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海洋馆里的海豚和鲸送回大海

合集下载

海洋馆夜晚的那些事儿

海洋馆夜晚的那些事儿

大家都知道鱼类在水中可以用鳃自 由地呼吸,而海洋馆中还有很多海洋哺 乳动物,如海豚、白鲸等,它们和我们 人类一样是用肺呼吸的,它们夜里是如 何在水中睡觉的呢?它们睡着的时候难 道不会溺水吗?
当然不会了。海豚睡觉的方式奇特又有趣,它们会逐渐减速直 至停止游动,头顶的气孔露出水面,经过短暂静止,慢慢地沉到水底, 大约三五分钟后又会浮到水面上换气,一直这样上上下下、浮浮沉 沉、时睡时醒,大家是不是觉得它们睡得好辛苦呀!再来说说海豚的近亲白鲸,它们睡觉的 方式与海豚大不相同。白鲸喜欢几只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朝外,浮在水面上睡觉,这样 既方便呼吸,又可以躲避危险。海洋馆里还有一种可爱的哺乳动物,大家一定看过它们的表演, 那就是海狮。海狮一般不在水里睡觉,它们会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互相倚靠,四仰八叉地躺 在岸上睡觉。海狮为什么要在岸上睡觉呢?因为 无论运动器官,还是呼吸能力,海狮都不如海 豚和白鲸那样能高度适应水中环境,在陆 地上睡觉对它们来说更为安全和舒适。
如果大家有机会夜访海洋馆,一定要好好观察这些海洋动物有趣的睡觉方式,了解 一下海洋馆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29
海洋馆的“居民”逐渐进入梦乡,可工作人员却不能休息。科研人员利用夜间进行 水生生物生活习性的观察和研究,他们会观察海洋馆“居民”的夜间生活,把数据记录 下来,进行一系列研究。此外,安保和技术人员会在夜间巡视,他们的责任是保证海洋 馆“居民”的安全。他们要确保海洋馆的各种设备正常运转。像水泵、气泵、温度控制器、 供电设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装置,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海洋馆“居民”可是会有 生命危险的。除了例行巡视,安保和技术人员还要对一些突发状况进行紧急处理。例如 曾经就发生过一次鱼缸接缝崩裂的事故,当时有大量的水涌出,鱼缸里的水位迅速下降, 幸亏被巡视人员及时发现,将缸里的鱼转移到了暂养缸,否则真要缸毁鱼亡了。有的时候, 鱼群会因为受惊吓等情况而发生骚动,个别生性敏感的鱼甚至会跳出缸外,这时就需要 工作人员迅速将它们放回缸里。除了这些意外情况,也会有一些令人欣喜的事情发生, 比如新生命在夜晚诞生,工作人员则会不眠不休地进行护理。由此可见,夜晚的海洋馆胡雨亨

遇鲸还潮的寓意

遇鲸还潮的寓意

遇鲸还潮的寓意
当我第一次遇见鲸鱼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奇迹。

那巨大的身躯在海水中优雅地舞动着,如同一支优美的交响乐。

我被它的美丽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

鲸鱼是海洋中的巨人,它们居住在深邃的海底,与我们人类生活的陆地相隔甚远。

然而,当我与鲸鱼相遇时,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之间的奇妙连接。

遇鲸还潮,对我而言有着深远的寓意。

它告诉我,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当我们敢于探索,勇于冒险时,才能够发现它们的存在。

就像遇见鲸鱼一样,我们需要跨越自己的界限,超越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美好。

遇鲸还潮也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鲸鱼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海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与鲸鱼的相遇,不仅仅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海洋生态,与鲸鱼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

遇鲸还潮也给我带来了勇气和希望。

它告诉我,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困境。

就像鲸鱼在茫茫大海中穿梭般自信和坚定,我们也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遇鲸还潮的寓意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勇敢地面对一切,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人生的真谛。

让我们一起遇鲸还潮,探索生命的奥秘吧!。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篇1看环保纪录片,给我最大、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观看者是这电影的主人公。

纪录片通过叙述事实的过程展现给观众它的主题,它插入评论;目的是给人以启示,倡导人们如何保护环境。

这一点相对于其他纪录片是非常明显的:地球只有一个,有些东西一旦完全失去了,就再也不能挽回了。

《海豚湾》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刚听到这个名字,我想这应该会是个描绘温馨的海豚生活的吧。

因为海豚的栖息地多为浅海,很少游入深海。

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活动,休息或游玩时,会聚集在靠近沙滩的海湾,捕食时则出现在浅水及多岩石的地方。

可看了《海豚湾》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打击。

海豚湾不再是海豚的美好栖息地,而是个血腥无情、毁灭生命的屠杀场,一滩玷污海豚的死水。

《海豚湾》叙述了一群热爱海豚的环保主义工作者冒着重重阻拦深入日本太地町拍摄当地海豚被屠杀的惊人事实,向世人揭示了肮脏的海豚交易。

该记录片是秘密拍摄的,使用了大量高科技设备,工作者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现场取景。

其结论是科学实验权威所得出的,发人深省。

每年秋天,都有成千上万条海豚聚集在太地町附近的海域,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海豚们肆意游曳,时不时会有大量海豚跃出水面,形成了当地一道极美的风景线。

但是,当地的渔民却把屠杀这些海豚视为一笔极大的财富。

据统计,每年在日本约有23000条海豚和鼠海豚被宰杀。

世界各游乐场公司都到太地町采购海豚。

一条活海豚最高可达15万美元。

不可置疑,这会是一个多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当地政府没有禁止捕鲸。

这对政府的税收有多重要!然而,自2003年起,日本援引"科学数据"将国际渔业产量的减少归咎于海豚和鲸鱼。

而我觉得这是个掩盖的借口。

弱肉强食本来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更不能把责任全推给海豚身上;因为人类本身不加节制地捕杀海洋鱼类,不留余地让鱼类繁衍后代,因此物极必反。

这才是渔业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看着海洋游乐场里的海豚表演,看到它与指挥员是那么的合作无间,人们喜欢上了这位亲切的动物朋友。

11 小鲸鱼回家

11 小鲸鱼回家

小鲸鱼回家【故事内容】在海边的沙滩上,有一只小鲸鱼搁浅了。

鲸鱼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虽然是头小鲸鱼,可是和人比起来,它依然还是一个庞然大物。

浩瀚的大海才是鲸鱼的家,可是现在它怎么会睡到沙滩上来了呢?原来是在海水涨潮的时候,小鲸鱼好奇,就随着涨潮的海水一起使劲向前游,结果被海水冲上了沙滩。

可是小鲸鱼还没有及时地返回大海,海水已经退潮了,于是小鲸鱼就被搁在了沙滩上动弹不得。

对小鲸鱼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这样很容易被坏人杀死,也容易被太阳晒死。

没有了大海就像没有了家。

小鲸鱼想到这些,伤心地流泪了。

几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小孩子发现了小鲸鱼。

他们都在想怎样才能帮助落难的小鲸鱼返回大海。

妹妹用力推小鲸鱼,可是小鲸鱼太大了,怎么推它都是纹丝不动。

弟弟用一根棍子垫在小鲸鱼的身子下面橇小鲸鱼,想帮小鲸鱼挪动,可还是无济于事。

姐姐担心小鲸鱼的皮会晒裂,就拿来一只桶提了一点海水,一次一次地往小鲸鱼身上浇水。

哥哥也担心小鲸鱼会饿,就拿了一些小鱼来喂小鲸鱼。

可是怎么办呢?这几个小孩子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让小鲸鱼返回大海。

就在这时,海水哗哗地响了起来,原来海水又涨潮了。

这个时候,涨潮的海水终于能淹到小鲸鱼搁浅的地方。

因为有了这几个善良热情又有爱心的小朋友的精心照料,小鲸鱼没有受伤,在海水里又恢复了活力。

它告别了这几位可爱的小朋友,慢慢地游回了大海,回到了自己的家。

【教学目标】1、激发对小动物的关心、爱护之情。

2、体会动词“推”“撬”“浇”“喂”的用法。

3、熟悉句式“用**推**”“用**喂**”的句式,并应用于生活中。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了解大海潮涨潮落的现象。

物质准备:大书、黑板、三个大夹子、遮挡文字的白纸、曲别针【新课教学】导入方式一:在上课的前一天,要求孩子回去向家人了解海水的潮涨潮落,第二天讲读本前,和孩子讨论海水潮涨潮落。

方式二:找一些图片等资料,给幼儿介绍一下大海潮涨潮落的现象。

方式三:和幼儿一起谈谈小鲸鱼,然后,在老师的伴奏下,幼儿可随着钢琴的节奏自由模仿鲸鱼的动作。

海豚为什么被称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为什么被称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为什么被称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被称为"海上救生员"是因为它们展示了一些救援行为和对人类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关于为何海豚被称为"海上救生员"的原因:
1.救援行为:有报道称,海豚在海上救助溺水者或受困者的
事件发生过。

它们可能会察觉到人类的困境,并主动接近、护送和引导他们返回安全地。

多个案例证实了海豚在紧急
情况下向人类提供救援的行为。

2.追踪海洋生物:海豚有出色的视力和听力,它们可以追踪
海洋中的其他生物,如鱼、海龟等。

这使得海豚能够帮助
捕鱼人或生态保护人员找到鱼群和其他海洋动物的位置。

3.提供安慰和陪伴:海豚以他们友好、温顺的性格而闻名,
它们可以提供人类情感上的安慰和陪伴。

对于那些在海上
或水中感到孤独、恐惧或绝望的人,海豚的存在和亲近可
能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带来心理安慰。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许多关于海豚救援行为的报道,但这些行为往往是基于个别案例,而不是广义上所有海豚的行为。

不同个体的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

然而,人与海豚之间建立的亲密关系和与海豚的交流,使得海豚被赋予了"海上救生员"的美称。

让江豚睡在一块破布里,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吗?

让江豚睡在一块破布里,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吗?

让江豚睡在一块破布里,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吗?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物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与之相连的洞庭湖、鄱阳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并且呈加速下降趋势,到2017年仅剩1000余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为了保护长江江豚,2021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从天鹅洲故道向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等7个迁入点输出长江江豚19头。

关于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农业农村部是这样设想的:“期望利用水族馆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及在鲸豚类人工繁育方面的技术积累,搭建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平台,与科研单位合作深化研究,争取尽快突破人工繁育。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展示和公众教育,创造近距离认识长江江豚的条件,提高全社会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

”基于该目标,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分别授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为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将这两个海洋馆选作江豚庇护所。

为什么是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据当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介绍,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原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雄厚的资金,优良的技术团队,建设有先进的驯养硬件设施。

先不讨论长江江豚“迁地”行动的利弊,既然开始实施,海洋馆至少应该为迁入的江豚提供符合其基本生存要求的饲养设施。

而所谓“先进”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是怎么做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江豚迁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长江江豚共有4头,以上视频拍摄到了3头。

江豚们长期生活在后场的暂养池,这个池子仅仅只是用简陋的篷布围起来,没有亚克力或者水泥封边,敷衍至极。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后续有转移动物到水泥池的动作,但背景是有主管部门来检查工作。

更令人心痛的是,有的长江江豚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有相关专业的老师称,“这比起我们曾经观察到的任何圈养鲸豚的白内障都更严重。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患上严重眼疾的江豚,近期摄2021年的相关报道显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被选为江豚庇护所,是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并通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得了人工驯养繁育许可证的。

纪录片《海豚湾》 解说文案解说文案

纪录片《海豚湾》 解说文案解说文案

纪录片《海豚湾》解说文案----------------处理第1个文件中-----------共计1个文件-------------嗯嗯嗯嗯嗯嗯,在日本泰迪挺有着许多可爱的海豚形象,不熟悉这里的人们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和金鱼的地方,实际上,泰迪挺每年都会屠杀成百上千的海豚,导演陆毅和海豚专家,旅客准备拍下图上花边,把秘密公之于众,但当地渔民会拿着刀不断地来回损失,禁止外人闯入,立刻觉得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自己一定会被干掉,这时他发现一辆汽车正在后面跟踪,1964年,因为海豚的故事的热播,李赫成为了全球最负盛名的海豚驯养师,节目激发了人们对海豚的渴望,开创了一个。

价值数十亿的产业经过整整七年的朝夕相处,你可意识到,海豚比人类想象中的更聪明,而且他们拥有自我意识,不喜欢囚徒般的生活,但我们在海洋馆观看海豚的精彩表演时,很难发现它们身上会有什么问题,因为海豚的微笑,虽然你误以为它们一直都很快乐,但其实这些海豚都得了胃溃疡,看着海豚在大海里遨游的样子,我们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患上胃溃疡了,海豚是一种听觉动物,它们每天能在大海里畅游40公里平静声音不是西西等等,嗯,但当他们被捕关进一个混凝土铸造的大使里,四周全是观众的呼喊,兽师敏感的听觉会让海豚围压力很大,在巴尔帝摩国家海洋馆里海豚舅舅因为过滤系统噪声太大,患上疾病,继而陆续死去。

嗯,泰迪挺的渔民,另外,海豚灵敏的听觉系统,通过敲击一个放在水里的长杆形成生强,把他们驱赶到一个秘密海湾,等到次日清晨,所有的海豚驯养是会来到这里挑选自己看中的海豚带回海洋馆,而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就会被渔民赶到另一处没人看见的秘密海湾等待被屠杀,这种海湾围困会从九月一直持续到三月,拒不解,每年有23000条海豚在日本被踩上一条表演用的海豚,最高可以卖到15万美元,那些死掉的海豚每条只值600多,他已经经历博物馆作为中间商销售这些海豚利润则被当地政府和渔民瓜分,其实离开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一年赚上几百万美元,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是凯西的死亡让他发生了转变。

《海豚》阅读答案

《海豚》阅读答案

《海豚》阅读答案海豚是与鲸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千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

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海豚》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海豚》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

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

“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

它们为何喜欢我们?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

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

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

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

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人类喜欢海豚。

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

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

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

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

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

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

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把海洋馆里的海豚和鲸送回大海
作者:麦希汶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9年第11期
我从小就爱海豚。

6年前,幸运的我在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做实习生,开始在香港做野外海豚与鲸的研究工作。

我想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那就是圈养的海豚和鲸其实很痛苦。

在大海里,海豚是抓鱼高手,它们可以潜进很深的海里去抓鱼,但是在圈养的环境里,它们只能吃冰冻的死鱼,准确来说,要完成规定的动作才能吃到鱼。

在野外,白鲸可以深潜1000米,虎鲸可以游100公里的距离,但是在海洋馆里,它们被关进一个狭小的空间,周围光秃秃的。

因为压抑,它们会表现出很多奇怪的举动。

比如,它们会什么都不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它们也会不停地转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减速。

还有的海豚会用身体和吻部撞击墙壁,因为它要寻找出口。

我们看到海豚在海洋馆里表演高难度的动作,觉得很精彩很好看,但其实这些动作都是违背它们天性的。

像白鲸,它们本来是不会跳出水面的动物,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白鲸要跟其他海豚跳得一样高。

在海洋馆里,一些海豚会跳上平台,举起尾巴跟人打招呼,还要跟一些观众零距离接触,但是在野外,没有海豚会这样做,因为它们本来就适应了水的浮力,离开了水面,它们会因为骨骼和内脏受伤而死掉。

白鲸的身体结构是为了住在北极而“量身定制”的,它头顶有一个比较厚的额隆,方便它们撞穿水面上的浮冰呼吸。

但是在海洋馆里面,为了和训练员一起演出,它们只能适应温水的环境,有时还要和在热带生活的瓶鼻海豚被圈养在同一个池子里。

海豚的寿命是很长的,在野外,它们可以活到100岁,但是在圈养的环境里面,它们很少能活过30岁,大部分十几岁就死掉了。

白鲸也是一样,在圈养环境里,它们的死亡率非常高。

按理说,在圈养的环境里,它们没有了野外的威胁,有专业的兽医团队,也有充足的食物,但是为什么寿命会这么短呢?很明显,是因为它们不适应圈养的生活环境。

很少有动物可以和人一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与情感,但是虎鲸是一个例外。

虎鲸在野外有很多不同的大家族,它们有各自的文化与方言,比如说,有些虎鲸家族喜欢用一些鹅卵石去蹭身体,有些会冒险冲进浅滩去抓海豹,还把这些捕猎的文化传给下一代。

这就是它们呈现出高智慧的一个例子,但是把这些高度智慧的动物圈养起来,它们就会像人一样攻击同伴,出现精神虐待等行为。

9年前,在美国有一条虎鲸叫Tilikum,它是一头明星虎鲸。

当时的海洋馆用惩罚的方法去训练虎鲸表演,Tilikum的动作做得不好,其他的虎鲸就会连带受到惩罚。

那些虎鲸非常不满,所以表演完毕之后,它们就一起欺负Tilikum。

可怜的Tilikum没有地方可以逃跑,最后,它在表演时杀死了它的训练员。

这个虎鲸杀人事件被拍成了纪录片——《黑鲸》,从此揭开了圈养海豚与鲸的问题。

当时很多人看过这个纪录片之后,开始拒绝进入海洋馆。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成功立法淘汰了圈养海豚与鲸的做法。

英国在1985年的时候,曾经有30座海洋馆,但是现在一座都没有了。

最近,印度也开始立法,是第一个立法淘汰海洋馆的亚洲国家。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曾经邀请国外的一些研究专家来到中国,和我们一起调查中国海豚与鲸的状况。

2014年,中国共有39座圈养海豚与鲸的海洋馆。

2018年,我们又做了统计,全国一共有72座海洋馆,已经翻了近一倍。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海洋馆里共有885头海豚与鲸,其中超过一半是瓶鼻海豚,排第二的是白鲸。

为什么瓶鼻海豚最多呢?因为它们很聪明,能完成训练员的指令。

我们发现,目前中国海洋馆里的表演基本还停留在马戏表演的阶段,训练员的解说没有意义,还经常会误导观众。

比如说,他们在介绍声呐的时候会鼓励观众鼓掌,但其实这个行为会给听觉本来就很敏锐的海豚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

他们在介绍虎鲸微笑的表情时,会说这是因为它们很开心,还说它们不停地转圈是一种自然行为,显然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

海洋馆把所有这些海豚与鲸不适应圈养环境的反应都包装得很好,掩饰得很棒,那么受害的是谁呢?其实是那些一边看表演一边拍手叫好的小孩子,也许从此他们对生命的价值观会被扭曲,他們会以为人类可以控制和主宰动物的一切。

为了维持海洋馆里海豚与鲸的数量,需要不断地去野外抓捕它们。

中国全部的圈养虎鲸和大部分的白鲸,都是从俄罗斯的水域抓捕来的。

当地的渔民把它们抓起来后,会放进一个叫鲸鱼监狱的地方,然后送往各地的海洋馆。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海洋馆是建立在许多海豚与鲸的痛苦和死亡之上的。

今天我把悲伤的中国海豚与鲸的真相告诉大家,希望从今以后,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真相传递下去。

希望有一天我们与海豚和鲸之间不再是一面墙,而是尊重和自由的爱。

(选自 2019年第7期《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本刊有改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