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跨国探险

合集下载

跨国经营的机遇与风险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跨国经营的机遇与风险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和有益的启示。
三 、海 尔 集 团跨 国经 营的 风 险
国 际化 应 该 以提 高核 心 竞 争 力 为 目的 。与 狼 共 舞就 必须 成 为
决 定 .将 7 6台存 在 一定 质量 问题 的冰箱 由 责任 者 亲 自用 大锤 砸 狼 .否 则 就 会被 吃掉 。国 际化 本 身 不 是 追 求 的理 想 .而 是实 现 目
抓 产 品质 量 .创 立 了海 尔 冰 箱 名 牌 。 的作 用 日益 凸显 。经 济 的 全球 化 要 求 企 业成 为 国际 化 的企 业 。 从 国 内看 ” 际竞 争 国 内化 国 内竞 争 国际 化 ” 的局 面 己经 形成 。 国
1 坚持 技术 ,质 量 上的 高起 点 。1 8 . 4年成 立的 青 岛电 冰箱 总 9
2 强化 全 员质 量 意识 .强 化产 品 质 量 管 理 。 要创 名 牌 冰 箱 . 就 要 从抓 质量 入 手 。 海 尔认 为 :人是 质 量 中最 关键 的 因素 .第 ~ 流 的产 品是 第 一 流 的人 干 出 来 的 ,质 量 实 质 上 是职 工 整 体 素 质 的 体 现 .抓 质量 应该 首 先从 人抓 起 。 1 5年 集 团总裁 张 瑞敏 毅 然 8 9 的选 择 。 虽 然海 尔 国际 化 的独 特 的 思 路 和做 法 一 度 受到 质 疑 .但 实践 证 明真 理 。海 尔正 在取 得 的成 功 给 予着 国内企 业强 烈 的鼓 舞
毁 。这 次事 件 在职 工 中造 成 极大 的震 动 职 工 的质 量 意 识 从 此 有 标 的途 径 。 国 际化 战 略 应该 服 从 .服 务 于创 建 享 誉 世界 的国 际 名 了质 的提 高 。 牌 的 目标 。 ” 内不 稳 .无 外 不 强 。 内是 屁 股 .外 是 拳 头 。 坐稳 无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青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通过跨国并购策略快速扩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2016年收购了美国通用电器(GE)的家电部门。

这一并购交易的风险控制对于青岛海尔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对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进行分析。

政策风险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同,跨国并购涉及到的政策风险较大。

在海尔收购通用家电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两国的政策风险是关键因素。

中国政府对于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有一定的限制和监管,而美国政府也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监管。

海尔需要准确把握两国政策的变化,并与政府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降低政策风险对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和管理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主要风险之一。

海尔作为中国企业,与通用家电这样的美国企业在文化背景、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合作团队的沟通障碍,员工的不适应和反感,以及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冲突。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海尔需要进行充分的文化融合和管理调整,确保合并后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协同运转。

经济条件和市场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用家电作为美国家电市场的领导者,在竞争压力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美国家电市场发展相对饱和,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海尔需要认真评估美国家电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确保并购的经济条件和市场前景符合预期。

财务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之一。

并购交易通常需要海尔进行大额的资金募集和债务融资,这种资金压力可能给海尔带来财务风险。

由于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海尔需要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财务尽职调查,以了解通用家电的财务状况和风险,避免并购后发现隐患和风险。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需要全面考虑政策风险、文化差异和管理风险、经济条件和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

跨国经营:防止“水土不服”——海尔在美国成功经营的启示

跨国经营:防止“水土不服”——海尔在美国成功经营的启示

海 尔 的 宣 传 。 通 过 种 种 努 力 , 终 使 海 尔 品 牌 很 快 叫 响 美 国市 场 。 现 在 ,海 尔 已 闯 进 美 国 前 五 大 连 锁 店 ,在 纽 约 最 大 的 一 家 商 店 , 海 尔 产 品 堂 堂 正 正 地 打 着 自 己 品
牌 , 左 边 是 美 国 最 大 的 电 器 公 司

树 立 营 销 形 象 。 将 打 造
随 处 看 到 海 尔 宣 传 标 语 ; 美 国 发
行 量 很 大 的 报 刊 上 也 经 常 会 看 到
厂 的 盈 亏 平 衡 点 , 即 “ 场 的竞 市
争 力 是 海 外 建 厂 的 N- ” 。 为 提 此 , 在 进 入 美 国 时 就 进 行 了 认 真 测 算 ,在 美 国 建 一 个 冰 箱 厂 的盈 亏平 衡 点 产量 是 3 O万 台 , 而 海 尔 19 年 出 口美 国 的 冰 箱 已 有 4 98 0 多 万 台 , 远 远 超 过 了 盈 亏 平 衡 点 。 这 时 ,海 尔 才 在 美 国 建 立 自
没 有海 尔 产 品卖 ? 的次 数 多 了 , 问
后 有 工 厂 ” 。 海 尔 从 19 9 5年 向 美 国 市 场 出 口 冰 箱 。 起 初 以 OEM 方
便 在 沃 尔 玛 提 高 了 知 名 度 ,使 其 主 动 提 出 合 作 代 销 海 尔 产 品 。 与
此 同时 ,他 们 还 加 大 品 牌 广 告 宣
维普资讯


中 ,越 来 越 多 的 国 内 企 业 积 极 实 施 走 出 去 战 略 ,到 海 外 去 开拓 跨 国 经 营 , 有 不 少 已 经 取 得 不 错 的 业 绩 。 但 也 有 一 些 企 业 ,海 外 跨 国 经 营 却 出 现 了 “ 土 不 服 ” 的 水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只有做不了事的人。

如果你真的下决心去做一件事,那全世界都会给予你帮助。

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路,别人肯定都会为你让路”,这是我观看首席执行官的真实感言。

首席执行官的这部影片我是第一次观看,以前仅是听说海尔公司有位神奇人物——-张瑞敏,当时说实话没什么印象,只是当个故事来听,但通过这次影片的欣赏,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感叹。

和对张瑞敏的由衷敬佩。

同时,对自己也是有新的要求。

影片中介绍了张瑞敏的创业历程。

他的.成功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

是那么的扎实。

就像影片的一个片段:他在办公室,看楼下的工人。

说了句:“看到他们,我重来不敢停止脚步”。

他真的是非常敬业、负责任。

我想海尔公司之所以被现代消费者所认可和张瑞敏的做事态度是分不开的。

影片中还有个片段让我记忆忧新。

“一次庆功会上,外国人对张瑞敏说:中国的烟花是世界一流的,但中国的工业还需要50年就会赶上西方国家了。

”这句话刺痛了张瑞敏的心。

他当时就励志一定要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之后通过他的严格管理和对工作的要求,仅仅通过十四年的努力,海尔品牌让世界所熟悉。

也让西方人对我们有重新的认识。

想想他成功的理由在哪?就如他影片中所说的:人是空手来、空手去。

人离开人世,什么都带不走。

为什么拼命的工作———梦想是啊!梦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你飞向想去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梦想,但真正实现的又有几个?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短暂。

一定要很好的利用时间,并且努力的工作,实现自己梦想。

算一算自己来公司已经有一年了。

我是带有梦想而来,但没有为梦想而做,这也许就是我失败的原因。

也许是泰盈公司的文化没有全部领略,泰盈公司精神没有全部吸收,但是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遗憾。

通过此次影片我对自己也有更高的目标。

泰盈公司是我的启蒙公司。

他改变了我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态度。

就如老泰盈人常说的那句“浓缩人生”。

在这里不但可以挣钱,还可以学习。

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青岛海尔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全球化战略,不断寻求跨国并购机会。

2016年,青岛海尔成功收购了全球知名的家电巨头通用电器旗下的家电业务,这次跨国并购为青岛海尔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1. 政治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经济环境,其中政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在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青岛海尔需要考虑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政府对外资的政策、税收政策等因素。

尤其是在涉及到涉及关键行业的跨国并购时,政治因素更是需要慎重考虑。

2. 经济风险通用家电是全球知名的家电巨头,其所在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整个家电行业有着重要影响。

青岛海尔需要对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预测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通用家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估。

跨国并购还可能受到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3. 技术风险在跨国并购中,技术不匹配可能导致并购后无法实现预期的效益。

青岛海尔需要充分了解通用家电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地位。

还需要考虑并购后如何整合两个企业的技术优势,实现技术协同,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4. 品牌风险通用家电是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跨国并购后,青岛海尔需要认真考虑如何保护和发展通用家电的品牌价值,同时避免因并购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

5. 文化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多个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管理团队,在管理层次、组织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不同。

青岛海尔需要重视文化融合,关注人才流失、员工士气等问题,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关系,确保并购后的整体运作顺利。

6. 法律风险跨国并购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青岛海尔需要全面了解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遵守当地的劳动法、环境法等法规,避免因法律问题而导致并购失败或者损失。

针对以上风险,青岛海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1.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青岛海尔需要对不同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张瑞敏揭秘海尔美国发家史

张瑞敏揭秘海尔美国发家史

张瑞敏揭秘海尔美国发家史发表日期:2004-11-09 16:03:49连日来,披露海尔集团高举国际化大旗,并成功抢滩美国家电市场的新书《张瑞敏如是说》在各大书店热销。

美国公司建立后,张瑞敏一直在冥思苦想怎样才能进美国的门、打入美国的主流市场呢?海尔在美国挖人才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贾迈尔曾经说:“我爱海尔,它带给我永远创新的精神。

”一个销售额60亿美元的著名经销商曾主动拜访贾迈尔,希望贾迈尔能为他们工作,贾迈尔回答说:“我是一个小经销商,如果不是海尔我连见到你都是不可能的事。

”贾迈尔原来是一家叫“美国家电公司”的老板,专门销售从墨西哥、土耳其和中国进口的冰箱。

贾迈尔说:“第一次从中国进口的集装箱到了,我打开门,发现里面的冰箱四分五裂,只能自己一台一台重新安装起来。

”1995年,贾迈尔下决心要去中国找一家质量过硬的工厂,他在机场看到了海尔的广告,特地去青岛拜访。

海尔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厂里整洁有序,而且工厂很忙。

令他惊讶的是,海尔人居然提出要在产品上打海尔牌。

“我去中国其他工厂商量进货的时候,他们往往只是想方设法要把东西卖给我,挂不挂牌子无所谓。

我的结论是,他们躲在别人的品牌后面,自己不想承担责任。

”贾迈尔说。

当时海尔在美国并不像GE、惠而浦那样知名,人们甚至连Haier这个词怎么念都不知道,而且海尔只能提供50升、76升和110升三种规格的小型冰箱。

“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海尔?”贾迈尔说,“因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丽的图画。

”后来的事实表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1998年,贾迈尔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美元。

为了在美国做大,张瑞敏1999年决定在纽约成立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为了挖贾迈尔过来做总裁,海尔开出了25万美元的年薪并让出了美国海尔贸易公司近50%的股权。

贾迈尔则挖来其他业内人士,如原来在美国最大的电器商店之一——TheWiz担任采购经理的于学治。

正是海尔本土化的人才战略,使得海尔在美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公务员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公务员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公务员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图形推理(6题)1.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4. 下面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哪一项能由左边给定的纸板折叠而成?()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6.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二、定义判断(10题)7.权威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权威效应的是()。

A.《史蒂夫·乔布斯传》一书在市场上掀起热潮,成为畅销书冠军B.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C.父母经常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所以孩子一旦考试不好就非常怕父母责骂D.很多考研或考公务员的考生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去听听专家对考试的预测8. 相传在古时的藏区,当年幼的藏犬刚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它们互相撕咬,最后幸存下来的犬被称为“獒”,通常十只藏犬中才能产生一只獒。

这种现象被称为犬獒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犬獒效应的一项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香蕉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但内心已经被外国同化,“变成”白色的人。

芒果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而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与皮肤一样颜色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芒果人的是:A.小王的孩子出国两年后就不愿意回国了,而且每次回国后总觉得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B.丽丽虽然父母都是中国人,但是从小在美国养父母家长大,不会说汉语,结婚后和丈夫一起来中国旅游。

并购8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海尔给Candy带去了什么

并购8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海尔给Candy带去了什么

并购8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海尔给Candy带去了什么陈莉【期刊名称】《《电器》》【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3页(P46-48)【作者】陈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9年10月末,“青岛海尔”在更名“海尔智家”后首次发布三季度报。

其中海外业务的优异表现成为最大亮点,而欧洲业务无疑是亮点中的亮点。

三季度报显示,2019年1~9月,海尔智家营收1842.7亿元,其中海外营收占比达到47%,同比增速达到25%。

其中欧洲市场收入在将Candy并入报表后,同比增长224.5%。

海尔欧洲业务突飞猛进的背后,Candy显然举足轻重。

“海尔1月8日完成对Candy的收购。

截至9月初,在8个月的时间里,Candy收入同比增长11%。

”海尔集团欧洲市场总经理孙书宝对《电器》记者说。

相对于欧洲家电市场的整体下滑,虽然两位数的增长确实难能可贵,但更可贵的是,这么大的收购举动,并没有令Candy在市场的表现有任何停滞,收购Candy短短8个月的时间,Candy在市场上的表现顺畅无阻,并成为欧洲市场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

“这说明,海尔在跨国并购上有了一套完善、有效的操作办法,可以让这些被并购的海外企业快速融入海尔,并得到正向激励。

在中国家电业,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还不多。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评价说。

那么,短短8个月,海尔究竟给Candy带去了什么?海尔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究竟练出了哪些独门绝技?全新本土形象在IFA登场“三位一体”,是海尔一直秉承的国际化战略。

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本土销售,对于欧洲市场来说,一年一度的IFA正是检验海尔这三个“本土”的最好平台。

9月5日,在IFA2019开展前一天的媒体日上,Miele、BSH等欧洲本土企业都在自己的展台上召开媒体发布会。

这其中,也有海尔。

“提前注册的媒体大概180人,现场到会的媒体超过200人,并且,没有记者提前退场。

”孙书宝说,“我们也向媒体发布了未来趋势,尤其是收购Candy之后的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巴基斯坦一家21口人设计巨型冰箱,在曼谷高速公路边为大广告牌做佛教法事……海尔集团,这家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市场探索过程中充满了鲜为人知的故事。

借用海尔集团亚太区总裁柯汉忠(Philip S. Carmichael)的话,海尔的国际化不是管理者简单的一步决策,而是一段漫长的跨国旅程。

据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公布的市场调研数据,海尔去年首次成了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厂商。

紧随其后的是愈百年历史、曾经的行业领头羊美国惠而浦公司。

最近,柯汉忠在青岛接受了《财富》(中文版)的独家专访,分享了海尔在亚太区发展过程中有关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本地化管理中的有趣故事。

据柯汉忠介绍,他掌管的亚太区包括中国以外,从巴基斯坦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到韩国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地域。

海尔在这个地域拥有两个工业园区,10家贸易公司,还有一些位于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制造厂。

这些横跨亚太广大地区的资源设施,为这些文化习俗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本地化的服务。

在穆斯林国家,人们一天要祈祷五次。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海尔在巴基斯坦的公司内部设有自己的祈祷室。

“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提供(祈祷的)便利,更要把这些习俗融入当地公司文化,就如同其他的当地公司一样。

”柯汉忠开场即指出跨国企业需要尊重东道国的宗教和文化。

到了东南亚的泰国,佛教文化浓郁,每逢日常生活的大事件,人们都要举行仪式,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去年,海尔在从曼谷机场到市中心的道路边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宣传海尔。

每年有1,300万人从此路过,这一品牌推广的决策在情理之中。

但是,考虑到本地员工的宗教情愫,海尔还在广告牌竖起时举行了佛教仪式,祈求好运。

在设计研发方面,柯汉忠指出,由于公司的产品和用户“生活”在一起,因此要求厂商对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有深入的理解。

以他生活过十年的日本为例,这个岛国有一、两亿人口,人们对空间和土地无比珍惜,不容丝毫浪费。

所以,日本人的生活空间很小,并且用度精确。

“我们这个房间两倍的大小,是日本四人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

”柯汉忠用手比划着采访使用的十多平米的小会议室。

“我们去年底推出的洗衣机,就是专为这些狭小的空间设计的。

”他所指的洗衣机,是一些有着绚丽色彩、外形四方的迷你洗衣机,控制系统在滚筒的竖直上方,从而节省了点滴空间,同时不失日本用户对色彩的偏好。

亚太地区国家虽然文化宗教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在人口增长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大市场——欧洲和北美,是家电厂商的争夺之地。

此前,完全专注于北美市场的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在危机期间全球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在进入这些市场之前,海尔分析了很多国家的人口和家庭现状。

“让人想不到的是,巴基斯坦一个家庭平均有21人。

”柯汉忠介绍说。

对于这种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家用冰箱必须具备一个小型商用冰柜的能力。

此外,巴基斯坦人不像中国北方人那样高大。

所以,海尔为巴基斯坦设计的冰箱更宽,有很多空间可以
放入新鲜的蔬菜;同时,冰箱更矮,便于取物。

这与公司在中国、日本和欧洲销售的冰箱都不相同。

据他介绍,这些本地化的产品设计来自海尔自身的内部协作。

以日本的洗衣机为例,产品设计由总部、日本的海外贸易公司和他所在的产品市场创新部共同完成。

其中,产品市场创新部帮助协调海外运作,通过客户管理、客户第一满意度和全程最佳用户体验来实现该中国品牌美誉度在海外的不断提升。

三年前,海尔品牌价值已经高达786亿元。

但是,企业拥有优秀的品牌,并不意味在东道国的市场会自然占有绝对优势。

海尔集团的海外分支机构中,98%的员工不是中国人,而这些本地员工最终让本地文化融入了公司DNA,帮助海尔通过售后服务接触到了消费者,发掘了他们的最终需求。

据介绍,海尔亚太营销方面的总经理都是本地人。

正是这些谙熟本地需求和渠道的员工,利用海尔的资源为公司赢得了海外的市场。

洗土豆的洗衣机曾经在国内被广泛报道,是张瑞敏细心了解农村用户需求的经典案例。

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到,亚太的团队已经把同样的产品销售到了新西兰,这些设计优秀、很少发生故障的洗衣机,已经成了新西兰的很多农场的必备之物。

现在的海尔集团,从内到外都在执行张瑞敏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顶部是客户;紧跟他们的员工是“小CEO”,他们和客户直接接触,对客户的业绩负责;“而我们(高管)在最下方,帮助这些员工,为他们接触客户提供便利。

”柯汉忠解释道。

当然,“为员工提供便利的”高管们很难在青岛的办公室里完成所有的工作。

市场和品牌的决策同样需要走近东道国。

几年前,海尔成了NBA的赞助商。

但是最后发现,此举对亚太地区推广并不适合。

比如,在日本,最受关注的体育项目是棒球,擅长灵活应对未知市场的海尔迅速成了最早赞助日本职业棒球赛的中国公司。

据报道,现在海尔成了日本著名职业棒球队崎玉西武狮队的赞助商。

由于效果显著,2010年度广告宣传费预算较之去年的增幅超过了30%。

越过赤道,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柯汉忠又发现了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见过的女子体育运动,名为“篮网球”。

此运动起源于早期的女子篮球。

从1890年开始,它在英格兰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育运动,现在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日中天的女子运动。

需要掌握女性用户口碑的海尔,迅速赞助了一支该项目的运动队。

在其他的一些市场,非传统的手段也会有意外的斩获。

2009年,海尔和一家总部在青岛的手机运营商合作,在马来西亚采用短信广告的形式推广产品。

“这个行业可能是第一次有公司做这样的尝试。

”柯汉忠回忆道。

在初步试验后,产品信息短信发到了某区域的潜在用户。

当短信内容包含某些商品打折信息时,公司发现了意外的收获,近20%收到短信的用户选购了商品。

“这是世界上最清洁、最绿色的广告方式,不仅快速有效,还可以量化评估。

”柯汉忠言语中充满兴奋。

海尔很快在别的市场也采用了类似手段。

柯汉忠认为,在亚太市场,用户获取白色家电商品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用户口碑、商场购买点等。

当海尔的竞争对手在户外投入甚大时,他却在研究搜索引擎优化,确保海尔的产品网页和搜索引擎能够很好地匹配。

在他看来,户外广告对于全球知名品牌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做可以提醒用户你的存在。

但是,对于新创建一个全球品牌来说,需要更精妙的主意。

在上网用户占人口比例很高的韩国,海尔采用了更前沿的手段贴近用户。

他们在Naver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消费者博客,让用户与用户交流,公司不参与其中,而博客与当地最大的搜索门户网站Naver联接在一起。

在日本,海尔在日本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年轻消费者中举办竞赛,将其中的七位获胜选手邀请到了青岛,参观海尔。

公司唯一的要求是回到日本后,这些年轻的意见领袖在他们的博客上描写在海尔的所见所闻,海尔对这些内容拥有版权。

“让日本的用户与用户对话。

”柯汉忠认为这就是公司的最终意图。

去年年底,在Euromonitor公司的报告上可以看出,海尔之后的传统强势品牌市场占有率都在降低,唯独海尔一家在迅猛增长,吃掉了别家丢弃的市场份额。

在海外发展的同时,海尔和其他一些中国企业一样注重内外兼修。

柯汉忠所在的办公楼对面就是海尔大学,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接触上百门课程,其中包括柯汉忠亲自教授的课程——“海尔话”。

听过他讲课的员工反映,柯汉忠教的是大家如何了解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更容易接近国外的客户。

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沟通的一个理想话题是NBA,双方都很在行。

但是,如果用NBA的故事与欧洲人交流,则会发现对方态度冷淡。

毕竟,这是美国人的运动。

曾在罗克韦尔、IBM和波音等《财富》500强企业担任亚太区高管的柯汉忠,2008年离开日本来到青岛。

他认为,自己的办公室就在航班上,近一半时间穿
梭于亚太各国。

同时,他认为青岛和其他西方跨国企业类似的一点是总部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的效率,类似于沃尔玛。

“如果你想为沃尔玛提供服务或产品,你必须前往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因为那里是沃尔玛这家全球公司的总部。

”他说。

在柯汉忠眼中,海尔和一般跨国企业最大的不同是有很多年轻的管理者,这方面超越了不少的其他跨国企业。

这些年轻员工在跨文化方面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在他的回忆中,这一点和二、三十年前的日本企业非常相似,不过他相信海尔人更年轻,更聪明,征服世界也许用不了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