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相交线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5.1相交线(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5.1相交线(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5.1相交线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河道的同侧有、两地,现要铺设一条引水管道,从地把河水引向、两地.下列四种方案中,最节省材料的是()A.B.C.D.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且∠AOC=2∠BOC,则∠AOD的度数为()A.30°B.45°C.60°D.75°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则的大小为()A.40°B.50°C.65°D.70°4.如图,在中,,,垂足为点D,那么点A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A.B.C.D.5.如图,直线AB,CD,EO相交于点O,已知OA平分∠EOC,若∠EOC:∠EOD=2:3,则∠BOD 的度数为()A.40°B.37°C.36°D.35°6.如图所示,与∠α构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为()A.1B.2C.3D.47.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在平面上,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8.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A.7B.6C.5D.49.如图所示,OA⊥OC,OB⊥OD,下面结论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①∠AOB=∠COD;②∠AOB+∠COD=90°;③∠BOC+∠AOD=180°;④∠AOC-∠COD =∠BOC.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如图,下列6种说法:①∠1与∠4是内错角;②∠1与∠2是同位角;③∠2与∠4是内错角;④∠4与∠5是同旁内角;⑤∠2与∠4是同位角;⑥∠2与∠5是内错角.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C:∠BOC=2:1,射线OE⊥CD,则∠AOE的度数为.1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1+∠2=150°,则∠3=°.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OF平分.若,则的度数为°.14.若与是对顶角,与互余,且,则的度数为°.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为.三、计算题16.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OC⊥AB,并且∠AOD=130°.求∠COD的度数.17.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CD⊥AB,∠AOE:∠AOD=3:5,求∠BOF与∠DOF的度数.四、综合题18.如图,在所标注的角中.(1)对顶角有对,邻补角有对;(2)若,,求与的度数.19.如图,点在直线外,点在直线上,连接.选择适当的工具作图.(1)在直线上作点,使,连接;(2)在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连接;(3)在,,中,最短的线段是,依据是.20.如图,直线、相交于点,且平分,平分.(1)求证:平分;(2)求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依据垂线段最短,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最节省材料的是: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即可。

与5.1相交线有关的中考试题

与5.1相交线有关的中考试题

4 大 圆 的 面 积 为 1・o, 圆 的 面 积 为 1. , 以 两 。 T 12小 T8 所 圆 面 积 的 比为 ( ・ ) ( .0 =2 1 . 1 1 : 1 8 ) 5: 6 T T
6 _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过关检测试题 B 题在第2 ) ( 7 匿
1 由 图 可知 A(4 2 , 一 , )C 一 ,2 , 4 4 , . 一 , )曰(6 1 , (5 一 )A ( ,) 点 A平 移 到 点 A 可 以看 作 先 向右 平 移 8 单 位 个 长 度 , 向 上 平 移 2个 单 位 长 度 . 据 平 移 时 点 的 再 根 坐 标 的变 化 法 则 “ 减 右 加 , 加 下 减 ” 故 在 曰. 左 上 , C 两 点 的 横 坐标 上 分 别 加 8 纵坐 标 上 分 别加 2 从而 , , 得 到 曰 ( , )C ( ,) 2 3 , 3 0 . 2 9 提示 :△A∞ 的 面 积 可 以 看 作 一 个 长方 形 的 。.
与 原 图 形 是 全 等 的 直 角 三 角形 . 图形 向右 平 移 6 原
54平移过关检 测试题 B ( . 题在第2 页) 0
1 C .


2 B .
3 C .
4. B
S B 提示 : 左 边 的 阴 影 部 分 沿 水 平 方 向 平 移 5, . 把
与 右 边 的 阴影 部 分 合 成 一 个 正 方 形 ,故 阴影 部 分 的 面积 等于 一 个 正方 形 面 积 5×5:2 . 5 。6 B 。 7 略 . 8 1 .2
9曰 一 ,) . ( l2 或曰(7 2 . 一 ,) 1. B O AA C的 面 积 为 1 . C 的面 积 为 4 2 △B D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 5.1 相交线 垂线段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  5.1 相交线  垂线段 同步练习

5.1 相交线垂线段基础训练知识点1 垂线段的定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线段就是垂直于已知直线的线段B.垂线段就是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且与已知直线相交的线段C.垂线段是一条竖起来的线段D.过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作垂线,这一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C.线段AC是点A到BC的垂线段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知识点2 垂线段的性质3.如图,计划在河边建一水厂,过C点作CD⊥AB于D点.在D点建水厂,可使水厂到村庄C的路程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4.如图,在铁路旁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车最方便,请你在铁路线上选一点来建火车站,应建在()A.A点B. B点C.C点D.D点5.如图,已知AC⊥BC,CD⊥AB,垂足分别是C,D,那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A.CD>ADB.AC<BCC.BC>BDD.CD<BD6.如图,AD⊥BD,BC⊥CD,AB=6 cm,BC=4 cm,则BD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A.大于4 cmB.小于6 cmC.大于4 cm或小于6 cmD.大于4 cm且小于6 cm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90°,AC=3,点P可以在直线BC上自由移动,则AP的长不可能是()A.2.5B.3C.4D.5知识点3 点到直线的距离8.如图所示的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的长度.9.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10.如图,其长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的条数是()A.3B.4C.5D.611.如图,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A.线段CA的长B.线段CD的长C.线段AD的长D.线段AB的长1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A.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B.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3.如图,AB⊥AC,AD⊥BC,如果AB=4 cm,AC=3 cm,AD=2.4 cm,那么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A.3 cmB.4 cmC.2.4 cmD.无法确定易错点对垂线段的性质理解不透彻而致错14.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A.等于4 cmB.等于2 cmC.小于2 cmD.不大于2 cm提升训练考查角度1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进行识别15.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A.2条B.3条C.4条D.5条考查角度2 利用作垂线法作图16.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中,∠BAC为钝角.(1)画出点C到AB的垂线段;(2)过点A画BC的垂线;(3)画出点B到AC的垂线段,并量出其长度.考查角度3 利用垂线段的性质比较大小1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画AB的垂线段PE;(2)过点P画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F点;(3)说明线段PE,PO,FO三者的大小关系,其依据是什么?考查角度4 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解实际应用题18.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位置时,离村庄N最近,请你在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的位置.探究培优拔尖角度1 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进行方案设计(建模思想)19.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拔尖角度2 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解决绝对值问题(数形结合思想)20.在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为BC,两直角边分别为AB,AC,设BC=a,AC=b,AB=c.(1)试用所学知识说明斜边BC是最长的边;(2)试化简|a-b|+|c-a|+|b+c-a|.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垂线段最短4.【答案】A5.【答案】C6.【答案】D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BC<BD<AB,所以BD大于4 cm且小于6 cm.7.【答案】A8.【答案】BN或AM9.【答案】A解:对于选项A,PQ⊥MN,Q是垂足,故线段PQ的长为点P到直线MN 的距离.10.【答案】C解:线段AB的长度可表示点B到AC的距离,线段CA的长度可表示点C到AB的距离,线段AD的长度可表示点A到BC的距离,线段CD 的长度可表示点C到AD的距离,线段BD的长度可表示点B到AD的距离,所以共有5条.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A解:因为AB⊥AC,所以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度,即3 cm.14.错解:B诊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个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虽然垂线段最短,但是并没有说明PC是垂线段,所以垂线段的长度可能小于2 cm,也可能等于2 cm.正解:D15.【答案】D16.解:如图:(1)CD即为所求;(2)直线AE即为所求;(3)BF即为所求.长度略.17.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PE<PO<FO,其依据是垂线段最短.18.解:如图所示.19.解:(1)如图,连接AD,BC,交于点H,则H点为蓄水池的位置,它到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2)如图,过点H作HG⊥EF,垂足为G,则沿HG开渠最短.根据: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分析:本题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现了建模思想的运用.20.解:(1)因为点C与直线AB上点A,B的连线中,CA是垂线段,所以AC<BC.因为点B与直线AC上点A,C的连线中,AB是垂线段,所以AB<BC.故AB,AC,BC中,斜边BC最长.(2)因为BC>AC,AB<BC,AC+AB>BC,所以原式=a-b-(c-a)+b+c-a=a.。

2024年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周测(5.1-5.2)及答案

2024年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周测(5.1-5.2)及答案

A.125°
B.135°
C.65°
1
2
3
4
D.55°
5
6
7
8
9
10
周测(5.1~5.2)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Leabharlann 8.[2023·沧州南皮县桂和中学模拟]如图,河道的一侧有甲、乙两个村庄,
现要铺设一条管道将水引向甲、乙两村,下列四种方案中最节省材料的
是( B )
A
B
C
1
2
3
4
D
5
6
7
8
9
10
周测(5.1~5.2)
∠BAG,FG平分∠AGC.请说明AE∥GF.给出了如下不完整的解答过程,
请将解答过程补充完整并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15
16
17
18
周测(5.1~5.2)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解:因为∠BAG+∠AGD=180°(已知),
∠AGC+∠AGD=180°(邻补角的性质),
所以∠BAG=∠AGC( 等量代换 ).
因为EA平分∠BAG,

所以∠1= ∠BAG(

角平分线的定义

因为FG平分∠AGC,所以∠2=

所以 AE∥GF (
).
∠AGC . 所以∠1=∠2(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5
16
17
18
周测(5.1~5.2)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16.(6分)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1的同位角是哪个角?
.
14.【推理能力】如图是某小区大门的道闸栏杆的示意图,立柱BA垂直

5.1相交线 习题(含答案)

5.1相交线 习题(含答案)

5.1相交线习题(含答案)未命名一、单选题1.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95°,∠2=53°,则∠BOE的度数为()A.28°B.32°C.42°D.52°【答案】B【解析】【分析】由∠BOE与∠AOF是对顶角,可得∠BOE=∠AOF,又因为∠COD是平角,可得∠1+∠2+∠AOF=180°,将∠1=95°,∠2=53°代入,即可求得∠AOF的度数,即∠BOE 的度数.【详解】解:∵∠BOE与∠AOF是对顶角,∴∠BOE=∠AOF,∵∠1=95°,∠2=53°,∠COD是平角,∴∠AOF=180°-∠1-∠2=180°-95°-53°=32°,即∠BOE=3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顶角和平角的概念及性质,是需要记忆的内容.2.如图,∠1,∠2是对顶角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图形中A,B,D图形中的∠1和∠2的两边都不互为反向延长线,故不是对顶角,只有C图中的∠1和∠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3.下列说法①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②因为∠1=∠2,所以∠1与∠2是对顶角;③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互余的定义、对顶角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来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所以①正确;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所以②错误;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所以③错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④错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所以⑤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余、对顶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相等的次数是5D.等角的补角相等C.单项式−ab2c33【答案】C【解析】根据线段公理对A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单项式的次数对C 进行判断;根据补角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详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A选项正确;B、对顶角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的次数是6,错误;C、单项式-ab2c33D、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15′.则∠AOD 的度数为()A.55°15′B.65°15′C.125°15′D.165°1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先求出∠BOC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AOD的度数即可. 【详解】∵EO⊥AB∴∠BOC=∠BOE+∠COE=125°15′故∠AOD=∠BOC=125°15′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对顶角的性质.6.下面四个图形中,∠1 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详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D选项中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º,则∠AOE的度数是( )A.90°B.150°C.180°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OE=30°,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求∠AOE的度数.【详解】∠DOE=30°.∵OB平分∠DOE,∴∠BOE=12∵∠AOE+∠BOE=180°,∴∠AOE=180°﹣30°=15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1和∠2是同位角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分析即可.【详解】如图①,∠1、∠2是直线m与直线n被直线p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故①符合题意;如图②,∠1、∠2是直线p与直线q被直线r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故②符合题意;如图③,∠1是直线d与直线e构成的夹角,∠2是直线g与直线f形成的夹角,∠1与∠2不是同位角,故③不符合题意;如图④,∠1、∠2是直线a与直线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故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9.如图,∠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详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C中∠1、∠2属于对顶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是需要熟记的内容.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1和∠2是同位角的是①②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关键是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解答.1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作业稿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作业稿

OEDC BA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课题:5.1.1 相交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2.如图2,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O 作一射线OC 使∠AOC=3∠BOC ,则∠BOC=_____.3.如图3,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C+∠BOD=90°,则∠BOC=_____.(图1) (图2) (图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对顶角一定相等D .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5.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的交点个数是( ).A.1B.2C.3或2D.1或2或3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并且∠EOC=70°,求∠BOD 的度数.7.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4=120°,∠2=∠3,求∠1的度数.二、拓展探究1.如图,AOE 是一条直线,OB ⊥AE ,OC ⊥OD ,找出图中互补的角有多少对,分别是哪些?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E=30°,∠BOC 是∠AOC 的2倍多30°,求∠DOF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1. 对顶角和邻补角都是指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即互为对顶角、互为邻补角;2. 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却不一定是对顶角;邻补角是两角互补的特殊情况.课题:5.1.2 垂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OA ⊥OB,OD ⊥OC,O 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BA(2)OCBA E(3)O D CBA2.如图2,AO ⊥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则OE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 5.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6.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B,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 7.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8.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OD ,OE 分别是∠AOC•与∠BOC•的角平分线.试判断OD 和OE 的位置关系二、拓展探究1.如图,已知∠AOB=165°,AO ⊥OC ,DO ⊥OB ,OE 平分∠COD.求∠COE 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EF 交于点O,OG 平分∠BOF,且CD ⊥EF,∠AOE=70°,•求∠DOG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例,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出无数条,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垂足可能在所给图形的延长线上;过直线外一点的斜线段有无数条。

《5.1相交线》检测题及答案(共两套)

《5.1相交线》检测题及答案(共两套)

《5.1相交线》检测题一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E 是AOD ∠内一点,已知OE ⊥AB ,︒=∠45BOD ,则COE ∠的度数是( )A.︒125B.︒135C.︒145D.︒1552、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 和等于180°的两个角是互为邻补角C. 连接两点的最短线是过这两点的直线D.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如图,点A 、O 、B 是在同一直线上,OD 平分∠BO C,OE 平分∠AO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DOE 是直角B.∠DOC 与∠AOE 互余C.∠AOE 和∠BOD 互余D.∠AOD 与∠DOC 互余 4、对两条直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③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④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6、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00º,则∠BOD 的度数是()A.20ºB.40ºC.50ºD.80º7、设PO⊥AB,垂足为O,C是AB上任意一个异于O的动点,连结PE,则A.PO>PCB.PO=PCC.PO<PCD.不能确定8、∠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若∠3=45º,则∠1的度数是()A.45ºB.135ºC.45º和135ºD.90º9、如图中,∠1的同位角A.3个B.4个C.2个D.1个10、如图,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A.4 B.5 C.6 D.7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两条直线相交与O,共有_______对对顶角;三条直线相交与O点,共有_______对对顶角;n条直线相交于O点,共有______对对顶角1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8°,则∠2= .1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OE 平分∠BOD,∠AOC=60º,∠EOD=______,∠EOB的余角等于______,∠EOB 的补角的31等于______.14、如图,AB ∥CD ,AC ⊥BC ,∠BAC =65°,则∠BCD =___________度。

初中数学同步训练必刷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

初中数学同步训练必刷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

初中数学同步训练必刷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一、单选题1.(2022七下·承德期末)下列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2.(2022七上·南海期中)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若∠AOC=40°,则∠BOC等于()A.140°B.60°C.40°D.160°3.(2022七下·崇川期末)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AOD=2:3,则∠BOD等于()A.36°B.72°C.60°D.75°(4.(2022九上·南宁开学考)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C 的度数是()A.115°B.125°C.135°D.145°5.(2022七下·承德期末)如图,小明手持手电筒照向地面,手电筒发出的光线CO与地面AB形成了两个角,∠BOC=8∠AOC,则∠BOC的度数是()A.160°B.150°C.120°D.20°6.(2022七下·延庆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如果∠1=35°,那么∠2的度数是()A.35°B.55°C.145°D.165°7.(2022七下·钦州期末)如图,直线AB,CD,EO相交于点O,已知OA平分∠EOC,若∠EOC:∠EOD =2:3,则∠BOD的度数为()A.40°B.37°C.36°D.35°8.(2022七下·东明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OC+∠BOD=110°,则∠AOD的度数为()A.125°B.120°C.110°D.100°9.(2022七下·青县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A.∠1和∠2互为对顶角B.∠1和∠3互为邻补角C.∠1=∠2D.∠1=∠310.(2022七下·江油期中)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A平分∠EOC,若∠EOC=70°,那么∠BOD 的度数是()A.30°B.35°C.45°D.40°二、填空题11.(2022七下·五常期末)若∠1和∠2是对顶角,∠1=36°,则∠2的度数是度.12.(2022七下·大连期末)如图,∠1与∠2是对顶角,∠1=α+10°,∠2=40°,则α=°.13.(2022七下·富川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AOD的平分线,若∠BOD=40°,则∠COE的度数为.14.(2022七下·榆林期末)若∠1与∠2是对顶角,∠3与∠2互余,且∠3=37∘,则∠1的度数为°. 15.(2022七下·雨花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若∠AOC=76°,则∠BOF的度数为°.16.(2022七下·义乌开学考)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过点O 作射线OC,若∠AOC=53°17′28″,则∠BOC 的度数是.17.(2021七下·涿鹿期末)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18.(2021七下·玉林期末)如图,两直线交于点O,若∠3=3∠2,则∠1的度数是.19.(2021七下·孝义期中)如图是某城市一座古塔底部平面图,在不能进入塔内测量的情况下,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种测量方案,学习兴趣小组认为测得∠COD的度数就是∠AOB的度数.其中的数学原理是.20.(2021七下·滦南期末)小明用一副三角板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第一步固定直角三角板ABC,并将边AC延长至点P,第二步将另一块三角板CDE的直角顶点与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 重合,摆放成如图所示,延长DC至点F,∠PCD与∠ACF就是一组对顶角,若∠ACF=30∘,则∠PCD=,若重叠所成的∠BCE=n∘(0∘<n<90∘),则∠PCF的度数.三、解答题21.(2022七下·中山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OF∠CD,若∠BOE=72°,求∠AOF的度数.22.(2022七下·韩城期中)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C=125°,∠AOE=∠BOD,求∠DOE的度数.23.(2022七下·河源期中)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已知3∠1−∠2=100°,求∠3的度数.24.(2021七下·南沙期中)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G平分∠COF,∠1=30°,∠2=45°.求∠3的度数.25.(2022七下·黄州期中)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72°,∠DOF=90°.(1)求∠DOE的度数;(2)求∠EOF的度数.26.(2021七下·瑶海期末)如图,直线AB,CD和EF相交于点O,(1)写出∠AOC,∠BOF的对顶角;(2)如果∠AOC=70°,∠BOF=20°,求∠BOC和∠DOE的度数.27.(2021七下·武昌期中)如图,直线MD、CN相交于点O,OA是∠MOC内的一条射线,OB是∠NOD 内的一条射线,∠MON=70°.(1)若∠BOD=12∠COD,求∠BON的度数;(2)若∠AOD=2∠BOD,∠BOC=3∠AOC,求∠BON的度数.2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 ∠BOE的邻补角为;(2)若,且=2:3,求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对顶角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对顶角指的是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所以:A 、两角没有公共顶点,不符合题意;B 、两角也是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长线,不符合题意;C 、两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符合题意;D 、两角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长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据此逐一判断即可.2.【答案】A 【知识点】邻补角【解析】【解答】解:∵∠AOC=40°,∴∠BOC=180°-∠AOC=180°-40°=14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邻补角求出∠BOC 的度数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 相交线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一条直线与端点在这条直线上的一条射线组成的两个角是邻补角3.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1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4.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 )5.如图是一把剪刀,其中∠1=40°,则∠2=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括号内填写依据:如图,因为直线a,b相交于点O,所以∠1+∠3=180°(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COB=30°,则∠1=__________.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则∠BOD=__________.9.如图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A.62°B.118°C.72°D.59°10.如图,三条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1+∠2+∠3等于( )A.90°B.120°C.180°D.360°1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DOB.若∠COB=35°,则∠AOD等于( )A.35°B.70°C.110°D.145°12.如图,若∠1+∠3=180°,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个,与∠1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个.13.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80°,∠2=2∠3,则∠4=__________.14.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若∠AOD-∠DOB=60°,则∠EOB=__________.15.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2=60°,求∠BOC的度数.16.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的度数.17.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18.探究题:(1)三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____个交点,分别画出图形,并数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对数;(2)四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____个交点,分别画出图形,并数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对数;(3)依次类推,n条直线相交,最少有_____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____个交点,对顶角有__________对,邻补角有__________对.5.1.2 垂线1.如图,OA⊥OB,若∠1=55°,则∠2的度数是( )A.35°B.40°C.45°D.60°2.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已知OE⊥AB,∠BOD=45°,则∠COE的度数是( )A.125°B.135°C.145°D.155°3.过线段外一点,画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A.这条线段上B.这条线段的端点C.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4.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一数,错误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所示,AD⊥BD,BC⊥CD,AB=a,BC=b,则BD的范围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6题图)(7题图)7.如图所示,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AB=6 cm,AD=5 cm,则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__________,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__________.8.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__________时,他跳得最远.9.已知直线AB,CB,l在同一平面内,若AB⊥l,垂足为B,CB⊥l,垂足也为B,则符合题意的图形可以是(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B.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若∠COB=135°,则∠MOD等于( )A.45°B.35°C.25°D.15°12.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A.2.5B.3C.4D.5(12题图)(13题图)13.如图,当∠1与∠2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OA⊥OB.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为__________.(14题)(15题)15.如图所示,OM平分∠AOB,ON平分∠COD,OM⊥ON,∠BOC=26°,求∠AOD的度数.16.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作∠DOE=∠BOD,OF平分∠AOE.(1)判断OF与OD的位置关系;(2)若∠AOC∶∠AOD=1∶5,求∠EOF的度数.1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C,D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1)该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的某一位置C′时距离村庄C最近,行驶到D′位置时,距离村庄D最近,请在公路AB 上作出C′,D′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C越来越远,而离村庄D越来越近?(只叙述结论,不必说明理由)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和∠2是内错角B.∠2和∠3是同位角C.∠1和∠3是内错角D.∠2和∠4是同旁内角(1题)(2题)2.如图,有以下判断:①∠1与∠3是内错角;②∠2与∠3是内错角;③∠2与∠4是同旁内角;④∠2与∠3是同位角.其中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3.看图填空:(3题)(1)∠1和∠3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2)∠1和∠4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3)∠B和∠2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4)∠B和∠4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4.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构成八个角,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的内错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的同旁内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题)(5题)5.如图所示,若∠1=∠2,在①∠3和∠2;②∠4和∠2;③∠3和∠6;④∠4和∠8中相等的有( )A.1对B.2对C.3对D.4对6.如图,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__________,∠3的内错角等于__________,∠3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____.(6题)(7题)7.如图所示,是一个“七”字形,与∠1是同位角的是( )A.∠2B.∠3C.∠4D.∠58.如图,属于内错角的是( )A.∠1和∠2B.∠2和∠3C.∠1和∠4D.∠3和∠4(8题)(9题)9.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和∠3是同位角B.∠A和∠C是同旁内角C.∠2和∠3是内错角D.∠3和∠B是同旁内角10.如图所示,∠B与∠CAD是由直线__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__角.(10题)(11题)11.如图,__________是∠1和∠6的同位角,__________是∠1和∠6的内错角,__________是∠6的同旁内角.12.根据图形填空:(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______是同位角.(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_____是内错角.(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___角.(4)∠2和∠4是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_____角.13.根据图形说出下列各对角是什么位置关系?(1)∠1和∠2;(2)∠1和∠7;(3)∠3和∠4;(4)∠4和∠6;(5)∠5和∠7.14.如图,∠1和∠2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和∠3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5.如图所示,如果内错角∠1与∠5相等,那么与∠1相等的角还有吗?与∠1互补的角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16.探究题:(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对;(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对;(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对.(用含n的式子表示)5.2平行线及其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