27 29
6
11 2
33 30
……………
显然,如果没有其他条件,我们很难找出规律, 但若告诉你每一行的数相加都等于86,那么我们 就很容易填上对应空格:32、37、8、10、4
2020/6/27
9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观 察
小球“记得” 原来的高度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共同之处
2020/6/27
记得
能量
11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记得”个数
记得
能量
“记得”个数
2020/6/27
1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
2020/6/27
13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势能
2020/6/27
20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玩笑
2020/6/27
可行? 幻想
一条道走到黑
经典设想
21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焦耳 智者:迷途知返,吸取教训
2020/6/27
2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
23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中子
电子 质子
中微子
《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
泡利 预言—能量“小偷” (1930年)
还有3颗就是找不到。但是我们还是继续找,地毯 下又找到了2颗,最后1颗在哪里呢?我发现窗户
打开着,探出头一看,草地上还有1颗!!
支持我们继续寻
找的信念是什
么??
2020/6/27
5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案例2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还没有制成成品)交给他 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出这只灯泡的体积是多少。阿普 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又去德国深造了一年, 数学程度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 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了剖视图、立体 图,还列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 着急了,走近一看,在阿普顿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 密密麻麻的算式。爱迪生只是将灯泡里放满了水,然后测 出了水的体积……
朝三暮四 朝四暮三
众猴皆怒 众猴皆喜
《
庄
朝子
三 暮 四
齐 物 论
》
4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假期中,邻居的两个小孩被我领进一个房间下
象棋,我关上房门外出办事回来后,发现棋子洒
了一地。我带两个孩子一起收拾棋子,把棋子在
盒子里排放整齐后,发现还缺少6颗。我们一起找
啊找,门后有1颗,墙角有1颗,杯子里还有1颗,
2020/6/27
王淦昌 设计—捕获方法 (1941年)
莱因斯
抓住—“中微子”
(1956年)
24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
25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
26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
27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们进行一切定向定位活动,总是离不开 参照系的。怪坡处在两段陡坡之间。从一端往 前看,迎面是山。从另一端往后看,是路面和 天空的交界线。加上四周全是倾斜的山坡,找 不到一个可以作为基准的水平面。这种地形地 貌的烘托,很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误差。
思考与讨论: (1)爱迪生是怎样测出灯泡体积的? (2)爱迪生测量灯泡体积的原理是什么?
守恒量:水的体积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摩擦起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思考与讨论: (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玻璃棒与丝绸所带的电量有什么关系?橡胶棒与 毛皮所带的电量有什么关系
16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秋 千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秋千在摆动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
不变的
2020/6/27
17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存在的主要形式
机械能
电能
电磁能
化学能
2020/6/27
热能
核能
18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说: 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一条
2020/6/27
14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
2020/6/27
杜甫 《前出塞》
为什么弓强,箭才射得远? 拉开的弓具有什么能量? 射出的箭具有什么能量?
15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
跳高运动员是以高度来计成 绩的,可他们为什么要先提 高自己的速度?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大家看到什么样的一个现象? 你想到了什么?
2020/6/27
1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庆元濛高
2020/6/27
吴传满
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 们的少数力学
“能量”那是一个最抽象的概念
3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