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调说明doc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摘要:为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检查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进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关键词:解译标志;举证1 前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乡镇调查,查清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土地权属调查时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地区开展补充调查【1】。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流程2.1准备工作为促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培训以及资料收集。
2.1.1制定方案根部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第三次国土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区基本概况、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调查准备工作、内业数据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成果质量控制、调查主要成果、计划季度安排和组织实施等。
2.1.2人员培训在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权,各地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统一地类标准和成果要求、规范作业程序和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原则和工作纪律,保证调查进度,确保调查质量。
2.1.3资料准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坡度图数据、耕地等别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国有土地界线、林区界线、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生态界线、批准未建设用地界线、分辨率优于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资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等。
2.2 内业信息提取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规律与耕作方式等,建立调查区典型地类解译标志。
依据下发的影像,全体人员以村为单位按照工作分类,依据遥感影像特征内业勾绘地类图斑边界,判读地类,并且通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填写地类属性。
三调要素代码

号
1
标识码
2
要素代码
3
图斑预编号
4
图斑编号
5
地类编码
6
地类名称
7
权属性质
8
权属单位代码
9
权属单位名称
10
坐落单位代码
11
坐落单位名称
12
图斑面积
13
扣除地类编码
14
扣除地类系数
15
扣除地类面积
16
图斑地类面积
17
耕地类型
18
耕地坡度级别
19
线状地物宽度
三调要素代码
约
字段代码
束 备注
条
件
BSM
注 4:坐落单位代码指该地类图斑实际坐落单位的代码。
注 5:图斑面积指用经过核定的地类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所有地类的面积(如地类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 面积)。
注 6:扣除地类面积=图斑面积*扣除地类系数。
注 7:图斑地类面积 = 图斑面积 - 扣除地类面积耕地类型填写“TT”。
【08】
C
C
【09】
M
28
描述说明
MSSM
M
29
海岛名称
HDMC
C
30
备注
BZ
O
注 1:图斑以村级调查区为单位统一顺序编号。变更图斑号在本村级调查区最大图斑号后续编。
注 2:地类编码和名称按《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附录 A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执行,填写最末级 分类。
注 3:权属单位代码和名称为该地类图斑实际权属单位的代码和名称。城镇村细化调查中,多宗地合并为一个地类 图斑,可以填写一种主要的权属单位名称与代码,也可将多宗地的上一级权属单位名称与代码录入相应字段,各地 可制定相应的规则,但应符合字段类型和长度要求。
林业三调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林业三调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近期,我单位积极开展林业三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就我单位林业三调工作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
一、工作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林业三调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
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认真负责,全力以赴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调查摸底情况。
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对林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包括林木种类、树龄、密度、分布情况等,详细记录了各项数据,并制作了专业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一工作,我们对我单位的林地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病虫害调查情况。
针对林地病虫害情况,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各类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科学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这一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扩散,保护了林地资源的健康。
四、林地资源利用情况。
我们对林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明确了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方向。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开展林业三调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林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病虫害防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加大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林业三调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之,我单位在林业三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辜负信任,继续努力工作。
使用权地籍调查表填写规范

1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1.1 地籍调查表由封面、基本表、界址标示表、界址签章表、宗地草图、界址说明、调查审核表和共用宗地面积分摊表等组成。
1.2 地籍调查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每宗地填写一份。
所有宗地的地籍调查都应填写此表。
1.3 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内容与实地一致,表达准确无误,字迹清晰整洁。
1.4 表中填写的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划改符号用“﹨”表示,并在划改处由划改人员签字或盖章;全表划改不超过2处。
1.5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得空项。
确属不填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1.6 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1.7 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宗地草图可以附贴。
凡附页和附贴的,应加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印章。
2 地籍调查表填写方法2.1 封面2.1.1编号。
可以是流水号,也可以是预编宗地号,用自然数编制。
2.1.2宗地代码。
填写按照本细则3.1.4的规定预编宗地代码,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可省略。
2.1.3土地权利人。
填写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名称。
共用使用权宗地,填写任意共用人名称。
2.2 基本表2.2.1土地权利人。
填写宅基地使用权人或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名称。
2.2.2单位性质。
(1)宅基地填写个人。
(2)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使用单位的性质分别填写。
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
企业单位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
2.2.3证件类型。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
2.2.4证件编号。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公民身份号码、军官证号码、护照号码等。
林业三调工作情况汇报表

林业三调工作情况汇报表
近期,我所在的林业部门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林业三调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做以下汇报。
首先,我们对林地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通过现场勘查和测量,我们准确地掌握了林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等基本信息,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对林地的植被、土壤、水源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林地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对林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我们对林地内的各类树木进行了逐株清查,对其树种、树龄、树高、胸径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评估。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林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发现了一些病虫害和枯死树木,为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我们对林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我们对林地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对林地内的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林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为保护和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此次林业三调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这次工作,我们不仅全面了解了林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还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林地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和保护措施,努力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岗位调动通知书 劳动合同3篇

岗位调动通知书劳动合同3篇篇1岗位调动通知书尊敬的XXX: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现公司决定对您进行岗位调动,您将从原来的部门调往新的部门,担任新的职务。
为了保证这次岗位调动的顺利进行,特向您发出本通知。
一、调动时间根据公司的安排,您的岗位调动时间为X年X月X日起生效,届时请您按时到新岗位报到。
二、调动原因公司对您的工作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您在原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因此,公司希望您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展现更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在新的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三、新岗位职责您将调往新的部门,担任X职务。
具体的工作内容、目标和要求将由新部门负责人进行详细的说明。
希望您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新同事们合作融洽,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调动后待遇您的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不会因此次调动而有所变化,公司将继续按原合同约定支付您的工资和福利。
五、其他事项1.请您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公司与您联系;2.调动后如有任何困难或问题,请及时与人力资源部联系,我们会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3.希望您能够克服适应期的困难,勇敢面对新的挑战,不断提升自我,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请您认真阅读本通知,按时到新岗位报到,履行好新的职责,谨此通知。
特此通知。
公司名称日期:XXXX年XX月XX日附件:个人档案复印件员工签名:审批人签字: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签字:这封岗位调动通知书不仅是一份简单的通知,更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对员工发展的期待和希望。
希望每位员工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新的挑战,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长度超过要求,共1051字】篇2岗位调动通知书尊敬的各位员工: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发挥各位员工的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现对部分员工进行岗位调整。
请各位员工注意以下事项:一、调动范围:本次岗位调动主要涉及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等部门。
二、调动原因:1. 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协调第2节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2

第2节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读表,回答1~2题.占全国的百分比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80%14。
7%人口53.5%44。
4%耕地35.2%59.2%1。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1.B2。
C[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
第2题,水土资源明显不匹配,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C 4.D[第3题,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对提高水运能力和开发水电影响不大;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为了确保调水的水质不被沿线的工业企业污水污染,必须加强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第4题,南水北调是有计划地人工调水的工程,可以控制调水量,不会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①错误;京津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可以缓解京津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减少地下水的抽取,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②正确;南水北调的水并不汇入黄河,所以不会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③错误;大量抽水北调,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沉积增多,可能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④正确。
银行限额调整说明模板

银行限额调整说明模板尊敬的客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银行的支持与信任。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我行决定对部分业务的限额进行调整。
现将有关调整事项向您做出说明,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
一、调整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我行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业务限额,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
此次调整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客户反馈的综合考虑,旨在提升客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调整内容1. 转账限额调整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转账需求,我行决定调整转账限额。
具体调整如下:(1)个人网银转账限额:将单笔转账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2)手机银行转账限额:将单笔转账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3)柜台转账限额:将单笔转账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2. 取款限额调整为了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取款,我行决定调整取款限额。
具体调整如下:(1)个人网银取款限额:将单日取款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2)ATM取款限额:将单日取款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3)柜台取款限额:将单日取款限额由原先的XXX元提高至XXX元。
3. POS消费限额调整为了满足客户日常消费的需求,我行决定调整POS消费限额。
具体调整如下:(1)个人信用卡POS消费限额:将单笔消费限额由原先的XXX 元提高至XXX元。
(2)个人借记卡POS消费限额:将单笔消费限额由原先的XXX 元提高至XXX元。
三、调整原因此次限额调整是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综合考虑,旨在提升客户的金融体验和满足客户的日常需求。
我们深知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的追求,因此我们不断优化和调整限额,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调整后的影响此次限额调整将使客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转账、取款和消费,提高了客户的资金运作效率和金融服务体验。
我们相信,这一调整将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五、温馨提示请您在使用相关业务时,注意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账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山西省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地调说明第一章勘察工作概况1.1工程概况山西省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工可阶段设计了八条线路,A线、B1线、B2线、C线、D线、E线、F线、G线。
A线方案全长100.789243km,B1线方案全长11.749791km,B2线方案全长10.098997km,C线方案全长43.962011km,D线方案全长65.207279km,E线方案全长27.315340km,F线方案全长24.995264m,G 线方案全长6.36769km。
A线起点位于祁县修善村西北,与大运高速公路相连,向西北方向跨汾河至汾河灌区管理站后折向至信贤村折向西北跨过磁窑河,过新立村跨南同蒲铁路后折向西,在樊家庄村东南又折向西北,跨过文峪河与夏汾高速交汇后向西北方向跨过G307国道绕西峪村西南沿文峪河水库南岸过南堡、阳湾、西社镇,折向西南三道川的温家庄、下社、程家庄、林湾、李家庄、麻峪口、陈家社、李家会、崖底村、寨则沟,过岳家庄折向西北的康家岭、新山湾、崖窑湾、神峪沟、马槽里、杜家庄、塔里、新井里、庙圪垯东义沟,终点为方山县大武镇,与在建的吕梁环城线连接。
B1线起点在高车村北,与大运高速相接,向西途经麻家堡、永泉酒厂、在信贤村北折向西北、过武良村后折向西,跨过磁窑河后与A线相交于AK15+400处。
B2线起点在韩弓村东北与大运高速相接,向西过南庄镇、温云、在武良村北跨过磁窑河后与A线相交于AK15+400处。
C线经会立、柏叶口、孔家庄、禅寺塔村、兑久会、高家坪、王家庄、窑儿上、南中庄、张家庄、塔上、西沟、胡家沟、庙底、西华村、桑湾、武家庄、木瓜棱、九圪塔、康家岭、新山湾、河洞沟、尹家庄、下马寨、前阳坡、辛家沟、峪元、梁家沟至线路终点罗家岭。
D线与A线在阳湾相交汇于AK34+258.750后向西北行走,过西社、三道川、野则河、文峪河、田家沟、西落沟、神堂坪、柏叶口、岔口、下长斜、上长斜、石沙庄、寨则、河西、中庄、双家寨、翟家庄、前王庄、后王庄、圪洞、青崖沟、阳坡,南穿云顶山后至卧虎塔、龙石头、青石坡,终点在东方红水库西,和AK线相汇于AK94+258.552。
E线起点与D线相交于DK78+700后过云顶山至卧虎塔后折向西南的千树塔、千年、吴家庄、四海湾、崖窑湾、小神头、尹家庄、下马寨、曹秦家崖,邢家庄、归化、严村、至线路终点德岗村西北。
F线起点与A线相交于AK70+000后折向岳家庄村西南、以隧道形式穿越至井沟,往西北方向至归化村南,沿小东川河南岸过苏家庄、严村,在德岗村西南至线路终点。
G线起点与A线相交于AK91+698.212后折向马槽里村西南,行走在杜家庄村南、高家庄村南及贾梧西南至线路终点。
1.2主要任务(1)了解各路线走廊或通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参数、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及发育规律。
(2)初步查明沿线水库、矿区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路线的关系。
(3)初步查明控制线路及工程方案的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及发育规律。
(4)初步查明技术复杂大桥桥位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床及岸坡的稳定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及发育规律。
(5)初步查明长隧道及特长隧道隧址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围岩分级、进出口地带斜坡的稳定性、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及发育规律。
(6)对控制路线方案的越岭地段、区域性断裂通过的峡谷、区域性储水构造,初步查明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潜在不良地质的类型、规模。
(7)初步查明筑路材料的分布、开采、运输条件以及工程用水的水质、水源情况。
(8)评价各路线走廊或通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 2 页(9)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报告。
1.3工作方法本次地质勘察按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室内资料整编三个阶段进行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资料、编写《勘察大纲》、组建队伍;野外工作于2012年6月19日至6月29日开展;室内资料整编与2012年7月5日完成。
根据本路线区的冲洪积平原区、褶皱断块剥蚀中低山区、剥蚀侵蚀高中山区、黄土覆盖中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本次勘察采用以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辅以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原则进行。
工程地质测绘以1:10000地形底图对路线两侧各500m范围内,填制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采用观测点与观测路线相结合,控制地质界线和不良地质分布边缘,重要地质点进行素描及拍照,同时描述记录有关地质现象。
观测点间距一般是图面上的2~3cm,地质条件简单的放大至3~5cm,地质点定位用手持GPS法。
地层以组作为地质填图单位。
有特殊意义的如泉、溶洞等用符号表示,其勾绘误差一般1mm。
岩层产状以方位角表示倾向、倾角。
第二章自然地理2.1地理位置拟建高速公路,位于山西省中部,东西向展布,横贯吕梁山脉中部。
行政区划隶属晋中市、吕梁市。
A线方案全长100.789243km,B1线方案全长11.749791km,B2线方案全长10.098997km,C线方案全长43.962011km,D线方案全长65.207279km,E线方案全长27.315340km,F线方案全长24.995264m,G线方案全长6.36769km。
走廊带处于东经111°19′00″~112°21′00″,北纬37°30′00″~37°38′00″之间。
路线自然地理属晋中盆地西缘、吕梁山脉中部。
其中:交城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4′24″~112°17′00″,北纬37°54′24″~38°28′00″。
西北至东南端点直线最长为83.56km,东北至西南最宽为34.65km,县境总面积1822km2。
文水县地理坐标:东经110°30′02″~112°19′27″,北纬37°15′51″~37°34′57″,东西县界相距约72.8km、南北相距约35.6km,总面积1064.4km2。
离石区地理坐标:东经110°55′~111°35′,北纬37°21′~37°42′,全县东西长55km,南北宽45km,总面积1325km2。
2.2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山西省中部,横穿晋中盆地西部、吕梁山脉中部。
路线方案走廊带内最高点位于A线下庄隧道的山顶,标高2026m;最低点位于A 线起点段汾河河床,标高750.00m,最大相对高差1276m。
总体地形地貌复杂,线路走廊带沟壑纵横,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林木茂盛。
因地质构造、岩性特征、风化剥蚀差异大,起点到终点分为冲洪积平原区、褶皱断块剥蚀中低山区、剥蚀侵蚀高中山区、黄土覆盖中山区共四大地貌单元。
(一)、冲洪积平原区项目区起始段属于晋中盆地冲洪积平原区,对应线路里程AK0+000~AK24+650之间,B1K0+000~B1K11+749之间,B2K0+000~B2K10+098之间。
高程在750~776m之间,地势平坦,由汾河、磁窑河、瓦窑河、文峪河等冲洪积扇组成,岩性为第四系松散层,包括冲积粉土、粉质粘土、砂卵石,属松软土类型。
该段发育区域性交城~清徐大断层(F1),对应AK24+650~AK24+660之间。
清徐---交城断裂带呈弧形展布,走向30°,倾向SE,倾角80°以上左右。
据钻探及物探资料,有三级断裂呈阶梯或排列,一级断层断距50~90m,二级断层断距200~350m,三级断层断距大于1000m,平距分别为100m和300m。
第 3 页(二)、褶皱断块剥蚀中低山区对应AK24+650~AK35+394,DK34+233~DK36+699。
海拔高度在800~1200m之间,最大高差400m。
在A线、B线小里程局部黄土披盖,形成垣、梁峁等地貌形态。
交汇后基本以基岩山出露。
整体上沟壑纵横,地表主要由太古代界河系老变质岩、古生代寒武系石灰岩、石炭系的砂岩、泥岩、煤层、二叠系的砂泥岩和中生代三叠系碎屑岩类组成。
山梁圆滑平缓,大部分地段基岩直接出露。
该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冲沟一般深30~80m,宽50~200m,呈“U” 型或“V”字型。
其中粉土(Q3)垂直节理发育,含大孔隙,属松软土类型,具(轻微)I级非自重湿陷,湿陷土层厚度在6~8m之间。
(三)、剥蚀侵蚀高中山区对应线路里程AK35+394~AK93+724之间,CK48+196~CK94+171之间,DK36+724~DK98+724之间,EK78+700~EK102+250之间,FK70+000~FK90+700之间,GK91+697~GK93+424之间。
高程在1210~2066m之间,最大相对高差856m。
跨越山体以受侵蚀作用为主,剥蚀作用次之,为构造运动上升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起伏大,沟谷形态多呈“V”字型,主沟方向以近东西向、北东向为主,次级沟谷方向多呈北西和北北西向,密度为5~8条/km。
宽度50~200m,长度500~2000m以上,切割深度50~300m。
微地貌为基岩山脊、陡崖、深谷等。
山势较高,山顶浑园,山脊呈狭长形,山坡坡度一般35~50°,时达60°以上。
出露地层为太古界界河口群混合杂岩,显示构造剥蚀侵蚀及上升特点。
山顶、山梁常有残积土披盖,植被发育。
(四)、黄土覆盖中山区对应线路里程AK93+724~AK100+789之间,CK94+171~CK97+747之间,DK98+724~DK99+258之间,EK102+250~EK106+670之间,FK90+700~FK94+971之间,GK93+424~GK98+065之间。
高程在1100~1400m之间,最大高差300m。
该区具有以下特点:该区地形较为破碎,黄土梁、塬面发育,总体向河谷中心方向倾斜,地表被近代河流所切割,冲沟切割剧烈,深度一般在10~50m。
出露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Q4al)砂土、上更新统冲洪积粉土(Q3apl)、中更新统(Q2apl)粉质粘土。
部分沟底有基岩露头,岩性为寒武系中统张夏组(∈2z)厚层鲕状灰岩和界河群的混合杂岩。
2.3气象水文2.3.1气象该路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具有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湿润,秋雨多于春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的气候特征。
交城县多年平均气温4~10.0℃,极端最低气温-24.0℃,极端最高气温38.0℃。
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00~160天,冻土深度一般变化在70~140cm,标准冻土深度73cm。
由东南边山一带到西北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变化在450mm到700mm以上,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5.3mm。