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运动损伤与预防项目研究
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一)

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一)内容摘要:文章从舞蹈训练的科学性方面出发,阐述了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旨在使舞者对舞蹈运动损伤能引起高度重视,科学训练,加强防治,保持艺术生命常青。
关键词:舞蹈运动损伤原因预防治疗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一门独特的、古老的艺术。
舞者要达到美感呈现、情感表达及内心世界的体现就必须长期不懈地锻炼、雕琢。
但在这一过程中,舞蹈所引发的运动损伤常常相伴而生,直接影响训练和水平的发挥。
舞蹈运动损伤主要与舞蹈动作有关。
据有关学者对从事舞蹈专业多年的在校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舞者用于支撑、平衡、稳定的部位损伤发生的几率较高,尤其以腰背部肌肉、足踝部关节韧带、膝关节等处最明显。
这与舞蹈专业旋转、跳跃、复杂多变的舞姿造型多集中体现在腰胯、下肢有关。
其中急性损伤仅占总人次的4%,绝大多数损伤都是慢性、积累性损伤。
这种慢性损伤常常影响舞者的身心健康,留下终生的遗憾。
如何养成健康、正确的训练习惯,使艺术生命更加灿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舞蹈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训练前准备运动不充分: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功能活动的规律,肌肉的力量、弹性、伸展性和协调性均较差,容易发生损伤。
2.运动强度过大、运动量过度集中,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引起局部肌肉、肌腱的微细损伤。
3.技术上的错误与失误:拉伸软组织幅度过大、过猛,超越了关节运动轴的功能和幅度,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或者技术走样、动作角度不对、重心不稳、站的距离及姿势错误等导致损伤。
4.身体功能状况不良:睡眠休息不好,受伤或病初愈阶段,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
这时参加训练将会使肌肉力量转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警觉性和注意力也减弱,容易损伤。
5.个性特征差异:情绪不稳、低落、急躁、急于求成,或胆怯、犹豫等都可成为致伤原因。
6.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认识到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舞蹈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舞蹈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治疗方法上, 而较少预防措施。然而,预防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因为它能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 的发生,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训式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舞蹈专业学生和 教师,以了解他们对于运动损伤的认知和经历。访谈则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以获取他们对舞蹈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看法和建议。
舞蹈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摘要
本次演示对舞蹈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概括了舞蹈运动损 伤的现状、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本次演示旨在为舞蹈爱好者、专业 舞者及医生提供有关舞蹈运动损伤的全面性认识,为预防和治疗舞蹈运动损伤提 供参考。
近年来,运动损伤的原因、分类、症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研究发 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程中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关节稳定性不足、运 动姿势不当等因素。此外,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过大、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恢复也是 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根据不同的标准,运动损伤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损伤的病程,可分为 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根据损伤的组织,可分为肌肉损伤、韧带损伤、软骨损伤 等;根据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不同类型的损伤 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急性损伤一般采用冷敷、压迫和抬高受伤部位等措施, 慢性损伤则可能需要通过理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谢谢观看
(3)做好热身和拉伸:在每次舞蹈练习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提高 肌肉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预防损伤发生。
(4)循序渐进提高技术难度:舞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合理安排训练 内容,不要急于挑战过高难度的动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拉丁舞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探讨

146当代体育拉丁舞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探讨李金岚拉丁舞起源于拉美文化,舞种较多,每一个舞种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传播,深受很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拉丁舞属于体育舞蹈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对舞者的舞蹈技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舞者在训练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这样不但会影响训练的进度,甚至会影响到舞者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会使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变得缓慢,所以有必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拉丁舞主要是由男舞者和女舞者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下,表演自主编排的舞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竞技性。
拉丁舞者想要更好的展示自身的技艺,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拉丁舞者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训练或是比赛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甚至有可能会发展成永久性损伤。
因此对拉丁舞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拉丁舞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拉丁舞者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以腰背部、膝盖以及脚踝处为主,主要是因为在跳拉丁舞的过程中,对舞者提出了严格要求,步伐不但要开阔,而且屈膝也要有韧性,最重要的是身体向各个方向的转动都要快速到位,这些舞蹈技术需要有很强的身体核心力量作为支撑,身体核心力量主要源自腰腹部和下肢的共同协调,所以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也集中在脚踝、腰背等部位。
2 拉丁舞中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2.1 综合身体素质不强对于舞者来说,综合身体素质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之所以会出现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舞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强,导致专项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如果在表演或是比赛中出现紧张,会因为自身综合身体素质不够而发生运动损伤事故。
2.2 技术掌握不到位,舞伴之间配合不默契拉丁舞者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的话,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动作,而一些错误动作违反了身体结构或器官正常的活动规律,进而会引起自身机体结构的损伤。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2 9:46:06 点击:2摘要:体育舞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美的动作、华丽的舞姿而备受广大师生喜爱。
然而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正确、动作失误、思想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经常会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极大的影响着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
本文就对体育舞蹈中常见的损伤以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力量素质训练、准备活动、正确技术的掌握、疲劳的消除等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前言: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融合体育与艺术的体育项目,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之为国际舞。
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技巧,在展示舞蹈技艺的同时,也散发着诱人的艺术美感。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舞蹈事业也走向了新的高度。
如今体育舞蹈成为了高校内一项重要的体育教育科目,备受广大师生喜爱。
然而令人困扰的是,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训练中经常会造成机体的损伤,给学生带来身体的痛苦,同时也影响着体育舞蹈的发展。
1体育舞蹈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体育舞蹈运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常见的有骨折、挫伤、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
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性别所发生的运动算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女子损伤的机率要大于男子,年龄越小出现损伤的机率越高。
在学习摩登舞的学生中,出现损伤最多的是肌肉拉伤问题,学习拉丁舞的学生出现皮肤擦伤较多。
此外,丁舞和摩登舞在出现损伤的部位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学习拉丁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上下肢也腰腹部,常见的损伤有大腿肌肉拉伤、腹直肌劳损以及踱趾关节劳损等损伤,并且大部分主要是急性损伤。
学习摩登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体现在胸部、颈部以及上肢,常见的损伤有肩三角肌拉伤、裸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大腿内收肌拉伤等,损伤大多为慢性损伤。
2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原因分析2.1训练因素体育舞蹈学习中学生出现损伤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便是来自训练方面,这里又涵盖主观和客观两个具体的小方面。
舞蹈运动损害的思考

舞蹈运动损害的思考舞蹈是一项优美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但是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中,舞蹈者们却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运动损伤的困扰。
这些损伤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个人的心理和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舞蹈运动损害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这些损伤,以保障舞蹈者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发展。
一、舞蹈运动损害的类型舞蹈运动损害是指在舞蹈实践中,舞蹈者因过度使用肌肉或者姿势不当等原因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这些损伤的类型非常多,比如扭伤、拉伤、肌肉拉伤、挤压伤等等。
最常见的损伤是下肢和骨盆区域的损伤,因为这些区域肌肉和韧带的负荷最大。
在具体的舞蹈项目中,不同类型的舞蹈也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如芭蕾舞员常常会出现膝盖骨软化等问题,而现代舞者则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拉伤等损伤。
二、舞蹈运动损害的原因导致舞蹈运动损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舞者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技巧到外部环境因素都可能对舞蹈损伤造成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容易导致舞蹈损伤:1.身体素质:舞蹈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技能和柔韧度,如果身体素质不足,就容易在舞蹈实践中过度使用肌肉和骨骼,导致损伤。
2.技能技巧:舞蹈技能的掌握不充分也容易导致损伤,例如不正确的落地姿势会直接导致腿部和骨盆的损伤。
3.环境因素:舞蹈场地和舞蹈服装的选择也会影响损伤的发生。
例如舞蹈练习地面过于坚硬,会导致腿部和跟腱的损伤;而舞蹈服装过于紧身,则会造成肌肉和腱的压迫,引发拉伤等损伤。
三、预防和治疗舞蹈运动损害的措施尽管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舞蹈损伤的发生,但是舞蹈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这些损伤,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舞蹈事业的发展。
1.正确的训练方法:舞蹈者应该养成正确的训练方法和习惯,保证舞蹈技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同时,训练强度和时间也要逐渐增加,不可过度强化,以免损伤发生。
2.保护和锻炼身体:舞蹈者应该在训练之外进行适当的身体保护和锻炼,以保证身体柔韧度和强度的提升。
浅析国际标准舞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浅析国际标准舞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在众多体育运动中,参与者大多受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造成这些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运动员在运动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员缺乏对运动损伤的认识;运动完之后忽视该有的放松运动;动作不到位;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较低;心理素质差以及场地缺陷等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提出相关的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运动损伤/原因/预防/国际标准舞第一章绪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在运动中,参与者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参与者的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同时也给受伤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
本文就以国际标准舞为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运动爱好者受伤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体育运动过程中损伤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是我选题的初衷。
第一节国际标准舞概述英国是社交舞、国际舞的发源地。
当今世界公认最早的舞蹈协会组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学会”成立于190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整理了拉丁舞蹈,并将它纳入国标舞范畴,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至此,国际标准舞成为包括10个舞种的现代舞系列和拉丁舞系列两大类。
交谊舞早在1924年便传入了中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还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后,进入80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
交谊舞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其风格为: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因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
19世纪初,由于美国的兴起,原来流行在欧洲的社交舞随欧洲移民而传入美国,同时非,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也带来了具有浓郁的热带地区风格的民间舞,它们直接来自于民间,没有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形式更为自由。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 Dancing),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
浅谈舞蹈学习过程中损伤预防及措施

知识文库 第13期216浅谈舞蹈学习过程中损伤预防及措施管 鸣舞蹈运动损伤主要与舞蹈动作有关。
据有关学者对从事舞蹈专业多年的在校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舞者用于支撑、平衡、稳定的部位损伤发生的几率较高,尤其以腰背部肌肉、足踝部关节韧带、膝关节等处最明显。
这与舞蹈专业旋转、跳跃、复杂多变的舞姿造型多集中体现在腰胯、下肢有关。
其中急性损伤仅占总人次的4%,绝大多数损伤都是慢性、积累性损伤。
在舞蹈运动中产生的运动损伤要经过运动医学保健和医务监督, 才能有效的在教学与训练中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保证舞蹈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1 舞蹈损伤产生的原因在舞蹈练习过程中练习者身体条件在完全符合的情况下,并严格执行规定的动作要求,这时损伤产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但是符合以上要求的并不多,加之技术动作练习的长期性,因而损伤经常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
1.1 生理结构和舞蹈运动要求的矛盾以髋关节为例,髋关节关节囊厚而坚韧,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肌肉,其特点是稳定性好,但灵活性较差。
而大多数舞蹈动作离不开髋的运动与支撑,因而要求髋的能力加大,髋的稳定与灵活直接影响舞姿、技巧动作质量。
解剖特点(稳定)与动作要求(大幅度的外展、外旋)之间的矛盾是许多损伤的根本原因,如动作急于求成,不顾解剖特点而强迫增加“软开度”容易造成损伤。
1.2 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在跳跃练习过程中,正确的动作要求落地无声,足尖、掌、跟依次着地,由点到面有缓冲。
如果落地时踝、膝、髋关节没有曲屈或者屈伸角度不够,就不能完全吸收部分振荡,因而在重力的作用与地面的反作用下形成较大的合力直接冲击骶髂关节,进而造成骶髂关节疼痛、韧带扭伤。
再如,空翻动作时身体前冲或后撞,使身体失去控制能力,这种失误在动作进行中或落地时极易造成损伤。
1.3 热身活动不充分,整理活动不到位在做任何运动之前准备活动必不可少非常重要。
相关研究发现热身活动应该包括5-10 分钟50%-60%最大有氧能力的练习,加上适度的肌肉拉伸。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比分析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比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问题,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目前对于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些问题仍然待解决。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将探讨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运动者提供更加科学的训练指导,减少运动损伤带来的不良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系统分析国内外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现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为体育舞蹈运动员提供更全面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指导,促进体育舞蹈运动的健康发展。
研究还旨在推动国内外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体育舞蹈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运动损伤的风险。
对于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研究,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运动乐趣,并提高运动表现。
研究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国内外现状及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国内外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状况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类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借鉴经验,为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好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国内外现状及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运动健康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国内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状况体育舞蹈运动在中国近年来愈发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随之而来的是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运动损伤与预防项目研究
作者:陆壮杨浩
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0期
摘要:本项目针对舞蹈教学与训练的实践中,舞者多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产生损伤,并且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损伤的几率和严重性也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训练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通过对舞蹈运动损伤与预防项目的研究,以遵循舞蹈审美及其运动规律为核心原则,使从事舞蹈运动的人员,较为完整地了解科学的舞蹈运动理论知识,以增创现代科学训练器械为辅助,降低舞者在舞蹈过程中潜在的损伤风险,有效的预防舞蹈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舞蹈;运动损伤;损伤预防
当今社会,舞蹈日益渗透到不同人群的生活之中:有借助舞蹈训练培养优雅气质的少年儿童,有以舞蹈进行休闲、展示个性的青年和强身健体为目的中老年,更有广大有经过高强度专业训练的职业舞者。
诸多从事舞蹈运动的人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对于舞蹈学习和训练中运动损伤防治正是这一群体所关注的一个着眼点。
受众群体的扩大为本项目的进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但是,在广阔的市场条件背景下,实施中仍面临严峻的问题,在舞蹈教学和表演中经常会因为训练方法、方式的不科学而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早期的舞蹈训练体系主要依照前苏联的训练方法,时至今日,已经出现了很多落后的和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得到证明的错误训练方法。
由于缺少科学系统的学习很多从事舞蹈运动的人们,只知道按照老师所教授的方法进行训练,个中原理并不清晰,部分从业人员只侧重数和量而忽略休与养。
如此滞后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意识,以及对训练成果和进度片面地追求,难免出现的舞蹈运动损伤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对损伤的防治也成为舞蹈训练领域的一项迫切需求。
一、探究运动损伤原因
我们在走访舞蹈训练机构时发现,当今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训练误区,比如说:①舞蹈学员对自己的训练安全不重视,穿舞鞋的同时没有脱下袜子,一些舞蹈动作或场地原因很容易对脚踝部造成损伤;②在课前,不及时的热身或者热身动作强度不大没有产生效果,在舞蹈动作形成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肌肉、筋等部位的拉伤;③一些学员在非毯技教室的情况下,练习一些不熟练的高难度技巧性动作(例如:空中动作)非常危险,如果出现损伤,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走访观察各训练机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发现教室地面材质不同,有木地板,地胶,地毯。
不同的环境对舞者训练时出现意外损伤的结果是不同的,木地板防滑效果差,稍微落点灰就很容易滑倒。
地胶相对与地板效果更好一些,防水、软硬适中,但是在进行旋转的舞蹈技巧时,由于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大,刚刚铺设会有刺激性气味挥发,影响教学环境。
地毯局限性比较大,适合技术技巧动作的训练,不适合其他课程,不利于舞者的基本功训练。
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舞蹈动作的规则规范性,错使学员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连续的舞蹈动作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二、如何预防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1.正确穿戴舞蹈训练时必要的衣物,穿舞蹈鞋不穿袜子,必要时佩戴护膝护腕等装备。
2.在进行舞蹈训练之前务必要做好热身准备,降低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粘滞性,最大限度减小舞蹈运动中拉伤问题。
3.学员在练习是技术技巧类舞蹈动作时,教室须有教师陪同,老师也应该做好相关监督工作。
4.对舞者增设有关《舞蹈解刨学》类课程,使其充分了解人体结构,理解每个动作形成需要通过哪些组织的配合得以形成,正确掌握舞蹈动作知识,实现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5.建议舞蹈教学机构使用欧式pvc舞台专用地板,此地板无刺激性气味,表面进行特殊处理,能够保证舞者眼睛的舒适性。
此地板舒适性极佳,进行弹跳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身体与地面接触的冲击力,减小摩擦伤害。
而且具有无噪音特性,在进行舞蹈动作时产生的摩擦噪音可以减小到最低。
6.严格要求对教学教师的选拔,提高门槛,确保教师的教学技术,使学员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规格规范学习每个舞蹈动作。
三、影响舞蹈运动损伤的其他因素
(一)心理因素
据了解,大量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是由于舞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够强,由于心理过度紧张,做动作时肌肉处于僵硬状态影响动作的发挥,被动肌和主动肌不能协调配合,加大运动损伤概率。
此外,由于舞蹈训练受伤后恢复到正常训练中,舞者的心理也会有所变化。
(二)季节、环境因素
舞蹈运动的损伤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春夏季出现损伤的概率很低。
沈阳地处东北,季节分明,暖寒显著,人在秋冬季节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粘滞性较大,活动不充分很容易造成损伤。
春夏季发生损伤主要因为天气气温过于高,加上舞者长时间的训练很难避免脱水,疲劳,注意力下降,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损伤。
训练场地地面摩擦力过大或过小、地毯之间有缝隙,地面塌陷等情况会使舞者重心不稳,不及时做出反应也会造成损伤。
四、预防其他环境的相关方法
1.在上课之前舞蹈教师、学生要重视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制定完整的准备活动计划,每次上课前采取学生自觉,老师监督的形式,认真完成准备活动,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每次训练课都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的原则。
2.训练中加强心理素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自觉,提升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降低损伤的发生概率。
五、结语
舞蹈学员的训练、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都是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做好必要的体能训练,合理把握训练的强度和负荷,掌握必要的舞蹈动作运动力学原理,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做好运动康复训练和康复效果评定以及建立科学的选材机制都是预防舞蹈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宋瑞江.舞蹈运动损伤原因、预防和治疗.学术论坛,1983.
[2]于景春.舞蹈选材与训练科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4.
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名称舞蹈运动损伤与预防项目(课题编号:201610166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