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不同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胡玲;蔡荣林;吴子建;周逸平;汪克明;李梦;唐晓敏【期刊名称】《针刺研究》【年(卷),期】2008(033)00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经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方法:6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太渊组、电针神门组、电针支正组和电针三阴交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标准导联Ⅱ导心电图,获取心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以及左心室收缩压力峰值,比较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值的绝对值均显著降低.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和电针支正组对心功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太渊组和电针三阴交组(P<0.05),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内关组和电针神门组与电针支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和"支正"穴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且"内关"和"神门"穴的效应更明显.而电针"太渊"穴和"三阴交"穴对心功能的改善无明显作用.【总页数】5页(P88-92)【作者】胡玲;蔡荣林;吴子建;周逸平;汪克明;李梦;唐晓敏【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4.1【相关文献】1.电针心经不同经脉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J],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王月兰;陈业农2.电针至阳穴、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Ⅱ导联心电图恢复时间的影响 [J], 刘宝华;蒋松鹤;樊留博3.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乙酰胆碱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 [J], 何璐;龙迪和;胡玲;唐晓敏;吴子建;蔡荣林;汪克明;刘婧4.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膻中、内关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功能活动的影响 [J], 瞿晓林;李莹姗;吴皓玄;曾豪;李宗英;龚政华5.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家兔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J], 吴子建;龙迪和;何璐;胡玲;蔡荣林;李梦;汪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内关穴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观察

7.汇总全部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注意事项】
1.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时,注意前半量正常速度给 药,后半量慢推,并注意观察家兔角膜反射。
2.乌头碱注射速度要缓慢均匀。 3.亦可从耳缘静脉注入去甲肾上腺素0.5mL/kg的剂量
造模。 4.气温的变化对实验结关穴对家兔实验性 心律失常的效应观察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观察毫针针刺双侧“内关”穴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 的影响,验证针刺疗效。
【实验对象】
健康成年家兔,雌雄一致,2.5g左右。
【实验器材】
心电图机或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精密电子天平,7号注射针头,一次性毫针 (0.30×25mm),20%氨基甲酸乙酯,0.002%乌头 碱生理盐水溶液,秒表,5mL、20mL注射器,干棉 球,兔台等。
4.然后按1mL/kg的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0.002%乌头 碱生理盐水溶液,注射速度为1mL/min,造成家兔实 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自注射开始按下秒表记录两组家 兔出现心律失常的具体时间。
5.待心律失常出现后,一组家兔手针针刺双侧“内关” 穴5分钟,平补平泻,另一组家兔不针刺,其他步骤 相同。
6.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连续记录心电图,记录两组 家兔从出现心律失常至完全恢复到窦性心律所需时间。
【实验步骤】
1.将家兔称重后,将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的剂 量,沿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成功后将家兔仰 卧固定在兔台上。
2.剪去“内关”穴处被毛,标记双侧“内关”穴。
3.先将7号注射针头分别平刺入家兔右上肢、左下肢、 右下肢末梢皮下,然后将心电图电极夹在注射针针柄 末端,连接心电图机或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记录正常家兔Ⅱ导联心电图(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 接负极,右下肢接接地电极)。
电针改善心肌缺血与穴区炎性反应的关系

电针改善心肌缺血与穴区炎性反应的关系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及穴区炎性因子的影响孙珂1,吴嘉宏1,徐森磊1,夏雪峰1,刘雨晨1,白桦1,卢圣锋1,2,张宏如1,顾一煌1(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2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穴位是'活’的”的概念,认为腧穴会随着机体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呈现“开”与“合”的不同状态。
生理状态下,腧穴处于“闭合”状态;病理状态下,穴位被“激活”,除了“按之痛”的躯体感觉外,其功能、穴区活性物质等被“激活”,从而呈现出异常的状态,此时针刺特定的穴位,可对相应的脏腑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作用。
杨广印等研究发现,消化系统疾病与相关背俞穴部位的按压痛有密切联系,明确证实了脏腑与经穴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激活态”的穴区实质上是一种外周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石宏等研究发现,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进而释放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促使相应穴区产生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使穴位处于“激活态”。
那么,针刺调节脏腑功能与穴区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是否有一定联系?为此,本研究以急性心肌缺血(AMI)损伤为模型,探讨电针干预与“内关”穴区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模型制备模型组和电针组制备大鼠AMI模型。
大鼠以5%异氟烷伴70%氮气+30%氧气快速诱导麻醉,1.5%~2%浓度维持麻醉,仰卧位固定于(37±3)℃手术台上,使用呼吸机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为60~70次/min,潮气量为1.0mL/100 mg),连接心电监护仪,标准Ⅱ导联监测心电图,手术部位脱毛并消毒,沿着第4、5肋间打开大鼠胸腔,撕开心包膜,迅速挤出心脏,用6.0无菌带线缝合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宽度、深度均为2mm,将心脏还纳胸腔,挤出胸腔气体,防止气胸,关胸逐层缝合,断开呼吸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不同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调整效应研究

不同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调整效应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红霉素诱导的家兔胃电节律亢进的调整效应,为针灸临床选择合适频率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40只家兔做耳缘静脉注射红霉素复制胃电节律紊乱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3 Hz电针组、20 Hz 电针组、100 Hz电针组,后3组分别用3 Hz、20 Hz、100 Hz 3种频率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应用IEGG谱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段的主频功率(PDP)和总功率(PTP)。
结果:红霉素可使家兔胃电PDP和PTP明显增高(P0.05);对PTP的影响20 Hz电针疗效明显优于3 Hz电针组(P0.05)。
结论:3种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有显著的调整作用,可使亢进的胃肠运动降低,而且不同频率电针对胃电的调整效应不同。
[主题词] 胃电描记术/针灸效应;胃肠活动/针灸效应;兔;电针;剂量效应关系,针灸胃肠动力学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胃动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
针灸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整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电针治疗胃肠疾病。
频率是电针刺激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同频率电针可通过不同的神经化学机制,由不同的中枢通路整合而产生效应。
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电针镇痛效应方面,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
本实验采用红霉素静脉注射制作家兔胃电节律紊乱模型,以反映胃肠运动快慢的主频功率(PDP)和反映胃肠运动强度的总功率(PTP)为观察指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作用于“足三里”穴对紊乱的家兔胃电节律的影响,为针灸临床选用合适的频率参数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40只,体重2.0~2.5 kg,雌雄各半,由江西中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赣动2003081)。
1.2分组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3 Hz电针组、20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4组,每组10只。
1.3仪器参数、试剂与腧穴定位CRX一Ⅲ型智能动态IEGG谱分析仪(江西省南昌大学制造);G6805—1电针仪(频率分别为3 Hz、20 Hz、100 Hz的脉冲连续波)。
针刺对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致家兔心率变化的调整作用

12 实 验 试 剂和 药 物 : 醉 药 : 基 甲酸 乙酯 , . 麻 氨 国
药 集 团化学 试剂 有 限公 司 。 酸 肾上 腺 素注 射液 : 盐
分组药物组药物组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新西兰家兔心率影响的比给药前给药时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注与给药前比较与药物组比较分组药物对照组针刺组药物对照组针刺组表针刺对家兔心率失常的影响给药前给药时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给药后注与给药前比较与药物对照组比较针刺对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心率变化的调整作用对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心率变慢针刺有明显的加快作用而对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心率变慢无明显影响
k g及 2 O
g / g后 新 西 兰 家免 心 率 的 变 化 ,以 及 针 刺 对 这 2个 剂 量 肾 上腺 素 所 致 的 家免 心 率 变化 是 否 具 有 调 t k g
整 作 用 。 结 果 : 脉 注 射 5 g 及 2 gk 静 O / 0g / g的 肾上 腺 素 均 能 导 致 家免 心 率 明 显 下 降 , 中静 脉 注 t 其
配对 t 验 。 间 比较 用 2组 间 的 t 验 ,所 有 检 2组 检
数 据 用 S s 1. P S 0软件 进行 处 理 。 1
3 结 果
3 1 不 同 剂 量 肾 上 腺 素 对 新 西 兰 家 兔 心 率 影 响 .
的 差 别 : 脉 注射 肾上腺 素 2 g k 静 0 t / g或 5 g k x 0t / g x
24 统 计 学处 理 : . 采用 五 , 同体 自身 前 后 比较 用
兔 心 率 的变 化 。以及 针 刺对 这 2个 剂 量 肾上 腺 素
所 致 的家兔 心 率变 化 是 否具 有 调 整作 用 。
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心电高频成分的变化

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心电高频成分的变化
刘恒亮;阎文泰;魏太星;杨国杰;张彦红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6(000)0Z1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判断比较困难。
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室支30分钟再灌注210分钟,用高频心电图三维谱分析法观察中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的变化。
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中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减少,再灌注后逐渐恢复。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刘恒亮;阎文泰;魏太星;杨国杰;张彦红
【作者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高频成分的变化 [J], 刘恒亮;阎文泰
2.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前后心电QRS波高频成分的变化 [J], 杨旭明;董建增;闫文泰
3.家兔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单向动作电位、高频心电图和心电频谱图的变化[J], 胡文尧;黄兰;吴青;何维福
4.家兔急性心肌梗塞时高频心电频谱的变化 [J], 吴青;胡文尧;黄兰;何维福
5.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高频分量变化 [J], 刘恒亮;阎文泰;魏太星;杨国杰;张彦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内关”、“神门”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的影响

电针“内关”、“神门”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心肌细胞内尾加压素Ⅱ在电针“内关”和“神门”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选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和尾加压素Ⅱ特异性拮抗剂组。
同等条件下喂养,在模型复制前3d予以电针“内关”和“神门”、以及尾静脉注射尾加压素Ⅱ特异性拮抗剂;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电图监视。
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10只纳入统计。
[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尾加压素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电针“内关”和“神门”预处理组虽也显著下降,但较模型组少(P<0.01);而特异性拮抗剂组则与模型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电针“内关”、“神门”预处理可以有效抵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尾加压素Ⅱ在此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电针内关神门尾加压素本实验观察了电针“内关”、“神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内尾加压素Ⅱ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针刺预处理的心肌保护和针刺“治未病”理论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同等条件下饲养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20±20)g(安徽全椒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99)量认(苏)字(Z0582)号)。
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I/R模型组、针刺预处理组、UII特异性受体拮抗剂组,每组20只。
1.2 试剂和仪器 UII检测试剂盒(UNIONHONEST#ADL,批号:110D2356);BIOPAC十六导生理纪录仪(美国加州产,11A2055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丹麦DAKO公司);PCE-A型程控电针治疗仪(安徽天恒科技实业有限公司);DY89�并蛐偷缍�玻璃匀浆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GL��16高速离心机(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1.3 实验条件动物于安静的环境下分笼饲养,室温控制在22±1℃(空调)的范围内,相对湿度60%左右,自然光照,塑料笼内以消毒木屑为垫料,食水自取。
电针对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要点

表2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
比较(Hz,i±s)
C型放大器连接,同时将信号数据导
人SKY—A4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 点心交感神经放电情况;同步记录患者Ⅱ导联心电图数据,并导 人SKY-A4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以获取心率(heart rate,HR)、 室内压上升段最大上升速率(maximum
四、统计学分析
d时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常规治疗
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电针 神门组部分心功能指标亦显著优于电针支正组,组间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O.05)。具体数据见表3。
三、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效果比较 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详见表4,表中数据经统计 学比较,发现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总显效率(即痊愈率+显 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JP< o.05);并且电针神门组总显效率亦显著优于电针支正组水平, 组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本研究各组患者在治
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治疗方案视患者具 体病情而定,主要为控制全身疾病、改善心肌供血、减轻不适症 状、支持干预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针对 性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治疗等¨J,具体包括口服阿司匹 林、B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他汀类调脂药物等。电
电活动均较人选时显著改善,并且以电针刺激神门穴对心肌缺 血患者的改善作用较显著。
结 果
一、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比
较
近年来物理干预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 用,其中电针治疗由于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而倍受临床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各组心肌缺血患者心交感神经 放电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经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心交感 神经放电频率均明显增高(P<O.05),提示治疗后患者交感神经 放电频率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10 d后 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均显著高于常规 治疗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 组( 简称 “ 太溪” 组) 、 电针 “ 大陵” 组( 简称 “ 大陵” 组) 、 电针 “ 太冲” 组( 简称 “ 太 冲” 组) 和 电针 非 经 穴 组( 简称非 经穴 组 ) , 每组 8只 。
关 键 词 :原 穴 ;针 刺 ;心 率 变 异性 ;心 肌 缺 血
中图分类号 :R 2 4 5 .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l O 0 0 ~ 2 7 2 3 ( 2 0 1 3 ) 0 5 — 0 0 2 3 — 0 5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有言 : “ 五藏 有 疾 , 当取 之 十 二原 , 十二原者 , 五 藏 之 所 以禀 三 百 六 十 五 节气 昧也 。” 指 出原穴 在治 疗 五脏疾 病 中的重要 作 用 。 我 们 的前 期研 究 已经 证 实 , 针 刺心 经 原 穴神 门可 显 著 改善 急 性 心肌 缺 血 家 兔 的心 功 能 、 心 交感 神 经 电活 动等 I 1 】 , 其 效 应 明 显 优 于 其 同名 经 原 穴 太 溪 / 2 1 , 其 他 原穴 , 如 心 包 经原 穴 大 陵 及其 同名 经肝 经 原 穴 太 冲 是 否 对 急 性 心 肌 缺 血 亦 有 类 似 的改 善 作 用 缺 乏 相 关研究 , 不 同原 穴 问 的针 刺效 应 差 异 的 主要 机 制仍 有 待 于进 一步 深 人探 讨 。心率 变异 性参 数是 评 价机 体 自主 神经 功 能 的 重要 指 标 , 与 心 血 管 系统 的 功 能 密 切相 关 [ 3 1 。本 研 究 通 过 观察 电针 不 同原 穴 对 急性
Vo I .3 6 No .5
1 0 .2 01 3
电针 不 同原 穴对 急 性 心 肌 缺 血 家兔 心 率变 异 性 的影 响
蔡荣林 ,胡 玲 ,吴子建 ,何 璐 ,研究 所 ,安徽合肥 2 3 0 0 3 8 )
摘要 : 目的 观 察电针不 同原穴对 急性心肌 缺血家兔 心率变异性 的影响 , 探讨不 同原穴针刺 效应 的特异性 。 方法 5 6只家兔 随机分 为正常对照组 、 模 型对照组 、 电针 “ 神门” 组、 电针 “ 太 冲” 组、 电针“ 大 陵” 组、 电针“ 太溪 ” 组和 电针非经穴组 , 每组 8只 ; 经股静脉 一次性注射垂体后 叶素复制急性心肌 缺血 家兔 模型 , 采用 B i o p a c生物信号采集 系统检测心 电信号 ,分析各 组家兔 各时问段心率变异性参数 。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模 型复制后 家兔 的心率明显下
降、 R— R 间期 ( R — R i n t e r v a l , R R I ) 、 总 变异 性 ( T o t a l v a r i a b i l i t y , T V) 及 低 频/ 高频( L o w ̄ e q u e n c y / h i g h ̄ e q u e n c y , L F / H F ) 明显升高 , 与正 常对 照组家兔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1 ) ; “ 神 门” 组、 “ 大 陵” 组及“ 太 冲” 组 的 HR、 R R I 、 T V 及L F / H F与模型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1 ) ; 而“ 太溪” 组及非经穴组的 H R、 R R I 、 T V及 L F / H F与模型组家兔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尸 > O . 0 5 ) 。结论 神 门和心包 经原穴大 陵对急性 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 异性 的调整作用较为 明 显, 心包经 同名经肝经原穴太 冲有一定 的调 整作用 , 心经 同名经 肾经原穴太溪对心 率变异性 的调整作用不 明显 。
1 . 1 实验 动 物 与 分 组
①s T段水平偏移 , 向上或向下偏移 1 >0 . 1 m V; ②T波
高耸 , 超过同导联 R波 1 / 2 ; ③ T波 高 耸 伴 有 s T段 移 位 。模 型 复制 前 记 录正 常状 态 下 家兔 心 电 图 , 心 电图异 常者 剔 除。
1 . 3 实验 方 法
青紫蓝家兔 5 6只, 雌雄各半 , 体质量( 2 . 5 ± 0 - 3 ) k g , 由南 京 安 立 默 实 验 动 物有 限公 司 提 供 , 许 可 证
根据分组治疗需要剃 除家兔 “ 神门” 、 “ 太冲”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NO: 8 1 3 0 3 0 6 2) ; 安徽省高等学校 自然科学研究项 目( NO: K J 2 0 1 2 Z 2 1 8 ) ; 安徽 中医药大 学 自然科 学研 究项 目( N O: 2 0 1 2 z r 0 0 9 ) ; 安徽 中医药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中 医针 灸学科 开放研 究课题 资助项 目
号: S C XK ( 苏) 2 0 0 9 — 0 0 0 5 。适 应性 喂养 2周 后 根 据
随机数字表 从5 6只家兔 中随机选取 8 只作为正 常对照组 ( 简称正常组 ) , 其余 家兔 给予模 型复制 。 将模 型 复制 成 功 的家 兔 随机 分 为模 型 对 照组 ( 简 称
第3 6卷第 5 期
2 0 1 3年 1 0月
云 南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Yu n n a n Uni v e r s i t y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1 . 2 模 型 复制
经股静脉一次性注射垂体后 叶素溶液( 3 u / k g ) 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 5 1 。标准 Ⅱ导联检测心
电图, 按 文献 [ 6 1 拟定 心 电 图心 肌缺 血 判定 标 准 如下 :
心肌缺血家兔心率 变异性的影 响 , 旨在进一步探讨 不 同原 穴针 刺 的效 应及 其 可 能机制 。 1 材 料与 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